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做自己」,怎樣才是做自己?

2021-03-05 李松蔚

「你要做自己」,「要勇敢」,「Followyour heart」,這些話我們一點都不陌生。問題是,勇不勇敢另說,要勇敢地做什麼,才算是做自己呢?

一個職場女性在猶豫要不要辭職,回家做全職媽媽。我們鼓勵她:「勇敢一點,做你自己!」意思很清楚:辭職吧,不要為一份工作束縛你的自我。

一個全職媽媽不想做家庭主婦,在考慮要不要回歸職場。我們也鼓勵她:「勇敢一點,做你自己!」意思是說:上班吧,去工作中找你的自我。

所以「做自己」有任何的立場可言嗎?

而且這兩個女性很可能是同一個人,就差一年,她追尋自我的方向就完全改變了嗎?

其實,多數人可能都誤解了「做自己」這句話。

它聽起來是一個做選擇的語境。面臨岔路口,一個方向是「自己」,非常酷,另一個方向就是「為了別人」,可恥,是對自己的背棄。拿我寫文章來舉例吧,無數人告訴我:堅持寫你想寫的東西就好,不要為了讀者,更不要為了廣告,那些都不是你。聽上去很燃。但什麼是「我想寫的東西」呢?這個問題並沒有答案。如果純粹是自己的私人文字,寫到日記本裡就好了。又何必發出來?既然發出來,還是想讓人看到,那是否等於已經失去自我了呢?

問題不是這麼簡單一分為二的。

假如,我真的想寫一篇10萬+的文章,我開始鑽研寫作技巧,琢磨大眾痛點,想激發更多人的閱讀和轉發,這樣做是不是真的失去了自我呢?有沒有可能,在我的自我當中就有這一部分,是真真切切就在渴望10萬+的呢?

更極端地說,假如一個人就是很在意他人的看法,以他人的快樂為快樂,為他人的不滿而煩惱,這是他自我的一部分。他就想扮演一個好好先生,遇到衝突寧可自己忍一忍,也不敢激化矛盾,這樣的「自我」可不可以堅持呢?

如果我們推著他說:「不行,你非要表達出來」,就像大人經常做的,逼著小孩子去討回被別的小朋友拿走的玩具(「媽媽不用了,我已經不想玩了」「不行寶貝,你必須堅持自己」),我們是在讓他做自己呢,還是在扭曲他自己?

孩子去討回了玩具,這是自我的一次勝利呢?還是對大人要求的一次妥協?

說到這裡,我想你已經有答案了。

做不做自己,怎樣才是做自己,並沒有一個所謂的裁判標準,也不存在一個特定的方向,只有按照那個方向走下去,才是「做自己」。事實上,不管你走哪個方向,也不管你聽了誰的意見,你最終的選擇一定是自己做出來的。

所以你已經在做自己了。

現在,雖然我不知道你是誰,做什麼職業,我不知道你在哪裡,此刻正在以什麼心情看這篇文章,但我知道你正在做自己。——不然你還能做誰呢?

你可能剛陪客戶喝完酒,說了很多違心的話。但你這麼委屈自己,不是為了拿到你想要的單子嗎?這些違心話不也是自我的意志使然嗎?

你也可能剛經歷了一場小小的不愉快。領導講的話讓讓你不舒服,但你最終把它咽回去了。你不敢說。很多自媒體作者鼓勵你:「說啊,沒事的!說出來才好」。但你還是不敢,你覺得自己很慫,但這個很慫的自己不是你嗎?

你正在猶豫要不要換工作,猶豫了快一年。最近想,快要發年終獎了,要不就再忍一忍吧。優柔寡斷啊,但優柔寡斷不也是你的一部分嗎?

只是這些「自己」,不太容易面對。

我們經常說的「做自己」,其實說的是「你應該勇敢,自由,多做一些酷的事」,仿佛這樣才是自己。你不酷,是因為你沒有勇氣做自己。「自己」就應該是酷的。但是有多少人有勇氣承認這一事實呢:真的自己,就是沒那麼酷。

自己是怯懦的,糾結的,有時還有一點醜惡。

把詩和遠方想像成「做自己」,把現實中的苟且說成「失去了自己」,那是很浪漫的一種思想,也是不切實際的自我美化。承認吧:我們正在做自己,不好看。完整的自己就包含著現在種種不好看的部分。這是真正的勇氣。

做自己需要勇氣。這句話很多人都在說,但很多人並不完全理解它的意義。

不是做選擇的勇氣,而是承認的勇氣

最勇敢的人也可能缺乏這種勇氣。我有一個快言快語的朋友,從來都是有話直說,口無遮攔。有一天因為爭吵傷害了她的親人,她覺得很內疚。她見完心理諮詢師之後告訴我們,她的諮詢師說了一些話,讓她感到非常震動。

她一直在對諮詢師傾訴自己的內疚:那是我的家人啊,我怎麼能說出那種話呢?那不是家人之間應該說的話,我就是一個爛人,blahblah……

她的諮詢師說:「你說的不是內疚。」

她愣了:「不是內疚是什麼?」

諮詢師是個外國老頭,他用英文命名這種感覺,叫做uncovered。但是我的朋友不太理解。這個老頭就反覆解釋,說:「內疚這種情緒,是在體會對方的痛苦。但你不是,你是一種對自己的uncovered:我怎麼是這樣一個人呢?」

我的朋友忽然就理解這個詞了。

她把這個詞叫做「發現感」。她有點驚駭:我難過,正是因為我發現了我自己!

所以我真的就是這樣一個人!

她抬頭,看到諮詢師慈祥地注視著她。「That’s OK,」諮詢師說,「每個人第一次發現自己身上有這些東西的時候,都是有點難過的,沒關係。」

承認這一點是有好處的。我一直在講,你只有發現了自己,才會慢慢探索怎麼去用自己。最怕的是自己身上明明存在的東西,卻視而不見。

我在寫文章,想要讓更多人看到。這是我寫公號的初衷。我早一天承認這一點,就可以早一天跟自己對話:「你最希望告訴大家的是什麼?你用什麼方式表達,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你的心願?」是啊,這就是我自己的心願。一旦承認下來就沒什麼可恥的。我思考每一句話怎麼組織,每一個論點怎麼鋪陳,如何讓老讀者和新讀者都通過這段閱讀有所收穫,就已經是在為我自己服務了。

這樣一來,我的寫作就可以很清爽。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要把這件事情解讀為「我是在迎合讀者,就不應該寫這個。放棄這個主題,另寫一篇,來體現我是一個忠於自我的作者」,那不也是另一種形式的迎合嗎?——到最後,我反而不知道怎樣才是「做自己」了。

所以,「做自己」不是二分法,不是把天堂和地獄一分為二。不存在做某件事是為自己,做另一件事情就是受到別人的裹挾。它只是一個視角,一份擔當,一種為自己負責的心態。

帶上這個視角,你的每個選擇背後都有自己。

只是我們會逃避這個視角,有時我們需要在幻想裡尋求安慰。如果我說:「我寫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為了你們,從來都不能寫自己想寫的東西,」這樣一來,我就不用負責任了。這篇文章不好看?不怪我,都是為了迎合你們才會這樣。

「什麼時候我才能為自己而寫作?」我憤憤不平。

我們寧願去談那些美好的想像,而不去看自己正在做出的選擇。仿佛我們不看,就可以不用碰觸那些不想承認的「自己」。如果我做了什麼不得已的事,一定是為了你們而做的。這是一種逃避。我並不想做,只是為了你而不得不做。大多數在傳統中國家庭長大的孩子,對這樣的說法都不會陌生。

「你以為我想這麼累嗎?還不是為了你!」

當然你是為了別人,沒錯,但歸根到底是為了你自己。只是有時不想承認,因為我們還沒做好承認的準備。真相是,自己隨時都在,隨時可以看到,但需要一點勇氣:「每個人第一次發現自己身上有這些東西的時候,都是有點難過的,沒關係。

相關焦點

  • 怎麼用微波爐做爆米花步驟 教你怎樣在家做自己做爆米花
    很多網友都知道可能用微波爐做爆米花,那麼到底怎麼用微波爐做爆米花呢?下面小編就為你帶來怎麼用微波爐做爆米花步驟,教你怎樣在家做自己做爆米花。怎麼用微波爐做爆米花步驟 教你怎樣在家做自己做爆米花怎麼用微波爐做爆米花?
  • 「對自己好一點」該怎樣做?
    「對自己好一點」該怎樣做躲避傷害肯定自我 接納不足重視社交□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教授 周莉在勸慰他人的話中,我們常聽到「對自己好一點」這幾個字。可見,人們越來越強調「愛自己」的作用。可是,到底怎樣才是真正的愛自己?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教授周莉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對自己好一點」最重要的,是關注自己的內心,包括以下一些內容:儘量遠離痛苦。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因為我們要保證自己能穩定、健康地生存下去。所以,愛自己首先要對傷害有所察覺,儘量離開那些讓自己感到痛苦的環境。
  • 周曉曉:要做就做最真實的自己
    周曉曉『嗆聲』華晨宇,引起了各路粉絲的熱議,其實這個直爽的女孩子僅僅是在肯定華晨宇,同時也在激勵自己。認真做音樂的人,就會得到肯定!這個肯定,不單單是一個單純的獎項,而是粉絲,觀眾,對自己音樂素養的肯定,那才是最大的慰藉!
  • 《三十而已》:女人要做自己的太陽,無論未來怎樣,都由自己照亮
    我想,當有一天,女人們都活成了自己的太陽,能夠照亮自己的人生,也可以給別人提供安全感時,她們就會不再懼怕失去。01:女人,要捨得畢飛宇在《青衣》裡寫到:「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失去自己摯愛的過程,而且是永遠的失去。」很殘忍,但也很現實!不管是怎樣的形式,不管時間的早晚,都會失去,所有的情感都逃不開這個宿命。親情如此,友情如此,愛情亦如此!
  • 成為最好的自己,要這樣做!
    年紀,我們終會明白:別人怎麼看你,或者你自己如何探測地生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須要用一種真實方式,度過在手指縫之間如雨水一樣無法停止下落的時間,你要知道自己將會如何生活。人到中年宜自斂。人生,要學會沉澱。
  • 做你自己
    因為你從根本上就錯了,你為什麼要活成別人的樣子別人的人生?你應該活成你自己的樣子,做你自己。01昨天,有位朋友發來一篇文章,最後一段是這樣的:後來我在延安,聞得你充當教頭,又說你犯了王法,刺配遠方,又說你投奔梁山,做了強盜。我只道你是個下流,不過略懂些槍棒,今日看你武藝,果然高強。只可恨你不生眼珠子,前半世服侍了高二,吃些軍犯魔頭;後半世歸依了宋江 ,落個強徒名望,埋沒了一生本事,受盡了多少腌臢。到如今,你山寨危亡就在目前,覆桌之下,豈有完卵?我王進作朝廷名將,你林衝為牢獄囚徒,同是一樣出身,變作兩般結局,可惜嚇可惜!」
  • 「乘飛機的人」,才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膽量」
    歌德曾經說過:「世界上最難的事,莫過於知道怎樣將自己給自己。」敢做自己的人,除了要擁有智慧,更要有決心與勇氣。願你我都能修煉自在力,努力活出真正的自己。02敢做自己的人,才會得到他人尊重與愛護香港作家畢明曾說過一段品酒的事例:當你在餐廳點了酒單上的某一款酒,侍酒師給你倒酒
  • 53歲又怎樣?天海佑希:做自己,你就是女王
    所幸她有一個性格剛強的母親,母親曾經因為結婚而放棄了發展自我的機會,所以她把這份希望寄托在天海佑希身上,並對她說:「正因為是女孩,所以更應該去追求你的夢想。你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家裡的美容院就算在我手上倒閉也沒關係。」要強的母親,怎麼可能會有一個懦弱的女兒?天海佑希不服輸,決定依靠芭蕾舞特長考進當時知名的寶冢音樂學校。
  • 你在做自己還是演自己
    當我們面對家人、愛人、或朋友的要求的時候,我們容易妥協,就會演自己;當我們不夠有信心的時候,也會自己放棄已經堅持一段的道路,變成演自己;當我們恐懼未來的幸福或成就的時候,我們依然會演自己,不夠堅持內心的本然!
  • 《少年ON FIRE》做自己的音樂,做自己
    馬嘉祺的這次選曲堅定地選了《末路狂花》,讓我萌生了這樣的想法,他想在今年的復興浪潮裡為自己獨特的嗓音創造更多元的表達。紀錄片裡聲樂老師對他說,你可以給自己貼上溫柔高音的標籤,但是他偏偏不。他依然執著地去嘗試各種音樂類型,沒有人能用曲風這種東西框住他。前衛時髦大膽活潑,合著躁動的Disco,表達硬朗和剛烈的灼熱,點燃每一個音符和律動。
  • 女人怎樣做才能讓自己更具魅力?
    那麼對於女性來說,如何讓自己才能做到一個更具魅力的人呢?這裡所說的魅力,其實不光包括外表,像漂亮的衣服,美麗的妝容等等。這些只不過是外在的表現而已,同時它也包含有內在的魅力,比如說你的談吐舉止,等等內在的展現。魅力是一個女人,在自己生活中,所有的經歷,閱歷等等統一,散發出來的一種特殊的外在表現,是非常吸引異性的。那麼我們如何把這種魅力培養出來進行擴大呢?
  • 做一個剛剛好的自己(寫給自己的話)
    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風景。做喜歡的事,愛值得的人,不負自己,不負生活。輕輕對自己說,人生不易,好好活著,風雨人生,繼續追尋。漫漫人生,淡然對待,從容行走。越是沒人愛,越要愛自己。既然活著就好好活著,每分鐘都為自己活著。不要花時間給不會為你花時間的人。好好珍惜今天,也更期待明天。能自己扛就別聲張,矯情的樣子並不漂亮。
  • 當你迷茫的時候請先問自己三個問題:我是誰?我要什麼?怎樣做?
    當我們迷茫的時候,請先讓自己安靜下來,認真思考一下:我是誰?首先要客觀的正視自己的原生家庭,正視自身的優缺點,魯迅說過:「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對自己要有清晰的認知。對自己有沒有清晰的認知,關係到是否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比如有一些人認為讀書不是唯一出路,但對農村的學生來說,通過讀書改變命運是最可行的方案,也是相對好走的路。
  • ​別問這個世界需要你怎樣,做自己就好.
    他有著對創作的執著更有著最自己信念溫柔的堅守。電影票房真的不好,但是他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拍出來,這是屬於他的天地,創作者的匠人精神在現在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每次看見有人在朋友圈帶上幾張圖問「對刺青有什麼看法」又或者「我想去紋身了好糾結~」其實你都沒想明白,到底為什麼要去刺青。別說別人,想想你自己。你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快樂,自己的痛,才最有力量。
  • 智慧人生 | 做最合適的自己,才是最幸福的自己
    、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該做的事。至善,並不是說每一個人都要到達同等的結果和標準,才是至善的境地,而是說每個人要到達適合自己的境地,才是至善。所以我們在制定人生的目標和計劃時,不要過多地跟別人攀比,要避免這種功利的氣息。其實,人做最合適的自己,才是最幸福的自己。
  • 做真實的自己,就好 !
    沉默 有時候,你被人誤解,你不想爭辯,所以選擇沉默。本來,就不需要所有的人都會了解你,因此你也沒必要對全世界解釋。做真實的自己,就好。平靜 在你跌入人生谷底的時候,你身邊所有的人都告訴你:要堅強,而且要快樂。堅強是絕對需要的,但是快樂?在這種情形下,恐怕是太為難你了。畢竟誰能在跌得頭破血流的時候還要做到高興?但你至少可以做到平靜。平靜地看待這件事,平靜地處理該處理的事情就行。
  • 人的一生要敢於做自己
    人自從來到這個喧囂的世界上,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真的很難,人的一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有人為名、有人為利,總之什麼樣的人都有,但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人,真少。在沒有學醫之前,自己也不知道會做什麼,可是陰差陽錯,我在高考失利後,在姐姐的勸說下,選擇了醫療行業,開始的時候,我真的有牴觸情緒,感覺自己不喜歡醫院裡消毒水的味道,也不喜歡長期和病患打交道,但是沒有辦法,沒有考上一個好的高中,只能選擇學習一技之長,雖說開始有些反感,但是很慶幸我堅持下來了,並完成了學業,也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我要感謝當初讓我報考醫學專業的姐姐
  • 做自己的主人
    做好了昨天,才有好的今天!        教育必須防患於未然!        最近我一直在看《愛與平常》這本書,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句話:放過自己,做一個過得去的媽媽就好!       在普遍焦慮、資訊爆炸的這樣一個時代,很難找到一個不焦慮的媽媽。
  • 47歲開始做自己的韓紅,告訴我們,怎樣活著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在她看來,音樂工作者對這個社會的使命,在於用好自己的武器,做自己擅長做的事情,而這件事就是能夠寫出帶有自己態度,看社會不同視角的一些作品,包括歌曲、音樂劇、搖滾等。她給自己的定位之二,是一名公益人。她說自己的公益之心源於奶奶。記得小時候,她和奶奶在街上遇到一位乞討的爺爺,韓紅沒有理會,奶奶問她,你兜裡不是有兩毛錢嗎?怎麼沒給爺爺呢?
  • 才旺羅布:我只是想堅持做自己想做的
    要說給小編留下最為深刻印象的莫過於場上最為特殊的藏族選手——才旺羅布。花花更是直接地在舞臺上表達出自己對這個選手的讚賞,評價他說「我覺得在這個節目上沒有人可以與他抗衡」;就連其他賽道上的導師薛之謙也十分認真地對自己賽道的選手說,「你知道嗎,你可能還需要比他再努力十年才夠達到他的那個水平」;美顏賽道的導師楊冪也是發自內心地賞識他說,「在這個舞臺上,你的唱功真的很優秀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