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風
如果要談論起暴雪曾經的輝煌,或許極盡世上讚美之詞也不為過,這家由三個年輕人於1991年創立的公司,雖在早期也經歷過各種窘境,但依舊憑藉著對遊戲滿腔熱愛一路走了過來,而隨著"魔獸"、"星際"、"暗黑"系列的推出,暴雪娛樂也逐漸被推向神壇,光環加身。
暴雪副總裁曾說:"我們是藝術家,我們是工匠,我們是技術專家,我們是作家,我們是詩人。"雖然遊戲很早就被稱為第九藝術,但也沒有幾個公司真正能擔得上藝術家和詩人的頭銜。而暴雪,就是其中之一。
記憶造就了情懷,情懷沉澱成信仰,暴雪也逐漸成為玩家心中的一塊金字招牌。但近幾年,這個龐大的帝國卻似乎盛極而衰,昏招頻出。
暴雪是否已經不理解玩家了?
曾經的暴雪玩家忠誠度非常之高,猶記得16年的《魔獸世界》大電影全球一片蕭條之時,只有中國玩家將其變成了一場狂歡:全球4.8億美元的票房中,中國地區貢獻2.21億之多。
但在現在,這批最忠誠的玩家,也逐漸放下了對暴雪的信仰。而這與暴雪的所作所為脫不了干係。
在前暴雪時代,雖然偶爾也會有玩家抱怨遊戲環境不夠令人滿意,但總體上還是在一片和諧。可從《爐石傳說》開始,不滿的聲音逐漸大了起來。版本更新過快,卡牌超模,天梯僵化等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而在《守望先鋒》之中,遊戲問題更多的表現在更新過慢、內容單一、環境惡劣。這種問題已經存在了許久,卻遲遲沒有得到解決。
再來看看「要火」的《風暴英雄》,玩家一直相信,暴雪會持續運營自己的遊戲,而不是拋棄它們。無論盈利與否,暴雪都會一直為那些喜愛遊戲的人延長遊戲壽命。《暗黑2》便是很好的例子:在18年之後,仍然有一批骨灰玩家會上線砍怪,也仍然有一批工作人員會去維護伺服器。但如今暴雪停掉了《風暴英雄》職業聯賽以及抽掉走了部分開發人員,這種做法讓所有熱愛這款遊戲的玩家手足無措,他們甚至無法相信暴雪會出此下策。
此時的暴雪,已經不再像從前一般善於傾聽玩家的聲音。
雖然在遊戲的運營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但對於當時的暴雪來說其實也不至於傷筋動骨,畢竟有著魔獸星際暗黑三個宇宙級IP在這裡,吃老本也夠了,但怎麼也沒想到,暴雪能做出自毀城牆的操作。
在2018年暴雪嘉年華,作為壓軸的《暗黑:不朽》一經亮相就引來了一片噓聲,而Wyatt Cheng的一句"你們沒有手機麼?"更是將這種不滿推上頂峰,看他的表情,我想他對這種情況的出現一定感到非常迷惑。很明顯,暴雪不知道自己的粉絲真正想要的東西,或者他們知道,但決定無視。
而跳票到2020年初的《魔獸爭霸:重製版》更是將這種不滿推上了頂峰,隨便打開一個論壇,玩家的抱怨與責罵依舊不絕於耳。暴雪承諾了重新建模的角色與動畫、煥然一新的地圖與戰役、全新升級的界面與地圖編輯器、高清呈現4K解析度,畫出來一張令玩家垂涎欲滴的大餅,結果做出來不好吃不說,面都沒蒸熟。M站玩家評分直接給了個0.5,名列倒數。
暴雪一直被認為是"玩家的夥伴",但如今這種被夥伴所背叛的感覺,想必不太好受。而我們不禁要問,這個已經讓人覺得愈發陌生的暴雪,它的內部到底發生了什麼?
資本與匠心的矛盾在之前《流放之路》的Exilecon上,暴雪北方(Blizzard North)創始人戴維·布雷維克(David·Brevik)、埃裡希·謝弗(Erich·Schaefer)和馬克斯·謝弗(Max·Schaefer)接受了PC Gamer的採訪,談到了有關暴雪近年來的發展與現狀。
"暴雪的改變不是一點,而是完全的轉變。"
布雷維克表示,暴雪的文化價值變了,在繼《暗黑破壞神》、《魔獸爭霸》、《星際爭霸》成功之後,原創性的工作越發的難以展開,而且公司的官僚主義也愈發盛行。
馬克斯·謝弗說道:"我們留在暴雪是無法生存的,那會逼瘋我們,因為我們只想組建一個團隊,做我們想做的遊戲。早期的暴雪,這是可行的;但作為一個娛樂帝國的暴雪,這無法做到。"
曾經動視是動視,暴雪是暴雪,兩家公司自成體系互不幹預,但自從維旺迪收購了動視,又收購了暴雪之後,強行將兩家公司合併成動視暴雪。雖然當時暴雪高層表示,不會受到動視公司高層的任何影響,但慢慢的,暴雪已經不由自主的產生了一些改變。當兩股不同的創作理念碰撞到一起勢必會分出個主次,很遺憾,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是動視贏了。
14年泰坦項目取消時。就有消息傳出泰坦的隕落受到了資本的影響,一個投資周期過長,回報期望又不明朗的項目很難讓決策層對它保持信心。雖然從商人的角度來說,這個決斷無可厚非。但也不應忘記,曾經暴雪就是靠著一種反商業模式的匠心,靠著對作品的一次次打磨,一次次,才鑄就了"暴雪出品、必數精品"的輝煌。
而當暴雪也走上了商業化之後,它就變得和這個世界上其他的公司一樣,不再是那個一心要做有"樂趣"和"激情"遊戲的公司,夢想與熱愛在資本的面前總是如此無力,當傳統的暴雪模式無法滿足資本所需要的短期效益之時,有人選擇了妥協,也有人選擇了堅持,於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陸陸續續的見證了多位功勳老臣的離職。而他們,本應是暴雪精神的中流砥柱。
現在的暴雪,宛如在大海上漂流的忒修斯之船一般,從裡到外已經徹徹底底不是當年那個讓玩家高呼信仰的暴雪了。它變得不再願意好好地琢磨遊戲來滿足玩家,而是迎合市場,緊跟風向,迫切的想要打造一個新的商業帝國。對如今的暴雪來講,遊戲不只是藝術品,它更多的成分,只是一款商品而已。
希望暴雪能讓我再愛一次
在19年的暴雪嘉年華中,開場《暗黑破壞神4》的公布讓暴雪股價瞬間拉升了1美元左右,最高到達了57.43美元。
不知道如今的新的暴雪高層看到這一情況會有何感想,先不說方向是否正確,他們確實努力的想要帶領暴雪走進新的時代,但沒想到玩家最買帳的,還是曾經的暴雪。
很少有遊戲公司能擁有數目如此龐大的死忠粉絲,這是暴雪最寶貴的財富,也是他們多年努力經營的最好回報。但不得不說,大人,時代變了。如今的遊戲界已經和二十年前大不相同,曾經的暴雪娛樂只是一家單機遊戲製作公司,而在 2019 年的今天,智慧型手機市場都已打的不可開交,遊戲市場環境用天翻地覆來形容毫不誇張。
暴雪是一家慢工出細活的遊戲公司,"暴雪出品,必屬精品"曾經被所有暴雪粉絲掛在嘴邊,但不得不說,隨著暴雪耕耘的時間也來越久,肩上所背負的包袱已經越來越大。如今"老三樣"在經過了多年的深耕已略顯疲態,世界觀、劇情、角色隨著時間線的推移越走越沉重,過高的操作門檻也讓新玩家望而卻步。如今越來越多的玩家吐槽暴雪的"吃書"行為。但仔細想想,一款創作於十幾年年前的遊戲,又有誰能在當年就將十幾年後的故事考慮進去。
《爐石傳說》、《守望先鋒》或許就是暴雪未來方向的體現:一邊穩定老玩家,一邊在爭取新玩家。但暴雪太急於打開新玩家的市場了,而且這批"新員工"顯然在這件事情上沒什麼經驗,步子邁得太大惹了眾怒,不僅新玩家沒吸引到,還搞得老玩家怒火中燒。
19年的暴雪嘉年華相較於18年簡直是打了個翻身仗,暴雪的口碑也似乎有了回暖的跡象,但沒想到,姍姍來遲的《魔獸爭霸:重製版》又將一切打回原形。其實玩家的期望非常簡單,他們只想玩到暴雪出品的精品遊戲,如果暴雪可以少點浮躁不負所期,玩家自然也會回應暴雪最熱情的擁抱。
磨難是成長的必經環節,沒有什麼公司是一帆風順的,暴雪也不例外。重要的是在過往裡能學到什麼,能讓未來繼承什麼,改變的結果很難預料,但改變本身或許正確的。如今的暴雪已經到了背水一戰的地步,是就此泯然眾人,或是置之死地而後生,我們不得而知。但至少,筆者是希望暴雪能重拾往昔輝煌。
畢竟,世上做遊戲的公司有無數個,但名為暴雪的遊戲公司,只此一家。
最後抖個機靈:魔獸世界肝臟硬化,星際爭霸視力變差,守望先鋒一堆外掛,爐石傳說環境固化,迪亞波羅手遊挨罵,要說暴雪什麼好玩,還是風暴好玩到炸。
-END-
關注「碎碎念工坊」,傳播遊戲文化,讓遊戲不止是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