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李連杰「黃飛鴻」的輝煌下,五位知名導演跟風,部部慘敗

2020-12-23 皮皮電影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1991年,徐克搭檔李連杰,在關德興最後一部「黃飛鴻」電影《勇者無懼》上映的十年後,重啟「黃飛鴻」這個大IP。

由徐克設計,李連杰塑造的青年版黃飛鴻,一改以往版本老成持重的宗師形象,顯得帥氣、謙卑又富有活力,給人耳目一新。

最終這版《黃飛鴻》上映後以2967萬港元的成績,殺入當年票房前十。

其後的兩部續集,《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票房4040萬港元;《黃飛鴻3:獅王爭霸》票房2746萬港元,成績皆不俗。

隨著這三部曲的成功,香港影壇紛紛跟風效仿。

於是從1991年到1993年,香港電影圈颳起了一陣黃飛鴻旋風,其中就有五位知名導演……

1、

說跟風,這其中最早搶佔先機的,便是「天下第一指」袁和平(袁八爺)。

因八爺,動作設計聞名圈內,向來是眾多名導演最願意合作的對象。

他也得以參與到許多「原作」的電影製作中,從而獲得第一手資源,讓他能拍出許多「原作」以外的「外傳」和「孿生兄弟」。

譬如參於李連杰《太極張三丰》之後,他又捧出吳京拍了同樣太極題材《功夫小子闖情關》;

參與《霍元甲(2006)》之後,他拍了相似度極高的《蘇乞兒(2010)》;

參與《臥虎藏龍》之後,他拍了狗尾續貂的《臥虎藏龍:青冥寶劍》;

參與《葉問3》之後,他拍了《葉問外傳:張天志》。

1992年因參與《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的拍攝,他得以拿到徐克的劇本,拍了系列外傳《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1993)》。

這部作品集結了甄子丹、于榮光、曾思敏、任世官、袁信義等眾多打星,從故事到動作設計都可圈可點,最終卻只拿到618萬港元票房,慘敗。

八爺不信邪,同年他集結李連杰的師兄王珏、師妹王秀萍、國家一級武術教練陳永霞、甄子丹和熊欣欣,拍出了《英雄豪傑蘇乞兒》。

電影將黃飛鴻和蘇乞兒放到了一起,還特意找到吳孟達來飾演蘇乞兒的父親蘇關仁,王珏的黃飛鴻扮相也與李連杰版一般無二,可惜觀眾並不買帳,最終票房也只有701萬。

張鑫炎導演是李連杰的伯樂,兩人合作過《少林寺》和《少林小子》。

看到李連杰憑藉《黃飛鴻》大火,他也有意拍攝「黃飛鴻」電影,但李連杰是請不動了,於是找到了李連杰的師兄王群,拍了《黃飛鴻之男兒當報國》。

王群版的黃飛鴻也是照搬了李連杰的造型,還有郭秀雲演的十三姨,直接照搬了李連杰版的角色。

計春華和邱建國的加盟保證了動作戲的質量,但情節轉折生硬,人物動機缺乏邏輯,臺詞又很汙,整體表現尷尬,上映後僅拿到48萬港元票房。

那個時期錢嘉樂和林正英有過多次合作,其中就包括了《黃飛鴻系列之一代宗師》,這部電影的導演是李釗。

片名很長,其實它也叫《少年黃飛鴻》,是講黃飛鴻從功夫小子到一代宗師的成長故事。

和《鐵馬騮(1993)》不同的是,這部作品中錢嘉樂扮演的黃飛鴻就是中心人物,故事和動作戲都不錯,但格局很小,影響也不大,票房慘敗。

永高電影拍了《黃飛鴻之鬼腳七》,導演是午馬,主演是元彪。

其實客觀來說影片有點「掛羊頭賣狗肉」,因為片中根本就沒有出現黃飛鴻,講的是「鬼腳七」劉七的故事。

起點一開始就放低了,觀眾自然不買帳,好在故事還算不錯,元彪又有一定的票房號召力,最終收穫761萬港元,但依舊賠慘。

龍祥影業則思路較寬,力捧杜少津拍大手筆「晚清風雲」三部曲,主角也不再是黃飛鴻,而是廣東十虎中的鐵橋三梁坤。

可惜故事沒寫好,又明顯有模仿「黃飛鴻」系列之嫌,杜少津又缺乏號召力,上映後票房成績慘不忍睹。

其中《白蓮邪神》上映不到1周,僅拿到64萬港元票房;《武狀元鐵橋三》拿到43萬;《壯士斷臂》更是只有17萬。

別人都跟風,「跟風大師」羅維當然也不落人後,和洪金寶合力打造《一刀傾城》,雖講的是大刀王五,卻是黃飛鴻效仿之作,電影花了血本,卻僅收198萬港元票房。

羅維名下的萬裡電影,也因為這部電影負債纍纍,終於破產,羅維也從此告別電影圈。

2、

這些跟風作品或打著「黃飛鴻」旗號,或模仿其形,卻都鎩羽而歸,原因有很多方面。

一是那些跟風電影從整體格局到故事情節上,都難以達到「黃飛鴻」系列的高度。

徐克讓黃飛鴻這個傳奇人物置身於晚清動蕩不安的時代洪流中,不惜重金打造清末愚昧與落後的社會景象。

包容與學習,反思與奮進一直是電影的中心主題,這個起點就比同類型電影高出一大截。

二是李連杰塑造的黃飛鴻形象已經被普遍接受,觀眾很難再接納另一個扮演者或模仿者。

如「黃飛鴻」系列的後兩部《王者之風》和《龍城殲霸》主演換成了趙文卓,票房成績便出現滑坡式縮水;

而王晶的《鐵雞鬥蜈蚣》因為有李連杰,也拿到1818萬港元票房;存片《龍行天下》打上「黃飛鴻」標籤,還有810萬港元收入,可見李連杰的巨大號召力。

三是電影作為藝術創作需要具備自身的特色,一味跟風只會令觀眾產生審美疲勞。

比如李力持也跟風拍了《黃飛鴻笑傳》和《黃飛鴻對黃飛鴻》,卻沒有走功夫武俠路線,而是劍走偏鋒,拍出惡搞版的黃飛鴻故事,結果兩部作品都拿到了1000萬以上票房(前者1980萬港元,後者1056萬港元),反而成為當年跟風作品最佳。

四是惡性競爭導致市場出現飽和。

特別是1993年出現了一個「黃飛鴻」電影高峰,眾多新作題材撞衫,令觀眾產生逆反心理,成了影迷喉嚨裡咽不下的一根刺,反而影響了整體的票房成績。

3、

因「黃飛鴻」系列電影帶出的晚清功夫電影風潮,席捲整個香港電影市場,在1993年達至頂峰,其後也因為市場的原因漸漸歸於平淡。

徐克的「黃飛鴻」也只拍到第5部作品便難以為繼,此後他將沒能拍出來的故事都投到螢屏上,拍出了電視劇《黃飛鴻新傳》。

直到1997年,李連杰赴好萊塢發展之前為了完成心願,和徐克重歸於好,聯合洪金寶拍出了《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電影拿到了驚人的3027萬港元票房,進一步印證了只有「李連杰徐克」組合才能拍出賣座的「黃飛鴻」電影的定律。

然而90年代的「黃飛鴻」電影,卻由這部作品劃上了一個句號。

時至今日雖然這個IP仍被一再重啟,卻都是粗製濫造的作品,就算有趙文卓苦苦支撐,也已經難以達到以前的高度了。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香港電影最輝煌的1993年,王晶導演9部電影,至今無人超越
    經歷了20年的低潮,到近年香港電影才重新開始復甦;在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司儀鄭中基現場公布數據「2016年,香港總共拍攝了68部影片,是10年來的最高紀錄」。可惜,這點微弱的回暖,完全無法重現當年的輝煌;在香港電影產量最高的1993年,全年上映電影達到242部,是現在產量的3倍多。導演王晶是香港電影從繁榮走向衰落的重要見證人,在最輝煌的1993年,他拍了哪些電影呢?
  • 看看移民美國後,中國五位知名打星,現在他們都在幹嗎?
    80年代,國內五位知名打星,胡堅強移民美國,徐向東還在打影響力比較大的是1989年上映的《無敵鴛鴦腿》,這是我國第一部「70毫米寬銀幕片」,共在國內發行拷貝達27380年代,國內五位知名打星,胡堅強移民美國,徐向東還在打可惜此後國產武俠片開始走下坡路,1991年《黃飛鴻》上映之後,
  • 這一年6部黃飛鴻電影,只有李連杰版受到歡迎
    【非正常觀影的人間小黑】1993年也被稱為「李連杰年」,這一年的李連杰一共出演了6部電影,而這一年其實也可以稱為「黃飛鴻年」,因為這一年也有6部黃飛鴻電影上映,不過可惜的是,除了李連杰版受到歡迎以外,其他全都「撲街」了。
  • 這一年6部黃飛鴻電影,只有李連杰版受到歡迎
    【非正常觀影的人間小黑】1993年也被稱為「李連杰年」,這一年的李連杰一共出演了6部電影,而這一年其實也可以稱為「黃飛鴻年」,因為這一年也有6部黃飛鴻電影上映,不過可惜的是,除了李連杰版受到歡迎以外,其他全都「撲街」了。
  • 李連杰恩師執導了一部《黃飛鴻》,劇情簡直就是李連杰版的複製
    黃元申就是霍元甲,梁小龍就是陳真,李連杰就是黃飛鴻,周潤發就是賭神,無可代替,也無可取代。自1991年徐克執導,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大火後,李連杰就成了黃飛鴻的最佳代言人,提到黃飛鴻必提李連杰,提到李連杰必提黃飛鴻。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那白鶴亮翅的瀟灑,那無影腳的飄逸,都成了影迷心目中永恆的經典。
  • 李連杰五部黃飛鴻電影,最好的一定是《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
    但凡說到武俠電影,經常會說到黃飛鴻;一說到黃飛鴻,就不得不說李連杰;很多人一直就認為「黃飛鴻,我只認李連杰!」。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絕對是最經典的,而他主演的五部黃飛鴻電影,哪部是最好的意義最深刻的呢?那必須是《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
  • 1997,李連杰離開香港前的最後一部功夫電影!為黃飛鴻挽回了尊嚴
    文/沐風少年1997年,好萊塢大片《鐵達尼號》的上映標誌著香港影市開始逐漸被好萊塢佔領。在這種條件下,香港電影人在製作上也開始向好萊塢的電影模式靠攏。永盛電影的向華強在這一年推出了李連杰主演,徐克編劇,洪金寶導演的大製作電影——《黃飛鴻之西域雄獅》。三大香港電影的中流砥柱做陣意圖再明顯不過,就是要拿中堅作品抵禦好萊塢大片的滾滾洪流。
  • 1991年,《黃飛鴻》韓國票房大賣,李連杰轟動影壇風頭蓋過成龍
    今天小編就科普一下那些年大熱港片的票房知識,小夥伴們來一起圍觀吧!港片最輝煌時期是八九十年代,這期間巨星輩出,洪金寶,成龍,李連杰,周潤發,周星馳等都是大名鼎鼎。港臺的票房小編就不說了,這方面的成績大家都比較熟悉了,今年要科普的是海外市場韓國大票倉的香港電影成績。要說哪個地方的人最愛看港片,那韓國人絕對是第一名,當年韓國就是港片最大的市場。
  • 李連杰用了6年的時間,拍了5部黃飛鴻電影,總票房超過1.3億港幣
    李連杰版黃飛鴻的出現,不僅是顛覆了之前關德興版黃飛鴻留給人的固有印象,更是引發了新武俠風的黃飛鴻熱潮,在此後的幾十年裡,以黃飛鴻為題材的影視劇層出不窮,但是李連杰的版本卻成為後來者無法逾越的高峰。1、1991年《黃飛鴻之壯志凌雲》,由徐克執導,李連杰、關之琳、元彪、張學友和任世官主演,早在1990年徐克與李連杰合作《龍行天下》時兩人就商議拍攝《黃飛鴻之壯志凌雲》的事情,也正是依靠這部電影徐克成功開啟了屬於他個人的新武俠時代,而李連杰也一躍成為香港影壇的功夫巨星。
  • 兩次意外、兩部電影,少林寺、黃飛鴻,打造了李連杰不一樣的人生
    李連杰已經老去,但是他給我們塑造的傳奇卻依舊還在。只不過,在這些傳奇中有不少是因為「意外」的創造出來的。1980年,《少林寺》被確定要開拍,導演廖公、主演吳剛以及一大批的武術演員開始拍攝。結果呢?為此,導演廖公被張鑫炎換掉,為了達到「真功夫」的效果,張鑫炎將很多演員都換掉了,也包括主演吳剛,只留下一些懂武術的人。吳剛換下、李連杰上馬主演選誰呢?此時張鑫炎腦海中出現了一道身影。1972年,張鑫炎參加了「亞非拉桌球邀請賽」開幕式表演,現場李連杰進行了武術表演。
  • 1993年的元彪、甄子丹、李連杰,展開了一場「黃飛鴻電影」對決
    在港片大銀幕上,徐克與李連杰合作的「黃飛鴻」系列,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1991年,在嘉禾電影的支持之下,徐克拍攝了《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慷慨激昂的配樂、熱血的民族情懷,感染了大銀幕前的許多觀眾。而李連杰內斂沉穩的「黃飛鴻」、元彪古靈精怪的「梁寬」,也受到了諸多影迷的喜愛。
  • 李連杰:我心目中最佳的黃飛鴻扮演者
    第一部:黃飛鴻之壯志凌雲《黃飛鴻1之壯志凌雲》1991年上映由徐克導演第二部: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黃飛鴻2之男兒當自強》1992年上映由徐克導演,李連杰、關之琳、莫少聰、甄子丹主演。92年徐克和李連杰的電影,這部體現了在民族危難下,革命志士的熱血,濃濃的愛國情懷。
  • 李連杰《黃飛鴻》幕後故事
    1991年,《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橫空出世,鬼才導演徐克開創了新派武俠片的先河。1989年,徐克到美國進修導演學,恰好此時李連杰也已來到美國,以開武館教打拳為生。徐克拜訪了李連杰,順道拍攝了《新猛龍過江》,本片1992年為蹭《黃飛鴻》熱度改片名為《黃飛鴻92之龍行天下》。直到此時,徐克才認為李連杰就是他心目中黃飛鴻的不二人選,於是徐克向嘉禾高層諫言舉賢,使用李連杰出演黃飛鴻。
  • 八部黃飛鴻電影同一年上映,票房最低的僅有47萬
    而這樣的長篇娛樂電影作品也可以說是伴隨著一代香港人的成長但是對於內地觀眾來說,許多黃飛鴻電影是遙遠和陌生的。因為即使有著如此龐量的數據支撐,第一部黃飛鴻電影都要追溯到1949年了,而且這些黃飛鴻電影裡有77部都是關德興主演,在粵劇裡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記憶裡的初始黃飛鴻電影大體來自邵氏,1973年何夢華就執導過一部《黃飛鴻》由谷峰飾演。
  • 李連杰之後再無黃飛鴻,下一個會是誰?
    1991年十年磨一劍。在錯過了很多的人和事之後,徐老怪用他的妙手,把李連杰推上了他演藝生涯的第一個巔峰——《黃飛鴻》。一共有五部影片組成的《黃飛鴻》系列,造就了李連杰銀幕上至今無人可比、無人能越的經典黃飛鴻形象
  • 1993年,「黃飛鴻」題材泛濫,王晶拍不過徐克,卻贏了其他跟風者
    《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是1993年李連杰和徐克分道揚鑣後自主拍攝的黃飛鴻系列影片,由王晶執導,也是王晶和李連杰合作的首部電影。1、王晶惡搞版《黃飛鴻》,青樓版《將軍令》1993年市場口味逐漸開始拋棄了正統的新武俠,搞笑風格開始廣受歡迎。而惡搞,香港電影界首推王晶。李連杰與王晶的合作也在1993年開始了。
  • 1991年最賣座十大港片,周星馳奪冠,李連杰的《黃飛鴻》倒數第三
    要說困難最大的一年的話,當屬1991年,那一年有太多優秀作品,一起看看那年最賣座的十大電影是哪些?(僅統計香港地區票房)1、《逃學威龍》票房:4382萬1990年周星馳的《賭聖》首超4000萬票房,第二年就被自己的《逃學威龍》打破。周星馳在參演《逃學威龍》的時候許多人不看好他,認為去年的《賭聖》純屬運氣,結果那些人瞬間被打臉,周星馳用實力碾壓了他們。
  • 港片記憶 影史100部經典《黃飛鴻》電影大盤點
    1973年的《黃飛鴻》(80)是谷峰主演,何夢華導演。1974年的《黃飛鴻義取丁財炮》(81)是史仲田主演,王風導演。1976年的《陸阿採與黃飛鴻》(82)是劉家輝主演,劉家良導演。而1978年的《醉拳》(83)是成龍的成名作,由袁和平導演,成龍在電影中塑造了一個搞笑的少年黃飛鴻形象,其表演令人難忘卻忽略了他扮演的那個人物是黃飛鴻。
  • 最經典動作片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系列》共5部,你都看過嗎?
    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系列》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之作,很精彩又不失真實、有趣,且武打動作流暢。李連杰塑造的黃飛鴻這個人物可以說是「空前絕後」——之前沒有過、之後也再無人超越,把鐵血錚錚的漢子黃飛鴻詮釋得入木三分。在《黃飛鴻系列》電影裡面,他一共飾演了5部。我們來看看是哪5部吧!
  • 520,李連杰版黃飛鴻電影中,黃飛鴻和十三姨的情感歷程
    世界級的功夫巨星李連杰從16歲出道至今,李連杰主演超過40部電影全是動作電影,包括功夫片武俠片等等類型,經典無數,塑造經典角色無數。李連杰演過陳真,又演過霍元甲;演過張三丰,又演過張無忌;演出方世玉,又演過洪熙官;演過少林寺和尚,也演過酒不離身的令狐衝;當然,李連杰演得最多,也最深入人心的還是黃飛鴻。網上也幾乎是一邊倒的認為,黃飛鴻我只認李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