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2 羅大佑 林強|大家免著驚(1991)

2021-02-17 中了音樂的毒

《大家免著驚》是一首由羅大佑、李坤城作詞,羅大佑作曲,羅大佑、林強演唱的歌曲,收錄在羅大佑1991年發行的專輯《原鄉》中。

在這張母語(臺語)音樂的摸索製作過程中,羅大佑驚訝的發現到語言竟是如此活生生的生存著--像人的生老病死。他要用歌聲來彌補,用音樂來歌頌這片我們一同耕耘的土地。

一九八八年羅大佑在出版了《愛人同志》之後,到香港成立了「音樂工廠」,以利他「東張西望」。做為一家公司的老闆,過多的行政事務是他分身乏術而無法專注創作,而作家林夕即義大利編曲家花比傲的加入,使的「純羅大佑」風格的音樂不再,而是「音樂工廠」集體創作的呈現。一九九一年九月,羅大佑出版了他的第五張專輯,也是他的第一張臺語專輯——《原鄉》。

初聽《原鄉》,仍可依稀感覺羅大佑的音樂風格,在一個幾乎固定的基調上展現歌詞的魅力。順著音樂的「火車」,走入「原鄉1」,在悽蒼的吟哦聲中,腦中隱隱浮現的是當年冒險外移的先民;之後又回到現代的「大家免著驚」,批判意味仍濃,但與林強有力、清楚、節奏感強烈的vocal相較,羅大佑似乎唱得有些力不從心。整張專輯大致藉由或悲憫或批判的筆調,烘託出古今交錯的歷史情境,再加入豐富的樂器、華麗的編曲,呈現羅大佑對原鄉的思考。

如果你是「初」聽《原鄉》,也許會很感動,但是如果你也聽過音樂工廠的另一張作品《皇后大道東》,對《原鄉》的印象恐怕要大打折扣,因為有四首歌曲完全是《皇》片的翻版,不禁令人懷疑羅大佑創作的誠懇。

「從香港回到臺北,我發現語文實在是中國很大的問題。我想能不能用音樂簡單的melody,找到中國人數百數千年前的共通點,因為歌是從語文衍發出來得,但是音樂一定是從民族的情感、個性、共同文化引發出來的,如果能從音樂中找到文化和民族的共通點,語言的問題就解決了……音樂應該被賦予一種使命感,去扮演某種溝通的角色,……因此原鄉是我後來很重要的創作方向……」

這是羅大佑在接受陶曉清越洋訪問時的解釋,不管接受與否,我們不免還是會懷疑羅大佑創作上的誠意:是不是取名為音樂「工廠」,就要充分生產產品的剩餘價值,才製造出許多曲風雷同,卻分散在不同專輯中的產品?

忠孝東路,社會底層的抗議之路「忠孝東路西對介壽大路遐,介壽大路公在中正大廟埕……」,歌手羅大佑收入《原鄉》專輯的《大家免著驚》這首歌,用臺語(閩南話)大聲吶喊出臺灣社會經歷過的政治與經濟的重大改變。羅大佑的歌曲中,點出了忠孝東路在臺灣往民主社會發展的重要地位,弔詭的是,忠孝東路一直都是中南部年輕人到臺北的第一個印象,希望能夠在這裡闖出一片天,但中南部農民工的抗議活動卻也是從忠孝東路出發,影響全臺灣。

忠孝東路西對介壽大路遐(忠孝東路西對著介壽大路那)

介壽大路公在中正大廟埕(介壽大路公在中正大廟前面)

介壽大路口號按作無開聲(介壽大路口怎麼不敢出聲)

中正大廟埕內大家免著驚(中正大廟庭內大家不用怕)

有一個古早門城在鐵枝路邊企(有一個老城牆建在鐵路邊)

當年隔壁阿本仔侵入著行在這(當年隔壁日本入侵的時候就是走這裡)

今仔交通鬧熱夾甲嘸震動(今天交通熱鬧,堵得都動不了)

恬恬不敢喘氣孤單在眠夢(靜靜的不敢喘氣,孤單的做夢)

今仔這個古城親像當在變(今天這個古城看起來在變化)

愛靠臺灣同胞做主來表現(要靠臺灣同胞做主來表現)

人人攏正認真打拼在賺錢(人人都真正認真打拼來賺錢)

但是城市甘有機會出頭天(但是城市真的有機會出頭麼?)

忠孝東路西對介壽大路遐(忠孝東路西對著介壽大路走)

介壽大路公在中正大廟埕(介壽大路公是在中正大廟前面)

介壽大路口號按作無開聲(介壽大路口怎麼不敢出聲)

中正大廟埕內大家免著驚(中正大廟庭內大家不用怕)

有一個現代廟埕在臺北市鎮路(有一個現代的廟宇在臺北市檔路)

和尚王爺甲阮惜甲花糊糊(和尚王爺們保佑我們,珍惜我們,花糊糊:和漿糊一樣的意思)

朋友相招運動做夥來散步(朋友們相互召喚一起出來散步)

燒香希望保庇萬歲好前途(燒香希望保佑萬歲好前途)

今仔這個靈堂親像當在變(今天這個廟堂看起來在變化)

愛靠臺灣同胞做主來表現(要靠臺灣同胞做主來表現)

廟內廟外認真流汗沃土地(廟內廟外努力工作,滴下的汗水澆灌了土地)

但是遊街甘著拼來廟埕坐(但是遊街的時候還是要來廟前坐坐)

免著驚 驚著免

免著驚來驚著會變

免著驚 驚著免

免著驚來驚著會變

免著驚 驚著免

免著驚來驚著會變

免著驚 驚著免

免著驚來驚著會變

忠孝東路西對介壽大路遐(忠孝東路西對著介壽大路那)

介壽大路公在中正大廟埕(介壽大路公在中正大廟前面)

介壽大路口號按作無開聲(介壽大路口怎麼不敢出聲)

中正大廟埕內大家免著驚(中正大廟庭內大家不用怕)

這個國家廟埕愈來愈赤懨(這個國家的廟庭越來越煩人)

休閒抗議藝術相招來佔領

黑輪醃腸豆花踏入大廟埕(芋圓醃腸豆花:指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閩臺傳統食品,通常當作祭品使用,比喻用盡各種手段爭奪出名機會。)

親像八仙過海來各展名聲

今仔這個世界親像當在變(今天這個世界看起來在變化)

愛靠臺灣同胞做主來表現

信女善男認真生存喊救命

但是廟埕甘會替咱來收驚(但是廟宇真的會替咱們收驚嗎?)

忠孝東路西對介壽大路遐(忠孝東路西對著介壽大路那)

介壽大路公在中正大廟埕(介壽大路公在中正大廟前面)

介壽大路口號按作無開聲(介壽大路口怎麼不敢出聲)

中正大廟埕內大家免著驚(中正大廟庭內大家不用怕)

相關焦點

  • 羅大佑總結三十年電影音樂之路 稱不好意思當"教父"
    原標題:羅大佑:不好意思當「教父」,壓力很大   1991年 《棋王》 導演:嚴浩/徐克   片頭曲《愛人同志》、插曲《不變的結局》   1991年 《雙鐲》 導演:黃玉珊   主題曲《似是故人來》,詞:林夕詞 演唱:梅豔芳   與林夕合作,通常都是先有旋律的。
  • 羅大佑憑什麼是整個華語樂壇的「教父」
    而《現象七十二變》在當時更是創下了歌詞字數最多的紀錄,「眼看著高樓蓋得越來越高,我們的人情味卻越來越薄;朋友之間越來越有禮貌,只因為大家見面越來越少……就像彩色的電視變得更加花俏,能辨別黑白的人越來越少」這些形象、淺顯的歌詞,不僅入木三分、而且朗朗上口。
  • 永遠的春風少年兄--林強
    林強作為臺灣著名橫跨影視和音樂的才子,90年以一曲《向前走》震驚華人樂壇,才氣直指羅大佑。
  • 碟史 | 181207 從滾青到幕後——林強還在《向前走》
    林強,本名林志峰,1964年6月7日出生於中國臺灣彰化市。1990年,26歲的林強剛剛退伍,前往臺北找到真言社開始了他的音樂生涯。公司問林強有沒有什麼作品,林強便把自己創作的歌曲「向前走」拿出來給大家聽,同事們覺得很有趣,於是唱片公司就找了一些製作人幫林強制作這首歌曲,完成以後收錄在林強發行的專輯《向前走》中。
  • 林強,臺灣音樂創作人
    林強(Lim Giong),1964年6月7日出生於臺灣彰化市,本名林志峰,臺灣歌手、演員、音樂創作人。林強早年以臺語搖滾樂歌曲《向前走》一曲成名,打破了閩南語歌曲長期以來的悲情曲風。
  • 了不起的家國情懷——羅大佑和他的「中國三部曲」
    次年1月,羅大佑的「音樂工廠」推出了第一張專輯《皇后大道東》,名字來源於同名主打歌。《亞細亞的孤兒》反映了自己的心情的話,那麼《東方之珠》則是羅大佑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來描述當時的香港。觀察到這一點的羅大佑帶著他的《原鄉》回到了臺灣,造勢很大。
  • 羅大佑:不好意思當「教父」,很怕這個名字(圖)
    趕在這一艘載著形形色色人類的輪船抵達彼岸之前,我們連飯也沒吃,決定搭車趕去拜訪撰寫影片主題曲、不願做「教父」的羅大佑。這一次,我們不去討論《童年》、不翻《之乎者也》的舊帳、不追問縱貫線「在路上」的各種,而是用電影與音樂穿線,從《閃亮的日子》說起,延展到追逐彼岸的《太平輪》。
  • 林強:音樂有能量 是因為它在你心裡產生了波動
    南都訊 記者趙大偉 如果你看過侯孝賢的《好男好女》、《南國,再見南國》,看過賈樟柯的《世界》、《三峽好人》,那麼你就聽到過林強的電影配樂。近日,這位臺灣音樂人林強做客方所,帶來《若水:音源·因緣》主題演講。
  • 林強:《向前走》
    大家好,我是阿豪,又來和大家見面了。今天給大家講的是1990年12月7日林強發行的專輯《向前走》。
  • 林強的前半生
    林強的《向前走》帶著大家勇往直前,打破臺語歌曲就是土、就是「聳」的刻板印象,用臺語唱出新一代離鄉背景、尋找夢想的心聲。《向前走》給了當代年輕人新的象徵,勵志向上的林強成了新偶像,人們在他的歌曲裡,找到新的自我認同。
  • 林強
    林先生有好些工作得益於電郵,不少大陸導演通過網絡向他發出配樂邀請,比較知名的案例是賈樟柯,2003年他拍攝《世界》,想請林強擔任配樂,因為他在侯孝賢的《千禧曼波》裡聽到了他想要的現代感。《千禧曼波》的配樂為林強帶來了第二座金馬獎,上次奪魁是1995年的影片《南國再見,南國》,第三次是2006年的《一年之初》,第四次是2013年的《天註定》。
  • 【經典音樂】羅大佑:戀曲1990
    留言和大家分享吧~羅大佑編輯詞條羅大佑(4)羅大佑,1954年7月20日出生於中國臺灣臺北,中國臺灣創作歌手、音樂家。1972年,參加學生樂隊擔任鍵盤手。1976年,正式投入商業音樂創作。1981年,首度擔任唱片製作人,製作歌曲《童年》。1985年,協同張艾嘉、李壽全等創作完《明天會更好》後離臺赴港發展。
  • 羅大佑的十大經典歌曲
    整理出的羅大佑十大經典歌曲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喜好,僅代表個人觀點。1、《光陰的故事》1981年,作曲:羅大佑,作詞:羅大佑《光陰的故事》是一首經典老歌,被評為「100首必聽經典老歌之一」。最早收錄在專輯《童年》中。
  • 994 林強|向前走(1990)
    《向前走》是由林強作詞、林強作曲、林強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林強1990年發行的同名專輯《向前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