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物資匱乏的的年代,拉鏈是一種非常稀缺的東西,而拉鏈本身並不是一件含有技術產出的產品,而且價格和成本都非常低。但是拉鏈生產的機器設備和生產工藝比較複雜。但有一個人他就是把3毛錢的拉鏈生意做到了50億的規模,而他的企業也成為了世界級的隱形龍頭,他就是中國拉鏈大王——施能坑。
創造「SBS」拉鏈品牌
1953年,施能坑出生於福建晉江的一個頗為貧困的家庭,為了能夠早點幫家裡減輕負擔,他在十幾歲的時候走進了一家服裝廠,成為一名非常普通的流水線工人。
每天的工作就是縫紉、製衣、包裝、搬運,按部就班的生活很普通很枯燥,不過,施能坑註定不是一個甘於平庸的人。經過五年的工作,他辛苦攢下1.6萬元踏上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們國家的拉鏈廠還比較少,而拉鏈的需求卻很大,多數拉鏈都是需要依賴進口的,由此拉鏈的成本也較高。施能坑看準這一商機,於是有了自己生產拉鏈的想法。
經過一番摸索之後,施能坑果斷出手了,他拿辛苦攢下的1.6萬元和幾位朋友一起坐火車到北京拉鎖總廠買完拉鏈之後,施能坑回到晉江,自己簡單加工了一下之後就拿去批發市場和商店進行銷售,賺取其中的差價。
創業之初誰人不苦,但施能坑是農民的兒子,他能吃苦。他每天背著2000多根拉鏈走在晉江的大街上,早出晚歸,肩膀都勒出了血痕。
功夫不負有心人,短短幾年時間,施能坑就賺到了30多萬,施能坑發現,自己這樣做二手販子只能賺些零頭,大部分的利潤都被拉鏈廠拿去了。於是施能坑把自己的30多萬全部投了進去,建立了一家拉鏈廠——潯興拉鏈廠。
而為了迅速佔領市場,施能坑開始了價格戰。從最初的一元錢到現在的批發一個三毛錢,讓他的潯興拉鏈一時間火爆起來。1991年,他創立了屬於自己的品牌SBS拉鏈,至此,中國才算是有了屬於自己的高品質拉鏈。
將企業做到中國第一世界第二
在施能坑的帶領下,SBS拉鏈品牌的表現得以提升。1995年,他成立了福建潯興集團,使「SBS」品牌拉鏈正式走向世界。
1996年,,施能坑贊助了潯興職業籃球俱樂部,「一來是為了支持福建的體育事業;二來宣傳潯興品牌,提升企業形象;三來介入體育行業,多元化發展。」
產品、技術、營銷齊發力,潯興拉鏈就此走上快車道,先後推出了200多項新產品,申請專利的有40多項,「使中國的拉鏈行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值得一提的是,施能坑做出的拉鏈不僅質量高,價格還非常低廉,他在成本上下足功夫,發動家庭成員協作降低人力成本、成立專門採購組採購性價比最高的原材料和壓低毛利率。
到了2002年,潯興拉鏈已經成為中國拉鏈行業唯一的馳名商標。2006年6月1日,福建潯興集團在A股上市,成為拉鏈行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當時的市值是21.62億元。
而上市後,施能坑重新制定了「中國布局、全球滲透」的發展戰略,收購了跨境電商平臺「價之鏈」。他也有了更大的雄心,讓潯興成為跨國公司。
2019年3月的時候,該公司發布了年度財務報告。據財務報告顯示,2018年潯興集團實現收入22.75億元,同比增長22.29%。這也算是非常傲人的成績了。
很多人可能對一個小小的拉鏈並不怎麼在意,可施能坑卻憑藉其敏銳的商業嗅覺牢牢的抓住了商機,將一個3毛錢的生意成功做到了年賺22億。
如今,「SBS」品牌拉鏈已經成為80多個國家的暢銷品牌,在世界上僅次於「YKK」,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拉鏈民企,公司市值也高達50億。施能坑也從拿死工資的普通工人,變成億萬身家的富豪。
尾聲
施能坑花了20多年時間,從當年流水線上的工人,成為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實現人生的華麗轉身和強勢逆襲,造出一段「拉鏈大王」傳奇神話,把3毛錢的小本買賣折騰成了50億的大生意。
而同時,施能坑的故事也為我們證明了一個道理:不管什麼行業,不管什麼產品,不管做什麼事,只要做專、做精了,都有很大的市場,企業都能夠不斷的發展和壯大
由此可見,不管做什麼事,千萬不要好高騖遠或者眼高手低,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若是能將一件事或一個領域的事做到極致,以後終究會有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