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女生佔比超51%,頭髮長見識短被工業化經濟粉碎
我們國民的總人口中,男女比例一直以來都是男比女多,就算是抗日戰爭結束、解放後也是如此。
在教育體系,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由一開始的男多女少,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男女在學校中的比例相等。
男女高校學生佔比由2010年的26.5%快速提升到2019年的51%。普通本專科、成人本專科在校生中女生分別為1567.9萬人和392.3萬人,佔比為51.7%和58.7%。
古代說的女生胸大無腦,但沒有任何的證據表明,女性的智商天生就比男性低、無論男女,任何學科都可以學習,甭管是理科還是哲學心理學。
現在任何貶低女性先天智商不如男性的所有一切言語,都被工業化現代化經濟、教育給一一粉碎。
不然,怎麼理解在高校中,女學生要比男學生多呢?10年前的2010年,離2020年並不是很遙遠。
2010年,女大學生也只佔到總學生人數的26.5%,也就是說,一百個大學生裡,只有26個是女性。
可以說,在改開之前,頭髮長見識短、女子無才便是德、胸大不鬧、婦人之仁等都是對女性在智商、決策方面的一種侮辱。
這些人格侮辱,都是在女性沒有機會得到跟男性一樣的教育和在不公平的環境氛圍之下,對女性思想的束縛和改造。
將女性的思維改造的有利於父系權力系統統治。
隨著工業體系的發展,勞動力的解放,女性受教育的機會逐漸變得更男性一樣,由於原本社會就對女性產生了巨大偏見的環境氛圍下,在同齡人中,女生要遠比男生成熟。
有一句話不是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對於女性來講,苦澀都是女性先吃,她們早早就知道了世道的艱辛,只要給點陽光,就可以頑強的在不公平的環境下成長。
現在大學生女生超過男生,一點都不奇怪。
現在人文科技發展迅速,智能化時代到來,只要是有知識、有文化,有技能、有格局等就能參與社會勞動,獲得價值和報酬。
一個人的內在實力越發優秀,TA所創造的社會價值就越高,誰的價值越高,誰就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這個世界上,靠山山倒,靠自己才最靠得住。女孩想要更好的生活,爭取更多的機會始終都是靠自己。
多讀書,多提高學歷,提高工作賺錢的能力,對任何的一個人來講,才是最基本的本質。
那些散發 「讀書無論論」, 女孩要嫁人「不用這麼高學歷」、「如何看待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的人,只不過是一群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想拉人下水陪TA一起在沼澤地裡掙扎的蠢貨罷了。同理,男性也是如此。
只是,作為女生歧視依然不少,同工不同酬,職場歧視依然大量存在,女生們現在仍然需要努力塑造平等的社會環境,禁止挑起兩性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