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七旬老大爺進城賣老手藝活兒,很多東西路人都已經叫不上名字

2021-01-13 騰訊網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傳統的手藝活計在慢慢消失著,但是又有著很多人在堅守著,就比如有些傳統的老手藝人。寒風凜冽的天氣中,作者在河南濮陽城郊的一個集市上發現了這樣的一個小攤,攤位上賣的產品都是一些對於年輕人來說已經叫不上名字的物件,讓人瞬間有著穿越感,而這些老物件都出自倆七旬老人之手。

老人手中的這樣器具,估計很多年輕人都叫不上名字吧,作者剛看到的時候也是充滿了好奇和疑問,這樣物品到底是什麼用的?當詢問到攤主大爺的時候,大爺表示這叫做升,是過去的一種計量單位,過去人買米買面的時候都離不開這個物件的,但如今已經很少用到了,更別說認識它的人了。說到這裡大爺也唉聲嘆氣了一番。

看到作者拍攝,大爺很熱情的讓作者多拍些,因為還一個個的向作者介紹著名字和用途,這些都是大爺和鄰居一起手工編織的,說到這裡,大爺很自豪地說自己學到這門手藝幾十年,曾經是養活一家人的活計。

說著大爺向作者介紹起了這些編織品的作用,其實這些都是過去的時候家裡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如今隨著時間的發展,正在被慢慢的取代,如今很多名字都已經被人叫不出來了。

而說著的時候,大爺說這些東西如今做起來其實也是非常的費勁的,但是在家閒了就會做些,積攢後在集市上去賣,不求掙多少錢,只想著這門手藝活兒還能有人認識,這些老物件還能有人記得。

看著這一個個編織的物品,作者看到材質簡單中又帶有著複雜,大爺在一旁表示這東西結實的很,可以放心的使用,而看到大爺這手藝,作者則更多感嘆他們手藝人們智慧。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兩位大爺年紀都將近七十,冬天的寒風中他們行動有些蹣跚,但是把不大的小攤上擺著非常的有條不紊的。倆老人家離這裡有幾十裡路,倆人結伴出攤趕集的。

仔細看看這些編織品,都是老人們手工編織出來的,老人們還透露這編織時用的線都是牛皮線,這可是老手藝方式編的,他們編這些框子之類的東西,需要在專門挖的地窖裡編,不然這些柳條會變硬的。聽到這裡,你可能也就知道這看似普通的物品裡,凝結了手藝人多少心血了吧?不知你能叫出幾樣名字,能說出幾種物品的用途呢?

隨著老人擺完攤子,很多路人都上去看,但是買的人並不是太多,這不少因為老人們賣的東西價格有多高,而是很多人已經不知道這些東西的用途了,作者離開前,看著兩位在那收拾攤的老人,在寒風中的身影,又想著老人話語中對於老手藝的堅守,有些被老人們的執著感動。老手藝越來越少的今天,或許我們看到這些物件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少了吧。

相關焦點

  • 民間老手藝:生絲熟夏布,做煞老師傅
    吃國家米飯的脫產幹部 家裡經濟條件好 穿衣服十分頂真,而且格外會挑毛病 附近的裁縫師傅被挑剔得不敢接她們的活兒 這麼難侍候的主兒 穿著秋英定做的新衣
  • 一頭成年豬放著不處理,它能有多重?河南老大爺就這麼做了
    」的好兆頭,因此在豬肉上,農村人捨得花錢。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豬肉如此受歡迎,如果一頭成年豬放著不處理,直到它自然死亡,它能有多重?以前我們只知道吃豬肉,卻沒有關心過豬的成長空間,現在終於有機會看一看河南老大爺飼養的「網紅豬」了。
  • 老大爺將「雞」放進爆米花機裡,10分鐘後,慘遭路人的哄搶
    老大爺將「雞」放進爆米花機裡,10分鐘後,慘遭路人的哄搶 說起一些80 90後人的回憶,對於那種從機器裡爆出來的爆米花,然後師傅砰的一聲把機器打開,爆米花被炸得滿地都是,然後一些小夥伴們就會把它收集起來,放在袋子裡拿回家。
  • 廣西七旬老大爺,半山腰鋪塑料布嫖娼被抓,最大的今年78歲
    近日,廣西羅城警方在某座山的半山腰上查獲了兩起賣淫嫖娼事件,其中一位老大爺今年已經78歲了。這兩起賣淫嫖娼事件當事「男主角」是兩位年過七旬的老大爺,一名今年70歲,一名今年78歲。而當事「女主角」是兩位大媽,一名今年44歲,另一名今年已經56歲了。有人可能就要問了,山上落葉、枯枝遍地,他們究竟是怎麼進行的違法行為呢?其實這個問題根本難不住當事人,在地上鋪一個塑料布,啥事就都解決了。
  • 農村老大爺路邊賣「樹根」,很多人看無人敢買,我一看直接包圓
    導讀:老大爺「樹根」賣10元1斤,無人識貨我偷樂,直接全部包圓南方人和北方人都特別喜歡喝湯,不過南北方的湯卻有很大的區別,北方的湯一般為丸子湯、肉湯或者麵湯,而南方的湯就比較清淡了,北方人根本喝不慣,尤其是有很多用「
  • 七旬老奶奶街邊賣「稀罕」小吃,2元一個遭哄搶,買家:不多見了
    七旬老奶奶街邊賣「稀罕」小吃,2元一個遭哄搶,買家:不多見了!現在越來越多的小吃出現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我們總是常見的,也有我們聽都沒聽說過的。正因為這些特別稀罕的小吃或者是小物件更會勾起我們的好奇心。
  • 農家院裡的老手藝神奇的魯班凳
    原標題:農家院裡的老手藝神奇的魯班凳一塊普通的木塊,在沒有使用釘子、膠水等材料的前提下,通過鋸、刨、鑿、磨、封蠟等幾十道工序,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小凳子、小馬扎、將軍案。這神奇技藝「官名」叫「呂氏拓補木藝」,是黃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在民間叫作「瞎掰」。
  • 老照片: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飢餓已經讓很多災民衝破了道德底線…
    正在啃樹皮的老大爺,據說當時還有「易子相食」的。飢餓已經讓很多災民衝破了道德底線。 當年在潼關,由於難民越來越多,西安城內已容納不了那麼多難民。
  • 老大爺爆改百萬路虎,價格翻了40倍!博物館出價6000萬都不肯賣
    近幾年汽車改裝逐漸成為了一種時尚,雖然在我國汽車改裝還有很多限制,但是在國外改裝愛車已經變成了尋常而普遍的事情。在國外我們經常能看見各種爆改的車輛,很多車子在魔改後甚至認不出原本是一輛什麼車!國外就有這樣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大爺,因為無聊等原因迷上了汽車改裝。
  • 美味說夜市,盤點河南夜市上美食小吃,路人看到走不動
    河南開封,一座以夜市聞名的城市,擁有著中國最早的夜市,而開封小吃在我國飲食文化歷史上享有較高的地位。開封小吃對國民的生存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如今,開封小吃、開封夜市,已成為開封的「名片」,國內外的遊客,就是通過開封小吃、開封夜市來認識、了解河南這座七朝古都開封的,同時還吸引了很多國內外的媒體前來報導,使開封小吃與開封夜市名揚四海。那麼,開封夜市上到底都有什麼好吃的美味呢?不如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故事:老黃頭進城奇遇記
    五八年農村吃不上飯時,老厥頭雪中送炭,步行三十多裡,給老黃家送來一麻袋紅芋乾子,讓黃家渡過了難關,大人小孩才得以活命。幾乎困難時期,都是老厥頭伸出援手,老表之情,雖然不能感天地,但總讓人沒齒難忘。老黃頭是位知恩就報的人,老表哥撒手人寰,見老表最後一面,也了卻了一份心願。於是,他騎上電動車進城弔唁去了。
  • 奉勸農村朋友一句,這兩種東西再窮都不要賣,日後有大用途
    奉勸農村朋友一句,這兩種東西再窮都不要賣,日後有大用途現在因為現在因為在農村,在農村沒有什麼發展前景,因此很多人選擇進城打工,又去對於年輕人來說更是如此,一些人出去打工的時間長了,慢慢就在城市裡落腳歸農村的次數也越來越少,甚至有些人已經不回了。
  • 河南大叔深「藏」巷子裡賣燒餅一天七八百個,秘訣竟在餅餡兒上
    民以食為天,對於很多人來說,美食的誘惑是難以抵擋的。而隨著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深藏在小巷子裡的美食被網友們發覺了出來。在河南濮陽一個小縣城的一條很偏僻的小巷子裡,作者也偶遇了這樣的一家不起眼的小店。但和老闆簡單交談後發現,這家深藏起來的小店有著令人驚訝的魅力。
  • 河南名字很難念縣城,當地人也時常讀錯,外地人可能一個都讀不對
    河南名字很難念縣城,當地人也時常讀錯,外地人可能一個都讀不對,中國地大物博,少數民族繁多,城市繁多,城市各具特色,有的城市不太有名,但風土人情,自然景色宜人,尤其是人們對旅遊現在許多喜歡的城市對遊客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 妹子,你穿成這樣,彎腰撿東西要注意啊,路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了
    3、妹子,你穿成這樣,彎腰撿東西要注意啊,路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了4、你是性別男啊,能不能別這么娘!5、就是辣麼帥6、二狗子,你在那偷偷摸摸看啥呢?7、摩擦摩擦在這光滑的地板上一步兩步!8、啥也不說了,就這回頭的瞬間,我就非她不娶了9、你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玉皇大帝都不敢惹她們啊!10、吵什麼吵,打擾學霸做題了!11、口紅抹多了的你。
  • 一個不小心把自己當二手貨賣了的老大爺...網友歡樂圍觀之餘,劇情一下美好了
    但老大爺可能還是不懂怎麼在臉書上交友,所以大多數時候都只是用它來看女兒外孫女的照片……之後又詳細填寫了售賣物品的描述:我的名字叫Ray Johnstone,澳大利亞人,是個退了休的孤寡老人,想找一個釣魚的夥伴,因為我之前的夥伴去世了
  • 借鑑臺灣文創品牌,讓老手藝活在人間煙火裡
    美麗浪漫的貴州花草紙昨天看了紀錄片《講究》,感覺中國有太多驚豔時光的老手藝,可惜這些老手藝很多都因為時代需求的變化,在慢慢地消失,實在讓人心痛。目前很多已經不適應市場的老手藝,都靠國家直接補貼各種技藝傳人,這個固然有必要,它可以最原汁原味地將手藝保留下來。但我認為,除此以外,保護老手藝最重要的是——將老手藝盤活,活在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
  • 上頭條上央視!全國人民聚焦東臺,竟是為了這個……
    實話告訴您,我們的編導就這兩樣東西也是猜了半天,但還是沒猜對。前幾天我們去了趟江蘇省東臺市,這就是在那發現的兩樣已經傳承了千百年的老手藝。 2. 據說在這裡的民間,還有不少流傳了千百年的老手藝,這些手藝在很多地方已經見不到了。為了尋找這些古老的技藝,我們在當地找到了一位愛好民俗的小夥子朱興龍,在他的帶領下,我們第一站來到了甘港村。3.
  • 為什麼小區保安都是老大爺
    >就拿今年的疫情來說吧很多社區裡看似不起眼,吃力不討好的活,其實都是由他們完成的因為疫情,全國各地都開啟了嚴格的防疫措施,很多小區也積極響應,實行了封鎖小區的策略這期間,體溫測量、消毒、出入登記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 老人進城賣雞蛋卻急哭了,過路大叔的這波操作又暖又酷!
    老人進城賣雞蛋不料收到百元假鈔一籌莫展之際過路大叔的一系列操作超暖一女子購買老人50元雞蛋將100元真鈔偷換為假鈔日前,在貴州凱裡老人哭訴之際過路男子「撕票」換真鈔老人告訴巡警她早上從家裡背著攢了很久的雞蛋來城裡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