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片,選什麼影廳

2021-02-24 愛否科技

這都 2017 年了,越來越多的人擁有自己的家庭影院。專門跑到影院看電影的人可能是為了陪女朋友看小鮮肉,那沒有女朋友的你呢?

很簡單,為了最棒的影音體驗。眾(mo)所(ming)周(qi)知(miao),我國每年只引進 34 部國外電影,其中好萊塢視效大片佔絕對主流,這些影片只有在電影院才能看得過癮。這樣算下來,每個月都至少要去一趟電影院。現在北京靠譜的電影院一張票怎麼也得六七十,趕上《速激 8》這種強勢熱片動輒兩三張毛爺爺,一年到頭一部紅米手機的錢就這麼扔給電影院了。但其實電影院裡的影廳也有三六九等之分,不挑個牛逼的怎對得起日漸消瘦的錢包。

現在隨便打開一個購票 app,在影院的選擇裡都能看到特效廳的數量和品種多得嚇人。你肯定聽說過名聲最響亮的 IMAX,但是其他的這些都是什麼意思?該如何選擇?

某兩個購票 app 「特色廳」選項

第一步:篩選影廳


我們要選擇是擁有特色技術的影廳,所以「情侶座」、「可停車」和「Wi-Fi」直接無視。剩下的這些大體分為三類:真正值得看的、可看可不看的 和 堅決不能看的。

真正值得看的其實只有「IMAX」和「杜比影院」。「IMAX」有若干變種,常見的是「數字 IMAX」和「雷射 IMAX」,後者的畫面亮度、對比度、色彩空間和音響效果全面超越前者。「杜比影院」是電影院內的一個影廳,而非電影院本身。目前國內雷射 IMAX 和杜比影院的數量很少,因此很多購票 app 不會單獨將其列出。如果很不幸你所在的城市這三種影廳都沒有,那麼往下看。

可看可不看的包括「RealD 廳」、「杜比全景聲廳」、「DTS:X 廳」和「Auro 11.1 廳」等,它們往往在某一方面比普通影廳更好,但是不能帶來整體觀感上質的提升。其他的如「巨幕」和「中國巨幕」屬於定義模糊,「60 幀」片源太少,「4K」可有可無(除非你長著鐳射眼=_=),對於影廳選擇完全沒有幫助。至於所謂「巴可廳」這種把投影儀品牌拿出來說事的就是耍流氓了。

堅決不能看的包括「4D」、「4DX」、「6D」、「7D」、「9D」、「VR」這種臉上噴水、眼睛裡吹風、座位震動、屏幕前噴乾冰的垃圾,「走過路過請一定錯過」。

排除掉明顯扯淡的影廳之後,接下來就要具體電影具體分析了。


第二步:從海報中看端倪

你可能不信,但是電影的海報就可以作為影廳選擇的參考。舉例:

正在熱映的《銀河護衛隊 2》電影海報

你需要注意的是最下方的一行字:「2D/3D/IMAX 3D/中國巨幕 3D」(在《諜影重重 5》事件之後,IMAX 2D 場次一般會特別說明,所以沒寫的就是沒有),意味著:

它排了 2D 版場次

它排了 3D 版場次

它在 IMAX 廳上映

它在中國巨幕廳上映

只要海報上有 IMAX 字樣,就意味著這部電影:要麼真正用到了 IMAX 攝影機拍攝,要麼經過了 IMAX DMR(數字媒體轉制)處理,它在 IMAX 廳的體驗就優於絕大多數影廳。IMAX 的畫面和音響效果穩居第一梯隊,並且 IMAX 廳只會上映 IMAX 格式的電影,沒有「假 IMAX」一說。綜合考慮 IMAX 是最穩妥的選擇,可謂「金字招牌」。

第三步:看影片的畫幅


IMAX 影廳的一個顯著特色是「屏幕大」,但這裡的大不只是指「面積大」,而是從比例上看,高度更高,因此畫面內容更多。

上面這張圖模擬了同一個電影在不同影廳裡的表現,下面的數字是畫面的長寬比,也稱為「畫幅」。雷射 IMAX 廳的屏幕最大,數字 IMAX 上下有裁切,但是也比普通影院大很多。最右邊的坑爹影院就是想要大畫幅但是又拿不到原始數據,只能把普通影院的畫面左右裁切再放大,把蝙蝠衣都切掉了,造成「Triple Kill」。據我所知「中國巨幕」是幹過這種事的。

不過也不是所有 IMAX 電影都會有特殊畫幅,但是特殊畫幅只能在 IMAX 廳看到。有一些電影只有幾個片段會用 IMAX 特殊畫幅,而其他部分還是普通 2.35:1 畫幅,上下有黑邊。那要如何判斷某一個電影是什麼畫幅呢?這就需要去 IMDb (網頁版和 iOS app)和或眼專業版 app 中,找到這個電影的「技術參數」,如下圖:

IMDb《變形金剛 5:最後的騎士》技術規格

以即將上映的《變形金剛 5》為例,其 IMDb 技術規格的「縱橫比」中可以分別提取出以下信息:

在 IMAX 廳中,部分場景會以 1.90:1 畫幅展現;

在 IMAX 廳中,部分場景會以 2.00:1 畫幅展現;

在其他所有影廳中,全片會以 2.35:1 畫幅展現

如果你想看的電影有 IMAX 特殊畫幅,那就一定要去 IMAX 廳,不用考慮其他影廳了。


第四步:3D 與否


且不提 3D 能不能提升影片的沉浸感,至少目前為止,3D 電影還是得戴著立體眼鏡看。立體眼鏡分很多種,有的能忍,有的真的不能忍。主流的 3D 眼鏡分四種:線偏振、RealD 3D 眼鏡、主動快門式和杜比 3D。

線偏振是指偏振光的方向是「一行一行的」,左右眼鏡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分別會過濾另一隻眼的偏振圖像,數字 IMAX 廳便使用這種眼鏡。外觀上很容易判斷:鏡片為灰色,鏡片薄,眼鏡重量輕。它造價低廉,亮度損失較小(但也至少會損失一半以上),可以做成夾式鏡片夾在自己的眼鏡上。但是不是所有的影院都提供夾式鏡片,好在淘寶上買一副也不貴。如圖:

夾片式偏振光眼鏡

RealD 3D 眼鏡應用最廣泛,也是偏振光的原理,但是偏振方向是「一圈一圈的」,即「徑向偏振」,左右眼鏡片的偏振方向一個順時針一個逆時針,分別會過濾另一隻眼的偏振圖像。這種眼鏡同樣造價低廉,亮度損失和線偏振相當,可以做成夾式鏡片。和線偏振一樣鏡片為灰色,薄且輕。

主動快門式眼鏡內置電池,使用時左右鏡片會交替阻擋光線。當眼鏡的交替速度和投影儀交替投射左右眼圖像的速度同步時,便能看到 3D 圖像。由於投影儀在每一瞬間只需要投射一隻眼的圖像,用一個投影儀就可以投射 3D 內容,也不需要為投影儀加裝濾光片,因此一些老影院改造 3D 時會用這種眼鏡。這種眼鏡又大又重,嚴重削減亮度(75%以上),還不能做成夾式鏡片,現在已經很少見到了。NVIDIA 3D Vision 眼鏡便是主動快門式。

杜比 3D 眼鏡的本質和紅藍 3D 一樣是分色,只不過精度和色域要高得多。左右眼圖像分別使用不同波長的紅色、綠色和藍色來組成顏色相同的圖像,眼鏡上的二向色濾光片只接受這隻眼所對應波長的紅綠藍三基色,從而過濾掉另一隻眼的圖像。這樣一來雖然兩眼的色域會有輕微的偏差,但是其重合部分也可以稱得上是「全彩」。杜比 3D 眼鏡的造價非常高,鏡片更厚,亮度損失一半左右,並且由於是專利技術,淘寶上買不到第三方鏡片,杜比也不製造夾式鏡片。杜比 3D 眼鏡最大的缺點不是鏡片小也不是眼鏡重,而是反光很嚴重(下圖能看的到),非常影響觀感。這種眼鏡在雷射 IMAX 廳和杜比影院中使用。

杜比 3D 眼鏡

這樣總結下來,只要是 3D 電影,其亮度就最多相當於同影廳 2D 電影的一半,不同的 3D 眼鏡還有各自的缺點。所以如果你很在意畫質,或者你暈 3D,那麼真的要慎重考慮。就我個人而言,偏振光的眼鏡還算能忍,主動快門和杜比 3D 眼鏡就真的不能忍。剛才提到雷射 IMAX 廳和杜比影院都用到杜比 3D 眼鏡,因此遇到 3D 電影我都不會選擇這兩種影廳。這個時候使用線偏振的數字 IMAX 就是個很棒的選擇。

這裡多說一句關於「偽 3D」的討論:一般來說,把沒有用 3D 攝影機拍攝,而是通過後期處理將 2D 畫面轉換成 3D 畫面的電影,稱為「偽 3D」電影。由於是後期轉制——取決於轉制的質量——相比直接拍攝會缺少一部分立體信息,某些影片的立體效果就很差。比如《哈利波特 6》的 3D 版本就像是幾層紙片拼接起來的,人物都沒有「體積」;《諜影重重 5》乾脆因為 3D 重影嚴重被戲稱為《重影疊疊 5》,最終逼得片方道歉、加映 2D 場次。但是「偽 3D」並不絕對意味著「爛 3D」,《美國隊長 3》完全沒有用到 3D 攝影機,立體效果卻非常出色。片方將明明不是 3D 的電影或者沒必要做成 3D 的電影,仍然後期轉制 3D,唯一的目的就是漲票價,這是極端無恥的行為。


第五步:看杜比技術

上文看起來是在吹捧 IMAX,但其實它的對手——杜比影院也不容小覷。其核心技術,杜比視界(Dolby Vision)和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給予其比肩 IMAX 的實力。

畫面方面,雖然杜比並沒有像 IMAX 一樣研發專用攝影機,但是「杜比視界」技術可以用來充分發揮現有攝影機的性能。現在的高端攝影機可以拍到遠超過普通影院和消費級顯示器能顯示的色彩範圍,因此這些信息在最終展示到消費者眼中時,其實是大打折扣的。「杜比視界」不但提供了保存這些信息的格式,還能通過杜比影院中的雙雷射 4K 投影儀來顯示這些色彩。對於優化得當的影片,杜比影院在畫面亮度上超過數字 IMAX,直逼雷射 IMAX;在對比度上超過雷射 IMAX 數倍,高達百萬比一。在屏幕尺寸上杜比影院要求沒那麼嚴格,但是大體上面積基本和數字 IMAX 相當。唯二的缺點是杜比影院沒有特殊畫幅,並且使用了反光嚴重的杜比 3D 眼鏡。

北京五棵松成龍杜比影院,《美女與野獸》的片尾字幕。可以看到畫幅為 2:1 左右的曲面屏。除畫幅比例不同外,尺寸和 IMAX 相當。

音響方面是杜比一直以來的長項,杜比全景聲則是影院音響的一次革命性進步。傳統影院在設計之初便固定下來聲道的數量,以 IMAX 為例,數字 IMAX 廳有 6 聲道、雷射 IMAX 廳有 12 聲道。電影的混音師也一般按照特定的聲道數來進行混音,這樣的弊端在於一旦影廳升級、揚聲器的數量和排布有變動,那麼舊的音頻格式就不能適應新的硬體。杜比全景聲以「對象+位置」的方式儲存聲音。

舉一個不太嚴謹的例子,傳統「基於聲道」的音軌這樣描述聲音:「中置聲道的直升機聲音越來越小,後置環繞聲道的直升機聲音越來越大」;而杜比全景聲這樣描述:「正前方一輛直升機飛到正後方上空」。在實際播放時,影院中的杜比全景聲處理器會實時將聲音渲染到對應的揚聲器上,這樣就擺脫了固定的揚聲器數量和分布方式,使得杜比影院可以安裝驚人的 64 聲道揚聲器,同時渲染高達 128 個對象,讓聲音的方位和移動變得前所未有得精確,並可以讓聲音從頭頂上方傳來。通過這種「人多力量大」的方式,杜比影院的全景聲音響可以在功率上媲美 IMAX 影廳,定位的精度上直接就是秒殺。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中場演出場景的聲音完美地還原了現場的感覺;《星際迷航3》的結尾大戰場景中,飛船的聲音定位非常精確。

但是杜比影院的問題在於它不像 IMAX 那麼較真,因此在杜比影院上映的電影可能並沒有用到所有的杜比技術,這就需要買票之前去查一下這個電影有沒有為杜比影院做專版。這個信息在影片海報上是不會展示的,但是可以在杜比官網或者維基百科查到。如果你想看的電影為杜比影院做了專版(同時使用杜比視界和杜比全景聲),並且放映的是 2D 場次,那麼它也是一個很棒的選擇。相較於 IMAX,阻止你選擇杜比影院的兩個原因就只有特殊畫幅和 3D 眼鏡了。

好奇的話,杜比影院、雷射 IMAX 和數字 IMAX 參數如下:


杜比影院雷射 IMAX數字 IMAX

投影系統

雙雷射 4K 「杜比視界」

雙雷射 4K

雙氙氣 2K

解析度(2D/3D)

4K/4K

4K+/4K

2.9K/2K

色彩空間

Rec. 2020

Rec. 2020

DCI-P3

標稱亮度(2D/3D)

31FL/14FL

?/14FL

15FL/5.5FL

3D 眼鏡

杜比 3D

杜比 3D

線偏振光

音響系統

杜比全景聲

IMAX 12 聲道

IMAX 6 聲道

畫幅

~2:1

1.43:1

1.89:1

實戰


遵循上文的思路,針對即將上映的《加勒比海盜 5:死無對證》,這樣選擇影廳:

排除明顯扯淡的選項,剩下 IMAX、杜比影院和可看可不看的;

看海報,寫著 IMAX 3D,排除可看可不看的,剩下 IMAX 和杜比影院;

看畫幅,全片只有 2.35:1 普通畫幅,沒有 IMAX 特殊畫幅,選項不變;

看 3D,該片在 IMAX 廳只播放 3D 版,而杜比影院只有排片信息出來後才能確定,所以排除雷射 IMAX(眼鏡爛),剩下杜比影院和數字 IMAX;

看杜比,該片同時採用「杜比視界」和「杜比全景聲」,所以是否篩掉杜比影院就取決於第四點了。

再舉個例子,針對即將上映《神偷奶爸 3》,這樣選擇影廳:

排除明顯扯淡的選項,剩下 IMAX 、杜比影院和可看可不看的;

看海報,沒有 IMAX 字樣,意味著不在 IMAX 廳排片,剩下杜比影院和可看可不看的;

看畫幅,全片只有 2.35:1 普通畫幅,沒有特殊畫幅,選項不變;

看 3D,動畫片絕對是 3D,排除杜比影院;

看杜比,該片只採用「杜比全景聲」而沒有「杜比視界」,所以可以去杜比全景聲廳觀看;該片也有 Auro 11.1 音軌,所以也可以去 Auro 廳看;DTS:X 同理(文章結尾處會解釋 Auro 11.1 和 DTS:X)。

最後的慄子🌰,針對已經上映的《拆蛋·磚家》,這樣選擇影廳:

排除明顯扯淡的選項,剩下 IMAX 、杜比影院和可看可不看的;

看海報,沒有 IMAX 字樣,意味著不在 IMAX 廳排片,排除 IMAX;查影院的排片信息,也沒有排杜比影院場次,剩下可看可不看的;

看畫幅,全片只有 2.35:1 普通畫幅,沒有特殊畫幅,選項不變;

看 3D,全片 2D,選項不變;

看杜比,人家根本沒列這個電影;

而且你看海報上只有「中國巨幕」和「4DX」這種明顯扯淡的;

別看了。

簡單介紹「可看可不看的」廳,這段可看可不看


接下來要說的這些,就是某一個方面的技術了。這些技術只能定義某些影廳的一部分技術規範,不足以作為「痛點」直接影響決策。使用這些技術的影廳也往往不敢把票價抬到 IMAX 級別。

杜比全景聲廳


顧名思義,對比杜比影院,全景聲廳就只有全景聲音響系統,而沒有杜比視界。關於全景聲的解釋可以參考上文杜比影院的段落。所以根據上文第五步「看杜比技術」的方法,如果找到某個影片只採用杜比全景聲音軌,而沒有採用杜比視界技術,則可以去杜比全景聲廳看。

但是經過我的多次對比,雖然都號稱是杜比全景聲系統,但是普通全景聲廳的音響效果不如真正的杜比影院。而且全景聲廳也沒有很嚴格的要求說所有該廳上映的電影都必須要用全景聲音軌,普通音軌也是兼容的。因此就需要去之前查好電影是不是真的有全景聲音軌。這個信息很好查,在貓眼專業版、IMDb 的網頁和 iOS 客戶端、杜比的官網都可以查得到。

貓眼專業版的截圖,《瘋狂動物城》技術參數,「混音」中有 Dolby Atmos 即表示有杜比全景聲音軌。

Auro 11.1

Auro 11.1 是巴可公司的一套音響技術,使用 11.1 聲道揚聲器來讓聲音能從上方傳來。但是本質上 Auro 11.1 還是固定聲道揚聲器系統,而非杜比全景聲那樣「基於對象」的動態音響系統。影片是否使用 Auro 11.1 音軌同樣可以在貓眼專業版、IMDb 的網頁和 iOS 客戶端查到。

DTS:X

DTS 一直是杜比相愛相殺的好夥伴、老對手,二人也是媒體音頻標準的最直接的競爭者。DVD 時代的 DTS 音軌和藍光初期的 DTS-HD MA 佔了上風,全景聲時代就被杜比搶了個先手。

DTS:X 和杜比全景聲一樣是「基於對象」動態渲染的,但是它還同時向下兼容了 Auro 11.1 的格式。杜比全景聲包含側面一圈環繞音響和頭頂音響陣列,而 Auro 11.1 則還有一圈「高(Height)」音響分布在二者中間。DTS:X 的音響組合是杜比全景聲和 Auro 11.1 的合集,因此可以保證最大的兼容性。但是目前在影院中應用遠不如杜比全景攝功能廣泛,採用 DTS:X 音軌的影片也不多,查詢方式同上。

IMDb iOS 版的截圖,《愛樂之城》的技術規格,其混音使用了 DTS:X。

中國巨幕(也稱 DMAX、CGS)


中國巨幕是中影財團推出的山寨版 IMAX,其特色是大屏和低價。從技術上來說,中國巨幕和 IMAX 沒有任何可比性,既沒有專利拍攝技術,也沒有專業轉錄技術,更沒有專業放映技術。甚至,中國巨幕都沒有統一的標準:好一點的可能會配一臺巴克雷射投影儀,差的為了模仿 IMAX 的 1.89:1 大畫幅,乾脆把畫面左右裁切,強行放大,導致畫面反而有損失。即,坑爹影廳(參考第三步:看影片的畫幅)。

中國巨幕廳的音響配置不固定,有的影廳會配 Auro 11.1 音響,也有普通 7.1 聲道的。北京華星 UME 中國巨幕廳的音響效果就不錯,但是張家口中樂影城中國巨幕廳中置音響的高頻單元壞了半年多都沒人修,可見品控之差。相對應的 IMAX 音響每天都雷射校準,知道票價差在哪裡了嗎?

可以這麼說:如果你附近的中國巨幕廳有 Auro 11.1 那就當作 Auro 特色廳看待,忽略「巨幕」的成分就好。票價超過 30 就算坑,超過 40 就去™的吧。

相關焦點

  • 在天環LUXE影廳看好萊塢大片,是什麼體驗?
    那麼,為了獲得絕佳的觀影效果,你知道應該選擇什麼影廳嗎?在這裡,你才能感受什麼是巔峰聯袂,一場極致非凡的視聽盛宴,將徹底顛覆你先前所有的觀影體驗。太空戰更過癮太空戰是《星際迷航3超越邊界》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只有在高亮的巨幕影廳才能看到好的3D效果。
  • 《信條》這麼火,影廳應該怎麼選?
    網上都傳《信條》一定要去看IMAX版本,小朵去體驗了一把,確實效果不錯,但是價格真滴不便宜。為啥非得是IMAX呢?只是因為屏幕大?中國巨幕不行嗎?別的那麼多種類的影廳都有本質的區別嗎?每次大片的上映都伴隨著對放映技術的探討,但是許多的文章都過於專業,用了很多複雜的指標和參數,看完更加一頭霧水
  • 全球首家NEW CINITY影廳落戶金源英嘉影城,看大片簡直太震撼了
    這是在英嘉影城的全球首家NEW CINITY影廳觀影最新好萊塢大片《神奇女俠1984》的直觀感覺,這也是該片在NEW CINITY影廳的首場放映。為了對比效果,戰臺烽還專門在之後,選了其他影院的普通廳觀看同一部影片,真的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CINITY技術給影片帶來的是全方位的質的飛躍,感覺在兩個影廳看到的完全是兩部電影,差別太大了。
  • 【私家影廳】本月大片推薦
    最近私家影廳真是新片不斷,各種題材各種類型讓人應接不暇。
  • 建影廳、虛擬選座、映後主創互動一個都不能少
    足不出戶也能和觀眾一起同步看電影,甚至可以直接向電影導演提問。疫情期間,首都之星藝術影廳聯盟(以下簡稱「首藝聯」)推出的雲展映活動,不僅讓觀眾收穫了滿滿的觀影儀式感,還通過與主創互動等方式傳播電影藝術、豐富觀演體驗。 所謂雲展映,即電影放映的所有環節都在線上舉行,全程模擬影院觀影體驗,並加入很多網際網路的新鮮元素。
  • 電影院什麼座位觀影效果最佳?看3D電影選座需要注意什麼?
    看哪部電影固然重要,不過觀影選座也是一門學問,否則即便再精彩的電影,座位不合適也會看得眼酸脖子疼,觀影效果大打折扣。  1、不同大小影廳各廳該如何選座位?  首先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不同大小的影廳,選座原則不同。
  • 影廳選擇看這邊(一)—— 畫幅篇
    上一期科普了各種常見的影廳(👉常見影廳選擇)講到了一些相關的技術概念比如畫幅,亮度,等接下去分幾篇講講這些概念目前《八佰》《哈利波特》《盜夢空間》《信條》一些高格式影片正在集中上映/復映希望這些概念也能更好地幫助大家選擇合適的影院觀影 -♥畫幅就是電影畫面的
  • 動感4D影廳:有觀眾稱一部電影看下來,晃得頭暈眼花
    本期試用:羅湖區水貝IB Cmall裡的中影萬友影城 綜合指數:★★★★  第13期    日前,《復仇者聯盟4》(以下簡稱「復聯4」)將於4月2 7日在中國大陸上映的消息一傳開,朋友圈就刷屏沸騰起來,像這樣的大片到影院看才過癮。
  • 東莞首家「坐不住」的4DX影廳強者來襲就在萬達影城
    各種豐厚大獎在等著大家哦拿完大獎,看完首映,美滋滋世界各地的IMAX影院網絡是好萊塢大片在全球的發行中頗具影響力的影院發行平臺之一。什麼是XLAND?「XLAND」這一命名的創意源自英文Excellent(意為卓越的,傑出的)。
  • 《變形金剛》和《神偷奶爸》相遇小和瑪影廳
    你知道,在一片粉色海洋裡看《變形金剛5》是怎樣一種體驗嗎?中移網際網路公司推出「小和瑪」定製主題影廳。據悉,為慶祝公司月活躍用戶超3個億,小和瑪連續3天請用戶免費看《變5》。看電影必備的爆米花桶上,也都貼上了粉粉的小和瑪logo。
  • 《頭號玩家》告訴你 以後大片就用VR看
    《頭號玩家》告訴你 以後大片就用VR看       最近幾年,電影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從高亮雷射影廳到IMAX,影迷們的觀影體驗有了長足的進步。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看一場畫面更加出眾的電影已經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筆者認為,雷射影廳的大規模建設很好的改善了普通觀眾的日常觀影體驗。
  • 又一部震撼大片!不看等什麼呢?
    這次首映禮採用線上直播形式,在北京、丹東、武漢、深圳、上海等五座城市的16個影廳舉行實時互動。這是一部戰爭題材的大片,以真實歷史為背景改編。
  • 杜比,4D,IMAX如何選?這樣看電影才值回票價
    受技術進步影響的藝術體系,各種特效廳教你如何選要知道,在家看電影跟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感覺,電影作品能夠帶來的感官衝擊,可是完全不同的,除了巨幕的畫面衝擊, 還有色彩的還原度、聲音的高保真,都使得電影在對現實世界的還原與重構上具有了極大的幻真性。
  • 華夏星光影城雷射影廳開啟大片狂熱暑期檔!
    雷射影廳已經正式開播了,你還不趕緊帶家人朋友來看看!首批升級影廳:「雙子處女廳」、「白羊摩羯廳」、「天秤廳」。生死一線,自我執念引發諸多隱瞞、利用與欺騙,三人越走越偏,危機一觸即發…「20年前的災難科幻大片標杆,再續經典」
  • 常見影廳選擇
    有網友就讓我科普一下各種影廳到底怎麼選。當時沒有想到影院一關就半年多。現在隨著上影節,舊片重映,新片上檔,影院終於又漸漸地恢復起生氣。而購票平臺上各種名目繁多的影廳,比如IMAX,巨幕,杜比,雷射,4K,等等,又開始讓人選擇困難。那麼希望下面這篇文能幫助大家在選擇影廳的時候有個方向~1.
  • 首個CINITY影廳登陸南寧,影迷看完《1917》直呼爽丨後面有彩蛋
    今天起,影院復工後真正意義上的新片,也是影迷們期待已久的大片——《1917》正式上線。而與此同時,還有一個消息令廣大影迷驚喜,那就是廣西首個CINITY影廳今天登陸南寧。  今天上午,廣影國際影城(新夢店)正式開業,這是南寧又一家重啟的電影院。與此同時,首個CINITY影廳也正式對外開放。
  • 全年25元看大片!大興這家CGV影城太任性!
    全年25元就能看大片不說,還能體驗到刺激生動的五感4DX特效廳,以及CGV影城獨創弧球型SPHEREX影廳,同時還有舒適的GOLD CLASS貴賓影廳,讓您躺著就能看電影!CGV天宮院凱德店即日起至12月31日,會員觀影票價最低只要25元!
  • IMAX、杜比、中國巨幕,這些影廳教你怎麼選!
    所以在我們再次走進影院之前,這期電影自習室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電影院裡那些常見的 IMAX、杜比、中國巨幕等各類影廳,我們應該怎麼選!點擊視頻觀看本期節目首先想問問大家,當你在觀看 3D 電影時,是否常常會覺得畫面會比 2D 畫面暗很多?這是因為,公認的 2D 放映亮度標準為 14FL ,3D 卻只有 4.5FL。
  • 11城22影廳聯映國風大片,抖音國風創作者登上大銀幕
    11月22日,抖音原創國風大片在上海、北京、成都、杭州等11座城市22個影廳同步上映,為國風漢服愛好者們帶來了一場特別的「出行」。這一天是漢服愛好者相約出行的日子,把傳統文化穿在身上,已經成為一些年輕人的潮流。
  • 攻略丨看電影你會選座位嗎
    在春節或節假日期間,相信不少人會選擇看電影來消遣娛樂。看哪部電影固然重要,不過觀影選座也是一門學問,否則即便再精彩的電影,座位不合適也會看得眼酸脖子疼,觀影效果大打折扣。1、不同大小影廳各廳該如何選座位?首先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不同大小的影廳,選座原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