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明與焦晃:一個康熙,兩種味道

2021-01-08 張佳瑋

之前聊過:《康熙王朝》與《雍正王朝》,陳道明的康熙,焦晃的康熙。

前者說功業名,後者說身後事。

因為說功業名,所以陳道明版康熙密集地描述他如何英銳偉斷。擒鰲拜平三藩定臺灣對付索明二相剿平葛爾丹。

《康熙王朝》一共46集,到43集康熙才幹掉葛爾丹,以及「寶日龍梅是你強暴了朕!」

若按正史,那年康熙才36歲,執政不到三十年。

而他執政的後三十年,用三集就抹過去了。

我們只看見他神威天縱了,只看見他舉賢用人了,只看見他高瞻遠矚未卜先知了。

我們通常是因為一個角色的優點而喜歡他,因為他的痛苦產生同理心,愛上他。可惜多數時候,陳道明版康熙凌駕於所有人之上。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陳版康熙在千叟宴那番慷慨陳詞?喜歡他廷叱群臣?因為那時他惱了,像個活人了,而非先前那樣,低眉垂眼靠在榻上,一副「盡在我掌握,只要我用對一個人就能扭轉乾坤嘻嘻嘻」的架勢。

焦晃老師演的康熙,有一點取巧處:他出場時已經在巔峰了,不用再刻意描述他如何英明神武努,接下來,只需要刻畫一個頂峰權力者的滄桑。

帝王巔峰老來最寂寞,也最像個常人。這點在文學裡也通用。南美兩位諾獎大師,馬爾克斯《迷宮中的將軍》,略薩《公羊的節日》,都是寫掌權者的晚年。

所以焦晃老師固然自己演得黃鐘大呂,卻也的確佔了人設與劇本的便宜。大家對焦晃老師的愛,恰如杜拉斯《情人》裡那段:

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為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人都是因為一個角色的優點而喜歡他,把他當做神;因為他的痛苦產生同理心,愛上他,把他當做人。

為什麼陳寶國的嘉靖公認演出比漢武帝好?

為什麼鮑國安的曹操也有狼狽時刻,但公認為英雄氣十足?

為什麼馬躍的李世民也是英銳十足,卻比唐國強的李世民要出色?

為什麼唐國強演的偉人,並沒那麼高大全,普遍評價卻不下古月老師們先前演的偉人?

就是這個道理。

還是跟劇本有關。

《康熙王朝》這部劇的劇本,充滿了一種……說好聽點叫傳奇色彩,說難聽點叫民間想像的氛圍:

爾等都是庸人,我一個英雄皇帝,用各種你們想不到的反常規操作,就能搞定了!你們都猜不透我!

小康熙得病要死了,吃了神奇的藥草就活了。

靠個朱國治,就能忽悠住吳三桂。

朱三太子鬧事了,康熙很慌,斯琴高娃老師扮的「我孝莊」大吼一陣,局面就穩定了。

吳三桂打過來了,康熙只要草莽間拔擢周培公就無敵了。還幾句話就能把個西北軍閥給說降。

鄭經在臺灣自取滅亡。康熙只要草莽間拔擢姚啟聖就無敵了,還能幾句話就撫定施琅呢。

祭拜朱元璋時順便拿了臺灣,康熙回頭對朱元璋陵墓嘻嘻一笑。

索額圖和明珠都是壞人。康熙只要安排李光地打小報告就搞定了。

李光地還必須跟藍齊兒有點小感情。出使和親,必須搞得父女很難過。

葛爾丹當然是要拿下的。寶日龍梅當然是要愛上朕的,但也要守護故土,空留下寶日龍梅你強暴朕。

明珠和索額圖都罪惡滔天,那麼就讓他們彼此揭發嘻嘻搞定了。

廷臣昏庸,康熙在朝堂怒吼,指著老歪脖樹讓他們反省,他們就反省了。

總之,《康熙王朝》的邏輯是:

舉世都庸碌,廷臣都無腦;只會面面相覷。

世上的大多數問題,只要我自己英明神武,我不拘一格用人才,全盤委託,再割捨點兒女情長,就都能搞定了。

天下只有幾個厲害人物;只有我慧眼識英雄,找到他們,任用他們,就能解決。

只有我康熙發現得了周培公姚啟聖李光地的才華。我康熙就是能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就像在《新三國》裡,陳建斌版曹操忽然就地撒尿:那都是不拘小節,其他人都太迂腐,沒我霸氣!

這就是編劇朱蘇進老師的邏輯。

我個人猜測:朱蘇進老師自己是軍旅作家出身,所以他總覺得:只要不拘小節、破格任用、必要時不擇手段鐵腕號令,加上意志堅定,就能解決大多數問題。

而《雍正王朝》則是劉和平老師一貫的風格,與《大明王朝1566》互相輝映。

我已經不想再重複劇情了——太複雜,也太精緻了。

劉和平老師的特色,是通過一條線,帶出一連串人物,以及人物與人物之間的結構性矛盾。

乍看黑白分明,細看牽一髮動全身,而且每個人自有其動機。

比起朱蘇進老師哪裡不會點哪裡、哪裡有問題砍哪裡的潑辣作風,劉和平老師筆下,無論是康熙、雍正還是嘉靖,都充滿了無奈:解決了一撥,又是一撥。從來沒有一勞永逸。問題總是循環往復的來。

當然,劉和平老師寫的也未必是完全真實的歷史,也有戲劇性的一面,但至少比朱蘇進老師的康熙「我用個周培公/姚啟聖/李光地就萬事大吉」,要來得靠譜。

這麼說吧:少年人大概會喜歡《康熙王朝》:看著順,看著爽,覺得世上一切問題,只要哪裡不會點哪裡,快刀斬亂麻,自然利落。

到年紀略長,就能咂摸出《雍正王朝》的味道來,發現抽刀斷水水更流,世上越大的事,越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周而復始。

前者是英雄童話,後者是殘酷真實。

更確切說,前者無限誇大個人,而後者則滿懷著無奈的歷史進程。

那麼個人奮鬥……但是……歷史進程……

我們都懂的。

相關焦點

  • 康熙與康熙,焦晃與陳道明
    說起《雍正王朝》與《康熙王朝》兩部劇,同為不朽的經典,這兩部劇中都有一個叫做「康熙」的角色,各自的扮演者焦晃與陳道明二位老師也一直是公眾討論的對象,那我今天就來說說,究竟孰優孰劣。 首先,外貌。看過清帝畫像的人都會知道,陳道明的長相更像康熙,焦晃的長相更像他演過的另外一個角色乾隆。 第二,論演技。演技都很好,國家一級演員不是誰都給的。 第三,論代入感。焦晃的康熙演的老態龍鍾,缺乏威勢,要知道,《雍正王朝》開始的時候,康熙年紀沒有那麼大,一個做了幾十年帝王的人,說起話來雲淡風輕,那就不對勁了吧?
  • 陳道明的康熙真的不如焦晃的康熙?
    《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都是非常經典的電視劇,豆瓣評分不低,可以稱得上叫好又叫座。劇中的康熙扮演者演得非常精彩,但也時時被人拿出來點評。有人認為焦晃的康熙好,有人比較喜歡陳道明演的康熙,兩者到底誰演得更像康熙了?
  • 陳道明與焦晃的康熙,更喜歡哪一個?
    談論個暴露年齡的話題:陳道明老師與焦晃老師,都演過康熙。相比而言,我更喜歡焦晃老師版康熙。但我也得說一句,這裡頭除了表演問題,主要還是角色設定問題。陳道明版康熙是千古一帝,高瞻遠矚天下無敵;焦晃版康熙是九子奪嫡之上的老龍,已經被折磨到疲憊不堪。前者說功業名,後者說身後事。因為要說功業名,所以陳道明版康熙必須密集地描述他如何英銳偉斷。擒鰲拜平三藩定臺灣對付索明二相剿平葛爾丹。
  • 陳道明的康熙真的不如焦晃的康熙(二)
    在《康熙王朝》上映前,大家已經提前感受到了焦晃的魅力,認為他本人就是康熙,所以很難再接受另外一個演康熙的。正如李幼斌的《亮劍》,後來黃志忠演,很多人都不滿意。不過兩者還是有區別,焦晃的康熙與陳道明的康熙只是在晚年重合,其他地方沒有。
  • 焦晃、陳道明和唐國強,哪一個演帝王最有味道?
    焦晃老師飾演老年帝王最有味道,一個字評價,「絕」了!
  • 陳道明的康熙和焦晃的康熙差在哪?先入為主,劇本吃了大虧
    陳道明的康熙和焦晃的康熙差在哪?先入為主,劇本吃了大虧說到歷史題材大劇,可能很多人還會想到世紀交替時期的兩部電視劇《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而提到這兩部電視劇就不得不對陳道明演繹的康熙皇帝和焦晃老爺子扮演的康熙皇帝進行比較,可能絕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陳道明扮演的康熙霸氣十足,而焦晃似乎就是康熙皇帝本人,換句話說很多人都覺得陳道明演的不如焦晃!
  • 陳道明的康熙,焦晃的康熙,誰演得更像康熙
    有人認為焦晃的康熙好,有人比較喜歡陳道明演的康熙,兩者到底誰演得更像康熙了?一個籬笆三個莊,一個好漢三個幫,紅花也需要綠葉襯託。如果只有好的主角,而沒有好的配角,那麼也會影響到主角的發揮。在《雍正王朝》中,焦晃扮演的康熙不是主角勝似主角,特別是劇中前面部分。
  • 焦晃與陳道明的演技角逐,誰的「康熙」更老辣?
    焦晃與陳道明,同是國內一流的演員。兩人分別在《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中飾演過康熙這一形象。看過兩部電視劇的觀眾,心中難免會對二人飾演的康熙進行一番比較。焦晃與陳道明飾演的康熙,究竟誰演技更加「老辣」呢?
  • 陳道明,張國立,焦晃三版康熙,哪個更符合你心中的模樣?
    一位歷史人物由不同的人飾演,也會有不同的味道。今天我們就簡單討論一下,康熙皇帝這個角色。而這一年的焦晃51歲,也就是說從年齡上講,兩個人十分接近。從身材上來講,史書記載,歷史上的康熙皇帝「年近五十歲,身材魁偉。」而焦晃身高一米八有餘,也極其符合。
  • 焦晃、陳寶國、陳道明、張國立、唐國強、張鐵林:皇帝專業戶!
    當年,由陳寶國在電視劇《漢武大帝》中飾演的漢武帝、由焦晃、唐國強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分別飾演的康熙帝和雍正帝、由陳道明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飾演的康熙帝、由張國立在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中飾演的康熙帝、由張鐵林在《鐵齒銅牙紀曉嵐》中飾演的乾隆帝,大家還有印象嗎?
  • 抗疫電視劇終南山選角:陳道明、焦晃、李幼斌、陳寶國你支持誰?
    陳道明《康熙王朝》、焦晃《漢武大帝》、李幼斌《亮劍(李雲龍)》、陳寶國《老農民》。至於全民比較關心的一位重量級人物, 此次疫情中從頭至尾鞠躬盡瘁的鐘南山院士 ,暫時還沒公布具體是哪位演員,目前呼聲較高的有陳道明、
  • 帝王形象的完美演繹者焦晃:不是在演康熙,他就是康熙
    陳道明扮演的康熙雖然廣受好評,可在很多人心中,焦晃飾演的康熙卻是能更勝一籌。許多看過《雍正王朝》的觀眾評價焦晃:不是在演康熙,他就是康熙。01、書香門第意氣風發,投身戲劇事業1936年,焦晃出身於北京一個書香門第。父親畢業於燕京大學,母親是當地的第一代女教師。
  • 你小瞧的陳道明,他絕不只是康熙那麼簡單
    提到陳道明,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在《康熙王朝》裡面所飾演的康熙皇帝。在這部劇中,陳道明對康熙皇帝的演繹從開始到結尾都是慷慨陳詞、霸氣側漏,因此很多人都說陳道明飾演的康熙皇帝霸氣有餘、不接地氣,比之焦晃老師的康熙是遠不能比的。陳道明只是在演,一直端著,而焦晃就是康熙皇帝。
  • 五位經典的「康熙」,陳道明只能排第二,他的表演無人超越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一下《康熙王朝》中康熙的飾演者。《康熙王朝》是在2001年中國大陸拍攝的一部大型的歷史連續劇,這部劇一播出就取到了不錯的成績,不論是在內地還是香港和臺灣都有較高的收視率。在這部劇中飾演康熙的陳道明相信大家都認識,國家一級演員,獲得獎項也是非常多的,他飾演的康熙到現在為止也是讓人印象深刻。
  • 《康熙王朝》本由焦晃演,劉大印為換陳道明,賠500多萬違約金
    就像是受到許多人歡迎的《康熙王朝》,就有很多網友表示,陳道明的演技的確是好。他飾演的康熙,被許多人稱為《康熙王朝》中最亮眼的角色之一。在《康熙王朝》中飾演小角色的劉大印,在現實中卻大有來頭。不僅是頂著投資方的壓力,以年齡較大不合適的理由,換掉了焦晃。還為了換陳道明作為康熙的飾演者,賠了500多萬的違約金,不知需要多大的勇氣。
  • 「康熙本熙」焦晃兩次被妻子拋棄,得病險自殺,卻一生不接廣告
    焦晃了,他們的表演給人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大家對陳道明可能非常的熟悉。有很多觀眾在看完焦晃飾演的」康熙帝「之後,評論說:這簡直是「康熙本熙」了。演了一輩子的皇帝,但是焦晃的人生路卻非常的坎坷。011936年,焦晃出生在北京一個書香世家,父親是很有名的知識分子,母親是一位教師,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焦晃成長的溫潤如玉,謙虛有禮。本來在這樣的家庭中,焦晃應該過的很幸福的,但是因為當時的時局動亂,所以焦晃的童年飽受流離顛沛之苦。
  • 唐國強和陳道明演雍正和康熙火了,為何焦晃演乾隆沒火,怎麼回事
    提起《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和《乾隆王朝》三部電視劇,都是有著名作家二月河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這三部電視劇,唐國強和陳道明火了,為何焦晃卻沒火起來?《雍正王朝》是三部曲中,第一個拍攝的。這部戲經過實力派唐國強和焦晃的演繹下,讓這部戲達到一定高度。《康熙王朝》是由陳道明飾演,這部戲從康熙被選定為儲君,到去世,除鰲拜,勤政、平叛準葛爾丹、收復臺灣等一路豐功偉績。陳道明飾演的康熙成為不可逾越的經典。這兩部戲都是以帝王為主線,也是圍繞帝王來演繹的,唐國強和陳道明的演技堪稱一絕。
  • 焦晃的王者風範,不朽的傳奇
    沒有看過陳道明的《康熙王朝》之前,我覺得張鐵林也是那麼回事;沒有看過陳寶國的《大明王朝1566》之前,我覺得陳道明也不錯;直到了解焦晃,看了他在《雍正王朝》《漢武大帝》中傑出的表演,我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焦晃所演繹的王者風範,把前面老幾位都秒成了渣。
  • 老戲骨焦晃:做了幾十年的演員,自己從來沒有偷懶過
    說起「康熙大帝」,許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陳道明、焦晃,甚至還有不少人將兩人放到一起比較!其實,陳道明飾演的康熙大帝,更傾向於他所做的豐功偉績、萬裡山河。中學時期,焦晃來到了上海,老師見他一口京腔的味道,便推薦他去了學校的戲劇組。在這裡焦晃下定決心,未來一定要走戲劇之路。為了考上上海戲劇學院,焦晃一邊學習,一邊通過鍛鍊塑造身形,終於在1955年進入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50年代,國內與蘇聯較好。彼時,一位來自列寧格勒戲劇表演學院的列普科夫斯卡婭女士,在上海戲劇學院任教。
  • 陳道明和焦晃都演過康熙,誰對康熙這個角色把握得更好?
    陳道明的演技非常在線,焦老爺子的演技也很在線,這都是大佬級的演員了,單論演技,我覺得這兩位的差距不大。但陳道明拿了一個不那麼好的劇本,所以,在對康熙形象的塑造上,比之於焦老爺子是吃虧的。△康熙訓斥群臣以上這個片段大家應該都熟悉,一個長鏡頭,陳道明一氣呵成,聲情並茂如行雲流水。這個片段足以說明陳道明的演技,這就是實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