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黃道主吉,黑道主兇」共12天,怎麼查每月的黃道吉日?
從上古時期以來,勤勞智慧的古人就總結出了許多的生活常識和自然規律,並引用到具體生活中來。
比如,聖人伏羲通天一畫開天,創造易經先天八卦後,又從易經八卦的幹支文化組合中受到啟發,還發明了可以捕魚的「網格」;「創世神」女媧娘娘在實踐中,不僅摶土造人,還受到上天的啟發,發明了婚姻制度,用婚配製度解決了人口世代繁衍的問題。
同時,女媧娘娘和哥哥伏羲聖人,還在生活中發明了歡樂的音樂笙簧,留下了:垂之和鍾,叔之離磬;伏羲弦琴,女媧之笙簧「的傳說。
三皇五帝中的炎帝神農,同時還被百姓尊為」農業神「和」醫藥神「。這位聖賢,不僅始嘗百草,始創醫藥,還在生活中,教給了百姓農耕技術,發明出了「耒耜(音lei,si)、斧頭、鋤頭」諸多的農業工具等,使得百姓們學會了種植五穀,栽桑種麻,織成布帛衣裳。
軒轅黃帝則在「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中,積極鼓勵人們做發明創造,倡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時抓,大力傳承和發展文化。
在黃帝的領導提倡下,百姓們又開闢了道路,建造了宮室,發明了車船,創造了文字,發現了音律,順應了四時,制定了天幹地支文化。
有了軒轅黃帝這位領路人,從此,使得中華民族從野蠻原始階段走到了文明的康莊大道上。
陰陽天地幹支文化的誕生和發展,逐漸使得人們的心裡有了賢愚、吉兇、禍福等概念。在具體的生活生產中,古人也智慧地總結出了一套趨吉避兇的民俗文化。
「源易緣」注意到,在這些民俗文化中,古人特別注重黃道日或黑道日的區別。在古人心中,黃道日是個百無禁忌的吉祥日子,而黑道日則是個兇險之日,迎娶婚嫁、喬遷新居等日子,最好不要在黑道日。
那麼,黃道日和黃道日的文化習俗,是怎樣傳承下來的呢?古人所稱的黃道與黑道各指什麼意思,每月中,又分別指的是哪些日子?
結合傳統文化和國學《易經》等知識,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些話題,供大家交流探討。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