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2張照片,曾影響過世界

2021-02-16 中國國家地理BOOK

今天微信,和大家分享32張照片。這些照片可能你每一張都見過,因為它們流傳廣泛,並且曾真實地影響過世界。圖文選自《時代瞬間- 影響世界的100幅經典影像》一書。

攝影術誕生快200年,自誕生之時起,它就成為記錄和見證世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到今天,攝影更是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溝通的主要方式。

願「通過攝影激發更好的世界。」(世界攝影日官網宣傳語)

由微信公號「理想國imaginist」(id:lixiangguo2013)編排製作

1.

窗外

史上第一張攝影作品誕生

時間:1827 年

地點:法國 勃艮第

攝影:約瑟夫·尼塞福爾·尼埃普斯

世界公認的第一張照片是由法國人約瑟夫·尼塞福爾·尼埃普斯於1827 年(有說1826 年)拍攝的。

從1793 年起,尼埃普斯就已開展用感光材料做永久性的影像保存的試驗。1827 年的一天,尼埃普斯在法國勃艮第的家中頂樓的工作室裡,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永久保存的照片。

他當時的製作工藝是:將塗有「猶地亞瀝青」的合金板放在繪畫的暗箱中,將鏡頭對準工作室的窗外,用8 小時的時間曝光,然後將合金板浸入薰衣草油中衝洗,因為未受光的部分很容易被薰衣草油溶解,而受光部分則會變硬。終於,他獲得了一幅能夠永久保存的照片,即人類拍攝的第一張照片。

2.

蘇伊士運河開通

連通印度洋和大西洋

時間:1869 年11 月17日

地點:埃及

攝影:佚名

1869 年,隨著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水利工程——蘇伊士運河竣工的慶祝儀式成功舉辦,這條橫跨紅海和地中海的人工運河,正式連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運河縮短了歐洲和亞洲之間的距離,至少對於海上航行而言,人們終於不再需要花費數日的行程向南繞行整個非洲大陸了。自古以來,這一直是一個虛幻的工程,就連拿破崙也不得不放棄。

這張照片的攝影師是誰已經不得而知,為了能使這一事件永遠留存,我們可以想像他將沉重的三腳架搬運到了高處——可能是一個平臺,也可能是特意搭建的腳手架。他成功地運用這種方法記錄下了1869 年11 月17日輪船隊伍進入運河的瞬間:畫面中的輪船被彩旗裝點著,上面搭載著法國皇后尤金妮(Eugénie)和埃及總督伊斯梅爾·帕夏(Isma,il Pascià)。現場還有一個樂隊,演奏著小約翰·施特勞斯特意為此創作的《埃及進行曲》。

3.

火車進站

人類第一部電影誕生

時間:不詳

地點:法國 拉西奧塔

攝影:奧古斯塔·盧米埃爾和路易斯·盧米埃爾

《火車進站》這部作品是電影發明和興起時期最早的短片之一。這個總長度只有50 秒的微型日常生活紀錄片擁有更高的歷史而非藝術價值。製作這部電影的是兩位以攝影見長的法國人,也就是著名的奧古斯塔·盧米埃爾和路易斯·盧米埃爾兄弟,他們於1895 年獲得了電影放映機的專利,並用這种放映機製作了短片《火車進站》及很多同時代的作品。正是得益於這項發明,盧米埃爾兄弟被稱為「電影之父」。這幅照片是電影膠片中一格放大的畫面。

4.

橫跨大西洋的無線電報

現代電子通信的始祖

時間:在1901 年12 月

地點:加拿大 紐芬蘭

攝影:佚名

此照片作為實驗的官方記錄,標誌著人類在科學領域又邁出了一大步,為現代電子通信打開了大門。

站在畫面左側的年輕人是義大利科學家、發明家伽利爾摩·馬可尼,時年27 歲,坐在旁邊的是其英國助手喬治·肯普。二人擺出的拍照姿勢是為了記錄首次橫跨大西洋的無線電報傳輸——正是因為這項發明,馬可尼在1909 年贏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5.

萊特兄弟的試飛

人類踏向天空的第一個腳印

時間:1903 年12 月17 日

地點:美國 北卡羅來納州 基蒂霍克

攝影:約翰·T·丹尼爾斯

1903 年12 月17 日,兩名來自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的自行車經銷商——萊特兄弟從北卡羅來納州的海灘成功起飛,這一瞬間被永遠載入史冊。他們進行的實驗正是要將第一架有人駕駛的機動飛行器飛行者號駛入天空。這張照片如今被珍藏在史密森學會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中,並成為這一偉大事件的寶貴見證。

6.

摩天樓頂上的午餐時光

關注城市背後的群體

時間:1932 年 9 月29 日

地點:美國 紐約

攝影:查爾斯·克萊德·艾伯茨

1920—1935 年,紐約興建了一批令世人驚嘆的摩天樓。然而,在施工過程中,保護建築工人的安全措施卻不到位。查爾斯·克萊德·艾伯茨拍攝了一組照片,一是為了暴露安全措施的缺失,二是為了展現建築工人的辛苦和極其危險的工作環境。

這些照片是他於1932 年9 月29 日在建造中的洛克菲勒中心第69 層(倒數第二層)拍攝的,絕大部分為抓拍而成。在這張照片中,11 名建築工人正坐在一根細細的鋼梁上吃飯、聊天,他們腳下240 多米就是車來車往的紐約街頭。1932 年10 月2 日,《國際先驅論壇報》的星期日版刊登了這組照片,引起了巨大反響。當時正處於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因此這樣一張特殊的照片背後的歷史意義和代表性成為一個不朽的符號。

7.

移民母親

大蕭條時代的象徵

時間:1936 年3 月

地點:美國 加利福尼亞州 尼波莫

攝影:多蘿西亞·蘭格

《移民母親》這幅作品是多蘿西亞·蘭格在1936 年3 月於加利福尼亞靠近尼波莫的地方拍攝到的。這張照片迅速成為美國大蕭條時代的一個象徵。

蘭格一共為湯普森拍攝了6 張照片,《移民母親》是最經典的一張。照片的構圖相當完美,湯普森的兩個女兒——凱薩琳和魯比對稱地圍繞在她身邊,年幼的小女兒諾爾瑪則躺在懷中。相機雖然沒有展現出兩個小女孩的面龐,卻更增強了畫面的情感色彩——她們靠在母親肩上的小腦袋強調了母親肩負的責任。照片體現的強烈張力全部融於最簡單的人物之中,而黑白的對比色調則勾勒著主體的輪廓。

8.

陣亡的一瞬間

用影像反抗戰爭

時間:1936 年

地點:西班牙 塞羅姆利亞諾

攝影:羅伯特·卡帕

一個西班牙民兵被一顆不知從哪裡飛來的子彈擊中,正向地上倒去。他身著平民服裝,手持步槍,正在為了西班牙第二共和國與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率領的民族主義軍隊戰鬥。馬上,他的血液就會滲進安達盧西亞的土壤,這裡已被熾熱的太陽烤乾了。這是1936 年的悲劇之夏,西班牙內戰即在此時爆發。照片的意圖相當明顯,它毫不遲疑地捕捉到了慘劇發生的瞬間。它是如此震撼人心、殘酷無情,迅速成為戰爭的標誌之一。

9.

納粹集會

獨裁的幻象

時間:1936 年

地點:德意志第三帝國

攝影:佚名

權力,秩序,氣勢恢宏,祖國的神秘性,在年度「國慶日」——紐倫堡黨代會期間舉行的軍事集會上,納粹黨將這些準則傳遞給了全世界。

照片拍攝於1936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沒有開始,希特勒正準備對世界發出戰爭的信號。這張照片完美地抓住了此次集會的主旨——「德國榮耀」。我們可以看到,整個軍隊像是一臺無情無欲的戰爭機器,而每一名士兵都沒有面部細節描繪,他們只是遵守紀律的小卒。金屬頭盔組成的隊列形成透視感,焦點匯聚在了三面印有納粹標誌的大旗上。三面旗幟直挺挺地立在盡頭,極為標準化。就連風都不能吹亂這裡的秩序,集會的過程體現出近乎非人的完美。

10.

南京大屠殺

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的歷史

時間:1937 年12 月13 日—1938 年1 月

地點:中國 南京

攝影:佚名

1931 年「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1937 年「七七」事變後,日本開始了對中國的全面大規模侵略。8 月13 日,日本侵略軍在上海及周邊地區展開淞滬會戰。11 月12 日,日軍佔領上海,並趁勢分三路急向南京進犯。12 月1 日,日軍攻佔江陰要塞,同日下達進攻南京的作戰命令,南京保衛戰開始。13 日晨,日軍攻入南京城,開始了長達40 多天的南京大屠殺。

11.

華沙猶太區的毀滅

審判納粹的最佳罪證

時間:1943 年4 月19 日—5 月16 日

地點:波蘭 華沙

攝影:佚名

12.

時代廣場勝利之吻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象徵

時間:1945 年8 月14 日(美國時間)

地點:美國 紐約

攝影:阿爾弗雷德·艾森施泰特

13.

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世界從此走向多極

時間:1949 年10 月1 日

地點:中國 北京

攝影:侯波

14.

愛因斯坦與相對論

物理學界的跨越

時間:1961 年

地點:瑞士 伯爾尼

攝影:埃裡希·萊辛

一支鋼筆、一枚印章、一個文件夾、兩個墨水瓶、幾本書,以及數張寫滿字的紙張——這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瑞士伯爾尼聯邦專利局工作時的寫字檯,上面留下了他最卓越的思想。這間辦公室位於記憶大道一棟建築的三層86 號。攝影師埃裡希·萊辛是瑪格南圖片社的創建者之一,他於1961 年——當時愛因斯坦已去世6 年、相對論已發表50 餘年——將這一奉獻給科學的聖壇永遠定格。

15.

柏林圍牆

冷戰的標誌


時間:1961 年8 月

地點: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柏林

攝影:佚名


一家人聚集在柏林圍牆前,年輕的父母將兩名幼童高舉過有刺的鐵絲網,只為讓身處高牆另一側的祖父母看看他們。

16.

我有一個夢想

美國種族融合的基石

時間:1963 年8 月28 日

地點:美國 華盛頓特區

攝影:佚名

17.

約翰·甘迺迪總統的葬禮

20 世紀頭號犯罪事件

時間:1963 年11 月25 日

地點:美國 維吉尼亞州 阿靈頓

攝影:艾略特·厄威特

18.

18 周的胎兒

生命孕育的神奇

時間:1965年

地點:美國

攝影:倫納特·尼爾森

生命的孕育是一個非常神奇的過程,但是在20 世紀60 年代之前,人們還沒有通過影像展示胎兒的發育過程。1965 年,當瑞典攝影師倫納特·尼爾森(Lennart Nilsson)拍攝的胎兒在子宮中發育的圖片被美國《生活》雜誌刊登後,引起了巨大轟動。幾天之內,胎兒發育照的完整印刷版便售出800 萬份。

19.

切·格瓦拉之死

一個全球性符號的誕生

時間:1967 年10 月

地點:玻利維亞

攝影:弗雷迪·阿爾伯塔

1967 年10 月9日,格瓦拉被玻利維亞政府軍執行槍決,身中9 彈。隨後,格瓦拉犧牲的消息迅速傳遍整個世界。照片是由弗雷迪·阿爾伯塔拍攝的。照片中,一名玻利維亞將領正用手指著躺在擔架上的屍體,成為切·格瓦拉死亡事件的經典意象。

20.

持花的女孩

美國民眾反越戰的象徵

時間:1967 年10 月21 日

地點:美國 華盛頓特區

攝影:馬克·呂布

1967 年,美國民眾已經在越南戰爭的恐慌中度過了許多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反對戰爭。10 月21 日,星期五,華盛頓特區的林肯紀念堂附近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遊行示威活動。人們聚集到結束奴隸制的林肯總統腳下,然後向著五角大樓前進。那裡有2 000 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正等候著他們,隨時準備壓制這些和平主義者的「進攻」。

人群中有一位17 歲的少女簡·羅斯·卡斯米爾,她凌亂的波波頭瞬間抓住了法國攝影師馬克·呂布的目光。這位少女穿著一身淺色碎花連衣裙,神情放鬆,直面著士兵,還為他們獻上了一朵小雛菊。

21.

入侵布拉格

「布拉格之春」改革中斷 

時間:1968年8月

地點:捷克斯洛伐克 布拉格

攝影:約瑟夫·寇德卡

22.

人類登月

人類的「一大步」

時間:1969 年7 月20 日

地點:月球

供圖:N A S A 

23.

尼克森訪華 

改變世界的一周

時間:1972 年2 月21 日

地點:中國 北京

攝影:拜倫·休梅克

1972 年2 月21 日上午11 時30 分,美國總統尼克森乘坐的空軍一號降落在北京機場。尼克森總統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周恩來總理伸出了手。中美兩國領導人的這一握手,結束了20 多年來兩國的隔絕狀態,標著著中美關係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當時,隨行的白宮攝影師拜倫·休梅克拍下了這珍貴的瞬間。

24.

戰火中的女孩

一張照片結束一場戰爭

時間:1972 年6 月8 日

地點:南越 浪滂縣

攝影:黃功吾

25.

柏林圍牆倒塌

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的象徵

時間:1989 年11 月9 日

地點:德國 柏林

攝影:亞歷山德拉·阿瓦吉安

26.

釋放納爾遜·曼德拉

非洲反種族隔離運動的象徵

時間:1990 年2 月11 日

地點:南非共和國 開普敦

攝影:亞歷山大·喬

27.

蒂姆·伯納斯_李與網際網路的發明

開啟信息革命的大門  

時間:不詳

地點:瑞士 日內瓦

攝影:羅伯特·希爾弗

28.

飢餓的蘇丹

非洲大陸遭受災難的象徵  

時間:1993年

地點:蘇丹 阿約德

攝影:凱文·卡特

29.

歸零地

開啟新的「反恐時代」

時間:2001 年9 月

地點:美國 紐約

攝影:克裡斯·柯爾德

30.

拆毀薩達姆·海珊雕像

第二次海灣戰爭結束

時間:2003 年4 月9 日

地點:伊拉克 巴格達

攝影:邁克·摩爾

31.

貝拉克·歐巴馬

美國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總統 

時間:2009 年1 月20 日

地點:美國 華盛頓特區

攝影:蒂莫西·A·克拉裡

32.

馬拉拉·尤薩夫扎伊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女性也要發聲

時間:2014 年12 月10 日

地點:挪威 奧斯陸

攝影:奧德·安德森

這是一位年輕的巴基斯坦女性,頭髮烏黑,披著珊瑚紅色的頭巾。她站在演講臺的麥克風前,把右手放在了心臟的位置上,正在面向一群照片中無法看到的觀眾演講。她叫馬拉拉·尤薩夫扎伊,於2014 年12 月10 日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在成為最年輕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之前,馬拉拉就已經聲名顯赫。17 歲時,她曾冒著生命危險反抗巴基斯坦的塔利班組織,努力推動著理性與蒙昧主義、思想自由與宗教激進主義之間的永恆鬥爭。

|

正文圖文選自《時代瞬間- 影響世界的100幅經典影像》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中信出版社,2017.08

[意]瑪格麗塔.賈科薩 著 孫陽雨 譯

|

——END——

點擊以下 關鍵詞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大自然的聲音 | 星野道夫 | 好的照片背後 | 時尚廚房 | 雨林精靈  | 薦書 | 最有愛的男攝影師 | 高鐵上的泡麵 | 風景,人的回憶 | 堅果裡最壞的那個 | 高原珍稀野生動物冰箱貼

相關焦點

  • 這是32張歷年最美的地球照片
    近日,為了紀念地球天文觀測站成立20周年和「地球日」設立半個世紀,NASA舉行了一場最佳照片評選大賽,讓網民票選觀測站歷年來拍得最出色的地球照片。照片一公布,網友們紛紛驚呼——逼死強迫症~(特派員:每一張都是超凡絕世的美啊~)目前,這項活動已經進行到8進4啦~這周就將在以下8張地球圖片中選網友心目中最佳的四張~
  • 33張照片,簡讀世界攝影史!
    1945年2月23日,戰地攝影師 喬·羅森塔爾跟隨一支部隊成功登頂硫磺島制高點——折缽山頂,並拍下了這一經典的照片,這張照片隨即被媒體廣為宣傳,極大地鼓舞了軍隊以及美國本土民眾的士氣,成為了戰時最為知名的宣傳圖片,作者也憑藉這一經典瞬間,榮獲1946年的普利茲新聞獎。4.
  • 影響了阮義忠一生的那張照片
    這張照片因為沒有名字我們姑且稱它為《在河裡洗澡的老漢》這張照片很難說它算是什麼名片但是這張照片對阮義忠後來的攝影之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前幾年我在杭州遇到他的時候他曾經說過這張照片的故事我在此給大家分享一下在講故事之前先介紹下阮義忠這個人
  • 歷史上最著名32張攝影照片
    翌年這組照片獲第29屆WPP突發新聞系列一等獎,其中充分表現小姑娘橫遭滅頂之災時仍能保持神情鎮定自若的這張被評為1985 年年度最佳新聞照片。11,小大人照片中三位美國女孩在西班牙塞維爾某個地方交談。與此同時,另外的世界則依然各自奔忙,這是1981年出版的《觀察的方式》一書,68張系列街頭攝影中的第14張,也是作者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 33張照片,讓你徹底讀懂世界攝影史!
    作為農業安全局的攝影師多羅西亞·蘭格走遍了美國的22個州,拍攝了許多反映大遷徙悲壯場景的照片。1936年,攝影師在1936年2月訪問美國加州一個塵土飛揚的豌豆採摘營地時抓拍了這張照片,圖片中的女性名叫歐文斯·湯普森,32歲的湯普森是七個孩子的母親,正滯留在加州的一個遷徙勞工農場,和2500餘民難民們一起忍受著飢餓。
  • 徠卡100年:35張照片,讀懂世界攝影史!
    1945年2月23日,戰地攝影師 喬·羅森塔爾跟隨一支部隊成功登頂硫磺島制高點——折缽山頂,並拍下了這一經典的照片,這張照片隨即被媒體廣為宣傳,極大地鼓舞了軍隊以及美國本土民眾的士氣,成為了戰時最為知名的宣傳圖片,作者也憑藉這一經典瞬間,榮獲1946年的普利茲新聞獎。
  • 世界攝影史上的100張照片
    這張照片也宣示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大勝利。,這張照片捕獲了一名運動員在生命最後時刻的偉大,兩個月後,這名傳奇的運動員去世,菲恩憑藉這張照片贏得了普立茲獎。這張照片凍結了一滴牛奶在桌子上所產生的影響。這幅圖片證明,攝影可以促進人們對物理世界的理解,而 Edgerton 所使用的技術為現代電子閃光燈奠定了基礎。
  • 全球第一張32億像素照片出爐,完全顯示需要378個超高清屏幕
    有史以來單次拍攝像素最高的一組照片問世了,解析度高達 32 億像素。近日,美國能源部國家加速器實驗室(SLAC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的工作人員利用一系列非凡的成像傳感器,拍攝了第一組 32 億像素的數碼照片。這些成像傳感器將成為位於智利的薇拉 · 魯賓(Vera C.
  • 100張照片是如何改變世界的(下)
    這張照片是一個警犬撕裂成一個黑色的抗議者的褲子的一瞬間,這張照片表現的內容讓民眾鎮靜,直接推動了1964年《民權法案》的通過。52、自焚僧人|The Burning Monk,馬爾科姆-布朗(Malcolm Browne),1963
  • 這十張照片,記錄了「人類史上最可怕的時候」
    06飢餓的蒙古女性這張照片出自於1913年的國家地理雜誌,攝影者為StefanPasse。這張圖是1933的卡爾可夫(Kharkiv),人們行經滿是屍體的街道。10長崎市(Nagasaki)兄弟檔這張照片攝於空襲發生後不久。
  • 這張照片殺了兩個人...
    他曾說,有兩個人在這張照片中死去,一個死於子彈,另一個死於他手上的相機。這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張照片,熟知的一個故事。但我想說的是,這張照片其實並不止是你知道的那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裡有三個人物:南越警察局局長阮玉鸞、越共遊擊隊上尉阮文林、美聯社戰地攝影記者艾迪·亞當斯。
  • 徠卡100周年紀念(中文版)& 影片中36張世界經典照片
    這張照片也是二戰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照片之一。(可能因為西方立場問題,影片中換成象徵「自由」的美國國旗),這張照片隨即被媒體廣為宣傳,極大地鼓舞了軍隊以及美國本土民眾的士氣,成為了戰時最為知名的宣傳圖片,作者也因此榮獲 1946 年的普利茲新聞獎。
  • 這張照片一出 普立茲獎最佳照片只能排第二
    美聯社普立茲獎突發新聞類最佳照片得主凱利(Ryan Kelly)得知獲獎消息時,剛從荷蘭阿姆斯特丹返回美國。凱利上周帶著作品參加世界新聞攝影獎的評選,獲得亞軍。是哪張照片比他還厲害?答案是法新社攝影記者Ronaldo Schemidt去年在委內瑞拉街頭抗議期間所拍的一張照片,捕捉到示威者與鎮暴警察對抗時,全身起火的驚悚瞬間。
  • 一張照片的力量,足以影響世界
    並且多虧了這張自拍,任何人也都不會將其忘記。」——Ellen DeGeneres這張照片是名流充斥的網絡時代的產物。在2014年奧斯卡的中場,主持人Ellen DeGeneres蹚過名人堆裡並讓世界上一部分最有名的名人擠進了這張自拍。隨即DeGeneres將它發布到了推特上,在上面它被轉發了三百多萬次,比有史以來的任何圖片都要多。
  • 108張你絕對意想不到的照片,震驚世界!
    24、這張照片在白宮掛了好幾年26、有了這法寶,過通天河就容易多了32、爺曾經也帥過87、這張照片是否能看出三毛後來的個性和另類99、鄧老和聶衛平打橋牌
  • 視界 | 改變世界的100張照片,最近的一張果然是……
    這場事故使得飛艇時代迅速接近尾聲,而這張照片也成為世界上最早的空難記錄之一。時至今日它仍然警示著人類,科技可能導致的破壞和死亡。26、上海南站-日軍空襲下的兒童|Bloody Saturday,王小亭(H.S. Wong),1937
  • 這34張照片紀錄了「人類史上最可怕、最黑暗的時候」看到第6張照片我哭了!!
    而這張照片攝於德國投降的前一天,當時拍下了他的極度恐懼與悲傷。當時的蒙古剛獨立不久,這是一種處理罪犯的常見方式,將罪犯放置於木箱內,待她靜靜餓死。(其實這也反映出當時的獨裁,即使攝影師看見了卻不能救。這才是這張照片最大的悲哀)
  • 通過18張照片告訴你:網絡世界和朋友圈完美照片背後的真相
    特別是一些女性所展現的看起來完美、夢幻,甚至於脫離於世界的照片,有一些照片可以看出是經過專業處理得到的效果,而有一些看起來似乎是在隨手拍攝的時候得到的畫面。但無論如何,它們的出現,都使我們產生了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但事實上真實如此嗎?你有想過這些完美照片背後的真相如何嗎?而今天,么哥就將通過18張照片告訴你:網絡世界和朋友圈完美照片背後的真相。
  • 淚流滿面的8張照片
    這兩張照片拍攝前後有53年,在50年前女兒們還小,時光流逝,小女兒已經遠嫁,留在身邊的大女兒和他們一起照了全家福。這兩張照片拍攝前後有32年,32年年輕的夫妻抱著自己的寶貝兒子,32年後兒子也有了自己的兒子,由於孩子們要出門工作,兩個老人帶著孫子在老家,一家團聚是他們最開心的事情。
  • 5張被稱為「世界之最」照片,你都看過嗎?特別是中國這張,驚豔!
    有很多照片因為機緣巧合而成為世界上最有特點的照片,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看看五張被稱之為「世界之最」的照片,全都看過的人不多,特別是咱們中國的這張。 第一張:世界上最貴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