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一些公眾心目中的「模範」丈夫紛紛翻車,他們非但沒有在容易引發嫌疑的事情上自動避嫌,而且主動「引火上身」。
9月14日,喜劇演員沈騰被拍到在上海灘某會所現身。
凌晨四點,沈騰從會所出來,送別朋友,一位白色短裙女生將自己的手機屏幕打開給沈騰看,隨後兩人坐在一起,和朋友短暫聊天后共同返回會所。
直到第二天早晨,沈騰才從會所出來。
會所、深夜、美女,一同出入,這幾個關鍵詞令人浮想聯翩,雖不能言之鑿鑿地為其定性,但至少,「瓜田李下」的場景,不能不讓人心生疑問。
沈騰離開會所的時候,有一個細節頗耐人尋味:他仔仔細細,檢查了好幾遍身上的衣服,目的昭然若揭:做好善後工作,以防麻煩。
心思之縝密,行為之謹慎,令人嘆服。
但「好男人」沈騰還是百密一疏,沒料到有攝像機拍到了這一幕。
無獨有偶,汪小菲同一天也被曝出在某酒吧喝酒後,一直到凌晨時分才離開,由於醉酒導致走路踉踉蹌蹌,旁邊一美女上前攙扶,汪小菲順勢將美女輕摟過來,並添加了美女的聯繫方式。
儘管汪小菲事後緊急闢謠:「你哪個眼睛看見我手了?別看著我昨天發幾個微博想家了就給我配圖編故事。」
接著在16日空降粉絲群,向大S示愛,但輿論的風波似乎並沒有偃旗息鼓。
難怪吃瓜群眾不依不饒,那樣容易招惹是非的時間和氛圍,讓人拿去大做文章也正常。
俗語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在這句話的邏輯關係中,「溼鞋」的前提是「常在河邊走」,如果不在河邊走,怎麼會溼鞋?
想要不溼鞋,就儘量不要站在河邊,不給自己溼鞋的機會。
一個減肥的姑娘問健身教練,如何避免自己多吃?
教練答:及時離開餐桌。
適時離開讓自己多吃,或者少犯錯誤的「現場」,就是最好的自律。
有了源頭的遏制,才能減少和避免錯誤的發生。
02
除了沈騰與汪小菲的「愛妻人設」崩塌,最近,演員陳數的老公趙胤胤的「迷之行為」也令人大跌眼鏡。
9月13日,趙胤胤在社交平臺上更新了一張照片。
照片中,趙胤胤摟著一名巧笑嫣然的女子,並親吻女子的長髮,並配文「一定要快樂。」
照片的拍攝地點是在酒店,而且又是如此過於親密的舉止,瞬間引爆了公眾的燃點。
有人為陳數打抱不平:「你要是對不起我們數姐,你就快點滾蛋吧。」
正在輿論鬧得沸沸揚揚時,趙胤胤下場平息眾怒,聲稱女方是自己的親表妹,並相繼曬出了與長輩們的合影,以證清白。
但網友們顯然並不買帳:
親表妹就可以嗎?
你自己看看照片的姿勢,都摟著胸了,親妹妹也不能這麼拍吧?
2011年,陳數與鋼琴家趙胤胤結婚。在峇里島的海灘上,趙胤胤向陳數甜蜜告白:「我可以保證,我們今後的生活中,不僅有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琴棋書畫詩酒花。」
婚後9年,他用浪漫裝點了他們的生活,如今,也匪夷所思地,以同樣「浪漫」的方式表達了與表妹無所顧忌的兄妹情。
趙胤胤的行為為何會惹惱網友?顯然他忘了異性之間應該保持的距離。
心理學規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幾種常見距離:
1、親密距離:這是人際交往的最小間隔,即「親密無間」,範圍在15釐米之內,彼此間可能肌膚相觸,耳鬢廝磨。這往往是親子關係,情侶和夫妻關係享有的距離;
2、個人距離:範圍為46~76釐米之間,這是與熟人交往的空間,是人際間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離。
3、社交距離:大致範圍為1.2~2.1米。一般在工作環境和社交聚會上,人們都保持這種距離。
4、公眾距離,是最寬泛的距離,這個距離幾乎能容納一切人。
趙胤胤與表妹雖然是親戚關係,但畢竟不是親子關係,不是情侶關係,不是夫妻關係,更何況表妹已經是一個成年女子了,趙胤胤從背後環住表妹,並親吻表妹頭髮的做法,顯然失去了應有的尺度。
雖然眾人礙於二者的血緣關係,不能做其他的任何推想,但如此曖昧的場景,讓人看了特別不舒服,不知道作為妻子的陳數看了是何等心情。
「親戚」二字不應該是擋箭牌,更何況再好的關係,也應有必要的分寸。
什麼是分寸?就是行所當行,止所當止,正所謂「言之有尺,嬉戲有度,做事有餘,說話有德。」
因此,保持安全距離才是對伴侶最大的尊重,也是留給自己的一份體面;該避嫌時避嫌,該節制時要節制;把握好尺度,遵守底線。
03
對比以上幾位不避嫌的「越邊」行為,娛樂圈一些男明星的「紳士手」完美地詮釋了什麼是分寸感。
有一次,張藝興在與柳巖合影時,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摟住性感女神,而是將手規規矩矩地放在自己的身後;
吳亦凡在與「神仙姐姐」劉亦菲一起拍攝合照時,將手搭在了劉亦菲旁邊男生的肩上;
幾年前的易烊千璽,還只有十幾歲,但在與女演員並肩跳舞表演時,將手懸空放著,根本不碰女生裸露的肩膀;
陳偉霆在一次節目中需要背起女搭檔,但他只是通過緊拽自己的衣角來借力,而不是順勢扶住女生的大腿。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演員杜江,作為霍思燕的老公,在圈內是有名的愛妻模範。
有一次參加綜藝節目,杜江在與女藝人鬼鬼做遊戲環節時,面對對方的「步步逼近」,杜江則不斷後退,笑著說:「你不用離我這麼近。」不給對方任何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彼時,他不僅是在樹立自己正面的舞臺形象,更是在釋放對妻子絕對尊重的信號:
因為愛她,他怕她吃醋,哪怕只是為了節目的效果,他也不願意妻子因此感到不舒服和難過。
縱觀這些男明星在與女藝人合作演出時,一律保持了得體的紳士行為。
其實在這樣需要肢體親密接觸的舞臺上,有些較為貼近的舉動,有時無可厚非,但他們都把握好了應該有的距離。
分寸感,最終彰顯的,其實是一種藝德與修養,還有對婚姻的禮敬。
04
在如今婚姻異常脆弱,離婚率不斷攀升的時代,維繫婚姻不易,打碎它卻易如反掌。
作家蔡尖尖說:「婚姻就是兩個相交的圓,相交之外,你可以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相交之內,那是你們重合的部分,每一次你自以為無所謂的越界行為,都是往對方身體上扎針。」
因此,好的婚姻需要雙方的共同經營和珍惜,不懂得避嫌,以及任何有失分寸之舉無疑都是對婚姻忠誠度的破壞。
有人說, 如果說花心是一種本能,那麼忠誠就是一種選擇。
心理學家將愛情歸為人與人之間強烈的依戀關係。兩個獨立的個體,在結婚後,在法律保護的婚姻中,必然具有排他性。夫妻名義是互相獨佔,在法律和道德的範圍裡也不容許共享。
愛情與婚姻的排他性,也決定了忠誠的重要性。
它需要一種高度的責任感,並基於這種責任感之下的「自律」與「自覺」。
它告訴我們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掌握好分寸感,能夠去主動避嫌,這是對對方的在乎,更是對婚姻的維護。
畢竟, 婚姻中沒有任何一種安全感的來源不是倚仗彼此對「界限」的謹守,對底線的恪守的。
畢淑敏在她的《教養的關係花園》裡說:
要學會和我們的父母親密無間,傾聽而不唯命是從;
和我們所愛的人唇齒相依,緊密而不混淆;和我們的孩子亦師亦友,慈愛而不包辦;
和我們的朋友,相知而不逾界;和我們的上司,尊敬而不諂媚;
和我們的同儕,協同而不越俎代庖;對我們的下屬,謙遜而不居高臨下;
對大自然,敬畏而不傲慢......
所以你看,最牢固與美好的關係從不在沒有界限感的僭越中產生,不在有失分寸感的混亂中產生。
守住你的邊界,就是守住你婚姻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