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商人生意經:15元的指甲刀,成本不到7毛錢,工廠年入一個億

2020-12-28 電商報

名創優品有一款修甲五件套,售價15元。

在1688平臺,類似的同款批發價只要5元。

一位義烏商人卻說,單個指甲刀的成本,其實不超過3毛錢。

在義烏,那些被很多人看不上的低價小商品背後,隱藏著的是絕大多數難以想像的財富。

從一根塑料吸管說起

九幾年的時候,義烏有一家袖珍工廠,佔地不過18畝,生產的是最常見的那種喝飲料用的塑料吸管。

一根小小吸管能賺多少錢?

工廠老闆算了一筆帳,「平均銷售價在每支8釐-8.5釐錢,其中原料成本50%,勞動力成本15-20%,設備折舊等費用15%多,純利潤約10%。」

也就是說,賣一支吸管,工廠差不多隻賺8毫錢——要賣1000支,才能賺8角錢。

但就是這麼一家不起眼的工廠,如今卻成了全球最大的吸管生廠商,伊利、蒙牛、麥當勞、肯德基、沃爾瑪都是它的客戶。「最高峰時,以沃爾瑪為首的5家超級企業的訂單量佔到了90%」。

出人意料的是,從2003年開始,這家名叫「雙童」的工廠開始逐漸放棄這些大客戶,轉頭重新去中小商超、咖啡館、奶茶連鎖店拉訂單。

原因無他,就兩個字——利潤。

在外人看來,說自己是沃爾瑪的生產商,聽起來很有面子,但是只有業內人士才清楚,跟沃爾瑪合作是最慘的事——人家每次都會把利潤給你壓到最低。

為了盈利,雙童只能在節約成本上下功夫:夜間電費成本低,工廠就把耗電高的流水線調到夜間生產;吸管制作工藝需要冷卻,生產線就設計了自來水冷卻法……

沒辦法,不精打細算,工廠就保不住那點以毫釐計算的蒼蠅腿肉。

2003年的時候,雙童公司每天會運出兩個貨櫃,也就是把8噸重的吸管發往全球各地。

8噸重的產量相當於多少吸管?大約是1500多萬支。小小吸管每個月能給工廠帶來40萬淨利潤,一年下來就將近500萬。

在各類形形色色的富豪榜上,我們看不見雙童創始人的名字。但是毫無疑問,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普通人,他卻用雙手創造了自己的人生傳奇。

值得注意的是,在擁抱小客戶之後,雙童的產品更創新,利潤率也變得更高了。

比如上圖的這款創意餵藥吸管,中間是兩個半球,裡面可以藏奶片,藏巧克力,也可以藏藥片,從此哄小孩吃藥不再難。

根據淘寶顯示,這樣的哈哈吸管,單價是1元1支,家長相當願意買單,而傳統的塑料吸管,1塊錢可以買100支。

隨著市場佔有率和利潤率的雙雙提高,雙童如今的年收入已經過億元。

一套粉色指甲刀

江浙和珠三角地區出生的人,大多都相當具備商業頭腦。搭上電子商務的春風,80和90後一代做起生意來,比他們的父輩顯得更為輕鬆。

2003年,當雙童已經年入500萬的時候,義烏小夥李重慶還在幫臺商跑外貿。對方去海外找市場,他負責每天在義烏跑工廠、組貨。

臺灣商人眼光毒辣,每次都能踩中爆款。彩帶、呼啦圈、滑板車、日本保溫杯,做一個火一個,很快就在全球開出70多家分公司。

眼看老闆發大財,李重慶蠢蠢欲動。

2003年,淘寶才剛剛起步,平臺賣家並不多。和大家預想的不同,李重慶沒有直接去開淘寶店,而是幫淘寶店家組貨。

當時所有的淘寶賣家都找工廠拿貨,一件兩件的,工廠並不願意做,就算勉強給貨,價格也會高上二三十個點。

李重慶有十多年的外貿經驗,已經和義烏工廠打成一片,由他去幫淘寶賣家組貨,顯然再合適不過。

靠義烏工廠和淘寶賣家,李重慶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第二桶,則來自於一個最常用的指甲刀。

在韓國樂天百貨,一把粉紅色的指甲刀擊中了李重慶,嗅覺敏銳的他立馬意識到,這是真正適合淘寶的產品,一定會成為爆款。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國內沒有這種具有設計感的小東西,「國內的指甲刀都是純鐵的,特別簡單。」

其次,這個東西很常用,換個前衛包裝,一定會受年輕人歡迎。

再者,基於多年的採購經驗,李重慶立馬就看出了這把指甲刀的成本——不會超過7毛錢,而櫃檯的標價是40多元——利潤是真的高。

從韓國回來後,李重慶買了一個注塑機,租了一個十幾平米的民房,開始自己動手做產品。至於銷路,多年合作的淘寶賣家自然不在話下。

只用了一年時間,指甲刀賣了四五百萬個,熱度維持了三四年。靠一個小小的指甲刀,李重慶「賺了小几百萬。」

當其他同行開始跟風的時候,李重慶已經另闢蹊徑,開始陸續推出禮品卡、開箱器、封口夾,剝橙器……總之什麼實用就做什麼。

當時一個人一臺機器的工廠,如今一年的生意是一個億。

義烏商人的啟示

在義烏,雙童公司和李重慶這樣的案例俯拾皆是。

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義烏商人的獨特氣質:

他們不好高騖遠,不期待一口氣吃成一個胖子,而是從零起步,秉持「勿以利小而不為」的心態,瞅準那些不起眼的小商品、小配件、小生意,憑藉草根的務實和靈活,在複雜的商業世界裡,為人們提供物美價廉的,最基礎的日用品。

義烏商人,雞毛換糖

1982年,義烏小商品市場是一個只有700多個攤位的馬路市場。

經過8次搬遷,十多次擴建,義烏如今的市場主體已經突破43萬戶,佔金華的一半,浙江的十五分之一,全國的千分之四。

正是這眾多義烏商人的來回奔走,讓義烏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

值得留意的是,如今京東、天貓、拼多多都提出了扶持源頭工廠計劃。電商在中國發展近20年之後,如今終於回過頭來反哺,或者說推動輕工業進行轉型升級。

不難預料的是,在未來至少十年當中,在中國成千上萬家工廠之間,一定還會湧現出無數的雙童公司和李重慶。

而他們身上的那股子務實與變通的勁頭,相當值得後來者進行學習和參考。

作者:風清

相關焦點

  • 4.9元3支護手霜包郵、一單快遞倉儲成本0.3元背後的淘工廠生意經
    廣州採詞化妝品有限公司電商經理何朝說,這在以前連他自己都不敢想像,「2017年廣州的郵費是3.9元一單,還不包含打包費和紙箱。現在發一單物流1元多,人員倉儲包裝等都省了。」除了物流成本的降低,在商品銷量上來之後,採詞的護手霜生產線從9個工人一天罐裝8000支,升級成了機器自動旋蓋、灌裝和分類,2個人就能生產2萬支。
  • 外貿熱鬧鬧,義烏靜悄悄
    往年,義烏一個城市將出口全世界80%的聖誕用品。義烏海關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前10個月,義烏共出口聖誕用品18.6億元。與此同時,中國的外貿出口已經實現了連續6個月的正向增長,貿易順差達到了754.2億美元,創下了1981年1月開始編制該數據以來的最高記錄。
  • 義烏54歲最牛大媽,一邊說英語一邊做直播,坐擁6個商鋪年銷上億
    2020年3月30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淘寶直播盛典在「雲上」召開,淘寶直播發布年度戰略,宣布未來一年將投入500億資源幫10萬中小主播實現月入過萬,打造新經濟業態,讓20萬線下門店,十萬個如同「義烏」一樣的線下市場湧入淘寶直播間。史鵬飛在電腦前,認真觀看了這場盛典。
  • 當訂單消失以後:兩個時空裡的義烏生意
    義烏的商家們,或許是最熟悉國際局勢變化的一群人,和在義烏做生意的人聊天,他們對於中東戰爭衝突、美國貿易政策變化、東南亞疫情的詳細情況,甚至中印邊境什麼時候可能緩和解封,都能侃侃而談。因為國際局勢的風吹草動都會影響到這裡人的生意。外貿尋路義烏國際商貿城,是這座城市的地標性建築。營業面積400餘萬平方米,擁有7萬個商鋪。
  • 客戶不見了,這位義烏商人的媽媽發動靈魂拷問:「你今天做到單子了...
    義烏國際商貿城醒目的標識(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朱玫潔 攝)這座建立在市場上的城市,視市場為「根與魂」。疫情陰霾阻斷了市場,也打亂了義烏商人的作息和心緒。按慣例,商貿城上午9點正式營業,往往不到這個點各家就已進入熱鬧的交易狀態。「現在到10點左右還有沒開門的。」蒂曼聖誕工藝老闆張秀芳說,「有些來也是白來。」
  • 起底落馬高官郭正鋼的商人妻子:5年半攫取15億
    瑞紡起家 2007年下半年,吳芳芳租用浙江省軍區農副業基地出租地塊策劃建設瑞紡,並獲中國輕紡城支持,「前景光明」。 吳芳芳1969年生於浙江淳安縣一個工人家庭。和吳芳芳相熟的金姓商人說,吳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做小生意,初期一直默默無聞。
  • 甜蜜生意經:紅糖背後的「義烏故事」
    1982年9月,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湖清門小百貨市場成立。1984年,義烏提出「興商建縣」的發展戰略,義烏市場的發展駛上了「快車道」。義烏小商品經濟的繁榮發展,挑貨郎們也紛紛轉行做起了小商品生意。「雞毛換糖」成為了「過去式」,義烏紅糖製造業也逐漸沒落。
  • 賣口罩的小姐姐:一位義烏女老闆在非常時期的非常商機
    27日當天,為期15天的義烏2020防疫商品對接會在義烏國際商貿城拉開帷幕,據統計,活動首日累計客流達2.7萬餘人次。郟春芹自己也沒想到,有一天她不僅銷售,甚至還造起了口罩。做了整整20年生意,郟春芹賣過很多東西,但是口罩從來不在其列。隨著海外疫情的變化,以口罩為代表的防疫物資的外貿需求量急劇攀升。
  • 一片成本不到2毛錢,卻能年賺13億!讓無數中國男性「甘心花錢」
    可別小看這個產品,它一年能賣出近10億片。早在2015年,匯仁腎寶就一年賣出了8.8億片,銷售額達到12.77億。腎寶片的目標人群是超過30歲的男性,需求很大。男科用藥是個很大的市場,當年另一個產品「金戈」一上市,銷售額就超過了7億。而且,腎寶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利潤特別高!
  • 義烏直播掘金潮:有人狂賺700萬,有人賠到傾家蕩產
    前有口紅一哥李佳琦從月入6000元到購買1.3億豪宅;後有吸金女王薇婭直播賣火箭,定價4000萬,一秒賣到下架;再有羅永浩進軍直播,以6000萬價位籤約抖音,首秀成交額超1.1億元,鮮活的造富神話,刺激著大批蠢蠢欲動的後繼者們。而在業內,又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人生要想贏,直播去義烏」。
  • 幾塊錢成本造出「大牌口紅」 暗訪直播帶貨背後的造假生意
    原標題:暗訪|超低價「名牌口紅」何來:直播帶貨背後的造假生意根據做工細節好壞之分,以幾毛錢至5元錢不等的成本,就能造出一支正品需要三四百元的假口紅。經過造假者的分銷,這些假口紅通過微商、直播帶貨、網店、線下門店等渠道流入市場。
  • 世界最大的拉鏈製造商:靠3毛錢的生意做遍全球,暢銷80多個國家
    現實生活中,真的有人做到了積少成多,靠一個無關緊要的小企業可以通過長期專注而獲得巨大的利潤。比方說,伍爾特公司,專門做螺絲的,德國海因公司,專門做泡泡水的;還有公牛,專注做插排的。以及我們今天要說的靠著3毛錢的生意,做遍全球,並且一年賺到22億,堪稱真正的商界大佬,他就是施能坑,中國「拉鏈大王」。
  • 聖誕快樂,一個歐洲人眼中的魔幻義烏
    ,義烏12月14日,義烏下了2020年第一場雪,我們在雪中抵達了這座「世界工廠」。年紀稍輕的一家四口,夫妻倆是溫嶺人,現在在義烏安了家。他們做聖誕球的新工廠即將建好,媽媽決定不再做生意,給兩個即將上小學的兒子做陪讀。一對姐妹,姐姐在外地上學,妹妹留在義烏的家裡學做生意,學校放假的時候,姐姐才會回到義烏,姐妹倆肩並肩在聖誕用品工廠裡幹活。
  • 一個西方人拍下他眼中的魔幻義烏
    一對青年夫妻,開了一個聖誕帽的手工作坊。因為人手不足,他們只能把工程外包給附近的村民,讓他們幫忙。年紀稍長的一家三口,開了一家聖誕用品工廠。雖然生意很成功,但他們還是住在員工宿舍裡。父親在努力打拼,讓工廠更加穩定,希望未來可以給女兒提供她想要的生活。年紀稍輕的一家四口,夫妻倆是溫嶺人,現在在義烏安了家。
  • 中國拉鏈大王:將3毛錢的小生意做到50億,創造世界級隱形龍頭
    在上個世紀物資匱乏的的年代,拉鏈是一種非常稀缺的東西,而拉鏈本身並不是一件含有技術產出的產品,而且價格和成本都非常低。但是拉鏈生產的機器設備和生產工藝比較複雜。但有一個人他就是把3毛錢的拉鏈生意做到了50億的規模,而他的企業也成為了世界級的隱形龍頭,他就是中國拉鏈大王——施能坑。
  • 莆田假鞋工廠被一鍋端!你撿漏的尾單限量鞋,成本可能只要50元!
    莆田假鞋工廠被一鍋端!你撿漏的尾單限量鞋,成本可能只要50元!50元至80元不等。警方在莆田搗毀制假運動鞋工廠Θ 今年7月起,警方在外省市連續抓獲多個銷售假冒該品牌運動鞋的犯罪團夥,而進貨渠道都指向了福建莆田。在莆田一家無名工廠,民警發現田某有重大作案嫌疑,11月6日,警方當場抓獲以田某為首的犯罪嫌疑人15名,繳獲假冒品牌運動鞋6萬餘雙、半成品10萬餘雙以及制假設備500餘套,涉案金額達1.2億餘元。
  • 人生要想贏,直播到義烏:有人一夜狂賺700萬,有人一朝賠到傾家蕩產
    前有口紅一哥李佳琦從月入6000元到購買1.3億豪宅;後有吸金女王薇婭直播賣火箭,定價4000萬,一秒賣到下架;再有羅永浩進軍直播,以6000萬價位籤約抖音,首秀成交額超1.1億元,鮮活的造富神話,刺激著大批蠢蠢欲動的後繼者們。
  • 15樓財經 一瓶成本幾毛錢的農夫山泉 IPO市值緣何能到2131億
    8月31日,消息稱農夫山泉將以上限定價,每股21.5港元,總共募集資金83.42億港元。這意味著農夫山泉的市值將超過人民幣2131億元。上限定價的底氣來自於認購的火爆,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截至上周五,農夫山泉獲得了約300倍的超額認購。一瓶水成本僅有幾毛錢的農夫山泉到底有何底氣以上限定價?又為何會受到如此熱捧?
  • 近7000家工廠「合夥」開店吸粉一億人 到底什麼來頭?
    年活躍購買用戶突破1億、平均每天誕生6個月銷萬單的新爆款,12月15日,低調孵化8個多月,被稱作「爆款製造機」的淘工廠直營店正式亮相。浙江一帆日用有限公司從事家居日用品研發、生產、銷售已有20年歷史,總經理舒凱深有體會:「商品在線下渠道上架了,傳統方式是賣不好就退回來,工廠面臨很大的庫存風險。」舒凱說,追求性價比、物美價平的淘工廠直營店,讓工廠看到高周轉、低風險經營的可能性,「現在,一個產品15天可以到達消費者手中,一周之後收到產品反饋。」
  • 月入10餘萬 《動森》「商人」的另類掘金術
    動物森友會》(以下簡稱《動森》)遊戲上市不到一個月,已經成為今年以來全球銷量排名第二的現象級遊戲。就在這款遊戲持續火爆的同時,另一條獨特的產業鏈也悄然形成,通過製作、銷售、交易遊戲道具,不少賣家藉此月入1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