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片場的規矩
拍鬼片的一大好處,就是成本低,尤其是片場成本,簡直低到白撿的程度。
這不是因為劇組給片場業主下了降頭,是因為鬼片片場得選在特殊地點,諸如墳場、殯儀館、精神病院、老舊廢屋、荒僻古蹟等處。
這些地方就算沒營業的,能靠鬼片攬到觀光客也算好。但凡還在營業的,總想著要增加公眾曝光率、吸引潛在的特定顧客。不過出於行業特性,要打收費廣告、在影視劇和電子遊戲裡做有償植入,那是千難萬難。
車、船、飛機、表、服飾、箱包、飯館,甚至降落傘、保險套,都能找著花錢在路邊買大廣告牌、在大製作電影裡買鏡頭的機會。墓地和精神病院怎麼辦?
墓地總不能打廣告:「本園藏風聚氣,朝陽背山,墓位買一贈三,包管顧客全家死生如一齊齊整整開開心心。」精神病院也不好做影視有償植入:及早入住本院,除電擊按摩外,加送三支安定針。
所以每當鬼片劇組找到這些場地業主商量租片場時,業主們少有推拒。有肥羊倒貼錢來給自己做推廣,這種好事幹嘛要推?
不過這些場所日常有自己的營業項目,因此鬼片劇組必須和業主協調好工作日程。不然雙方檔期衝突起來,妥妥地要誤工。
比如2017年香港《陰陽路》電影系列劇組拍20周年新作時,有在火葬場取景拍攝。劇組照拍鬼片的慣例,開拍之際便將祭祀在地鬼神的儀式作得滴水不漏,希望能平安且順利地完成拍攝。
●拍鬼片禁忌:演員不能接觸墓碑,更加不能坐在墓碑上
但是,因為日程安排衝突,火葬場無法提供包場。結果,電影拍攝的同時,旁邊依舊正在進行死者遺體火化儀式——真的是在燒遺體,不是特效。
演員們之後接受採訪時,回想起當時情景,都覺得既害怕又尷尬,拍攝全程戰戰兢兢,演出時臉上害怕的表情逼真至極。因為真的嚇得要尿,「實在不敢去看旁邊的棺材。」
此片中的火葬場、殯儀館場景拍攝,嚇得演員三緘其口,一點也不想回想拍攝過程。
有些片場千萬不能租
前段時間籌備拍新恐怖片,取景擬定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鄉下的一個沙地小鎮。鎮上的景觀簡直不用布設就能原樣入戲:鎮中心有座荒廢的精神病院,樓梯朽壞、吱呀作響,牆皮剝落、搖搖欲墜,天花板上有乾涸的潑濺型血跡…………
別去不安穩的地方
為啥恐怖片片場的國別位置也很講究呢?因為鬼氣森森的古蹟與傳說素材,自然是歷史越悠久的地方越多。不過這些古國時常會不太平,要是不太平的時候正好與恐怖片的拍攝撞上,很容易就為電影增加了不詳口碑。
比如現代世界恐怖片史上,戲裡戲外故事嚇人程度都在前三甲的1976年電影《兇兆》,拍攝地點是在英國。
在英國拍戲怕啥啊?不巧的是,《兇兆》攝製時,正好遇到英國在鬧「北愛爾蘭共和軍」,赤色恐怖分子的炸彈到處亂放。劇組下榻倫敦一家旅館後,住處旁邊就挨炸了,死傷20餘人。隨後,劇組成員之前預定的聚餐飯館,也被炸了……
這為《兇兆》的種種戲外傳聞,增添了濃重的一筆妖異。
●《驅魔人》的反派自稱「撒旦」,最終身份揭曉是古美索不達米亞的邪神帕祖祖。圖為帕祖祖古銅飾
以此觀之,《驅魔人》這鬼片豈止沒有不詳氣息,簡直是福命兩大……
片場電路很重要
拍恐怖片,影棚布設有一大要點,是電路安全一定要注意。
理由是,第一,鬼片比其他電影更講究慎防火災,要是一燒起來,從劇組到投資人再到觀眾都會說這是衝犯了哪路厲煞,不利於票房。
第二,即使不引火災,意外斷電也犯了鬼片製作的忌諱。想想看,恐怖片演員背詞、串戲、排戲時,要是突然燈光全黑、攝影機停擺,不消惡鬼作祟,光是影棚的氣氛就能生生嚇死常人。
比如2012年恐怖電影《附體》的拍攝過程中,影棚裡的電燈泡老是無故炸裂,影棚裡老是吹起詭異的冷風,最後,道具庫起火燒毀。
這一連串事故,大概率是電路故障。不過劇組成員實在嚇得不輕,要求改戲,舊庫裡燒毀的那些老道具不能做個新版本繼續用,必須換玩意做劇情裝置……
大師來做法也不保險
現在不管亞非歐,拍恐怖片前都會請當地的宗教人士來做法祝禱祈禳一番,安撫敬拜各路在地的鬼神。
但老實說,這個過場真只能求個自己心安。畢竟電影史上,頗有大師做法都消禳不了陰氣的鬼片。
比如之前提到的經典恐怖電影《驅魔人》,因為劇組相關人士的急病與事故率實在太高,導演本人也懷疑是否惹上了邪祟。所以請來相熟的耶穌會牧師,給片場、演員都做了驅魔儀式。結果做法完畢後,各種邪怪事件仍然層出不窮……估計是請的牧師法力太小,治不住妖精。
今年這種事,就算給滿天神佛都上夠了貢品,也躲不過啊……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