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1人大戰文殊、普賢、觀音3菩薩?泰山頂上的鬥姆元君原來是她

2021-01-10 源易緣

曾大戰文殊普賢觀音3菩薩:北鬥9星的母親鬥姆元君是不是紫光夫人

五嶽之首的泰山頂上,玉皇廟、碧霞祠、孔子廟等儒、釋、道等廟宇宮觀,引人注意。

在泰山萬仙樓的北側,還有一處有名的「女神」殿,稱為「鬥母宮」。

「鬥母」是誰呢?為何會與玉皇大帝、碧霞元君等神尊,成為泰山的一道傳統文化的經典「亮點」呢?

神話傳說裡,「鬥母」是道教中北鬥眾星的母親。

在泰山景區的文字介紹中稱「鬥母」即「鬥母元君」的簡稱,也叫鬥姥。

有資料稱,鬥母原是龍漢年間周御王的妃子,名字叫「紫光夫人」,又叫「北鬥九真聖德天后」。

在道教神話體系和民間傳說裡,紫光夫人有9個孩子,分別是:天皇大帝,紫微大帝,還有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等北鬥七星。民間傳說中的60甲子太歲星君,也歸鬥母管轄。

也許是鬥母元君本身在三界神仙中的尊位超然,也許是「九子皆貴」,除了泰山鬥母宮外,「源易緣」在山西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鳳樓」景區、河北邯鄲的黃梁夢呂仙祠等地,也看到有「鬥母宮」。

在這些「國保」單位的文字介紹裡,「源易緣」注意到:傳說中的鬥母元君是紫光夫人,在四大名著《西遊記》中被稱做「北極玄靈」。

但在神話名著《封神演義》裡,通天教主的八大弟子之一——金靈聖母,曾在「萬仙陣」大戰後,被封神為「坎宮聖母」,也統管普天星宿,權利很大。

「封神」中,金靈聖母還有兩位厲害的徒弟,一位是商朝重臣——聞仲聞太師。聖母曾告訴聞仲,『一生逢不得「絕」字。另一位則是一氣仙餘元。

姜子牙將餘元捉住,卻殺不死他,還是陸壓道人,用斬仙飛刀才致其斃命!

「封神」裡,談到金靈聖母時,稱她:「五行大道,倒海移山,聞風知勝敗,嗅土定軍情。

金靈聖母的神通廣大,體現在她將洪錦和龍吉公主,用四象塔和龍虎如意將夫妻二將星打死。

除此之外,萬仙陣內金靈聖母1人曾同時大戰文殊、普賢、觀音3位菩薩(大士),鬥法場面也很精彩。

《封神演義》原著第84回」子牙兵取臨潼關「一節中,寫道:金靈聖母被圍在中間,三菩薩或現3頭6臂,或現8頭6臂,或現3頭8臂,渾身上下俱有金燈、白蓮、寶珠、華光護持。

面對如此神通的三大士,金靈聖母則用玉如意招架多時,不覺頂上的金冠落在塵埃,將頭髮散了。

金靈聖母一人力敵3菩薩,不防燃燈道用定海珠,被打中聖母的頂門喪了仙體,魂靈也上了封神臺。

姜子牙在封神時,曾對金靈聖母的功過有一段結論:道德已全,曾歷百千之劫;嗔心未退,致罹殺戮之殃;皆自啃地烈焰之中,豈冥數定輪迴之苦,悔之晚矣!

在「封神榜」的名單中,「源易緣」也看到:金靈聖母被敕封底為「執掌金闕,坐鎮鬥府,居周天列宿之首,為北極紫氣之尊,8萬4千群星惡煞供她調遣驅使,永坐坎宮鬥母正神之職。

《正統道藏》有載:鬥母元君,鬥為之魄,水為之精,主生人身。」

鬥母在北京白雲觀的神像是:一頭三面,一面本相,一面兇神,一面豬頭。左右護法為天蓬,天遒。

鬥母在民間信仰中,是道教崇拜的女神。「鬥」狹義上講是北鬥七星,廣義上就是指所有的星辰;「姆」就是母親。

簡而言之,也就是說:鬥母不僅是北鬥七星的母親,還是「眾星之母」。

傳統文化《易經》中,八卦裡的「坎」卦,五行屬性為水,方位在北方,「坎宮」對應的正是北方。

可見,道教神話傳說中「鬥母」與「封神榜」上的「坎宮鬥母」,應是同一回事。

就此話題,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見,歡迎互動留言。

相關焦點

  • 《西遊記》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四大菩薩,原來都是女的
    如來開啟取經大業,觀音毛遂自薦東上組建取經團,諸眾抬頭觀看,那菩薩:纓絡垂珠翠,香環結寶明,烏雲巧疊盤龍髻,繡帶輕飄彩鳳翎。碧玉紐,素羅袍,祥光籠罩;錦絨裙,金落索,瑞氣遮迎。眉如小月,眼似雙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點紅。孫悟空請觀音去通天河降服金魚精,闖進了竹林,只見觀音: 懶散怕梳妝,容顏多綽約。 散挽一窩絲,未曾戴纓絡。 不掛素藍袍,貼身小襖縛。 漫腰束錦裙,赤了一雙腳。
  • 鬥姆元君是如何幻化而來?為何元始天尊會如此看重她?
    圖片來源於網絡:滿天星辰一、 鬥姆元君鬥姆元君是道家故事中的一位正神,我們平常去一些比較大點的道觀,會發現正殿中都會供奉著鬥姆元君的神像,而在道家中也有鬥法一說,意思就是朝拜天上的群星,而這個時候都是以供奉鬥姆元君為主,因為在道家的體系裡,鬥姆元君負責統領天上所有的星宿。
  • 普賢菩薩,生日快樂(附贈:普賢菩薩手機壁紙)
    今天是農曆二月二十一日,普賢菩薩聖誕日。普賢菩薩梵文名叫:三曼多跋陀羅, 是我們常說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徵著理德、行德,與象徵著智慧的文殊菩薩相對應,應化道場在四川峨眉山。另外三大菩薩分別是:文殊菩薩(五臺山)、觀音菩薩(普陀山)和地藏菩薩(九華山)。
  •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之間的關係
    本文 945字 圖片 7 幅 閱讀約需 3 分鐘( 後臺回復「書單」獲取一份超大的西藏書單庫 )遇見西藏-菩薩-No.002相對於文殊菩薩的婦孺皆知。同為佛祖肋侍的普賢菩薩可謂是非常的低調了。但作為擁有大成就的尊者,普賢菩薩是在密宗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日本真言宗更是將其視為根本佛「金剛薩垛」 的化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同為四大菩薩的「普賢尊者」。
  • 摩利支天與鬥姆元君
    鬥姆元君,簡稱「鬥姆」,又作「鬥母元君」或「中天梵氣鬥母元君」。「鬥」指北鬥眾星,「姆」指母親。道經雲,鬥姆「為北鬥眾星之母」。在宋代道經中,鬥姆的神格主要是做為化生紫微、天皇大帝及北鬥七星之母體而存在。不過,除了星鬥之母這一重要內涵外,宋代的鬥姆信仰,已呈現出相當繁雜的內涵,且已可見到和佛教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這種情形深刻影響鬥姆信仰的發展。
  • 《封神演義》中,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四仙為何要轉投西方?
    《封神演義》中,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四仙為何要轉投西方?《封神演義》中,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與西方二聖有何淵源?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封神之戰就是這樣。天地分陰陽,凡事分兩面。三大士在闡教看似地位尊崇,卻屬於二代弟子中的較弱者,他們沒有雲中子和南極仙翁大羅金仙的修為,還在九曲黃河陣中被削去頂上三花,胸中五氣,可謂損失慘重,在此大劫中得不償失,甚至有隕落的危險。甚至緊要關頭,他們可能成為強者的棋子或放棄的對象。但西方二聖卻看中了他們的潛力,順水推舟之下度化他們西行,成為佛教的得力幹將。
  • 世尊法會的上首大菩薩,500位菩薩之首的「文殊普賢」有何深意?
    至於參與釋迦世尊的說法會者,文殊幾乎是每會必到的,而且是會中的上首菩薩, 例如《佛說阿彌陀經》,經文一開頭述說佛在給孤獨園所聚會的人物,除了大阿羅漢的 名字之外,尚有:「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幹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梵因等。」此說明文殊師利菩薩是世尊說法會上的上首大菩薩。
  • 文殊菩薩西方發願文,文殊菩薩十大願
    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華嚴三聖。應化道場為山西五臺山。文殊師利菩薩,乃三世果上如來,無上智慧之代表。過去成佛。文殊師利菩薩,與釋迦同時代,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婆羅門族姓中,父名梵德,從母右脅而生,身紫金色,落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寶蓋,隨復其上,文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與佛相同。
  • 鬥姆元君才是天界大BOSS?她和玉帝是兄妹?
    鬥姆元君就是我們說的鬥姥,也叫鬥母,「鬥」的意思是星鬥,「姆」的意思是母親,鬥姆元君是現今宇宙開始時,宇宙中最宏大華貴祖母之氣的精神,是現今宇宙時空與星辰靈性之祖母。鬥在中華文明中,劃分天域為三垣五鬥眾星。道經中稱,鬥母就是眾星辰的母親,可見其地位極為尊貴。
  • 道教中的眾星之母鬥姆元君,眾生有難若稱名,大士尋聲來救苦
    鬥姆元君,即九靈太妙白玉龜臺夜光金精祖母元君,常沐浴於九曲華池湧出白玉龜臺神獬寶座,是先天陰炁所化,主治中天寶閣,四頭八臂,中天人相,身披天青雲錦法服,中兩手結印,旁六手:一手託日,一手託月,一手執戟,戟上有旛,旛上有金字:九天雷祖大帝。一手持杵,一手把弓,一手捻箭。
  • 居然比觀音菩薩等級還高!
    有種說法是黎山老母乃女媧轉世,當然這種說法只是其中一種,不足以為根據,但是從當年她跟觀音、普賢、文殊三位菩薩變美女戲弄豬八戒一事,
  • 她是羅晉前女友,如今在《香蜜沉沉》中飾演鬥姆元君被贊全劇最美
    儘管劇中集結了周海媚、張琰琰這樣的老一代女神,也有當今的貌美小花楊紫、王一菲,但不少網友看了劇表示劇中水神的師尊鬥姆元君堪稱全劇最美。鬥姆元君是《香蜜沉沉燼如霜》中水神、花神、風神的師尊,道行高深,她能夠一眼看穿神仙的命運,且在40集時,鬥姆元君講法時,看得出眾仙都很尊敬,即使身為天帝親兒子的旭鳳和潤玉,也是不敢輕易的遲到早退。飾演鬥姆元君的演員叫做李羿瑄,原名李舜。
  • 【求生極樂】在極樂世界,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這些大菩薩們天天在一起
    在極樂世界,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這些大菩薩們天天在一起
  • 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普賢菩薩十大願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南邊緣,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的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故名峨眉山。四川峨眉山景區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分別是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分別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
  • 鬥姆元君的九個兒子,七個組成「北鬥」,另外兩個更厲害
    道教神仙眾多,其中的女神仙也有不少,「鬥姆元君」就是這些女神仙中的一個。鬥姆元君,又稱「先天道姥」,她是道教「神仙譜系」中的「智慧女神」,如果把鬥姆元君放在古希臘的神話中的,那麼,她就是大名鼎鼎的「雅典娜」。
  • 封神榜三大女神,一個形神俱滅,一個眾星之母,一個讓觀音害怕?
    太上老君掃除了萬仙陣中的外圍勢力,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合力圍攻通天教主,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和慈航道人三大菩薩聯手對戰金靈聖母,三大士都使出了壓箱底的絕技,面現藍紅白,或現三頭六臂,或現八臂十頭,或現五頭八臂;
  • 學佛:四大菩薩摩訶薩的傳說
    1、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梵名Manjusri.音譯文殊師利。是眾菩薩之首。他的形象有很多顯靈,一般以右手持金剛寶劍,表示智能之利;左手執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乘著青獅子座騎,表示智能威猛。供奉於大雄寶殿佛的左脅侍。
  • 五臺山:文殊菩薩化現聖跡隨處可見
    在《處胎經》中文殊也說:「昔為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並化,故我為菩薩。」在過去世,文殊曾為釋迦牟尼佛的老師,但是因為一個世界只能有一位法王教化,所以在此娑婆世界文殊只好權居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之位。文殊菩薩是諸佛菩薩智慧的總集,許多經典中記載,包括釋迦牟尼佛在內的諸位佛陀都曾在文殊菩薩面前發過願。關按照藏傳佛教的觀點,文殊菩薩於釋迦牟尼佛涅槃44年後降生於五臺山,這是非常可靠的。
  • 五臺山之文殊菩薩的道場
    文殊是釋迦摩尼佛的上首大菩薩,是般若的化身,主司智慧,法相為仗劍騎獅之像,代表著其法門的銳利,以右手執金剛寶劍,斷一切眾生的煩惱,以無畏的獅子吼震醒沉迷的眾生,這是文殊菩薩的基本形象。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毗盧遮那佛的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