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不死:大齡玩家們只是沒有遊戲可玩

2021-02-15 網易愛玩

「我不再年輕了……」「隊友需要我,我這老頭還有點用!」,《守望先鋒》裡的士兵76如此說道,更何況是今天的大齡玩家呢?

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全民討論:對於遊戲,你會保持一輩子的熱情嗎?」主題徵稿,作者 karasu,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雪莉·庫裡(Shirley Curry),這位八十歲左右高齡的老奶奶在Youtube上直播《上古捲軸5:天際》,並且有了近17萬粉絲。

雪莉是一位真正的大齡玩家

我們雖然不像雪莉的年齡這麼大,但不少70後、80後玩家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已經老了」。事實上,30歲及以上的「大齡玩家」的數量正逐漸增加。這些大齡玩家是支撐著遊戲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娛樂軟體協會(ESA)每年都會發布一份關於美國電腦和視頻遊戲行業的報告,遊戲玩家的平均年齡是報告中的一項重要統計數據:在2016 年,美國遊戲玩家的平均年齡為35周歲。

據ESA的報告可知,2016 年介於18-35周歲的玩家佔美國遊戲玩家總數的29%,年齡在50周歲以上的玩家佔比達到26%,只略低於年齡18周歲以下玩家的佔比(27%)。ESA稱在2015年,美國高齡玩家(年齡超過50歲的玩家)人數實際上超過青少年玩家,達到了3500萬——比加拿大全國總人口還多。

電子遊戲行業從誕生至今不過四十年,電子遊戲史是十分簡短的。歐美最早一批接觸到街機遊戲《乓(Pong)》和雅達利的少年們現在也不過50歲左右。日本從八十年代進入遊戲市場,其最老的一代玩家群體也不過是四五十歲。這樣一批玩家不少是從雅達利、FC(NES)、MD、PS等等一路玩過來的,他們直到中年也沒有失去對遊戲的熱愛。且因為擁有經濟來源能夠支持自己喜歡的遊戲,是遊戲市場的一大支柱。但正是這樣一群「老兵」,現在正面臨著缺少適合自己玩的遊戲的困境。


正如《家用電腦與遊戲》2006年第10期中對於幾位老玩家的訪談中提到的一樣,曾經酷愛格鬥遊戲的玩家張弦(化名),面對3D格鬥遊戲,他已經成為了一個旁觀者,「和電腦打打還可以,絕對不敢拿出去和人較量。」其實《VR戰士》、《刀魂》和《鐵拳》這些3D格鬥遊戲的前幾代,張弦都曾經練過,而且練得也很純熟。但在這些遊戲推出新版本後,他發現自己很難再去一代代地適應。這和3D格鬥遊戲強調近身膠著而非距離判定的打法有關,與2D格鬥遊戲相比,3D格鬥遊戲更講究手法,需要更多的練習,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下,張弦已經不可能再有時間和心境拿著手柄去反覆練習。

這樣的情況在許多的老玩家身上都出現了。年輕時背板、背出招表、練習反應速度這些事做起來很容易,而當玩家們變老後便有些力不從心起來。但一代玩家老去了又有新一代的玩家進入了市場,於是廠商們仍把重心放在青少年身上,開發迎合他們口味的遊戲。這本身無可厚非,老玩家們對於年輕人的喜好或許有些跟不上或是不適應,但他們也一樣喜好熱血的劇情、感人的故事、刺激的槍戰和格鬥,所以不是遊戲內容不適合大齡玩家,而是針對年輕人所設計的複雜的出招表和要求迅速反應的射擊、格鬥這樣的遊戲方式不適合大齡玩家們了。大齡玩家陷入了對遊戲仍有熱情但親自上手又力不從心的困境,沒有適合自己的遊戲可玩,這也是現如今看遊戲視頻體驗遊戲的玩家數量日益增多的原因之一。

在前不久的萬聖節中,國外一名大叔神COS《守望先鋒》裡的士兵76

現如今的遊戲廠商對於大齡玩家們仍不夠重視。鮑勃·德舒特(BobDeSchutter)是俄亥俄州邁阿密大學的一位應用遊戲設計教授,他預計如果聯合國的人口統計趨勢數據準確,那麼到2045年,美國大齡玩家人數將增長到1.05億。日本與中國也處在老齡化社會中,大齡玩家的數量及其佔比會只增不減。但如果遊戲行業不願了解高齡玩家的興趣,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那麼當高齡玩家人數遠遠超出今天的數字時,遊戲行業將如何容納他們?

大齡玩家由於反應速度不如從前,且因為家庭、工作及生活其他方面都需要操心,其對於遊戲就有著操作容錯率高和遊戲可碎片化進行的這兩大需求,同時滿足這兩大需求的自然就是手遊。2014年初,移動廣告平臺Tapjoy曾對平臺上的消費者進行調查,希望能夠了解更多手遊玩家的信息及其習慣和偏好,結果發現:71%的玩家年齡在25歲以上,一半以上的家庭收入超過5萬美元。大齡玩家佔比較高,擁有一定經濟實力,而且並不排斥消費。據7881遊戲交易平臺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手遊用戶在遊戲道具上的消費比例明顯上漲。隨著手遊市場日漸成熟,手遊用戶逐漸習慣手遊付費與道具付費的消費方式。自手遊興起以來,傳統遊戲受到手遊的巨大衝擊、手遊將取代傳統主機遊戲的聲音不絕於耳,這一現象與傳統遊戲市場缺乏適合大齡玩家的遊戲、大齡玩家選擇轉投手遊陣營也有一定的關係。

一位來自日本的骨灰級遊戲玩家:加三清先生,他最喜歡《黑暗之魂》系列

遊戲廠商忽視了大齡玩家群體的需求,也與其員工組成有關。遊戲開發需要學習能力強、自學生時代就接觸、掌握遊戲引擎及相關開發工具使用的年輕人。大齡程式設計師如果沒有保持學習的話就會技術落後,但人到中年學習能力不如年輕人,身體狀況也不像年輕人那樣能經常熬夜加班,自然競爭不過年輕人,這也是現在程式設計師中年失業危機產生的原因之一。據國際遊戲開發者協會(IGDA)在2015年進行的一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所有遊戲開發者中,年齡超過50周歲的開發者佔比僅為1%。在玩家更新換代速度飛快的遊戲行業,遊戲公司對大齡開發者招聘意願不高,某種程度上對他們找準大齡玩家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發遊戲造成了阻礙。雖然遊戲廠商招聘年輕員工也有其正當理由,但正如上文所說,大齡玩家是遊戲行業的一大支柱,不應該被忽視,需要有針對地開發遊戲,這或許是遊戲廠商今後在招聘員工時所應考慮到的。

另一方面,大齡玩家還面臨著來自玩家群體內部的一種歧視。年輕人都容易起衝突,在遊戲領域內更是如此,從當年遊戲雜誌上世嘉黨和任天堂黨的論戰便可看出。當新玩家們接觸到遊戲時,不可避免地會與老玩家之間產生摩擦。部分新玩家認為老玩家秀資歷、有優越感;部分老玩家出於懷舊的心情認為新玩家們不懂某遊戲的文化和歷史積澱(這在一些具有較長歷史的系列大作中尤其明顯),新玩家的湧入使得愛好者圈子的素質降低;新老玩家在系列作品中哪一作更好上也經常發生爭執。這一系列矛盾都使得大齡玩家們經常受到來自玩家群體內部的歧視(當然這並不是說新玩家就沒有受到偏見)。雪莉雖然擁有17萬粉絲,但她的視頻下仍有年輕玩家評論「滾開,你不屬於這,你太老了。」這樣的歧視也在消磨著大齡玩家的遊戲熱情。


也會有些老爺爺老奶奶有著年輕人的喜好

玩家群體間的歧視一時之間難以改善,但遊戲廠商是可以對大齡玩家有所關照的。比如在傳統遊戲中加入簡單模式,並非單純降低AI難度及敵兵數量,而可以像任天堂的《超級馬裡奧3D大陸》一樣,隨著玩家挑戰次數的增加給予玩家更多的幫助道具,再度失敗就給予無敵buff,最後給玩家直接飛到關卡終點的道具。這樣一步步降低難度,可以幫助大齡玩家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難度,既不至於因為力不從心卡關失去信心,也不會因為難度過低失去挑戰性。總之,遊戲廠商也好,玩家群體也好,都需意識到大齡玩家群體的存在並直視他們的特殊需求。我們都會變老,如果不想我們變老之時失去相伴多年的遊戲樂趣,就必須重視大齡玩家這一群體。


歡迎參加——愛玩網百萬稿費徵稿活動:當金牌作者,開網易專欄,領豐厚稿費,得專屬周邊!

遊戲專欄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



微信ID:play163

喜歡我 就關注我吧~網易愛玩

相關焦點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遊戲中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老兵盤點!
    美國著名將領麥克阿瑟在退役後的一次演講上,說過這樣一句話「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越南戰爭後產生了大量的退役、傷殘士兵,其中有的老兵在家鄉安穩的度過了晚年,而有些老兵卻因為種種問題得不到妥善安置,甚至一度出現了老兵集體遊行。現實生活中老兵們的狀況有好有壞,那麼遊戲中經典的老兵形象有是怎樣的呢?
  • 老兵不死,只是不讓死——《喋血戰士》
    老兵不死,只是不讓死——《喋血戰士》你看隔壁的黑暗電影宇宙,死翹翹了還能沒事詐屍一下,不玩大宇宙改玩小製作,推出個《隱形人》反而還不錯。想要建立一個成功的電影宇宙,人物角色是重中之重,如果人物角色沒有立起來,那麼就不會有好故事可言。比如死侍,觀眾可能不記得兩部電影的劇情,但會記住他是一個亦正亦邪又重情重義的角色。比如這裡的雷,觀眾們看到的是一個一如既往的範·迪塞爾,看不出這個角色和他以往的角色有啥區別。
  •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提起這句話:「老兵永遠不死,只會慢慢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就不由得想起那個叼著玉米棒子菸斗的麥克阿瑟,和他在1951年4月19日被解職後在國會大廈發表的題為《老兵不死》的著名演講。我的生命已近黃昏,暮色已經降臨。我昔日的風採和榮譽已經消失。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宿遷記者顧園園同志運用腳力,為「老兵不死」作出的努力令我感動;新華社解放軍分社社長賈永同志善用眼力與腦力,寫下一篇篇關於長徵、關於抗戰、關於解放的好稿令我欽佩;央視著名編導呂大慶同志紮實的筆力記錄下老兵永恆的激情,給人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可是為何?為何要讓我如此接近殘酷的現實?
  • 老兵不死,只是隨著夕陽遠去
    其實心裡很不是滋味,他們是見證歷史的使者,他們是大漠的胡楊,他們才是歷史的眼睛,國人,不該忘記歷史,在活著的時候讓這些英雄多一點欣慰,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老兵不死,只是睡在夕陽裡遠去,老兵不死,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那碗黃瓜湯在我們離開的時候爺爺還在喝 ,只是黃瓜湯確是我對爺爺最後的記憶。
  • 玩國際服的兄弟們,騰訊爸爸喊你回國服吃雞!|軍武遊戲
    人物的等級上限也將提升至45級,玩家可以繼續升級並自定義自己的角色。在遊戲中,玩家將獲得大量全新武器,包括4件傳奇武器、1件服裝、2種新坐騎。此外,人物的全身可製作裝備也將開放2個全新等級。《無形者》將於1月23日正式推出,所有擁有《刺客信條:起源》季票的玩家均可免費獲得。同時,DLC《無形者》也支持單獨購買,售價為48元。貌似是很良心,實際不好說!
  • 這遊戲玩了都得吐?玩家們是這樣評價索尼PS VR的
    但是在店裡試玩的時候,體驗是很驚豔的。Plasma:VR頭盔畫面解析度低,除了硬體的問題,還有遊戲的問題。我試了一下用PS VR看藍光電影,完全沒有解析度低的感覺,個別遊戲也很清晰。但《駕駛俱樂部VR》就被一致認為畫面解析度低,那是遊戲本身的優化問題造成的。可能要等下一代,VR才能以足夠低的成本做到真正清晰吧。
  • 遊戲遲遲不上線,玩家們自己把遊戲做了出來!遊戲策劃:比我專業
    當這些經典的遊戲聲稱要推出續作的時候,老粉絲們絕對會像追星的粉絲一樣,天天關注官方號的消息,期待能夠早一點玩到自己熱愛的遊戲。當然,為了讓官方治好「拖延症」,粉絲們自然會採取一些「極端」的手段來向官方展示自己的態度。今天,小弟就來帶大家看一下,為了能夠玩到遊戲新內容,玩家們都幹出了哪些奇怪的事。
  • 【玩家投稿】玩遊戲時,主角們在吃些什麼_網路遊戲新聞_17173.com...
    【本文由頭條作者:加菲玩遊戲授權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遊戲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隨著科技的進步,遊戲也做的越來越逼真,力求真實成為很多遊戲廠商的追求,在遊戲中體味不一樣的生活也成為我們這些玩家的快樂。
  • 賣的了萌打的了遊戲:暴雪遊戲中的妹子玩家們|愛玩網
    問:為廣大在魔獸裡持續搞基的男孩子們指條明路吧!要追玩魔獸的妹子必須要具備哪些條件?夏一可:這個其實說來很簡單呀……我認為優秀的男生應該具有正直的三觀和良好的教養。只要能做到這兩點,不管顏值高不高,不管家裡有不有錢,不管妹子玩不玩魔獸,我想都會有人欣賞你的!所以……碰到呆萌的隊友可不要亂噴髒話喲!
  • 雖然大家都是玩遊戲 但總覺得女玩家似乎有些不一樣
    但因為刻板印象的存在,女玩家的關注度一直不高,直到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向遊戲出現,也讓許許多多的廠商賺足了女玩家的錢。 不過說到女玩家,男生們多少會有這樣的感受,雖然大家都是玩遊戲,但女玩家似乎和自己有些不一樣。
  • CF:老兵周年慶回歸,感嘆遊戲變化太大,很懷念以前的背景音樂
    近幾年來遊戲迎來了巔峰時期,短期內各種各樣的遊戲蜂擁而上,都在這個時候分得一杯羹。不過遊戲競爭也是很殘酷的,玩家對遊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個遊戲必須要有吸引玩家的地方,而且還要有一個好的運營者,不然很容易被淘汰,作為最後一批90後的我,小時候玩過很多網路遊戲,也見過他們的興衰。
  • 老兵不死幽靈歸來 2020年5月份全平臺遊戲發售預覽
    老兵不死幽靈歸來 2020年5月份全平臺遊戲發售預覽中文名稱:離去之前遊戲名稱:Before We Leave遊戲類型:角色扮演遊戲製作:Balancing Monkey Games遊戲發行:Balancing Monkey Games
  • 老兵不死之快打旋風
    老兵不死之快打旋風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個相當有名的街機遊戲《快打旋風》,《快打旋風》是由CAPCOM公司開發的一款格鬥類型遊戲,於1989年正式發售,最早是作為《街頭霸王》的續作進行開發的,原名《街頭霸王89》,遊戲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名叫Metro
  • 老兵不死之腐爛國度系列
    2008 年的時候由於《求生之路》等喪屍遊戲掀起了電子遊戲喪屍大潮,皮糙肉厚的喪屍大軍面對遊戲中的熱火力傾瀉前僕後繼,成為玩家發洩的絕佳窗口。然而當時的喪屍遊戲只是線性設計,並沒有出現生存主題。線性設計讓玩家雖然殺的爽快,但無法通過「探索」感受到末世環境的壓迫力。
  • 只有高智商的人才能玩的遊戲,普通玩家和高玩的差距太大了
    隨著現代遊戲的發展,玩遊戲也是需要玩家們擁有著一定的智商,很多遊戲裡面無比複雜的操作以及難度,對於很多玩家而言很難以掌控,這些遊戲並不是說玩家們沒有辦法玩,而只是高智商人群和普通玩家之間的差別實在是太過極具,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哪些只有高智商人才能玩的遊戲。
  • fgo30歲大齡玩家上電視 被父母抱怨長不大 伽摩:差點成了酒吞
    fgo這遊戲說實話相對來說在玩家整體基數上確實比不過目前主流的一些二次元手遊,但是氪金力度方面拿出來毫不遜色,有意思的是近期一位fgo的30歲大齡玩家上電視引發了玩家的熱議和調侃,而伽摩也險些成了當年的酒吞。
  • 日系遊戲玩家大有可玩 出彩JRPG遊戲盤點
    2013年,這款遊戲在3DS上發行,至今仍是日本玩家獨有的。在粉絲們年復一年的熱切呼聲中,這款遊戲終於將在全球發行,並更名為《被遺忘的過去》。  遊戲講述了英勇的主角與他的一群朋友們揭開家園秘密的故事,遺蹟中的時空門可以讓他們回到過去打敗敵人。這款遊戲與《勇者鬥惡龍6》有著相似的等級系統,玩家可以為人物指派特定的戰鬥角色,並開發可以掌握該職業技能的能力。
  • 借錢充值玩遊戲,這些玩家怎麼了?
    氪金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只要是玩遊戲的人,大抵都知道氪金是什麼東西。氪金源於日本,原為「課金」,指支付費用,特指在網路遊戲中的充值行為。至於在國內從「課金」變「氪金」,網上流傳的說法有兩種,一說是當年智能 ABC 輸入法的原因,輸入課金,顯示氪金,就沿用下來了。另一說是與 24K 氪金狗眼有關。
  • 老兵不死
    老兵唐,陝西人,愣娃。我任支隊主官時,進營門,哨兵敬禮。我看是老兵唐,回禮。他見到我,敬禮時樂的把牙呲了出來。老兵唐挺立在營門口圓墩型的哨臺上。下哨後,唐來我辦公室,習慣性的叫我連長。他在這裡工作了12年。12年時間,我從連長晉升為團長,他還是大頭兵,只是肩章上的「V」變粗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