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層層選撥衝破質疑 廖俊智出任新"中研院長"

2021-02-08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6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中研院」新任「院長」確定由廖俊智出任,多位遴選委員談及,過程中曾懷疑廖俊智久居島外,對臺灣地區事務不熟悉。但在一場面談中,廖俊智展現十足準備,說服了全體委員。

    據報導,蔡英文辦公室3日發布人事令,確定由廖俊智出任「中研院」第十一任「院長」。「院方」4日表示,廖俊智將於7月1日前回臺就任,並主持7月4日至7日的「院士」會議。

    據了解,「中研院」4日召開記者會,遴選委員會委員王惠鈞表示,遴選過程中媒體傳出許多消息,說有某人主導,他慎重否認,「大家都有年紀了,老頭子的腦袋瓜,不太會受人影響。」

    王惠鈞說,「院長」遴選完全從學術成就、領導能力著眼,沒有去思考政治立場和背後陰謀。過程中最大的不幸,就是名單提早洩漏出去,「雖然沒有完全正確」,但不論是評議員還是「院士」,都是島內有崇高身份的人,不懂為何會洩密。

    「院士」劉紹臣回憶,當初接到「院士」廖國男的Skype電話,問他要不要一起提名廖俊智,他回的第一句話是,「他是誰?」劉紹臣說,既然是廖國男建議的人選,資格絕對沒問題,他所擔心的是廖俊智久居美國,不知對臺灣地區了不了解。

    遴選委員會的多位委員,最初也對廖俊智不熟悉,尤其他是在2014年才當選「中研院院士」。「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說,他在今年「中研院」春酒,才第一次見到廖俊智,當時廖想跟他約時間談談,李遠哲礙於遴選委員的身份斷然拒絕。

    最初對廖俊智的疑慮,在遴選委員會的面談中煙消雲散。多位委員提到,廖俊智在過程中辯才無礙,對臺灣地區和國際的許多學術問題和人才培育等,都能提出完整的分析和個人見解。

    王惠鈞表示,廖俊智從知識、建立技術、到轉換為產業價值,都有非常清楚的輪廓,也了解到臺灣地區財政的窘迫,提出爭取額外經費的方法。另外對於學術人才的培育,也有獨到見解,甚至包括「中研院」缺乏研究生宿舍,都知之甚詳。

    李遠哲說,在那次面談後,9位遴選委員一致認為,廖俊智是「院長」的最好人選。

 

責任編輯:侯哲

相關焦點

  • 廖俊智任臺「中研院長」引不滿,院士揚言控告蔡英文
    廖俊智任臺「中研院長」引不滿,院士揚言控告蔡英文 華夏經緯網 2016-07-05 14:32 來源:澎湃新聞
  • 臺灣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滯美不歸
    馬英九未同意請辭受邀到以色列出席學術會議的翁啟惠後來飛往美國,周二以健康因素為由,致電馬英九並請辭中研院長職務,馬未同意,希望翁儘快返臺說明,維護中研院聲譽;但翁隔天再以越洋傳真方式向馬請辭,府方才發現翁已要求中研院代理院長王泛森代為出席立法院備詢,據稱馬英九為之震怒。
  • 「中研院長」居然滯美不歸,這是要上天吶!
    臺灣科學界領袖、「中研院長」翁啟惠陷入「浩鼎風暴」,他本來承諾今天返臺赴「立法院」報告,卻臨時請辭且滯美未歸。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天召開記者會,痛批翁啟惠信用破產,並質疑「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是否與翁結成「生技炒股集團」。
  • 藍綠又大打出手 陳菊在抗議聲中出任「監察院長」
    臺灣「中央社」等臺媒報導稱,陳菊獲得65票,確定成為第6屆臺灣「監察院」院長。臺「立法院」本周處理「監察院」人事案,《聯合報》稱,國民黨17日早8時54分進入會場,質疑昨天(16日)審查會程序無效,因為民進黨籍「立委」陳瑩明明在參加政論節目,卻被冒名投票。
  • 敗選無所謂來做「行政院長」|蘇貞昌71歲高齡重登「人生巔峰」
    而他的接替者——前不久剛剛敗選新北市長的蘇貞昌也正式宣布就任。有句老話,叫敗軍之將,何以言勇。我們在大部分影視劇和小說裡看到這句話時,很多都是敗軍之將自己說的,而劇情一般都是打敗了一仗,但卻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得到了一定的撫慰和任用。蘇貞昌這次走馬上任,基本是「超標準」地呈現了這樣一套狗血劇情。
  • 敗選無所謂來做「行政院長」吧!蘇貞昌71歲高齡重登「人生巔峰」
    臺灣包袱鋪,敗選有出路。1月11日,在這個看起來跟光棍節很像的日子裡,島內發生了一件並不令人意外(傳聞已久)的事情——「行政院長」賴清德率領執政團隊總辭。而他的接替者——前不久剛剛敗選新北市長的蘇貞昌也正式宣布就任。
  • 著名作曲家王黎光出任中國音樂學院院長
    11月12日,著名作曲家王黎光出任中國音樂學院院長。    中國音樂學院是一所新中國成立後,在第一代國家領導人親切關懷下建設起來的集音樂理論及藝術創作全學科的高等學府,凝聚了一大批中國音樂大師級教師隊伍並培養了一屆又一屆的優秀指揮家、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尤為突出的是在民族聲樂教學及實踐等方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學體系,目前活躍在中國樂壇的民族唱法歌唱家幾乎都畢業於該校。
  • 第一位出任師範高等院校院長的麻城人
    第一位出任師範高等院校院長的麻城人麻城,是革命老區,紅色聖地;也是杜鵑花城,交通新城;更是千年古縣,大別山區域性中心城市。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今天,我要介紹給大家的是:第一位出任師範高等院校院長的麻城傑出女人才。她就是漢江師範學院黨委委員、常委、黨委副書記、院長楊鮮蘭女士。楊鮮蘭,女,漢族,湖北麻城人,1965年7月生,在職博士研究生學歷,哲學博士學位,1988年6月參加工作,1993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蔡英文副手人選確定 為原「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
    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天下午4時,蔡英文正式宣布原「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為其副手。這位出身醫學界、高雄白派大佬陳新安之子,曾為蔡英文2012競選時打造政綱中的科技部分。外界普遍分析認為,此舉定會裂解同樣出身白派的另一國民黨籍大佬——王金平的南部票倉。
  • 「中研院」的院士 國籍是China有錯嗎?
    ▲NAS官網將新進外籍院士陳建仁、朱敬一國籍標註為「中國臺灣」面對美國老大哥的「矮化」行為,臺當局透過「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表示,對於這樣的錯誤,陳建仁得知後也認為這無法接受,目前「中研院」正洽該單位要求更正。
  • 揭秘1940年中研院院長之爭 民國大師PK蔣介石
    1940年3月16日,熱門競爭者之一的翁文灝,突然接到一封蔣介石侍從室二處主任陳布雷給他的信函(「條子」),內稱蔣委員長「盼以顧孟餘為中研院院長」。顧孟餘,早年入德國柏林大學學習經濟學, 回國後仕途騰達,擔任過交通部部長、中央政治會議秘書長等要職。顧孟餘的名聲並不壞,傅斯年曾稱他「清風亮節,有可佩之處」,未承想因為「下條子」一事,竟名聲大臭,遭到全體評議員的反對。
  • 潘毅出任中科院深理工計算機學院院長,兼任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新理事長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暫定名,下稱「中科院深理工」)繼生命健康學院和藥學院後再迎來一位新院長潘毅。他此次出任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控制工程院院長,同時成為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新任理事長。 潘毅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已深耕四十餘年,並拿到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的最高職稱——州校董教授。
  • 如何看待東南大學最年輕院長陳永平教授出任蘇州科技大學校長?
    2011年,37歲的他被任命為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院長,是東南大學當時最年輕的院長,不久之後他升任揚州大學副校長。2016年他出任蘇州科技學院院長,成為當時江蘇省最年輕的大學校長。他先後獲得首屆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及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等項目資助。此外,他的科研成果還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等諸多獎項。在東南大學,陳永平教授逐漸成為領域內頗具影響力的學者。37歲的陳永平教授出任能源與環境學院院長,成為東南大學最年輕院長。
  • 36氪燕小分子燕窩有多高科技,打動了MEC中國精英醫美院長們!
    ,並打動了MEC中國醫美精英院長們,作為醫美圈的學術型智慧實踐聯盟,率先領航揭秘新技術,為醫美行業賦能新動力!36氪燕攜手MEC中國精英醫美院長理事會 開啟小分子燕窩探秘科技之旅就在2020年10月12日—14日,36氪燕小分子燕窩即將攜手MEC中國醫美精英院長理事會開啟「高光科技 煥新醫美」 探秘科技之旅活動,在這次為期3天的探秘科技之旅中,我們將探訪36氪燕小分子燕窩生產研發基地及全國臨床示範基地,解密獲3項國家發明專利的第
  • 陳菊被提名臺「監察院長」?島內罵聲一片
    臺灣「總統府」22日宣布提名前「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出任「監察院長」,在島內引發罵聲一片。
  • 蔡英文提拔表姐夫出任要職,馬英九:要是我不會圈的
    針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表姐夫吳明鴻出任「最高行政法院」院長,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今日下午出席活動時表示,他覺得主要是看蔡英文對於所謂「瓜田李下」的看法是怎麼樣的,「如果是我的話,我是不會圈(選)的。」
  • 故宮新院長為什麼是他?
    第一次去敦煌,在空無一人的三危山前,千年石窟沉默不語。剎那間,王旭東對這些石頭有了莫名的親切感。看了一天的洞窟之後,他決定留下,一待就是28年。從那以後,「我不再只是把它們當成石頭、泥巴了,在我的眼裡,它們是有生命的。」世上少了一位水利工程師,而敦煌莫高窟多了一位虔誠的守護者。了解了王旭東其人,更讓我們好奇的是,從大漠敦煌走進京城皇宮,為什麼他能夠執掌紫禁城呢?2014年12月,王旭東出任敦煌研究院院長,我們就來看看他在敦煌到底做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