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08:06 |錢江晚報
年活躍購買用戶突破1億、平均每天誕生6個月銷萬單的新爆款,12月15日,低調孵化8個多月,被稱作「爆款製造機」的淘工廠直營店正式亮相。上淘寶搜索「淘工廠直營店」,你會發現這家超級網店,店內商品琳琅滿目、物美價平,貨源來自全國近7000家工廠。
在業內看來,作為以產業帶C2M商品為核心供給的線上工廠店,淘工廠直營店預判銷售趨勢,反向指導工廠開發新品和定價策略,幫助工廠用更小的成本擁抱數位化。
不但要快還要柔
C2M讓小企業換道超車
一個產品,從生產出來到消費者手中,需要多久?
如果走傳統的線下模式,這個答案是——至少四五個月。
浙江一帆日用有限公司從事家居日用品研發、生產、銷售已有20年歷史,總經理舒凱深有體會:「商品在線下渠道上架了,傳統方式是賣不好就退回來,工廠面臨很大的庫存風險。」
舒凱說,追求性價比、物美價平的淘工廠直營店,讓工廠看到高周轉、低風險經營的可能性,「現在,一個產品15天可以到達消費者手中,一周之後收到產品反饋。」
通過構建「極短鏈路」,去掉庫存、物流、總銷、分銷等中間環節降低成本,有初代工廠直銷模式的價格優勢的淘工廠直營店,利用C2M(用戶直連製造)對消費市場特徵有更精準的洞察。
舒凱舉了一個例子,像一帆之前在做的家用保鮮袋,均是單一規格尺寸。通過發掘後臺數據,團隊從客戶對多規格保鮮袋的需求中覓得靈感,「三合一」保鮮袋組合應運而生。上線3個月,這款保鮮袋銷量突破百萬,成了工廠今年打造的第一個百萬單品。
不光是一帆,做了13年美妝生意的廣州採詞化妝品有限公司,今年8月底入駐淘工廠直營店。「過去,我們每月投入五六十個新品開發,成功率只有5%。」採詞電商運營經理何朝表示,通過淘工廠後臺數據,企業將每月的新品開發數降到了20款左右,但成功率提升到了40%。「之前聯手小二打造的一款維生素E身體乳,上架後已經賣了12萬瓶。」
阿里巴巴C2M事業部直營運營負責人看山透露,淘工廠在過去一年中,已經沉澱了超過1.2萬條洞察用戶需求的商機。
數據顯示,8個多月,近7000家工廠開的淘工廠直營店,打造了1800個月銷萬單爆款單品,相當於每天推出6個爆款。如今,C2M模式帶來的數位化讓小企業跟大企業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工廠找到了全新的賽道,小企業也開始換道超車。
平均物流成本降低15%
20個省100個產業帶將建立產地倉
「以前生產一支護手霜的成本是6毛錢,現在3支4塊6還包郵,我們也不虧。」採詞電商經理何朝算了一筆帳,淘工廠直營店的零售價比傳統的經銷批發價提高了將近30%,綜合算下來,每支護手霜的利潤多了20%;另外一端,不算郵費,消費者購買一支護手霜的價格降低了50%左右。
「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產地倉大大降低了我們倉配成本,而工廠店帶來的穩定銷量讓他們可以加大對自動化機器的投入。」何朝介紹,工廠短短兩個月將一款零基礎的護手霜做到了月銷售額100萬元。不光如此,現在兩個工人一天就能產出兩萬支護手霜,而在過去,9個人一天只能生產8000支。
如何能讓普通人更快收到源頭廠貨?在工廠群附近設倉、貨品直發,成了解決物流「第一公裡」的重要一環。
走進浙江金華義烏公路港倉庫,兩邊是各個工廠的庫存貨架,中間則是耗材架和包裝區,這片佔地6000多平方米的阿里C2M產地倉,承接著周邊上百家中小企業的倉儲和配送服務。
在看山看來,產地倉的意義在於無限接近源頭產地,讓產地倉的貨品能夠更好地根據物流和倉配的路徑進行規劃,統倉統配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同時連通全國的產地倉,讓整個供給網絡變得更加快速和順暢。
阿里巴巴數據顯示,入菜鳥產地倉的大部分商家物流時效比傳統提升5小時,平均物流成本降低15%。
入駐淘工廠直營店之前,江蘇無錫優能塑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開發,有過困擾許久的庫存周轉率問題。「以前做OEM,一個訂單從原輔料採購到回款基本上要3~4個月,長的甚至要半年。」而現在,備貨不再是個難題——菜鳥倉每周預測一次銷量,工廠只需要備好半個月的庫存量,訂單發貨後只要客戶籤收就能很快收到貨款,大大減少了庫存壓力和資金回款時間。
阿里巴巴副總裁、C2M事業部總經理汪海表示,未來三年,淘工廠直營店將在20個省100個產業帶建立產地倉,打造1000家產值過億的超級工廠,服務3億消費者。
「將來,我們也有機會給縣域的小店、家門口的夫妻店供貨,為他們創造一波新供給。」汪海坦言,淘工廠在做的事情就是怎麼樣讓消費者更快、更好、更省心、更便宜地拿到質量有保證的商品,幫工廠進一步拓展全國性的銷售渠道,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直接找到離消費者最近的渠道。在這個過程中,藉助C2M模式,廠長們就能騰出精力,把更多的時間放在產品上,而設計、物流、營銷等傳統環節,則可以通過全託管式的數位化解決方案完成。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趙劍波認為,阿里巴巴的C2M模式和數位化工廠店「用活了平臺數據」。「通過直連工廠和消費者,消除信息不對稱和不完全問題,真正讓生產、流通和消費更多發生在國內市場,助力形成以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新格局。」
(原標題《淘寶上,近七千家工廠合開一家店8個多月「吸粉」一億人,打造了1800個月銷萬單爆款單品》。編輯丁珊)
16081635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