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說,一個家庭一兒一女,湊成一個「好」字,真是溫馨又幸福的一件事了~
兩個孩子能相互陪伴成長,長大後能相互關懷倚靠,似乎比獨生子女的家庭生活增加了一份色彩。
但是,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二胎家庭中的爸爸媽媽也擁有很多苦惱的~
最近熱播的綜藝《親愛的小課桌》中,葉一茜分享了家中姐弟倆的狀態,並爆料女兒森碟和兒子之間會經常在家裡爭寵。
對啊,我們印象中,森蝶還是個在《爸爸去哪兒》中懂事大方,很照顧人的小姑娘呢~怎麼會討厭起來自己的親弟弟??
其實,小森蝶爭寵已經不是第一次啦~
在2014年,小編就有看到森蝶就有吐槽過,爸媽對自己的的弟弟更偏愛。
有多少父母,生二胎時說是為了給老大一個小夥伴一起玩耍,生出來後卻缺失了很多對老大的愛~
有二胎的家庭,父母真的不可能做到兩碗水端平的。
爭寵是每個二胎家庭每天都會默默無聞上演的「戲碼」,怎麼樣可以輕鬆化解倆娃之間的摩擦,這就要看父母的智慧與愛啦!
理智處理
我們常常碰到大孩子試圖去打小一點的孩子,或者小一點的孩子惹怒大孩子。
而孩子們可以通過打鬥後父母對他們的態度,來發現誰是父母心中更愛的人。
記得以前我在綜藝節目裡看到賈靜雯的二女兒咘咘曾故意在媽媽面前推倒三女兒波妞。有時候也會在波妞面前晃悠,看有沒有機會打到她。
你說是小咘咘壞心眼嗎?肯定不是,她的行為是在試探媽媽的愛。
賈靜雯面對咘咘的行為,雖然很生氣,但是沒有發火。這很重要!這在咘咘心裡是會留下媽媽愛她的影響。
所以,父母們在處理孩子爭寵行為時,一定要理智,不要情緒先行。
如果賈靜雯在處理孩子矛盾時,偏向波妞,咘咘則會認為媽媽不愛她,媽媽的愛被分走了;如果偏向咘咘,咘咘則會認為自己是被偏愛了,則會越發放肆。
不要過於偏心
再怎麼公平的家庭,都會有爭寵現象。爭寵正常範圍值內,無傷大雅。但如若父母偏心,則會成為孩子之間矛盾的催化劑。
多子女家庭,出現偏心、偏袒的現象,會強化手足間的爭鬥。
當被偏愛的孩子發現自己做某些事可以獲得父母更多的關心和愛,或者發現自己在和其他孩子打鬧時,父母總是偏向自己,那麼她將選擇持續地與另一孩子敵對。
在手足競爭中總是獲勝,當然是有喜悅感的。他獲得越來越多父母的愛,對另一個孩子就越不公平。
其實,在偏心中受傷害的不止競爭「失敗」的孩子,成功獲得父母偏愛的也會受到傷害。
雖然被偏愛的孩子,持續獲得父母的愛和關。
但他們心中明白,自己無法獲得手足之間的親密,成年後會對兄弟姐妹產生愧疚感。
研究表明,當父母偏心自己其中一個孩子時,對每個孩子都有一定負面影響:包括促成反社會及暴力行為,或影響認知功能。
養孩子儘量一碗水端平,無論是重男輕女,還是重女輕男,都不應該出現。
正確引導
記得我在看《新生兒日記》裡有個細節,是應採兒跟陳小春在去產檢的路上說,她給兒子灌輸的概念是沒有太在意二胎。
她會跟兒子說:「生下來就送給你啊」,好像是送給大兒子一個嬰兒玩具。
他們會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想著給二寶取名字,兒子小小春還會時不時的撫摸媽媽的肚子跟小寶貝打招呼。
對於老大而言,媽媽生二胎就是給他一個玩伴,這種說法會比硬塞給他一個弟弟妹妹,需要他照顧更開心。
孫儷生二胎小花之前會讓哥哥幫忙挑選妹妹的用品,給妹妹取名字,無形中增加哥哥對於妹妹的期待。
在妹妹出生後更是拿了一朵小花給他,說是妹妹送給他的禮物。
這些看似父母的刻意安排,都會讓老大對未出生的弟弟妹妹多了一份期待和愛。
正確的引導會讓愛更好的傳遞,而強迫老大謙讓,則會讓原本的愛變成仇視。
我們作為父母一定要正確引導自己的孩子,兄妹姐弟親情血濃於水。能在你困難的時候不計前嫌幫助你的,永遠都只有至親兄妹,那種血濃於水的親情是一生下來就註定割捨不斷的。
除了父母,世界上最親的人就只有兄弟姐妹了,愛人可以換,孩子也可以生,但是一奶同胞的兄妹就只有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