《英雄聯盟》(簡稱LOL)可以說是遊戲界的常青樹,自國服2011年發行(美服2009年)距今已經有9個年頭了,而如今LOL的熱度一直經久不衰,可以說是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想當初我上高中時LOL就已經火了起來,現在想想已經陪伴了我很多年了,幾乎可以說是陪伴了我整個青春也不為過,雖然我從來沒都上過鉑金。
而讓人疑惑的是MOBA類遊戲,數不勝數,而爆火的卻沒幾個。而經過長達9年時間的考驗,LOL仍然能夠搶佔遊戲界大哥大的地位,並且推動了全球電子競技的發展。
LOL究竟是憑什麼可以在遊戲層出不窮的如今一直保持著經久不衰的呢?
單論MOBA類遊戲來說LOL可以脫穎而出的原因的話,可以用LOL和DOTA來舉例。
對於MOBA類的遊戲,最開始的印象都是起源於DATA(當然《星際爭霸》中的Aeon Of Strife自定義地圖才是MOBA遊戲的基礎,在這裡就不細說)。
但單論遊戲熱度上來講LOL是超越DOTA的,雖然DOTA在大體上奠定了MOBA遊戲的基本框架,以至於後來的MOBA遊戲均借鑑過DOTA的設定。
但回想起曾經我也是個DOTA狂信徒的日子(雖然菜的摳腳),那時候我還看不起LOL。但抵不過身邊的人都去玩LOL,以至於後來和幾個兄弟去網吧玩遊戲,只剩我一個人孤獨地打著刀塔。
然而作為一個DOTA的狂信徒,心裡再饞,嘴上得硬啊,於是我就一邊羨慕地看著別人開黑一邊假裝很快樂地玩著刀塔。
但回家之後我就下了LOL,當我慢慢的接觸我才發現這款遊戲的魅力,相對於暴雪的維護,LOL就顯得上心多了,然後後來的後來那個刀塔的信徒就高喊著「德瑪西亞萬歲!」愉快的沉迷於召喚師峽谷。
這個「叛變」的DOTA信徒迷上了職業比賽,當時比賽選手的風光無限與為國爭光深深地吸引了我,那時候看著主播和一些職業選手的操作集錦瘋狂的練習,熱愛也就由此開始。哪個少年沒有電競夢呢?夢從自認為能夠打進國服開始,斷於多年都突破不了鑽石。
其實曾經LOL也有熱度下降的時候,在《絕地求生》爆火的時候,也是S7的失利,太多的人寄的希望太大。網吧八成的玩家都在玩《絕地求生》。那時候網上一片預測說《英雄聯盟》不行了,沒熱度了之類的話。
但在「吃雞熱」過去後,LOL依舊還是還是遊戲裡的常青樹。或許是遊戲公司運營的原因,《絕地求生》的體驗感總會給人玩得越久體驗越差的感覺,而相比較LOL,吃雞的遊戲生態以及文化氛圍建設並不如LOL豐富。
其實LOL的樂趣不僅僅是遊戲本身,還有與你一起玩遊戲的人。
像我這種經常去網吧的的人來說最大的樂趣就是在網吧裡碰見有熟人。而那是我上高中的時候,學習壓力的增大讓我很煩躁待在家裡,一到雙休就會泡在網吧。也就在網吧中認識了一個大哥,他是經歷過《傳奇》遊戲時代的遊戲老玩家,這就很讓我肅然起敬。他也是LOL的玩家,經常碰見也就慢慢熟悉了,一到周末就QQ聯繫,網吧雙排開黑;那時候作為一個高中生並沒有什麼零花錢,經常被大哥請吃飯。
筷子扒著盒飯口齒不清晰的給大哥說:「下次我請你,這頓飯錢算我欠你的。」
大哥原本盯著屏幕的眼睛轉過來,瞪著給我說:「你一個學生,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有錢拿去買書多好啊!」
再後來我畢了業,我已經不在曾經的地方,但閒的時候還是會和大哥一起開黑,開著語音有一茬沒一茬地聊著。有時候他說著自己的生意不景氣,有時候他也給我分享著自己孩子出生了。那時候我工作也不順利,語音通話中敲著鍵盤的聲音帶著他的建議和安慰。
而這一切的開始也都是LOL,LOL不僅僅是象徵著那個當初夢想著能夠打職業的少年了,還有當時看著小智視頻笑的哈哈的那種單純的熱愛,以及總請我吃飯的大哥。而後來再去回望LOL,它不僅僅是個遊戲那麼簡單,太多的情感在其中,包含了我整個青春的故事。
雖然曾經的少年也已經長大了,但也總會去看看戰隊獲獎,職業比賽仿佛變成了一個念想,再想想想曾經立志要打職業比賽的場景,一切仿佛都是回憶與念想。
始終覺得LOL是我青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