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23歲你在幹嘛?顯然用在李連杰身上,有點讓我們普通人望塵莫及。
23歲的李連杰,拍了一部強烈個人情緒的電影,口碑票房慘敗,人生也因此進入低谷,但是也再次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18歲憑藉《少林寺》一炮而紅,讓當時的香港功夫片導演和演員們也頗為震驚,甚至有些嫉妒。這個只是李連杰電影的開始,在拍電影之前,李連杰15歲已經達到人生的第一個高峰,武術冠軍,五連冠,而且還是跟成年組比,李連杰多努力我們不知道,但是你不能否認他在某些方面真的是天賦和能力俱佳,讓人難以望其項背。
可是這只是他第一個巔峰而已,一個人這輩子想能成一次已經很不容易,但是他無數次的超越。這個相信大家同時代的人都見證了。
李連杰現在不拍電影了,開始做他另外一個事情,公益和推什麼太極禪。反正他在不同年齡一直在執著地做到極致。二十三歲那年他的極致碰了壁,導致後來堅決不做導演,而且因為這部自編自導電影,李連杰遇到了人生最慘痛的低谷期。
那麼是一部什麼電影如此大的魔力,讓李連杰也壓不住。這部電影其實今天看來算得上經典,他唯一一次自編自導自演,雖然有徐小明的協助,但是融入了太多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些超前,李連杰把當時外人看著自己榮耀,但是看不到的那些委屈和受傷,全部化作這部影片的鏡頭裡了。
這部戲就叫《中華英雄》,當然不是鄭伊健演的中華英雄,也不是什麼武俠片,這裡他不再是小和尚,也不是後來戰無不勝的大俠,他是一個民國時期退伍的年輕軍人,他叫小傑。
李連杰拍攝了少林三部曲《少林寺》、《南北少林》及《少林小子》,其中讓他最為憤怒的是《南北少林》的日子,本來我們看這部電影,以外劉家良跟李連杰合作,應該相得益彰,沒有想到的是,南北文化衝突,以及香港潛規則,讓李連杰憤怒了。雖然劉家良資格老,但是李連杰也是一個國家榮耀啊,顯然二人如果相互尊重更合適,恰恰,年輕氣盛的李連杰覺得受到巨大侮辱。
這個不僅僅是劉家良老氣橫秋,擺師父資格,以及導演資歷,還因為主角的李連杰,居然沒有香港過來的武師工資高,同工同酬沒有實現的情況,讓越來越見世面的李連杰不能接受,最後二人不歡而散,這裡不評價對錯,劉師傅這個人是有本事的,也算一個前輩,不過他那一套,傑哥顯然不服氣,這裡當然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於是萌生自己做導演的想法,自己的命運自己去主宰。
便誕生了這部《中華英雄》,實在是李連杰的「野心」之作,《中華英雄》是李連杰導演的處女作,那時候的他血氣方剛不服輸,不過由於是第一次做導演沒經驗,片子出來後反響一般,觀眾對李連杰拍的這類影片不太感冒。
其實最大的問題,還是這部戲超前於時代,像《中華英雄》這樣題材的影片在當時市場大家是不太感興趣的,如果放到現在放映票房隨便都能賣好幾個億吧。《中華英雄》雖然算不上太優秀的電影,但是比起當下很多抗日神劇可好千萬倍。
當時為什麼失敗,原因在於哪個年代都是美國英雄時代,以美吹為主,但是這部戲顯然是揚我國威,個人英雄主義的,香港和內地其實都有上映,票房不算差,但是海外票房不行,很多地方都沒辦法上映,雖然這部電影所有的打戲都是真刀真槍,非常的真實。但是這部電影在當時卻只有1100萬的票房,非常慘澹。
李連杰之後回憶起來也說道:本來想表達的是當時對軍人的區別對待表示不公,但是沒想到拍到最後只剩下了打戲,沒有一點深意,知道了自己不是當導演的料。
其實這部,如此露骨的反美故事,創作動機大概源自什麼社會背景呢?就是前面說的,年輕的李連杰受不了當時拍電影和香港演員同工不同酬以及有了錢也進不了只對外國人開放的友誼商店買可樂於是自導自演了這樣一部憤世嫉俗借古諷今之作。
不過風流輪流轉,李連杰大概沒有想到,今天香港落差那麼大,現在內地娛樂厲害的太多,讓他們有點酸葡萄了。傑哥如今也是很難被他們請動人的人物。
最後補充一句,宋佳真漂亮,包括她演的《蛙女》,一不小心暴露了年紀,李連杰好像特別喜歡這款模樣的女人,你看她跟利智是不是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