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客真的是直播網紅店嗎?其實它是一個沉迷技術的程序猿!

2021-01-11 創業最前線

「創業最前線」特約記者|秋老師

本文系作者原創,轉載請申請授權

過去幾年整個直播行業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成立才3年的映客,7月12日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為「中國泛娛樂直播第一股」。

與小米上市就破發不同,映客上市第一天,高開高走,漲幅一度超過40%,報收4.26港元/股,市值85.88億港元。

直播行業藏龍臥虎,各路科技巨頭都在布局,從老江湖騰訊,到新興小巨頭今日頭條,都重金開疆闢土。在巨頭林立的江湖,映客一騎絕塵,戰績彪炳。

2015年5月,映客核心產品映客App正式上線,到2017年年末已吸引逾1.94億名註冊用戶。以2017年收益計算,映客是中國第二大的移動端直播平臺,收益為39億元,市場佔有率為15.3%。

與中國其他移動端直播平臺比較,2017年映客擁有最多活躍主播人數、最多平均每月活躍主播數量、第二多的付費用戶人數及第二多的平均季度付費用戶人數。

此外,2017年12月在中國所有移動端直播平臺中,映客的中國一二線城市用戶比例最高,而每月收入超過1萬元的用戶比例及女性用戶比例也是最高。

相較於業界均值3.5%,2017年,映客每月活躍用戶的平均每月付費比率達4.6%,高於中國所有主要移動端直播平臺。2017年映客在行動裝置的平均每日直播時長排名第一。

這些數據都代表著映客在直播界的江湖地位。

到2017年年末,映客平臺共有3680萬名用戶以主播身份直播各類表演,67.2%的活躍主播年齡介乎18歲至27歲,其中55.3%為女性。

映客看起來是一家直播網紅店,其實是一個沉迷技術的程序猿,以技術研發,推動商業模式的創新與多元化,成為了映客在直播屆保持競爭力的秘密武器。

1、它的逐鹿刀是技術創新

在三年內,映客已推出秒開、三連麥、實時美顏及直播對戰等多個創新功能,讓用戶多方共享優質視頻播放,而無掃興的卡頓,大幅提升用戶體驗,增強主播與觀眾的互動。

通過持續創新產品,設計多種特色及功能,提升用戶體驗及增強用戶粘性,有效把握市場機遇,映客成為了直播行業的先驅。

映客是首家推出「直播對戰」玩法的直播平臺。該玩法允許兩名主播競賽。兩名主播首先利用連麥技術連接雙方的直播間,然後在直播對戰時段同玩若干簡單小遊戲。期間獲得觀眾較多虛擬物品的主播獲勝。

2017年年末,直播對戰玩法發布後三個月,映客的平臺已讓用戶參與逾1280萬次直播對戰。贈送虛擬物品的總價值增至人民幣12.24億元,而直播對戰玩法發布前三個月的贈送虛擬物品總價值為7.52億元,即增加62.8%。

直播對戰期間贈送的虛擬物品總價值約為人民幣6.89億元,每名主播日均直播時長由37分鐘增至48分鐘,而每名觀眾日均觀看時長由23分鐘增至34分鐘。

2016年5月映客推出三連麥功能,可讓觀眾申請及排隊與主播連麥。主播接受連麥申請後,直播間亦會出現所選觀眾的屏幕,三連麥功能使觀眾有機會被喜歡的主播看到,並與其直接互動,大幅提升觀眾的陪伴感。

映客的平臺也利用三連麥技術,率先推出了「多人直播間」功能。可支持最多六名主播於同一直播間同時直播。主播可進行小組討論、一起表演或相互競爭贏得獎品。

映客還於業內率先採用專有的秒開技術,大幅縮短視頻及音頻加載時間,令用戶進入直播間即可觀看直播。

同時,映客憑藉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獲得的豐富數據資源收集並分析平臺觀眾及主播數據,以差異化數據驅動進行決策及運營,不斷優化千人千面推薦功能。

映客進行千人千面推薦功能一個星期內,就每名用戶日均觀看時長而言,獲提供推薦功能的用戶群,較未獲提供該功能的對照群組長24.7%。

部分創新功能也在直播圈迅速風行。

創業之初,創新驅動的映客,已實現豐厚金錢收益。映客的收益主要來自在平臺上銷售虛擬物品及服務。用戶可透過多種支付方式購買映客平臺的虛擬貨幣映客鑽石。

領先市場地位、知名品牌、創新產品設計及大量多元化內容,讓映客積聚大量用戶,實現快速增長,盈利能力逐年提升。

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映客的收益分別為人民幣2870萬元、43億元及39億元,映客經調整純利分別為150萬元、5.68億元及7.92億元。

2、超過一半員工是程序猿

能否根據用戶群需求開發玩法、功能及服務是業務成功的關鍵。映客能迅速擴大產品開發產出量,提供日益廣泛的產品及服務,以滿足不斷變化的用戶需求及提升用戶體驗。

為維持並加強映客的市場領先地位,映客須繼續投入研發,以提升產品及服務的功能及玩法。

為了讓快樂更簡單,映客一直在持續進行商業模式的創新,而這些創新背後有一群程序猿在默默貢獻。

映客投入大量資源於研發及技術基礎設施,這兩年用在研發方面的費用都接近兩億元。

映客還有一支由高級工程師、計算機科學家及專業知識涵蓋廣泛領域的技術人員組成的專門團隊。截至2017年年末,映客超過一半的員工是研發人員,一共368名。映客的技術研發人員平均有五年從業經驗。63.9%的技術研發團隊成員持有學士學位,12.8%持有碩士或以上學位。

下表是映客截至2017年年末按職能劃分的僱員明細:

這幾年,映客的研發團隊進行了超過20個主要開發項目,開發了連麥及秒開等技術,發布直播對戰及三連麥等新功能及玩法,人工智慧及大數據的千人千面推薦等功能,先進的內容監控系統,有效的廣告系統等。

經歷過2016年融資大戰和「千播大戰」之後,中國直播行業出現大洗牌,大量平臺遭受淘汰。中娛智庫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末,全國共約有200多家公司開展或從事直播業務,較2016年減少近百家。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98億,預計2019年用戶規模將突破5億;相比2016年,2017年直播行業用戶規模增速明顯放緩,增長率為28.4%。

在政策監督,社會需求理性化的大環境下,在線直播行業趨向穩定健康發展,增速逐步放緩。未來如果不能持續提升用戶體驗,不能緊貼用戶不斷轉變的需求或及時推出全新特色及功能,直播平臺的競爭力就很可能出現滑坡。

映客CEO奉佑生表示:「技術始終是映客的驅動力,我們在業界也是最先推出了美顏跟手機的結合技術,包括多路技術包括全民PK都是我們技術驅動的各種各樣的領先技術,目前公司技術團隊有將近400個人,佔公司人數50%,我們始終是以技術驅動為核心的。」

作為行業領先者及持續創新者,映客將繼續開發技術,進一步探索用戶行為及需求。映客計劃繼續投資數據傳輸、擴增實境及其他技術,為用戶提供一流的移動端直播和實時互動體驗。

此外,映客會繼續投資開發線上廣告系統。映客擬透過持續投資研發保持技術優勢,及透過版權及商業機密保護核心智慧財產權。

經歷2016年的爆發式增長後,直播行業未來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在激烈的競爭之中,只有持續創新者可以脫穎而出,而映客一直依賴技術開發驅動商業模式創新的打法,將會讓映客繼續在直播市場擴大領先優勢。

相關焦點

  • 電視新聞主播到映客直播做「網紅」?
    手機視頻直播有多火?恐怕娛樂圈的明星大腕兒和網紅們已經不能說明問題了。近日,國內最火熱的視頻直播平臺映客,迎來有史以來電視新聞和視頻直播的第一次同頻直播。同樣都是主播,同樣也有直播屬性,那麼電視新聞主播李航這麼「潮」,來到映客難道也想體驗一把做「網紅」的趕腳?
  • 映客奉佑生:賺到直播電商紅利的是頭部網紅
    來源:中國經營報映客奉佑生:賺到直播電商紅利的是頭部網紅本報記者/李甜/北京報導6月8日~10日,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夏季峰會首次在線上舉行。會上,《中國經營報》副總編輯李樂與映客創始人兼CEO奉佑生、北京新銳傳媒網紅孵化基地創始人兼董事長姜虎、克勞銳CEO張宇彤、淘寶內容電商事業部資深總監薛思源,一同探索了今年火爆的直播帶貨商業現象。奉佑生在線分享了非常精彩的思考。對於直播帶貨所產生的流量,奉佑生認為,直播電商既是風口,會有很多增量進來嘗試。同時,也存在著不同存量流量之間的轉化。
  • 網紅經濟概念崛起,映客獨佔港股市場
    來源:讀懂財經2020年伊始,網紅經濟概念股成了A股最吸引人眼球的板塊之一,從星期六到引力傳媒,再到因李佳琦一場直播而錄得一個漲停板的金字火腿……另一邊廂,美股的「網紅概念股第一股」如涵尚未真正走出虧損泥潭,股價在1月2日暴漲23.82%。
  • 映客(03700-HK):過氣網紅的逆襲?
    映客的收入主要來自直播業務和廣告業務,其中直播業務貢獻了95%的收入。不過,花無百日紅,走過了網紅經濟發展最迅猛的2016年,其直播業務收入開始下跌,但是網絡廣告後來居上,2018年直播收入同比下降4.85%,至37.29億元人民幣,而網絡廣告收入竟大幅增長了4.55倍,達到1.22億元人民幣,值得注意的是,如此彪悍的增幅還是得益於2017年的低基數。
  • 博鰲亞洲論壇開聊直播經濟 映客奉佑生暢談「網紅產業鏈」
    那麼直播經濟何以「火」了起來?直播經濟的未來又在何處?3月24日,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直播經濟」分論壇在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映客直播創始人、CEO奉佑生作為嘉賓參加論壇討論並做了精彩發言。
  • 直播百團大戰:鬥魚如何反超虎牙 映客如何異軍突起
    目前大家看到的是,映客做得還不錯。 中國的手機直播們,一開始都是去抄襲美國的meerkat,meerkat一開始是定位直播社交的產品,通過直播分享你的生活見聞。映客一開始,也是嗅到手機直播的風口,但其實並沒有想清楚meerkat的本土化該是怎樣的一個產品,所以開始就直接抄了一個meerkat。
  • 「網紅直播第一股」估值才60億?映客也上演了「借錢給別人收購自己...
    「你醜你先睡,我美我直播」,這是映客直播廣為傳播的一句廣告詞。映客正是此次收購標的蜜萊塢旗下的直播平臺,註冊用戶超過1.6億,2017一季度淨利潤2.44億元。  此次交易中,蜜萊塢的估值為60.6億元,宣亞國際收購的標的資產交易價格為28.95億元。雖然估值較此前的70億有所下降,但對於映客的天使輪投資方來說,60億已經大賺300倍。
  • 映客轉戰香港爭搶直播第一股,獨立直播公司面臨上市大考
    龍珠直播創始人兼CEO陳琦棟向記者表示:「在我看來,唱歌跳舞為主的秀場直播對用戶的黏性相對較低,要讓粉絲一直盯著一個人唱歌跳舞其實是很難的。」 網紅直播經紀公司負責人老秦也深有感觸:「很多人來看直播甚至打賞,核心需求還是想要認識網紅,社交為主要目的,用戶黏性不高,這也導致了我們網紅的流量在前年達到巔峰後,去年開始流量下滑很厲害,各項數據一直在掉。
  • 奉佑生:映客是一個三年的騰訊,直播最好狀態是可以視頻語音互動
    回望網際網路20年的發展,從文字年代發展到視頻年代,但是基於人性的需求,其實沒有發生太多的變化,因為它背後都是,要尋找一個共同的社群溝通效應。大家可能會把現在看到的很多泛娛樂化的直播或者映客上的直播等同於直播,其實不是,這僅僅只是原始狀態,直播的萌芽。
  • 中國直播App最新排名:映客上位,騰訊拼了
    這在「全民直播」的場景中同樣適用。以網紅豆得兒為例,她在映客上有直播,現有映票約4588070,換成人民幣就是45萬。 出於利益的驅使,很多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開了直播,嘗到甜頭後,會致力於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內容,穩固「內容為王「的格局。而有足夠多的內容可供選擇後,更多的用戶被直播吸引。
  • 直播混戰,YY、映客、陌陌、KK、鬥魚五大陣營即將形成?
    於是以YY為代表的傳統網絡直播也開始進軍移動直播市場,與映客、花椒等移動直播平臺展開正面交戰。 YY類直播早期依靠網紅和明星吸引了大量的用戶流量,尤其是男性用戶居多。這類平臺進入網絡直播的時間比較早,也為平臺積累了足夠的人氣和品牌知名度,在PC端,已經很難有其他平臺能夠輕易撼動他們的地位。
  • 虎牙直播創始人:映客實質是直播版陌陌 200家直播明年死掉大半
    古豐說,YY娛樂和映客的商業模式有什麼不同?當你打開映客,你會發現映客的頭部熱門主播都是高顏值身材好的美女,而YY的前十大主播有七個是男的。簡言之,YY是一個「賣藝不賣身」的平臺,映客是一個「賣臉不賣藝」的平臺。映客對土豪而言,就是一個直播版的陌陌。
  • 映客上位,騰訊拼了:國內外直播行業最全報告
    這在「全民直播」的場景中同樣適用。以網紅豆得兒為例,她在映客上有直播,現有映票約4588070,換成人民幣就是45萬。  出於利益的驅使,很多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開了直播,嘗到甜頭後,會致力於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內容,穩固「內容為王「的格局。而有足夠多的內容可供選擇後,更多的用戶被直播吸引。
  • 映客直播公會入駐條件
    很多小夥伴在問:【映客直播公會入駐條件】聽說直播行業真的很賺錢,想做卻苦於自己不懂行沒資源?
  • 映客直播廣告報價曝光,直播業到了收割變現的時候?
    「奇葩說天團」首場直播秀在靠明星拉動流量的野蠻生長過後,映客接下來開始思考它的商業之路。對於已經曝光的商業計劃書,經求證之後,Jessie表示,「映客的商業計劃一直都有,作為一個社交平臺來說,映客一直在探索平臺本身對於C端和B端的商業價值。」映客直播的公關也表示,這份商業化白皮書並非最終版本,細節仍然在修改當中。可想而知,映客直播的商業化並非空穴來風。映客目前的財務狀況,從崑崙萬維出售映客3%的股權公告書中可見一斑。
  • 網紅日報0808 公眾號付費閱讀內測;Facebook直播將插廣告;映客批量拉黑主播
    8月8日消息,在直播平臺「映客」上,多名主播發現自己帳號被「永久封禁」,原因為「違規收禮」,而映客方面在當時並未作出解釋,次日,映客發布聲明稱,其發現部分用戶和主播利用漏洞「非法套現」,對情節嚴重者永久封號。據介紹,目前已有的被封主播加起來在映客平臺花費超過350萬元。
  • 映客奉佑生:從「快樂付費」到跨境電商 直播有無限可能
    一個最直接就例子是,音頻社區的推出全面激發了用戶需求,讓奉佑生進一步意識到用戶為快樂付費是沒有上限的。 驗證了商業模式的成功,映客直播也就應運而生了。從誕生那天起,映客一直以創造快樂為最高追求。奉佑生也表示,主播們要學會跟粉絲做朋友,從心裡與用戶建立情感聯繫。這是主播能夠長期堅持下去的基礎,也是映客不斷發展強大的核心點。
  • 聯動娛樂資源打造櫻花女神,映客制定直播新時代的規則與玩法
    打造自製內容 增加競爭壁壘無論是上半場的爭奪主播還是下半場各家平臺爭相打造直播綜藝,直播內容始終都是直播行業的競爭重點。回顧上半場映客的表現,映客開創「全民直播」的先河。在整個網際網路行業尚未意識到直播平臺真正的價值時,映客就敢於投入大筆資金打宣傳攻勢。
  • 鬥魚下架、熊貓賣身、映客上市,直播的冰與火之歌
    撇開各種猜測,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鬥魚正準備赴美上市。同樣做遊戲直播,虎牙和映客都相繼赴美赴港上市。 過去幾年,直播平臺成了創業熱潮,9158、映客、花椒、鬥魚、熊貓TV、一直播、虎牙、龍珠、陌陌等直播平臺相繼出現。在經歷了快速成長之後,行業也遇到了增長瓶頸。 這是一個風口的興衰,一個行業的演義。
  • 映客上位,騰訊拼了:中國直播App最新排名丨國內外直播行業最全報告
    獵豹全球智庫將帶有直播功能的純體育類App納入《2016全球體育App報告》中單獨研究,不包括在本文研究範圍內)亮點提要:1.截止於8月8日的安卓端中國App+遊戲排行榜中,150名是一個分水嶺。Papi醬在直播中收禮物 秀場在很久之前已經存在,現在煥發出新的生機,主要是基於變現方式的改變:以前是平臺籤約主播,付固定的工資或者一小部分的分成;而現在一個主播的表現直接影響到收入,更促進主播使盡渾身解數去取悅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