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上生】: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
發三種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
三種眾生:慈心不殺,具諸戒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行六念。
【上品中生】: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
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回向願生極樂國。
【上品下生】: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
【中品上生】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惡。以此善根,回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惡。
【中品中生】: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
一日一夜持八戒齋,一日一夜持沙彌戒,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
【中品下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義。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大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
孝養父母,行世仁義, 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大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 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
【下品上生】: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贊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贊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
【下品中生】: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法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贊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亦贊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
命欲終時,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贊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亦贊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
【下品下生】: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