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易建濤對話長盛基金楊哲
可轉債選擇有門道
1.未來宏觀經濟的運行情況如何?
2.權益市場未來的機會有哪些?
3.如何選擇債券?
4.可轉債的投資要點是什麼?
5.可轉債打新需要注意什麼?
點 擊 音 頻 收 聽
節目簡介
Programme Introduction
《基金觀察》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經濟之聲的投資專欄。對基金業內專業人士進行深度訪談,聚焦資本市場,分析市場熱點,幫助投資者把握投資機會。周一至周五交易日,央廣經濟之聲10:30播出。
本期嘉賓:楊哲
長盛可轉債券型證投資基金經理,自2018年6月29日兼任長盛全債指數增強型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自2018年6月29日兼任長盛傑一年期定開放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製作人:易建濤
央廣經濟之聲 財經評論員
《易說》專欄製作人
《基金觀察》記者
《書裡淘金》主持人
1PART
經濟基本面向好預期增強
Question
商務部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服務出口1612.9億元人民幣,扭轉了疫情發生以來單月出口連續下降的局面。對未來宏觀經濟的運行情況如何看待?
楊哲:目前經濟從一季度疫情的影響中正在恢復,從國內外來看的話,國內已經復工復產,國外歐美已經開始經濟重啟,疫情影響最大最恐慌的階段已經過去了。隨著復工復產率的逐漸提升,尤其是一季度疫情中,受影響停滯的一些生產和消費需求,可能後置到二季度甚至更往後,有望推動企業盈利逐漸修復,這是企業自身的盈利修復。
另外,在一季度經濟低位的基礎上,社融大幅增加,從政策角度來看,貨幣政策在保持相對寬鬆流動性基礎上,兩會中也提到了,要實施直達實體經濟的創新型的貨幣政策。
從貨幣政策的角度,後面重點也是寬信貸,使信貸資金直達實體經濟來託底經濟,包括財政政策也是逐漸加碼。所以,後面從企業自身盈利修復,還是從政策託底角度,都是對經濟邊際上是利好的。
從3、4月出口數據來看,也是略超預期,所以從這個時點往後看,不管是從經濟本身的角度,還是從政策託底的角度,還是從疫情影響的角度,經濟大概率邊際上是逐季向好的,當然同比可能還略弱一些,但是邊際變化可能是逐漸改善的。
2PART
權益資產比債券資產行情更樂觀
下半年宏觀經濟、政策、資本市場何去何從?對於市場未來的預判不同機構也有較大差別,您如果看待權益市場未來的機會?
Question
楊哲:對於金融市場,無論是從經濟基本面還是從政策、疫情等幾個維度,我覺得邊際上可能都略有利於權益資產。債券資產在這個階段上當然經濟還是偏弱的,在貨幣政策相對寬鬆的環境下,後面可能會有進一步配合經濟降準降息的政策,也是在預期內。所以說純債還沒有到看空的階段,但是我覺得後面肯定會波動加大。
從幾個主要因素來看,邊際上可能還是更利好於權益資產。權益資產這個位置其實是隨著企業盈利的修復,後面需要配合企業業績兌現或是月度高頻數據逐步披露出來,權益資產可能有望呈現小幅上行的表現。所以說後市從風險收益來看,我覺得是略有利於權益資產,包括轉債資產,包括A股資產。
在這個位置上,我覺得後市A股資產波動回撤的空間是相對有限的,而轉債其實作為一個左側布局的資產,現在其實正處於較好的布局時點。當然風險因素也是有的,包括這會兒大家擔心的疫情、國際貿易摩擦等影響,但我覺得現在全球疫情最恐慌的時間已經過去,各種醫療設施對疫情的控制都已經起了作用,再次爆發的可能性不會太大;而對於一些貿易摩擦,我覺得現在各國的重心都是恢復經濟,這個階段可能會有一些小摩擦,但不會出現太大的影響經濟的摩擦。
當前A股市場是否仍具備估值優勢?
Question
楊哲:從債券和權益資產風險收益來看,純債資產從基本面來講,不管是經濟、政策、疫情的影響,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邊際上都將更有利於權益資產。另外A股現在還是有一定的估值優勢的,其正處於不管是歷史上的低位還是全球的較低位上,所以回撤空間有限,隨著時間的推移,基本面對其更有利。
但是對於債券資產,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幾項因素對其邊際上最有利的時間可能已經過去了,所以這個位置後面存在著波動加大的可能,漲幅也相對有限。但是權益資產這個位置,回撤空間可能有限,反而向上的空間會略樂觀一些。
3PART
選擇債券基金的三個要點
Question
從風險偏好上講,債券基金是基金家族中除貨幣基金外風險較低的品種了。請介紹一下債券基金這個家族裡的分類。
楊哲:目前債券基金的分類也是比較廣泛的,包括純債基金、一級債基、二級債基、可轉債基金、偏債混合類基金等等。這幾類基金其實本身特點各不相同,對應的投資者也不同。因此投資者在選擇的時候,首先要確定自己的風險偏好,要選擇風險收益與自身風險偏好相匹配的基金產品,更要了解基金的投資範圍,投股票還是投可轉債就決定著基金風險或者說波動情況。
第二點要看業績,不是看基金自身的業績,而是看基金經理中長期的業績。我們還是要優選基金經理最近一年、三年的管理能力,如果業績都比較良好,那就是優選有競爭優勢的基金經理。
第三點從規模的角度來說,我們在選擇債券基金的時候也要注意:如果是規模過大的話,可能在配置上,流動性會影響配置的投資能力;規模過小的話,對於債券基金投資也會受到比較大的限制。所以我們可能選擇5—10億這樣比較適中規模的一些基金,這是我們重點考慮的標的。
Question
自2017年9月8日證監會發布《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後,「全民打新債」一度掀起熱潮,不少投資者將投資配置的目光聚集到可轉債上。但從今年4月底開始,可轉債發行節奏一度放緩,在度過一個月的打新「空窗期」後,直到5月27日可轉債打新才回歸正常。對於6月份可轉債的投資機會如何看待?
楊哲:可轉債其實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牛市中有向上進攻的屬性,熊市中有一定防守的屬性,主要源於其兼具債券和股票的雙重屬性:在股票牛市的時候,其能夠跟隨股票上漲,而在市場震蕩或是熊市的時候,其又能體現出債券的防禦屬性。所以可轉債是一個很好的攻守兼備的投資品種。
從轉債指數層面來看,最近幾年其攻守兼備的特點表現得非常明顯。比如說2018年轉債指數隻跌了1%,但上證綜指跌了25%;2019年以來,包括今年,轉債指數漲幅基本上已經超過上證綜指的漲幅。這兩年可以看作是牛市中進攻屬性的體現,相對的2018年可以看作是熊市裡的防禦屬性。如果我們把時間拉長來看,從2003年轉債指數成立以來,可以看到轉債指數漲幅超過250%,上證綜指同期的漲幅只有90%多,可以說轉債指數超越上證綜指大約160%的漲幅,這就是其防禦屬性貢獻了很多超額收益。
從轉債市場角度來看,最近幾年人們對轉債市場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主要是因為隨著政策支持可轉債的發行降低了相應門檻,2017年以來轉債已經是上市公司最主要的融資方式了。隨著轉債市場迅速擴容,最近幾年其超額收益比之前的轉債市場明顯增強:一是轉債分布的行業越來越廣,可以布局更多的優勢行業;二是發行轉債的優勢企業增多可以把握住更多龍頭企業的超額收益;三是可轉債類型的分布也越來越均衡,很多偏股型、偏債型、平衡型的標的更多了,投資者在構建組合的時候也就方便採取,可以選擇構建不同策略、不同收益目標的組合了。所以說,在轉債市場擴容,有了這樣幾個明顯的變化之後,市場超額收益明顯增強,各類機構對於轉債市場的關注度也會越來越高。
4PART
可轉債基金投資要點
具體來看,可轉債這個品種有怎樣的特殊性?
Question
楊哲:可轉債兼具債券和股票雙重屬性,因此對其進行投資的話,投資者可能需要具備一定的債券知識與股票知識。同時轉債本身又有一些不同的條款,包括贖回條款,回售條款、下修條款等等,所以說需要投資者具備比較豐富的專業知識,在投資轉債的時候,要對轉債的各項條款有非常清晰的把握。如果投資者對於轉債的投資有一定難度的話,我建議可以通過投資可轉債基金來投資轉債。
可轉債基金其實就是專門投資於轉債的一類基金,這類基金只由專業機構去管理,有著專業的債券研究團隊,股票研究團隊,以及基金經理總體把握轉債投資策略,我覺得比個人投資的話風險、收益會更好一些。
投資者如何挑選可轉債?
Question
楊哲:我覺得挑選可轉債基金要從幾個維度著手:首先大家要了解可轉債基金的風險情況。不同的可轉債基金波動、風險、收益都不太相同,比較穩健的投資者可以選擇一些回撤比較小的轉債基金,希望把握股市機會的投資者可能需要尋找一些股市上漲時轉債基金漲幅比較大的基金。
另一方面,要從業績的角度來把握轉債基金。我們在看業績的時候,更重視的不是基金業績,而是看同一個基金經理連續管理這隻基金的業績。我們更重視基金經理中長期的業績,最近一年、三年,如果每年都能夠排在同類產品的前1/2,那麼這類業績長期優良的基金經理就是我們選擇的目標。
再者從規模的角度上講,目前市場上有38隻可轉債基金,基本上一家公司一隻,建議大家優選規模適中的轉債基金,其既不會受到流動性的限制,也不會因為過小而波動過大,可能是大家可以重點考慮的一些方向。
5PART
可轉債打新技巧
Question
從機構投資者的角度來看,你們是如何挑選可轉債品種的?
楊哲:我們做可轉債投資的話,需要由信用研究員做第一步信用研究篩選,如果有信用風險標的先排除在外,後將信用過關的轉債放在可投的選擇池中,另有轉債研究員以及股票研究員根據轉債的特點,綜合分析判斷形成一個推薦的轉債池,基金經理在推薦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篩選、精選進行投資。
我們在篩選轉債的時候,會從行業的角度,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篩選景氣持續向上的行業,在景氣賽道裡篩選個券,可能是做一個大概率佔優的策略;另一個重要點是要有盈利的支撐,還是要回歸本原,能夠從邊際上繼續改善的行業是我們配置的重點,即使是遇到一些短期的波動,只要有長期的邏輯,有盈利的支撐,我們也相信持有的標的將來能夠漲回來。
另外,具體到個券的話,我覺得當前這個時點上還是要重視要結合市場的不同階段。市場震蕩的階段,我們的選擇就要重視攻守兼備的特點,在優選轉債的時候要重視一定的防禦屬性;在市場上漲的時候,又能夠儘快恢復彈性,我們可以選擇絕對價格相對偏低,然後估值溢價相對合理的一些平衡型的轉債作為配置的重點。在彈性轉債標的的選擇上,絕對價格可能會略有偏高,這時對於其轉股溢價率就要相對要求嚴格一些,最好是具備更合理、更低一些的轉股溢價率。
Question
可轉債打新有怎樣的注意事項?
楊哲:從最近幾年來看,可轉債申購除極端市場情況外,大部分時間都是賺錢的。轉債的話,我們申購中籤後可能是以100元的成本進場,上市後市場價格很少有情況會跌破面值,即使跌破面值也只是短期情況,後期大部分都會漲回去的。因此我的建議是:對於不具備市場判斷能力或者是沒有時間跟蹤市場的投資者,可以在轉債上市後的前三天就考慮出售掉;而對於專業投資者來說,可以根據市場的情況,結合轉債標的基本面的情況來做具體的減持時點的判斷。
(風險提示:上述觀點不代表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基金投資需謹慎。)
— END —
點亮右下方「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