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南韓的瓜,多得湊出了一出泡沫連續劇。
最大的那顆瓜,就是Bigbang忙內李勝利為主角的《夜店故事之勝利和他的朋友們》。
故事的情節,從夜店暴力事件逐漸揭發出X騷擾,之後便高潮迭起,反轉不斷,更實錘了X招待、提供毒品等醜聞。
故事的編劇們,即韓媒幾大巨頭——D社、MBC、KBS、SBS,一步步放出猛料,佐以群眾們吃瓜。
▲圖為韓媒曝光的勝利事件群聊截圖
故事的主角們,也以開夜店的李勝利為中心,以某涉及侮辱女性的群聊為背景,在媒體的閃光燈下逐步登場。
侮辱女性的言辭,偷拍女性的手法和上傳X愛視頻的作風,將主角們臺上全民偶像臺下拉皮條的兩面性展示的淋漓盡致。
他們對於角色的充分詮釋,已經使自身的曝光率達到了人生的高潮。
更讓吃瓜群眾期待的是,第一個報導Burning Sun暴力事件的記者放出了話,預計1-2周爆一個事件,從小到大。
南韓的娛樂圈地震了。不僅如此,還要面臨著前方未知的逐步崩盤。
曾經稱霸南韓三大娛樂巨頭寶座之一的YG,兩天時間市值蒸發了7個億。
曾經達到韓流巔峰的Bigbang,也因成員勝利退出娛樂圈,再無5人合體的可能。
不僅是南韓,國內也引起了小小的震動。#勝利事件#、#勝利宣布退出娛樂圈#一度衝上了微博熱搜。
瓜還在繼續放,但追星女孩們已經難過得吃不下了。
#Bigbang最後一次五人演唱會#這條熱門微博話題下面,是大型的脫粉現場,也是碎了一地的VIP們的初心。
誰也沒想到,代表著韓流頂峰的Bigbang,會以這樣狼狽不堪的方式迎來Bad ending,匆忙落幕。
令人唏噓不已的是,一代韓流帝王的結束,牽連著整個韓國娛樂圈的動蕩,也讓人不得不回憶起,當年的韓流時光。
01.
千禧年,歐巴敲開哈韓門
記得2000年之前,國內還是日流佔上風。
七大姑八大姨們茶餘飯後討論的是當時火遍亞洲的《東京愛情故事》;
情竇初開的小女孩們想嫁的是《悠長假期》裡年輕帥氣如行走的雕塑般的木村拓哉。
日流帶著這些神作席捲了內地,佔據了國內娛樂影響力的半壁江山。
可沒想到,在千禧年中央8臺引進的一部劇,讓韓式悲劇迅速超越了東京愛情,打入了各家各戶。
它就是整哭了一代人的《藍色生死戀》。
哥哥和妹妹相愛,血緣和倫理問題成為羈絆,還有恨得人牙痒痒的男女配角為劇情衝突添磚加瓦。
自此之後,韓國成為了「白血病發病率」和「車禍率」最高的國家,宋慧喬也因此登上了亞洲國民度最高的女神席位。
現在看來,這確實是一部實實在在的狗血愛情劇。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狗血撒得空前細膩。
雙熙雙宋的組合,他們每個眼神的碰撞和言語的表達,都成為穿過屏幕的催淚彈。
貼合到位的音樂旋律,久久縈繞在耳邊。直到現在,音樂響起還能輕輕哼唱。
最難以忘懷的,是畫面裡呈現的童年時的村莊,長大後的農場,還有那片藍色的海。每一個靜止的場景,都能讓人感受到一段故事。
韓劇精良的製作水平,在這部劇上獲得了認證。從這裡開始,韓流正式推開了內地娛樂的大門。
緊追其後地,《冬日戀歌》《天國的階梯》等韓劇也紛紛趕往內地。
這些劇來內地做客的意圖看起來只有一個:賺眼淚。也恰巧,正合內地觀眾的胃口,屢試不爽,一虐一個準。
此時的韓劇,在觀眾眼中似乎與悲情畫上了等號,苦情劇裡找糖吃也成為了習慣。
但另一頭,韓國電影給觀眾們送了一顆全新口味的超大大白兔奶糖——
《我的野蠻女友》(之男朋友得打,女朋友要寵)。
說到它上映的那一年,所有的女孩子都以打男友為榮。
當然,所有的男孩子也都希望自己的女朋友能像全智賢一樣漂亮。(笑)
那時候,「野蠻風」成為了亞洲女性的潮流,針對電影本身的好評和讚譽也蜂擁而來。但與此同時,也培養了一群哭著喊著還要吃糖的觀眾們。
於是,以悲情劇出名的國民女神宋慧喬,也轉變風格和Rain演起了滿屋浪漫的《浪漫滿屋》。
話說,這部劇有多甜呢?
它講述了帥氣冷傲的大明星和毫無名氣的小作家的愛情故事。
你瞅瞅,光是人物設定已經能夠滿足一大批女孩子的幻想了,更別說男女主角同住一個屋簷下,一邊鬥嘴一邊相愛的情節了——
這端到觀眾嘴邊的狗糧上都裹滿了蜜。
這部風靡亞洲的絕世大甜劇,也讓男主飾演者Rain一炮而紅。小眼睛單眼皮,也成為了專屬韓國歐巴們的帥氣標準。
Rain吸引小姑娘的法寶,可不單單是這一部劇。
在做演員之前,他是以歌手身份出道的。以唱跳佳俱佳來形容他,也絕對不為過。
2002年一出道就用自己的首張專輯《壞男人》點燃了韓國歌謠界,幾乎攬下全韓國媒體新人獎的第一新人。
在《浪漫滿屋》讓他知名度飆升之後,迅速轉換自己的歌手身份,以充滿爆發力的舞蹈,抓耳的R&B和全方位的性感魅力,席捲亞洲,一躍成為眾多少女為之傾倒的亞洲小王子。
在舞臺上能唱會跳的偶像,似乎有另一種讓人慾罷不能的魅力。
這樣的魅力,早在韓團鼻祖H.O.T和神話風靡歌壇的時候,就得到了認證。
1996年,一批頂著紅黃白髮,穿著奇裝異服的少年們,嘶吼著專屬他們的獨特音樂,闖入了青少年們的視野。
當時韓流音樂的叛逆不羈,就像是久久躁動在青春期裡的不安與冒險突然得到了釋放,也像細菌一樣,悄悄地但卻迅速地在青少年群體裡傳染開來。
在電視點播節目和中央廣播電臺的《漢城音樂廳》欄目裡,H.O.T和神話的歌單一度火爆至極。
千禧年之際,H.O.T在北京的演唱會,更是盛況空前。
但97-00年間的國內音樂市場,還是那英、王菲、四大天王和任賢齊、張信哲的天下。
由於當時中國音樂市場的單一性,韓流音樂在國內始終不被大眾認可。
在還未探索出更好開拓中國市場的方式的時候,H.O.T解散,神話跳槽。一代當紅組合按下了暫停鍵,隨之而來的,是韓流音樂界短暫的空白。
02.
韓國明星進軍內地,韓流組合颶風來襲
在國內,韓劇的熱度始終只增不減。
中國觀眾對於韓劇的喜愛追捧,為韓國演員主動進軍中國市場提供了契機。
張娜拉就是第一個來中國吃螃蟹的人。
2005年,張娜拉和劉亦菲、徐靜蕾等合拍了電視劇《豆蔻年華》,正式拉開了自己闖蕩內地影視圈的序幕。
隨之,她在內地參演的影視劇數量,達到13部之多。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滿載我們青春記憶的《刁蠻公主》。
▲又是一部暴露年紀的劇
作為中國觀眾印象裡最具代表性的韓星,她在中國的這幾年可算是把臉混的滾瓜爛熟了,男女老少都認識。
但,之後進軍中國的韓星就再也沒人能有這樣國民級別的高認知了。
後來像批發一樣大量湧入中國的韓國明星姿態萬千形式各樣。扎堆的人倒是挺多,一問是誰,觀眾卻不知道。
國內影視界被中韓明星攪著,熱鬧得很。與此同時,韓流音樂界也隨著又一個歷史性組合的出現,而迅速火熱。
2003年的12月,東方神起組合出道了,在韓國一出道即紅,迅速擁有超高人氣。
2年後,東方神起憑藉《O-正反合》在中國的各大音樂平臺上霸榜,大街上也有越來越多的韓文歌進入內地民眾的日常生活。
韓流的火爆之勢真正意義上首次暴露在普通大眾面前,是在2008年東方神起的一次上海活動之際。
從粉絲接機開始,機場內到虹口足球場內外懸掛著各種橫幅,燈幅和應援物。
這樣龐大的應援活動,讓不知情的路人們目瞪口呆。但這樣的粉絲文化,卻隨著韓流的普及,而屢見不鮮。
粉絲的影響力達到巔峰的那時候,是不管混不混飯圈,只要提到韓流,無人不知Bigbang。
說起大棒(BIGBANG)這個組合,怎一個「另類"了得。
單就外貌而言,5個人形象各異,他們的臉擺脫了韓式帥氣的流水線,成為這個組合更具辨識度的特點。
另外,他們還在一眾偶像音樂工業裡,豎起了強烈而鮮明的風格。
在東方神起為代表的Dance/Pop大行其道之時,Bigbang玩起了在韓國從沒人玩過的音樂——hiphop。
除了hiphop以外,GD這個超級大外掛,玩起Funky、R&B、Soul、Folk也是信手拈來。
他帶領Bigbang展現了很多種音樂的可能,打破了一層層禁忌。在2012年,大棒迎來了屬於他們的全盛時期——
第五張迷你專輯《Alive》發行後成為第一張登上美國公告牌200大專輯榜的韓國專輯, BIGBANG成為第一個被格萊美介紹的韓國歌手。
隨即,2015年BIGBANG推出的《MADE》系列,《Bae Bae》、《Loser》兩首新曲,制霸全球各大音樂榜單榜首。《bang bang bang》成為了夜店蹦迪,出家旅行必備之佳曲。
2015年的世界巡迴演唱會,更是創造了史上韓國歌手規模最大、動員最多觀眾的演出。
在成員逐漸入伍後,18年他們發布的最新單曲中《Flower Road》的一句「花開的時候,我們再會」成為了VIP們心尖兒上的期盼。
然而,花不會再開了,這5人走了13年的花路,也就只能走到這兒了。
事實上,他們的凋零,也早有預兆。
早在2011年,GD傳出在日本吸毒的消息。他的解釋是在日本公演期間,誤食了大麻。
同年5月,姜大聲發生追撞車禍,因為超速行駛避讓不及,撞上了一位之前因為醉駕而暈倒在地的摩託車司機。據當時警方推斷,這位司機事發前可能就已死亡。但姜大聲當時仍被韓國網友們冠上了「殺人魔」的稱號。
2012年李勝利被爆出床照,各類桃色信息在媒體平臺上傳播,但對比此前兩次事件的影響,這次卻並不算嚴重。
直到2017年,TOP被曝出與女練習生一起吸食大麻。案件一審後,他被判處了10個月有期徒刑和緩期兩年執行,罰金1萬2千韓元(約72元人民幣)。這次事件徹底將群眾的不滿推上了頂峰。
接二連三的劣性事件,早就該為他們敲響警鐘,而充耳不聞和心存僥倖的結果,只能是崩盤。
在其他成員都相繼入伍後,李勝利憑藉一己之力,捅出了天大的簍子,不僅讓BIGBANG正式落幕,還一舉剿滅了整個二代男團(欲知剿滅詳情請移步微博各大娛樂營銷號)。
販毒,X虐待,X招待,X交易等罪名的一一坐實,更是讓他的監獄版101創造營更加精彩紛呈。
03.
後韓流時代,中國市場開啟人氣與資源的爭奪
眾所周知,自限韓令以後,韓國藝人在中國內地市場的前途並不光明。
群眾曾經一度以為,韓流對中國的影響將急劇冷卻。然而,它卻以另一種方式打開了屬於中國內地的「後韓流時代」。
說到「後韓流時代」,它是由一批我們稱之為「在韓務工人員」的歸國偶像們開啟的。
他們的領頭羊,是Super Junior-M的原隊長,韓庚。
這個組合,是以主打華語市場為目標而出道的,對於國內來說,他們足以登上當年的韓流帝王之位。
在韓庚這位中國籍隊長的帶領下,這個組合的發展更是節節高升。
然而,正當Super Junior-M大紅大紫之際,隊長韓庚突然的退隊舉動仿佛給這個紅到發燙的團體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放棄韓國市場,違約退隊,回國發展,以前從來沒有藝人做出過這樣的事情。
他這樣的做法無異於賭上了自己已有的努力成果和未來的事業生涯。
一時間,韓庚被推上了中韓娛樂輿論的風口浪尖。
但幸好,他憑藉自己在國內已經積攢下的超強人氣和資源,以及唱跳創作過硬的實力,在接下來的幾年一步步站穩了腳跟。
無獨有偶,韓國人氣女子組合f(x)的隊長宋茜也緊追其後開始了國內的solo活動,在一片質疑聲中憑藉自己過硬的偶像實力獲得了大眾認可。
但相比於韓庚和宋茜,引起更大爭議的,是逐步回流的「歸國四子」——
從離開EXO後陸續回國的吳亦凡、鹿晗、黃子韜,到以個人工作室展開國內工作的張藝興。
一開始,國內群眾對他們的議論,大多是圍繞著「回國撈金」「靠臉吃飯」等話題點經久不息。
但就他們對國內娛樂市場的影響來說,讓人不得不注意的,是他們的回流所帶來的「偶像」和「流量」效應。
直到如今,儘管「務工人員」回國的人數逐漸增長,但他們仍是國內偶像領域的核心人物和流量擔當。
回顧剛過去的2018年,是本土偶像爆發式增長的一年。
面臨人氣與資源的分流之勢,歸國前輩們也紛紛踏上了尋找專業定位的道路,擔任起了各項選秀節目裡的導師角色。
從《偶像練習生》裡的pd張藝興,rap導師王嘉爾,舞蹈導師程瀟和周潔瓊,到《創造101》的首席製作人代表黃子韜。
每個人都有各自擔當的角色,目的就是為了強化大眾對他們專業實力的認知。
就連今年剛有歸國之勢的韓國人氣組合Seventeen成員徐明浩,也走起了同樣的尋找專業定位的路線。
▲徐明浩擔任《青春有你》的舞蹈教練
和以往用綜藝和舞臺就能獲得較高曝光率的歸國偶像不同,如今的流量紅利已大不如前,像韓庚那樣靠實力打出一片天的機會和可能也越來越小。
這個時候,就如同韓國公司需要中國藝人幫他們開拓中國市場一樣,新的歸國偶像需要韓國公司成為為他們提供優質資源的強大靠山。
最為典型的,就是WANNA ONE前成員賴冠霖。即將回國發展的消息一出,各大營銷號就已經安排上了各種安利美圖和視頻。
而他本人更是馬不停蹄地在各個領域接下了通告,甚至還有爆料稱他已經接下了偶像劇男主的位子。
然而,韓國娛樂公司心甘情願投資的資源還不止如此。
除了歸國愛豆外,他們更是主動推出了NCT中國小分隊威神V,想要重新打造一個具有Super Junior -M、EXO影響力的亞洲男團。
目前,成員之一黃旭熙也已經加入了新一期的跑男隊伍。這一消息一出,就立刻引起了跑男老粉們的廣泛爭議。
非議也好,質疑也罷。在韓務工人員的歸國line已不再像以前一樣需要飽受批評和單打獨鬥。如今依靠韓國公司資源的加持,國民認知的門檻變得容易跨過。
但,國民認同這一關,卻難度升級。
後韓流時代的文化輸入,除了靠偶像的影響力以外,還靠各種韓綜的引入。
早到一播即火的《跑男》,到最近熱度較高的真人秀《我家那閨女》和偶像養成節目《青春有你》,無一不是韓綜的賽制和形式。
不得不承認,這些韓綜的引進確實是起到了調動觀眾嗨點的效果。但,總是重複同樣的笑點後,就會不免感覺疲憊。
其實,國內的綜藝也並非只有複製韓綜才會容易推廣。
如今,《聲入人心》《聲臨其境》等一類針對小眾領域的原創綜藝也憑藉選手們過硬的實力而收穫了不少口碑。
在現在觀眾的眼裡,看神仙打架總比小學雞鬥毆要精彩的多。管他什麼流量,什麼資源,只有實力才是他們買帳的唯一標準。
這樣的大眾需求也是給歸國流量們提了個醒:做到德才匹位,才能走得長遠。
而從後韓流時代開始,很多人也在親身實踐著這一點。
韓庚早已褪去愛豆的稱呼和光環,成功轉型成一位演員;宋茜、王嘉爾也憑藉自己在韓國多年打拼的音樂和舞蹈實力,為大眾所熟知。
在靠實力說話的當下,「流量小生」的稱號或許已經不是明星的保護傘,而成為一種不易跳脫的牢籠。
只有下得苦功夫,才能有自由喘息的可能。
畢竟,國內偶像這條路,已經越來越擁擠。
- END -
關於作者
小新
你睡了嗎?我還在為你寫東西。
互動話題
你有過哈韓歲月嗎?
📪
如何投稿
微信後臺發送「投稿」查看投稿要求
推薦閱讀
我叫金三順 | 浪漫滿屋 | 對不起,我愛你
快給我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