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安全事故頻發,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可否?

2021-02-19 共青團新聞聯播

家長帶孩子到超市,被電梯夾傷手指;父母把孩子遺忘在車內,造成傷害;大人把孩子留在家中,發生火災或者意外墜樓……這些意外屢屢發生,媒體年年呼籲,學校年年提醒,可是悲劇總是見諸新聞。孩子意外傷害,表面上是概率問題,實際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父母沒有盡到監護責任所導致

除了普及一些具體的安全措施,治理這一社會痛點,還有什麼高招?


我國兒童的第一死因是意外傷害。中國每年近1000萬的孩子受到意外傷害,其中重傷及殘疾者超過100萬,死亡兒童達到10萬,平均每天死亡270餘名。而這些傷害事件中,大多數與監護人的疏忽失職直接相關,各種嚴重案例比比皆是,讓人觸目驚心。

來自安徽的律師孔維釗, 關注到本地幾起兒童意外傷害案例,背後都是家長疏忽照顧所致,作為全國律協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他呼籲在刑法中引入疏忽照顧兒童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十二條規定: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予以勸誡、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孔維釗敏銳地發現,這條規定的立法本意是針對虐待兒童的問題。可是,對於家長的過失行為的處罰,我國法律仍然存在空白。他舉例稱,孩子若在商場發生意外,家長可以向商場追責。可是,因為家長的過失,導致孩子受到傷害,卻不能向家長追責,這顯然說不通。

因此,孔維釗提出,在刑法中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是以國家名義要求負有監護法定責任的主體承擔疏於監護的法律罪責,更有利於保護兒童的利益,體現兒童利益保護最大化原則。

他注意到,在澳大利亞,家長把12歲以下的孩子單獨留在家中或者讓孩子單獨出行,被鄰居和社工發現並向警方報告,家長就有可能面臨指控。在香港,如果監護人把孩子留在家裡或者脫離監護人控制的場所,不管是否存在後果,都將構成犯罪。

有這樣一種觀點:我國有大量的留守兒童,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是否符合我國的現有國情?孔維釗認為兩者並不矛盾。

他認為在立法中應該細分為幾種情況:

如果父母不安排好子女生活,就外出打工,這就構成了遺棄罪,目前法律中就有相關規定;

如果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給沒有監護能力的長輩和其他親屬照顧,一旦孩子發生意外,也應該向孩子父母追責;

如果父母把孩子交給有監護能力的長輩或者其他親屬照料,由於疏忽照顧發生意外,應該向受託的長輩或者其他親屬追責。

「我也贊成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如果父母沒有盡到監護責任,從而導致孩子發生意外,其中存在因果關係,父母理應承擔責任。」上海市法學會未成年人法研究會副秘書長說。

社會上存在這樣一種質疑,孩子發生意外傷害,即便是父母疏忽,他們也需要承擔巨大的感情痛苦,本質上就是一種懲罰。因此,法律沒必要介入到類似的家事之中。

田相夏並不贊成類似的說法。他認為,法律進入到家事領域具有合理性,隨著我國熟人社會的瓦解,家庭紐帶關係越來越弱,法律應該設置明確的規則,介入到家庭的行為準則和規範制定之中,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的實施就是例證,法律進入家事保護孩子,應該成為一種社會共識。


他坦言,法律進入家事領域,在操作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如果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一旦發生意外,對父母的舉證非常難,父母將同時陷入巨大悲痛與法律制裁之中,有可能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

田相夏認為,更重要的是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給人們普及一個觀念——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不能由父母隨意處置,國家具有最高的監護權。

現實的情況是,很多家長都沒有保護孩子的意識,存在疏於保護孩子的現象。在他看來,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對社會具有強烈的警示作用,也是一種預防悲劇發生的手段。

有人擔心,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是否太激進?他反駁:「有的未成年人遭遇意外,不幸離開人世,孩子找誰喊冤?最痛的還是孩子。因此,法律需要保護未成年人的利益。」

他認為,法律是保護孩子的最後一道防線。近年來,我國保護未成年的法律越來越完善。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七條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但在未成年人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情況下,可以變更監護人。2014年,《關於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七種情形之一,民政部門等可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

「我贊成設立疏忽照顧兒童罪。」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法學院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童小軍認為,我國法律對於兒童的保護仍然具有提升空間。

作為擁有社會工作背景的學者,童小軍發現,很多人都會認為兒童遇到的不測只是單純的意外傷害,甚至認為會一直存在。值得警惕的是,意外事件的背後大多都是家長的疏忽所致,比如她研究孩子遇到性侵或者遭到虐待的案例發現,背後是很多家長沒有盡到監護責任或者是濫用監護權。若家長的監護到位,很多悲劇將不會發生。

要解決這一問題,法律是最後一道保障,但不是唯一辦法。童小軍又支了一招——加強親職教育。

什麼是親職教育?也就是,對家長進行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稱職的好家長的專門化教育。在國內,越來越多的專家呼籲進行這一教育。可是,親職教育如何在我國落地,一直是社會難題。

童小軍認為,在親職教育中,毫無疑問父母是第一責任人,他們要承擔起學習的責任。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一些貧困家庭和文化水平較低的家長,無法主動學習。她認為,一些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要發揮作用,比如共青團組織在扶貧領域,可以因地制宜地開展一些親職教育培訓,給貧困家庭賦能,這是阻斷代際貧困的一種方式。

 「國家不能袖手旁觀,應該承擔起親職教育的託底作用,形成制度化體系。」童小軍提出,比如孩子遭遇一些意外傷害案件,國家追究父母責任之後,還要對監護失職的家長進行強制的親職教育矯治。另一種常見情況,有的孩子出現嚴重不良行為,國家除了對孩子進行矯治幫助,還需要對父母進行強制的親職教育矯治,讓家長學會做家長,從根本上改善家庭關係。

童小軍認為,共青團組織非常有必要介入親職教育的工作之中,不僅可以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而且也是維護少年權益的一種手段,畢竟,這些孩子未來還是要回歸家庭,父母應該掌握適度的教育方式。

她提出另一個設想,在團組織系統,可以將婚戀教育與親職教育結合起來,婚戀不止於相親交友這麼簡單,未來還要面臨養育孩子問題。如果能提供親職教育服務,不僅提升了年輕人的素質,也讓共青團相親交友活動變得更加厚重,直接提升未來年輕父母教育孩子的水平。

—  End —

來源  |  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小提示 兒童墜樓事故頻發 裝修需注意窗戶安全
    兒童墜樓事故的報導不時見諸報端,據媒體報導,僅溫州一地,2012年暑假就發生20起兒童墜樓事件。
  • 深網觀察 第181期|溺水事件頻發,兒童安全教育留不得「隱秘的角落」
    暑期兒童安全系列評論之一深網評論員 濟愚水,是大部分孩子都喜歡的介質。無論是水龍頭裡的自來水還是地上的一灘泥水,孩子們都能像小豬佩奇一樣玩得不亦樂乎。然而,由於認知能力受限,兒童對危險的識別和感知能力不足,身邊潛藏著許多危險因素而不自知,水很容易從「玩具」變成「死神」。
  • 疏忽照顧兒童案 盲俠做Cool爆監護人
    上星期播映兩集的平均收視點分別是16.2與18.6,將播映的第7、8集是新故事,這次是接地氣的話題——疏忽照顧兒童事件。盲俠(王浩信)成為小朋友的監護人,案件更勾起盲俠的童年回憶,他的可憐身世曝光。他在巴士遇一個發高燒的小朋友星仔,他送星仔入醫院而揭發他被疏忽照顧。原來星仔的父母皆是傷殘人士,母親是啞巴而父親是聽障人士,警方以涉嫌疏忽照顧兒童罪名拘捕兩人。癲姐想說服盲俠為星仔父母辯護,但他想起6歲時,父親為照顧他而疲勞駕駛並遇上車禍,他亦因此失明。盲俠拒當星仔父母的辯護律師,他將律師費調高到1千萬。星仔要暫住兒童之家,他見盲俠便抱著他雙腳央求救父母。
  • 兒童燃放煙花爆竹事故頻發:有安全才有歡樂年
    文丨崔桂忠每年春節前後,都是兒童燃放煙花爆竹事故的高發期。12日晚重慶合川區一女孩玩鞭炮時導致下水道爆炸。有目擊者稱事發時聽到巨大響聲,多個井蓋被炸開。近期,在全國發生了多起兒童燃放煙花爆竹事故。但是許多孩子在玩鞭炮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安全事故,甚至失去性命,令人揪心不已。安全是幸福的基石。有安全,家庭才有歡聲笑語;有安全,父母才有歡快和溫暖;有安全,孩子才有健康茁壯的成長。安全教育的重要,再怎麼強調也不過分。
  • 兒童智能手錶免費送,搜易云為兒童安全保駕護航
    自2013-2018年,我國智能可穿戴設備交易市場規模以數以億計的規模要大幅度攀升,其中除了年輕人運用智能手錶以外,兒童和中年人作為社會的另外兩部分中堅力量,對智能手錶的需求與日俱增。由於城市道路的日益複雜,各種交通事故頻發,犯罪率居高不下,給老人和兒童的安全帶來了越來越多的不穩定因素。
  • 二次供水是自來水安全事故頻發的罪魁禍首!那什麼是二次供水?
    城市高層建築的二次供水系統|自來水安全事故頻發自來水從水廠出來一般是安全的,因為水廠都會有基本的水處理工藝,比如過濾這個時候,致病菌可能會趁虛而入,導致飲用水安全事情時有發生。|那麼,什麼是二次供水呢?
  • 守護童年 牽手共成長:縉雲兒童之家裡的歡樂假期
    1.1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暑假來臨之際,為了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健康、安全、快樂的假期,縉雲縣各級婦聯組織發揮「婦」的作用和「聯」的優勢,整合資源力量,開展「守護童年 牽手共成長」暑期兒童關愛服務活動。加強對運行管理的指導,各兒童之家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暑期活動,努力使兒童之家真正成為家長放心、孩子開心的歡樂之家、溫馨之家。
  • 寶爸現身說法:WEY VV6自帶兒童座椅,坐實滿級安全車
    轉眼,我的女兒已年滿7歲,馬上就要上小學,但是,近來兒童乘車事故頻發的新聞讓我對她的出行環境產生了很大的擔憂,也正因如此,我與妻子決定,為了更加全面地保障女兒的安全,入手一款安全屬性更強的家用車。搭載後排兒童座椅,護航兒童在經過了層層篩選之後,最終,在寶爸寶媽圈裡口碑極佳的WEY VV6引起了我們的關注。首先,在兒童安全層面,VV6的表現非常出色。
  • 關於神兔俠兒童安全碼,必知的10個問題
    一、神兔俠兒童安全碼是什麼1、兒童安全碼是對於低齡兒童防走失、防意外科技產品,並被「兒童安全天網工程」列為主要推廣產品。2、防意外:當兒童發生昏厥、摔傷、事故等突發意外情況時,施救者可掃碼或掃臉獲得兒童的血型、先天疾病、藥物過敏及其他醫療信息,便於及時快速地實施救治。3、防拐賣:當好心人發現疑似被拐兒童或被拐兒童得到解救時,可掃碼或掃臉與家長取得聯繫;而當不法分子掃碼或掃臉時,家長能即時獲得掃描者的精準定位,從而進行快速解救。
  • 暴力虐童案件頻發:只有憤怒救不了中國1000萬被虐兒童
    趙雅琴說,孩子手術前的10分鐘得以當面對話,「我問她誰幹的, 她說是爸爸(劉某的男友陳某),還說不敢說,說出來的話姥姥和姥爺就完了……」趙雅琴說,哪怕賣房子也要給外孫女治療,「春節走的時候還好好的,沒想到就這樣了, 察覺我要報警,女兒的微信還發來威脅信息,我不知道是誰在用我女兒的微信給我發消息,意思說如果被判刑,將來要拉墊背的……」
  • 涉學生交通安全事故頻發 誰該為學生交通安全負責?
    系列涉學生交通安全事故頻發,不僅給被害學生的親屬帶來了巨大的悲痛,也給各方應當如何保障學生出行安全敲響了警鐘。當前,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持續向好,各地復學工作被提上了日程,為杜絕涉學生類交通安全隱患,防止悲劇再次發生,2020年3月,陽信縣檢察院以辦理王某交通肇事案為契機,啟動了針對該縣轄區內中小學校的校園交通安全調研活動。
  • 這種孩子超愛的「網紅車」事故頻發,你家說不定也有!
    然而,在這些流行背後,電動平衡車引發的事故卻頻頻發生…… 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表示,騎電動平衡車摔傷或致其他安全事故,主要是因為電動平衡車的時速快,又沒有物理剎車系統或防護措施。「青少年兒童把它當成運動玩具,上班族把它作為代步工具,違規騎行上路,很容易產生安全事故。」
  • 襁褓嬰兒遇事故飛出車外!寶貝第一提醒:兒童安全座椅必不可少
    襁褓嬰兒遇事故飛出車外!測試結果顯示,無論是正面還是側面碰撞,寶貝第一兒童安全座椅可全方位保護孩子安全。  兒童安全座椅如此重要,但據媒體報導,我國兒童安全座椅使用率卻不足三成,兒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不高成為我國兒童交通安全存在的最嚴峻問題。目前,我國為提高兒童安全座椅使用率,深圳、上海等地已採取立法措施,且在去年5月份,深圳交警開出國內首張未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的罰單。
  • 臺鐵事故兒童賠償37.8元!寶寶的香港保險配置建議!
    2018年10月21日,臺鐵普悠瑪列車發生嚴重翻車事故,造成包括5名15歲以下兒童在內的18人死亡215人輕重傷。
  • 虐童事件背後是「不合格父母」 律師呼籲虐待兒童罪入刑
    2018年10月,檢察機關向法院提起公訴,指控小玲的父母被告人郭某雲、唐某玲犯故意傷害罪、虐待罪。承德市雙橋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兩名被告人對自己撫養、共同生活的年幼女兒經常從肉體和精神上肆意進行摧殘迫害,情節惡劣,其行為均已構成虐待罪,依法應予懲處,公訴機關指控其犯虐待罪的罪名成立。
  • 山西呂梁永聚煤業安全事故頻發涉嫌瞞報,區長李瑞剛至今未被追責
    山西呂梁:永聚煤業安全事故頻發涉嫌瞞報,區長李瑞剛至今未被追責!書記區長應擔責    一側《山西離石永聚煤業安全事故頻發涉嫌瞞報 》的爆料出現在多家媒體網站社交平臺和微信公眾號,引起網民的廣泛關注。
  • 提升兒童乘車安全水平迫在眉睫
    但相關信息顯示,目前中國消費者安裝並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的現象並不普遍,堅持每次出行都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的比例低於1%。普及兒童安全座椅使用知識、提升兒童出行安全水平迫在眉睫。   「六一」兒童節臨近,兒童消費品的使用安全再次成為一個熱點話題。   兒童安全座椅作為兒童用品中價格較高、體積較大的產品,在兒童安全出行中所扮演的保護角色至關重要。
  • 當紅藝人浴室滑倒事故頻發,衛浴安全短板如何破?
    一連串的浴室意外事故,讓浴室安全問題再被關注。9月18日,新京報記者就此採訪包括今朝裝飾、住範兒、土巴兔、一起裝修網等多家裝修企業,他們均提醒,浴室內防滑瓷磚、防滑墊的使用必不可少。同時,若條件允許,最好進行乾濕分離。
  • 美軍跳傘事故頻發士兵死亡 調查稱安全監管鬆懈或任務過重
    近年來,美軍在跳傘訓練過程中頻發事故,甚至屢次出現較大規模受傷及精英士兵死亡事件。對此,美軍日前發布調查報告稱,包括美空軍第23特種戰術中隊指揮官科爾·康迪夫意外死亡在內的多起事故,很大程度上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 上海市工商局:17批次兒童安全座椅不合格
    兒童安全座椅不合格項目主要為動態試驗和燃燒性能兩項。  一是動態試驗不合格,有7個批次。動態試驗是兒童安全座椅最重要的一項指標,直接影響兒童乘員的生命安全。動態試驗時,模擬兒童乘坐於汽車座椅內,當汽車發生碰撞事故,通過兒童頭部位移、胸部加速度、腹部侵入等綜合反映兒童安全座椅在實際車禍中對兒童的保護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