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緯網6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中研院」新任「院長」確定由廖俊智出任,多位遴選委員談及,過程中曾懷疑廖俊智久居島外,對臺灣地區事務不熟悉。但在一場面談中,廖俊智展現十足準備,說服了全體委員。
據報導,蔡英文辦公室3日發布人事令,確定由廖俊智出任「中研院」第十一任「院長」。「院方」4日表示,廖俊智將於7月1日前回臺就任,並主持7月4日至7日的「院士」會議。
據了解,「中研院」4日召開記者會,遴選委員會委員王惠鈞表示,遴選過程中媒體傳出許多消息,說有某人主導,他慎重否認,「大家都有年紀了,老頭子的腦袋瓜,不太會受人影響。」
王惠鈞說,「院長」遴選完全從學術成就、領導能力著眼,沒有去思考政治立場和背後陰謀。過程中最大的不幸,就是名單提早洩漏出去,「雖然沒有完全正確」,但不論是評議員還是「院士」,都是島內有崇高身份的人,不懂為何會洩密。
「院士」劉紹臣回憶,當初接到「院士」廖國男的Skype電話,問他要不要一起提名廖俊智,他回的第一句話是,「他是誰?」劉紹臣說,既然是廖國男建議的人選,資格絕對沒問題,他所擔心的是廖俊智久居美國,不知對臺灣地區了不了解。
遴選委員會的多位委員,最初也對廖俊智不熟悉,尤其他是在2014年才當選「中研院院士」。「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說,他在今年「中研院」春酒,才第一次見到廖俊智,當時廖想跟他約時間談談,李遠哲礙於遴選委員的身份斷然拒絕。
最初對廖俊智的疑慮,在遴選委員會的面談中煙消雲散。多位委員提到,廖俊智在過程中辯才無礙,對臺灣地區和國際的許多學術問題和人才培育等,都能提出完整的分析和個人見解。
王惠鈞表示,廖俊智從知識、建立技術、到轉換為產業價值,都有非常清楚的輪廓,也了解到臺灣地區財政的窘迫,提出爭取額外經費的方法。另外對於學術人才的培育,也有獨到見解,甚至包括「中研院」缺乏研究生宿舍,都知之甚詳。
李遠哲說,在那次面談後,9位遴選委員一致認為,廖俊智是「院長」的最好人選。
責任編輯: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