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交警的粉絲們在微信後臺留言中給出了很多建議,其中一個建議比較集中,不時就會出現,那就是建議珠海設立左轉待轉區,提高通行效率。然而,時至今日,珠海也沒有一個路口啟用過左轉待轉區。小編今天就這個問題回答一下粉絲們的關切。
熱愛創新的珠海交警為啥不做這個動作
在很多粉絲的印象裡,珠海交警是很熱愛創新的。前些年,小編看一本關於交通設施的專業雜誌,上面提到了可變導向車道,也就是一條車道根據交通流量和流向的不同,時而可以左轉,時而可以直行,當時讀了這篇文章,也覺得很新鮮,但很快在2015年,珠海也有了兩條可變導向車道(人民東路交鳳凰路路口、105國道交南坦路路口)。
可變導向車道▲
後來,不僅引進的新玩意更多了,如很多城市搞的同向紅綠燈、潮汐車道。
同向紅綠燈▲
而且珠海交警還結合珠海實際,創新了兩項交通管控新舉措,一個是「分段式漸進誘導潮汐車道」,還有一個是「速度引導交替放行」。
分段式漸進誘導潮汐車道▲
速度引導交替放行▲
所以在微信、微博後臺,不少粉絲都問,珠海交警為啥連左轉待轉區都不搞啊,很多城市都有了哦。▼
你不知道,左轉待轉區有多麼風行
粉絲們說得不錯,左轉待轉區在全國大大小小許多城市都很風行。▼
風行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左轉待轉區的使用對提高一個路口的通行效率可能有所幫助。其原理,說起來也很簡單。
左轉待轉區,顧名思義就是在原有的左轉車道前,再使用白色虛線畫上一個區域,允許左轉車輛在直行放綠燈這個相位時,進入這個區域等紅燈。左轉待轉區有大有小,大的可以停上三四輛車,小的也能停一兩輛。也就是說,假設原本左轉道只能停10輛車等紅燈,有了左轉待轉區,就可以會多停1至4輛車。
當然,如果僅僅是多停幾輛車,左轉待轉區還不至於如此風行各大城市,它還有更大的作用。眾所周知,車輛在排隊等紅燈,綠燈起步時,是比較慢的速度,後面的車只有等前面起步了才能跟著起步,這在交通工程屬於中叫做「啟動波」。而且同樣長度的車輛隊伍,直行綠燈起步比左轉綠燈起步要快10%至20%。▼
而一般路口的信號燈放行方式卻是,一個方向的直行綠燈放行完畢,再亮3秒黃燈,然後變紅燈,這時另一個方向的左轉綠燈亮起。可是左轉車輛起步很慢,等到這邊直行車都已經通過路口了,那邊左轉車輛才慢吞吞地起步左轉。這裡面產生了一個空檔,即路口直行車走光了,左轉車沒來。路口這部分通行時間和空間就被浪費掉了。
較完美的交通狀態是什麼?那就是當一個方向的最後一輛直行車剛好通過交匯點,另一個方向的第一輛左轉車剛好來到交匯點,無縫對接。▼
但因為信號燈放行的方式,兩個綠燈周期之間會有3秒黃燈的間隔來清空路口的車輛和行人,實現完美的無縫對接是很難做到的。
對於很多交通繁忙的城市交警而言,每個信號燈周期能多出3秒來給司機走,當然是夢寐以求。為了追求這3秒,甚至有專家提出改掉信號燈放行方式,這邊直行綠燈快結束時,那邊左轉綠燈也亮起來。讓左轉車輛先行起步,這樣就能彌補這個空檔了。但這個想法很快遭到交通管理專家的反對。
原因也很簡單,這樣做就會出現一個路口兩個方向全都綠燈的奇觀,司機們這麼多年都習慣了,這種空前突破的信號燈會讓大多數司機陷入慌亂;更重要的一點是,如果兩個都是綠燈,雖然通行效率提高,萬一出了事故咋整?而且從交通法看,兩方都是綠燈,那就意味著兩個方向的車都有相等的通行路權,他們之間不需要相互讓行,發生事故,交警定責都會左右為難。
在不能改變信號燈的前提下,交警就想到了左轉待轉區,也就是把左轉車等候的止步線提前。原先車輛左轉過去需要花8、9秒的,現在有了左轉待轉區,轉過去只需要4、5秒。這樣一來,就等於搶到了兩個綠燈之間3秒的時間差了。
所以,有左轉待轉區的路口基本實現了,這邊直行車剛放完,那邊左轉車就上來了,時間差很小,通行效率自然提高了。
這才是左轉待轉區風行各大城市的關鍵所在。
為什麼珠海不搞左轉待轉區?
既然左轉待轉區構思如此精巧,珠海交警怎麼就不用呢?下面小編詳細解答。
首先,左轉待轉區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路口非常大,車輛從這個方向左轉去到另一個方向比較遠,才會產生較大的空檔。如果路口不大,左轉過去本來距離就很短,就沒有必要設立左轉待轉區了。
珠海交警不設左轉待轉區的第一個原因,恰恰就是珠海的路口設計和許多城市都不一樣。下面看對比圖:
珠海路口▲
外地城市路口▲
大家看出什麼名堂了嗎?珠海的路口設計與很多城市不同的是,珠海大多數主要路口都進行了精細化設計——所有方向都有渠化設計,路口四個方向都有三角區,右轉有專用通道,不需要等信號燈,這是其一;這樣設計還有一個好處是,在渠化設計之後,路口進口和出口兩邊的距離縮短了,斑馬線也就縮短了。行人通過不但時間更短,也更安全。▼
這樣的設計帶來一個影響就是,整個路口的面積明顯縮小,從上面兩張圖片和示意圖大家能明顯看到,珠海的路口比那些設左轉待轉區的路口小得多,斑馬線長度也短很多,行人過馬路很方便。如果對比不夠,再來一張。▼
從這張圖大家可以看出,這個路口的斑馬線不但很長,而且兩條斑馬線之間需要穿越長長的狹長地帶,行人過一趟馬路很不容易。通過對比,有木有覺得,在珠海過馬路都是一種幸福了?
其次,如果設置左轉待轉區,對信號燈放行方式有影響。凡是有待轉區的路口,要麼是對向兩個方向直行全部綠燈,放完之後,再改為對向兩個方向左轉全部綠燈;要麼是輪流放行,一個方向左轉直行全部綠燈,然後放另一個方向。另外,還一种放行方式——搭接放行。
不少路口採用搭接相位,先一個方向左轉直行全部綠燈,然後再變成對向兩個方向直行全部綠燈,然後再變成另一個方向左轉和直行全部綠燈。這種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確保直行通行時間,被珠海交警廣泛使用。
如果左轉待轉區使用這種方法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對向兩個方向的車道信號燈周期結束,要放相交方向的直行車時,會有車停在待轉區,直行車過來剛好和待轉區上的車發生衝突。換言之,你想啟用待轉區,就必須捨棄搭接相位的信號燈配時方案。▼
最後一個考慮的因素是:安全。車輛停在左轉待轉區,不可避免會遮擋直行車輛司機的視線,如有行人從斑馬線上走過來,直行車司機的左側視線會被待轉區車輛擋住,引發「鬼探頭」事故。
也就是因為上述原因,珠海交警一直沒有啟用左轉待轉區。因為任何一項交通管理措施,必須結合當地的實際,實事求是。
比如有一段時間,立體斑馬線很流行,這樣看起來更醒目,更容易提醒到車輛禮讓行人。▼
也有粉絲建議引進,但珠海的斑馬線前禮讓行人做的已經領先其他城市了,珠海交警想的卻是,晚上司機因為視線原因,有些不能注意到斑馬線,所以他們搞了閃爍地燈提醒的設施。▼
還有一段時間,信號燈被前方大車遮擋看不清的話題很熱,一些城市想出了將信號燈燈杆裝上燈帶,隨著信號燈的變化而變化,這樣等於延長了信號燈,讓司機更容易看清,也有粉絲建議引進。▼
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全國實行統一的交通信號。珠海交警認為,這種太多燈帶的設計會讓交通環境變得複雜,違反標準規範的偽創新只能帶來更嚴重控制混亂,甚至成為安全隱患,所以不建議安裝。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