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又發新通知,研究生迎來好消息,畢業證不再和論文捆在一起

2020-12-28 騰訊網

文|小玉說

隨著2021年研究生考試大幕的拉開,2021年考研也被冠上「最難年」的稱號,不僅今年考研人數競爭激烈,上岸難,而是每個科目的試題都很難,尤其是英語,看到試題的那一刻很多考研黨直言,差點哭出聲來。

儘管如此,今年的考研報名人數依然達到了377萬,即便在考前仍會有大量的考生由於心態和備考不足而棄考,但上岸情況依然不容樂觀,而考研上岸並不是唯一的終點能順利畢業,才更關鍵。

「論文」是壓在所有研究生身上的一座大山

眾所周知,想要順利畢業「論文」是關鍵,很多學生因為不能發表論文導致延畢,還有些學生向期刊出版商購買版面,只為自己的論文能夠刊登代寫論文、拼湊論文,成了研究生不得不面對的事實。

所以,導致很多論文即便是發表了,也並不代表是優秀的論文,只能便宜了以此獲利的商家,加大了研究生畢業的成本。還有些研究生,為了能爭取發表論文,給導師提供免費的勞動力

只為導師能提前帶學員進組做項目,早點寫出論文,也讓導師可以多指導一些。於是就出現了,學員幫忙給導師做很多與學術無關的事情和導師拉關係的現象,不然會影響順利畢業。

這樣不良的風氣也導致了研究生畢業極為不公平的現象,影響研究生對學術的研究,為整治這種現象,近日教育部出手了,採取了以下措施。

教育部出手,研究生表示幸福來的太突然

針對研究生在讀期間出現的一系列問題,近日,教育部明確提出了10 項要求,主要針對「唯論文」現象,提出了整改意見,其中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不得將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作為學位授予的唯一標準

這一點主要是針對那些為了能在期刊上發表文章,而花錢版面的研究生,只要能在指定的期刊上發文章,無論質量好壞與否都能順利畢業。這也導致了研究生為了發表論文不擇手段。

教育部明確表示,學校和導師對研究生的評價應該是多元化的,不能盲目和過度依賴甚至相信論文期刊,這也就說明今後,論文不再和畢業生捆綁在一起,很多研究生表示,幸福來的太突然。

第二,學校不能過度相信期刊,杜絕以刊評文、以刊代評、以人評文的現象

現如今,一提到好的論文,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有沒有在SSCI或者是CSSCI上刊登收錄過,來評價論文的好與壞,很多高校也是如此,接盲目的藉助數據來評價論文的質量

並把它作為評定研究生獎學金、畢業甚至是導師們評定職稱的標準。所以,教育部再次出手,也是要整治這一現象,保證研究生論文的創新和貢獻,防止學校以期刊數據作為評定研究生人才的標準。

這樣的政策,對研究生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學生們可以專心研究學術,不再為了畢業而被與學術無關的事情支配。雖然,教育部解決了畢業生「唯論文」的難題

而這並不代表著,研究生在校期間,就可以不寫論文,要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科研上,學生應更加專研學術知識,為國家的科研事業做出貢獻。

研究生期間要做好以下幾件事情

努力學好專業課

專業課是搞科研的前提,只有把專業課的知識結構梳理清楚,掌握明白,你才能在自己研究的領域上做出貢獻,那麼日常就要多讀導師推薦給你的書籍,做好筆記,多與同學們交流探討,掌握獨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爭取一些獎項

在研究生期間,有些獎項是非常關鍵的,學生最好要爭取拿到每一年的學業獎學金,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學生努力學習的一個見證,其次,爭取拿到一次國家獎學金,對學生順利畢業以及日後的就業都有幫助。

寫好一篇論文

在研究生期間,如果你對學術足夠專研是可以寫出一篇優秀的論文的,論文能訓練一個人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更是學生日常學術積累的總結。

一篇好的論文並得到發表,也會對你評定獎學金有一定的幫助,但前提是,並不是花錢發表,是你的論文足夠優秀,你的學術想法和研究成果,獲得了認可。

今日談談話題:你支持不把論文和畢業證落榜在一起的政策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教育部下發通知,研究生迎來2個「壞消息」,學長調侃還好畢業了
    考研成為大趨勢,但研究生迎來2個「壞消息」第一個「壞消息」:部分高校不再為研究生安排宿舍這一消息其實我們從2021年的高校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就能看到,比如北京大學表示,自2020年入學的研究生開始,學生試試申請住宿的制度
  • 教育部發來通知,本科生迎來「壞消息」,大學生畢業難度再次升級
    教育部發來通知,本科生迎來 「壞消息」,大學生畢業難度再次升級 上了大學以後,很多大學生的努力程度明顯下降,甚至還出現了「60分萬歲」的理論,為自己的不努力找藉口,其實上了大學,由於專業難度的提升,課程的增加,學生更應該去努力學習
  • 教育部發布通知,研究生迎來「好消息」,高學歷時代或將來臨
    教育部發布通知,研究生迎來好消息 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高學歷時代或將來臨每年的研究生考試都和高考類似,競爭十分激烈,教育部發布通知,明確表示: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
  • 教育部新發通知,「研究生」或將換「新顏」,學生聽了扶額稱慶
    但今年大家的壓力並沒有以往的學生那麼大,因為教育部新發的關於研究生改革的通知讓他們有了順利進入自己心儀的大學更多的可能性。那麼究竟是哪些措施能讓學生們聽了之後這麼高興呢?首先:對研究生進行了哪些改革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都很受大家的重視,尤其是今年因為疫情的客觀原因使得大學生找工作變得更加困難,但國家也及時地給予了大學生一些政策保護,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項就是支持大學生畢業後繼續考研深造,與此同時,教育部新發布的通知中,關於研究生的一些改革措施學生們聽了之後都開心不已,扶額稱慶。
  • 教育部發來「好消息」,事關研究生畢業,學生直言幸福來的太突然
    教育部明確表示,學校和導師對研究生的評價應該是多元化的,不能盲目和過度依賴甚至相信論文期刊,這也就說明今後,論文不再和畢業生捆綁在一起,很多研究生表示,幸福來得太突然。並把它作為評定研究生獎學金、畢業甚至是導師們評定職稱的標準。所以,教育部再次出手,也是要整治這一現象,保證研究生論文的創新和貢獻,防止學校以期刊數據作為評定研究生人才的標準。
  • 教育部通知來了,大學生迎來「大變化」,畢業變難,學生欲哭無淚
    畢業論文按一門課程計,是普通中等專業學校 、高等專科學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及研究生學歷專業教育學業的最後一個環節,為對本專業學生集中進行科學研究訓練而要求學生在畢業前總結性獨立作業、撰寫的論文。
  • 教育部又發重磅通知,科研人員迎來最好消息,高富院士被熱議
    因此,很多人開始倡議提高科研人員的薪資待遇,更加重視科學事業的發展和科技人才的培養,教育部近期又下發了一條重磅通知,使得廣大科研人員們迎來了好消息,並且高富院士也意外躺槍。在近期教育部和科技部聯合下發的《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在此份意見當中,明確的規定了SCI論文不再是唯一權威的、最重要的評價指標。
  • 教育部發布新訊,考研學生迎來「好消息」,考生:值得慶祝
    文/校園生活新風向(歡迎轉載)給人以魚,不如教人以漁距離今年的「碩士研究生」的考試時間越來越近了,最近這段時間發布新的消息,除了關於「疫情」的最新動態外,就是關於各大高校的「保研」情況了,由於今年的特殊性
  • 教育部通知,中小學生迎來「好消息」,教師迎來「壞消息」?
    早段時間關於江蘇家長退群事件被大家所熱議,事情的經過就是一位老師用比較嚴厲的言語在群裡批評其中一位家長沒有給孩子改作業,這使得家長憤然而直接退群,後面這位家長在某平臺發視頻怒懟老師並發出了靈魂拷問:「教是我教,改是我改,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
  • 教育部針對研究生:確立這三大好消息,個別導師卻高興不起來
    考上研究生之後,同學們是打自內心的高興,認為自己的努力終於有所收穫。原本以為只要自己足夠努力,足夠優秀,研究生就能夠順利畢業。但等到自己真正讀研時才會發現,研究生想要畢業沒有那麼容易。有些同學很優秀,會跟著導師一起做科研項目。所以導師自然不會想失去如此優秀的勞動力,會刻意卡住畢業時間,不讓這些同學畢業或者是讓他們延期畢業。也有的導師會一直不給學生的學位論文籤字,不想讓自己的學生順利畢業。
  • 教育部通知:中小學生迎來「好消息」,大學生卻迎來「壞消息」
    只有出自內心的羞恥心和不願見惡於人的畏懼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 ——洛克  隨著我們對教育的不斷發展,也喚醒了家長們的認知,我國的教育一般來說分為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不過在這個領域之中,應試教育所佔的分值都比較大,尤其是中小學生需要面臨很多考試,從月考到期中考試、期末考試,還有三次重要的升學考試。
  • 研究生迎來兩個「壞消息」,學生欲哭無淚:上學難畢業更難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懂得還不等於已知,理解還不等於知識。為了取得牢固的知識,還必須進行思考。思考的意思是什麼呢?如今研究生也是迎來了兩個壞消息,第一個消息就是部分大學通知,將會取消為研究生安排學生宿舍的計劃,讓很多學生欲哭無淚,就連清華和北大這兩所頂尖高校都已經宣布,在2021年的招生簡章中表示,都會改變過去為所有研究生提供校內住宿的辦法。
  • 教育部最新消息,各省大學生都按耐不住了?畢業生抱怨想回學校
    隨著疫情控制不斷確定好轉,現在有很多的省份公布了開學的通知,但是在這期間還是有很多的家長擔心,孩子開學會不會不安全,等一系列問題。同時也有很多的網友看到開學最新通知後,紛紛發表評論說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祖國的未來,開學一定要謹慎,等疫情真正的結束後在開學是最佳的時刻。
  • 考研學生迎來2個壞消息,讀研有多難?家長:不能讀研究生了
    我國研究生教育的現狀當前,我國每年的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數即將達到900萬人,今年考研的人數也突破了400萬人,據教育部消息,我國2020年的研究生在學人數也將突破300萬考研學生迎來2個壞消息,讀研有多難?
  • 教育部公布本科畢業論文抽檢辦法,消息一出,很多人睡不著覺了
    近日,教育部公布本科畢業論文抽檢辦法,2021年1月1日起,本科畢業論文,每年抽檢一次,抽檢對象為上一學年度授予學士學位的論文,抽檢比例原則上不低於2%,如果查實畢業論文中存在抄襲、剽竊、偽造、篡改、買賣、代寫等學術不端的行為,將撤銷已授予學位,並註銷學位證書。
  • 教育部:不適合讀研的學生要及時「分流退出」,研究生:該長心了
    教育部明確提出:不適合讀研究生的儘早分流退出 隨著國家對高等教育的不斷規範和要求,近年來教育部對大學生個研究生以及博士生的要求也更加嚴格,
  • 教育部最新通知,中小學生迎來「好消息」,家長:幸福來得太突然
    教育部發布的通知中,還明確要求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斷發揮鄉村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同時要加強鄉村教師培訓,加強定向公費生培養,發揮新技術的助推作用,不斷深化師範生培養課程改革,加大對教師行業的管理,說到底,最受益的還是我們孩子們。
  • 教育部新通知,專科生迎來「好」消息,高中初中畢業還有機會嗎?
    但是在現在社會形勢下,專科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待遇還是有所欠缺。為了改變專科生和本科生在就業時的不同,確保就業的質量,教育部是出臺了不少相關的政策,這2點新變化專科生一定要知曉:1、為了更好地促進大學生的就業,明確要求相關用人單位在進行人才的招錄時,不得以名校和高學歷來作為必要的條件。
  • 教育部:研究生導師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
    各地各校要落實學校黨委書記和校長師德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院(系)行政主要負責人和黨組織主要負責人直接領導責任,按照準則要求,依法依規建立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違規責任認定和追究機制,強化監督問責。對確認違反準則的相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要按照《教育部關於高校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教師〔2018〕17號)和本單位相關規章制度進行處理。
  • 教育部宣布研究生擴招18.9萬,日本京都拒絕停課要求
    ,快速了解政策動態和新聞熱點。 今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公開研究生擴招和專升本規模具體數據。據悉,研究生招生預計同比增加18.9萬,專升本規模預計32.2萬人。另外,針對就業問題,教育部也同時推出四項就業措施,最大程度增加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