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成本不到2毛錢,卻能年賺13億!讓無數中國男性「甘心花錢」

2020-12-28 小麥很酷

很多人應該都聽過一句廣告詞:「他好,你也好」。

這是匯仁腎寶的一句宣傳語。可別小看這個產品,它一年能賣出近10億片。早在2015年,匯仁腎寶就一年賣出了8.8億片,銷售額達到12.77億。腎寶片的目標人群是超過30歲的男性,需求很大。男科用藥是個很大的市場,當年另一個產品「金戈」一上市,銷售額就超過了7億。

而且,腎寶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利潤特別高!

腎寶片是純中藥製劑,據說精選了22種名貴中藥,能滋陰壯陽。處方源自宋、元、明經典古方,主要成分是淫羊藿、補骨脂、枸杞、黃芪、當歸等中藥。每片的平均成本只有0.18元,但平均售價卻高達1.3元,毛利率86%,和奢侈品LV的毛利差不多了。而且中藥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藥方是現成的,幾乎不用什麼研發投入。

腎寶片的營銷手段,和保健品特別像,這背後也是有原因的。

匯仁的老闆叫陳年代,他是江西省南昌縣的一個中學老師。養過蜜蜂,賣過蜂王漿,生意起起落落,最後選擇了做起補腎的生意。1996年,匯仁從「三株」挖來了營銷專家萬國允。所以,後來匯仁的營銷手法,和保健品如出一轍。產品推出的第一年,企業就扭虧為盈,並一躍成為江西最大的製藥企業。2000年,銷售額就突破了10億。

說起腎寶片的營銷手法,其實只有一招,那就是:瘋狂打廣告。

上面說了,商品毛利率很高,高達86%,但淨利率卻很低,只有10%。錢花在哪了呢?答案是廣告,從2013年開始,匯仁腎寶瘋狂打廣告,真的是「一招鮮吃遍天」。2015年,匯仁腎寶銷售額12.7億,廣告投放高達6.6億,佔到了銷售額的一半,比同行業的廣告投入高出一倍。

在一次採訪中,老闆陳年代透露了產品大賣的「真相」。

在接受採訪時,陳年代說:這個市場的容量應該是3億,但卻做到了10億。主要是因為消費者購買時存在非理性、盲從的行為。潛臺詞就是說:廣告起了作用。不過,匯仁藥業最近也是流年不利。不僅IPO失敗、上市夢破滅。而且,2019年6月,匯仁藥業因為環保問題,被停產整改,要求不整改到位不得開工。說到底,廣告做得好只是一方面,產品確實有效才是硬道理!

今日話題:你覺得腎寶片、烏雞白鳳丸這些算藥還是保健品?真的有作用嗎?

如果你喜歡以上的內容,請收藏!並為我們點讚、分享,謝謝!

相關焦點

  • 成本1毛8卻年賺12億!男人的難言之隱成賺錢利器?男性甘願被掏空
    此外,據相關專家表示,在我國,超過40歲的男性ED患病率是40%。在這樣的背景下,有預測數據顯示,在未來中國抗ED藥物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並且在三四年後逼近百億級別。「偉哥」行業究竟暴利到什麼程度呢?對於那一面有著「難言之隱」的男性而言,「偉哥」稱得上是一個「剛需」「東西」,一顆小小的「藥丸」能讓男性享受到「夫妻生活」。
  • 義烏商人生意經:15元的指甲刀,成本不到7毛錢,工廠年入一個億
    一根小小吸管能賺多少錢?工廠老闆算了一筆帳,「平均銷售價在每支8釐-8.5釐錢,其中原料成本50%,勞動力成本15-20%,設備折舊等費用15%多,純利潤約10%。」也就是說,賣一支吸管,工廠差不多隻賺8毫錢——要賣1000支,才能賺8角錢。
  • 15樓財經 一瓶成本幾毛錢的農夫山泉 IPO市值緣何能到2131億
    8月31日,消息稱農夫山泉將以上限定價,每股21.5港元,總共募集資金83.42億港元。這意味著農夫山泉的市值將超過人民幣2131億元。上限定價的底氣來自於認購的火爆,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截至上周五,農夫山泉獲得了約300倍的超額認購。一瓶水成本僅有幾毛錢的農夫山泉到底有何底氣以上限定價?又為何會受到如此熱捧?
  • 20塊一斤的小麻花,在家做成本不到2毛錢,香酥可口,全家搶著吃
    我記得小時候家裡不是很富有,零食不是經常能吃到,而【香酥小麻花】,這種只用麵粉和雞蛋就能做出來的小零食,媽媽倒是經常會在家做,酥酥脆脆的,比買的各種零食都要好吃。關鍵是簡單快速,一碗麵粉一個雞蛋就能輕鬆做出來,外面賣20塊一斤,在家做一大鍋(16個),平均一個成本還不到2毛錢。
  • 成本只有1毛8,中國男性卻願意買單
    上世紀80、90年代,國內保健品行業迎來了紅利期,由於民眾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健康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保健品的需求也明顯增加,腦白金的創始人史玉柱恰巧站在了風口上,憑藉一句「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就收腦白金」廣告語,讓產品風靡一時,賺錢賺到手軟。
  • 中國拉鏈大王:將3毛錢的小生意做到50億,創造世界級隱形龍頭
    在上個世紀物資匱乏的的年代,拉鏈是一種非常稀缺的東西,而拉鏈本身並不是一件含有技術產出的產品,而且價格和成本都非常低。但是拉鏈生產的機器設備和生產工藝比較複雜。但有一個人他就是把3毛錢的拉鏈生意做到了50億的規模,而他的企業也成為了世界級的隱形龍頭,他就是中國拉鏈大王——施能坑。
  • 《冰雪奇緣2》利潤6億美元,排名好萊塢最賺錢電影2019年Top2
    《復聯4》淨利潤8.9億美元,3部動畫電影進入賺錢榜前10。作者:Dkphhh2020年的電影市場到目前為止一片空白,但在過去的2019年,電影市場卻熱鬧非凡,迪士尼打破了票房紀錄,多個大IP迎來階段性結局,幾乎每個季度我們都能看見多部票房超過10億美元的爆款。外媒Deadline按照慣例,總結了2019年最賺錢電影。
  • 不到4毛錢一片的「減肥糖果」吃一片可以瘦兩斤?
    (原標題:「吃一片瘦兩斤」?浙江磐安警方破獲一起製售假藥案)
  • 「中國拉鏈大王」施能坑:1.6萬起家,3毛錢的生意狂賺22億
    sbs作為中國最知名的拉鏈品牌,甚至躋身世界拉鏈品牌前列,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拉鏈供應商,施能坑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拉鏈大王"。不小心聽來的商機1953年,在福建晉江的一個小山村裡,一戶貧窮的人家再添了一個男丁,他就是施能坑。家境貧困,使得施能坑小小年紀就扛起了養家餬口的重擔,在十幾歲時就去服裝廠裡打工掙錢來維持生計。
  • 《唐人街探案3》放棄國慶檔,成本13億,卻擔心遇《姜子牙》?
    如今他們重新聚在一起,勢必要在票房上分個高下,讓人意外的是,2020年春節檔最被看好的《唐人街探案3》,沒有任何上映的消息。《唐人街探案3》為什麼拖著遲遲不上映呢?小編認為,原因有三。而國慶只有8天假期,如果票房的增長速度只有以前的一半,8天過後開始出現斷崖式的下滑,對於一部高成本的電影來說無疑是致命的。要知道,《唐探3》的成本對外宣稱是13個億,先要賺錢的話,至少要實際投資額的三倍左右,也就意味著至少要39個億。
  • 1982年一張影票1毛錢!當年成本僅200萬的這部電影卻賣了16億張
    1982年1月21日,一部大陸與香港合拍的武打動作電影在中國各大影院公映了!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這部投資成本僅200萬港幣的動作片,竟然以1毛錢一張的門票價格創下了161578014億元(1.6億元)的票房記錄!
  • 臺灣街頭暴利小吃,幾毛成本賣5塊,百份利潤過400,賺翻了
    自手抓餅從中國臺灣引進大陸後,就一直風靡到現在,大街上都能隨意找到蹤影,但這個臺灣街頭暴利小吃,幾毛成本賣5塊,百份利潤過400,賺翻了。一份利潤就達到80%,利潤有這麼高?得益於現在凍品行業盛行,手抓餅胚經過批量製作,把一片手抓餅胚的價格壓得非常低,幾毛錢一片就能買到,完全沒有了傳統手抓餅般要調配麵團、發酵!擀平等繁瑣工序,只要打算售賣手抓餅,直接把手抓餅胚下鐵板簡單烙熟,再根據顧客需求,搭配輔配料,即可交付,操作步驟快手簡便。
  • 比老公還會賺錢的5位女星,劉濤5年賺3億,而她6小時卻賺了13個億
    兒在娛樂圈,有些女演員比她們的丈夫掙得多,今天就來看看:比老公還會賺錢的5位女星,劉濤5年賺3億,而她6小時卻賺了13個億第一位:劉濤,劉濤復出前的演技非常好,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經典的角色和作品。原本以為結婚後就能當上富婆,沒想到王珂破產了。然而,劉濤並不討厭他,相反劉濤為了幫他還債選擇復出,短短5年就賺3億,這爆發力真的很強大。
  • 瘋狂的口罩小鎮:賺1個億才算賺了點錢
    譽誠布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利榮向《稜鏡》介紹,她2015年正式入行,主營防護服,100多號工人的規模在彭場鎮246家規模以上的無紡布企業中,頂多算個中小型企業。因為訂單少,廠家多,一年到頭只有3-5個點的淨利潤,2017年甚至還虧損了幾十萬元,2019年全年產值不到4000萬元。
  • 1000萬美元的成本,狂收2.1億,俄羅斯這部神片賺翻了
    標題:1000萬美元的成本,狂收2.1億,俄羅斯這部神片賺翻了在二戰時期,前蘇聯主要以紀錄片的形式反映戰爭,而到了戰爭的硝煙遠去之後,很多的導演再次將目光聚焦到了保家衛國的主旋律佔這個題材上,重新審視戰爭。比如《攻 克 柏 林》、《莫斯科保衛戰》、《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等。
  • 一年賣論文賺十多億,給論文作者只分幾毛錢的地方?
    根據同方股份年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知網營收就超過5億毛利率近58.83%16年、17年毛利率均超過60%2013-2015年三年的知網靠啥賺的錢呢?因為不僅採購費貴而且價格每年都要漲一波此前有媒體報導過14年雲南大學的採購價從40萬漲到70萬首都師範大學13年採購價150萬15年狂飆到215.99萬幾年前就有人算過年平均漲幅超過10%
  • 「中國首善」陳光標:人設崩塌仍年賺上億,資本大縮水,曾自稱捐30億
    這些年我刪除了無數個公眾號,卻把這幾個寶貝星標置頂了。來源:市界那位昔日高調到離譜的「中國首善」,已消失在大眾視野中數年之久了。2015年,陳光標以48億身家位列榜單793位,2016年縮水至35億元,到2018年僅剩30億身家,而在2020年的百富榜上,已找不到陳光標的名字。就在今年4月,環球時報報導,捐贈價值1000萬元抗疫物資的陳光標罕見發聲,「疫情只要在,每月都會捐1000萬左右物資,2019年掙的1億可能要捐完。我還是想高調,但一高調馬上就遭遇迎頭棒。這幾年我一直在做好事,但不敢宣傳」。
  • 電商網店套路,1.9元買頭繩好評返現2元,商家反而賺了你的錢
    明明我只在網店買了一條1.9元的頭繩,打個5星好評,然後店家再返現2元,這樣一算白得一條頭繩,還賺了1毛錢。這樣的商家返現,甚至有人在社交平臺表示:店家人傻錢多,又送商品、又送錢。2元塊雖然不多,但是百川有個疑問?商家做生意都是以賺錢為目標,虧本白送的買賣誰會幹了。
  • 2億美元的成本,收穫不到3億的票房
    這不是我瞎說的,我們可以看一下票房成績,截至到我寫稿子的時候,電影上映8天的時間,票房僅為2.81億,連3億票房都沒有達到,製片方僅僅只能回收那麼五千萬的票房分帳,按照這個數字來計算的話,恐怕這部電影的演員片酬都沒有賺回來。
  • 彭場這個瘋狂的口罩小鎮:賺1個億才算賺了點錢
    1個億以上才算賺了點錢。」據他稱,短短一個月時間內,每人就賺了幾百萬元。 「你算算,一臺普通的自動口罩機一天能生產5-6萬片口罩,一片口罩淨賺3塊多,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向前反問《稜鏡》道。 在彭場鎮乃至整個仙桃市,類似的財富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疫情期間彭場鎮的口罩大王一天能賺兩臺勞斯萊斯。」小鎮青年向前習慣用車來作為衡量一切財富的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