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美女到賀蘭當農民,不僅種櫻桃還要落戶

2020-12-22 賀蘭縣融媒體中心

張舒婷跟父親張繼在田間地頭學習種植技術。

6月初,27歲的「北漂」張舒婷,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媽媽,我要到寧夏賀蘭縣當農民了。」當她把這一決定告訴遠在西安的母親時,身為教師的母親雖然有些驚愕,但依然決定支持她的選擇。

在北京從事影視文化工作的張舒婷,是西安姑娘。她從來沒有想到,來寧夏賀蘭縣看望在這裡做水肥技術指導的父親,她居然愛上了這片土地。

「這丫頭做事有主意,我一輩子跟土地打交道,但從來沒想讓女兒也幹這行。」父親張繼是賀蘭縣人才辦引進的水肥技術專家,他坦言,賀蘭縣的大櫻桃產業發展大有可為,土壤優化後能為櫻桃帶來更大產值。賀蘭縣產業發展的優勢,人才專家引進的各項優惠政策,不但吸引了他,還把女兒張舒婷從北京吸引過來了。

「爸爸,我不想回北京了,我要在賀蘭種櫻桃。」「你可想好了,種地可不是件簡單的事,風吹日曬對女孩子的皮膚影響極大,你看到我的臉了嗎?你以後可能就是這樣。」張繼指著自己被陽光脫皮的臉對女兒說。

「沒事,爸爸,我不怕苦,正好把買化妝品的錢省下來了。」張舒婷笑著說道。看到女兒決心已定,張繼心裡說不出滋味,這個他從小慣著寵著的女兒放著大城市的白領工作不做,卻要和他在賀蘭縣紮根種地,這該是怎樣的一種情懷?

父親張繼給女兒張舒婷看櫻桃樹的花芽。

6月5日,只用了一天時間,父女倆就把公司註冊成功了。「真沒想到,賀蘭縣這麼小的地方,行政審批服務的辦事效率比大城市速度都快。」張舒婷笑著說,以前她只知道「塞上江南」風景如畫,來了以後才發現,不只是風景,寧夏人民的熱情好客,對外地人才引進的機制,以及賀蘭縣櫻桃產業發展的巨大優勢都是深深吸引她的理由。

烈日當頭,卻沒有阻止張舒婷到賀蘭縣田間地頭實地考察的腳步。

「爸爸,你看這櫻桃枝有不少花芽了,明年能結不少櫻桃了呢。」在習崗鎮五星村三社櫻桃種植基地,張舒婷在一棵櫻桃樹下,仔細地看著櫻桃枝說道。

「對,現在是櫻桃花芽分化期,這個時期控水控肥是關鍵,哪一步的火候掌握不到位,明年就要白幹一年。」張繼笑著對女兒說,櫻桃好吃樹難栽,技術是關鍵。

「女兒決定要種櫻桃,我就支持她,我們打算先種100畝,打造一種櫻桃種植的生態模式,明年帶動當地的群眾一起種。」張繼告訴記者,多年來他奔走在全國不同省區的田間地頭做技術指導,山東大連等沿海省市雖然櫻桃產業發展久遠,但因雨季偏多,並不是櫻桃最佳的種植區。賀蘭縣種櫻桃的條件得天獨厚,光照長雨量少,可以增加櫻桃的糖分,而且不容易出現裂果,櫻桃產業大有可為。

父女倆同時寫下了入黨申請書。

如今,張繼和女兒把社保關係從西安轉到了賀蘭縣,父女倆還共同莊嚴寫下了入黨申請書。

「7月1日是我的生日,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我多年的心願,現在我已經決定落戶賀蘭縣,希望這個願望能夠在黨的生日這一天實現。」張繼心裡滿懷期待。

「爸爸是我的榜樣,我想和爸爸一起入黨。」女兒張舒婷的願望很簡單。

「張繼是我們引進的專家人才,父女倆決定在賀蘭落戶我們特別歡迎,希望更多有技術有能力的專家來到賀蘭發展事業,我們會為引進的專家人才提供一切的必要幫助。」賀蘭縣人才辦主任王金梅表示。

這幾天,張舒婷在網上查找寧夏大學關於農業的研究生報考的相關資訊。「我已經有農業技術指導員資格證了,但是還不夠,我決定考寧夏大學農業專業的研究生。」張舒婷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來源:寧夏日報

相關焦點

  • 人才優惠政策吸引了她 「北漂」姑娘來賀蘭種櫻桃
    「媽媽,我要在寧夏賀蘭縣當農民了。」近日,27歲的「北漂」姑娘張舒婷告訴遠在西安的母親。身為教師的母親雖有些驚愕,但依然支持女兒的選擇。5月底,在北京從事影視文化工作的張舒婷,到賀蘭縣看望做水肥技術指導的父親,沒想到竟迷戀上這片土地。
  • 廟後鎮不但盛產櫻桃,更培育優質的櫻桃新品苗木 買大櫻桃苗木,到...
    在全國,廟後鎮的櫻桃那也是響噹噹的。在今年的中國櫻商大會上,廟後鎮獲得「中國櫻桃產業高質量發展示範鎮」這一沉甸甸的金字招牌。走進廟後鎮,你會發現, 「櫻桃之鄉」廟後鎮名不虛傳:不僅有智慧化高品質大櫻桃示範園,更有國內領先的大櫻桃矮化砧木新品種組培實驗室。來到廟後鎮,你不僅能吃到好吃的櫻桃,而且還可以買到優質的櫻桃苗木。
  • 央視曝冠縣在基本農田種櫻桃領大額補貼,山東成立聯合調查組
    11月初,記者來到冠縣東古城鎮和北館陶鎮走訪調查,很多2017年種下櫻桃樹的地塊上卻不見櫻桃樹的蹤影。據村民介紹說,2017年,北館陶鎮和東古城鎮緊鄰著章衛河大堤的二三十個村莊都種了櫻桃,一共有3000多畝。現如今,很多地方的櫻桃樹都死了,有的地塊種上了麥子,有的地塊一直撂荒著,前不久才有人把荒草處理乾淨,到現在還沒種上農作物。
  • 果實似櫻桃,葉子能麻醉魚,價值十分高,但農民卻常當害樹砍掉
    導讀:果實似櫻桃,葉子能麻醉魚,價值十分高,但農民卻常當害樹砍掉農村長大的朋友,兒時那會或多或少都吃過野果,畢竟以前的農村生活也沒有現在這麼好,那會農村娃們都沒有錢買零食吃,想要解饞,大多都是去野外找野果來吃,不像現在,可以讓爸媽去小賣部買一大堆零食來吃。
  • 不當白領當農民 「櫻桃公主」返鄉「玩」出農業新花樣
    本報記者何山攝   ●以前,東北櫻桃種植最北就到大連,天寒地凍的黑龍江佳木斯能種出櫻桃來嗎?  ●學的是法律、油畫、攝影、英語,4個原來甚至「五穀不分」的女娃,能種出櫻桃來嗎?  ●家裡好不容易培養出個大學生,這咋又回鄉跟「土疙瘩」較上勁兒了呢?
  • 扶貧日記|鄧貴午:老賀的事業
    老賀告訴我,等這些雞再大點就會把後門打開,全部趕到山上去,後山是一大片茶樹林,讓這些雞兒自己刨食吃。「街上的人就喜歡吃這種純綠色的雞兒,一隻雞100多塊,你說我這些雞能賣多少錢?」說到這裡老賀臉上幸福甜美的笑,像池塘裡的波紋慢慢的蕩漾開來。「你說怪不怪。」老賀的話匣子一打開真是收也收不住。「我家的黃牛一個月前還給我生了個小黃牯,小黃牯養一年就可以賣大幾千塊錢呢,要不我帶你去看看。」
  • 老賀脫貧記
    張掖市甘州區安陽鄉賀家城村四社村民賀正成戴了多年「窮帽子」,在大家的共同幫扶下,今年一家人不僅脫了貧,日子也越過越有滋味。老賀口中的宋老師是甘州區教育局幹部宋宗明,2018年,賀正成一家成為宋宗明的對口幫扶對象,從此,宋宗明和老賀就真成了「親戚」。
  • 果實酷似櫻桃,根卻是稀罕貨,農民常挖來泡酒,山裡見到別錯過
    導讀:果實酷似櫻桃,根卻是稀罕貨,農民常挖來泡酒,山裡見到別錯過農村的大山就是一座寶庫,在裡面生長著許多的野生植物,除了少部分以外,大部分野生植物都有著自身獨特的價值,如香椿、刺老芽、野筍等可作為野菜食用,如夏枯草、
  • 「阿福根」農民形象落戶移動餐車
    東方網劉華12月28日報導:上海老浦東」阿福根」農民形象,是眾人皆知,家喻戶曉。「阿福根」品牌是一個有著十五年成長歷史的上海本土品牌,這十五年來,市場見證著「阿福根」的點滴成長,從默默無聞到擁有自己獨有的健康產品,到地區移動商業的踐行者,這份成長值得去珍惜,去呵護,因為它凝結著「阿福根」品牌對於詮釋健康、傳播健康、引領健康的一份執著與夢想。
  • 農村一種形似櫻桃的野果,農民當雜草鋤掉,卻不知它是上品藥材
    自春季過後,農村野外各種各樣的野菜野草也都紛紛開始生長,不少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野草,不過有些野草長的太相似,常常讓人們弄錯,以至於不知道它們有什麼用,下面筆者給大家介紹一種野草,這種野草和龍葵長的非常像,也都是同屬於茄科植物,因此常常被不少農民朋友弄錯,導致一些不認識它的農民朋友常常把它雜草鋤掉
  • 當代中國農民最怕什麼,該如何解決?
    2019年8月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不僅對可徵收土地的6種情形作了詳細規定,也制訂了新的徵地補償標準,健全了對被徵地農民的合理補償機制。可喜的是,根據今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新《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民朋友能在徵地中拿到更高補償了。
  • 「決勝全面小康」藥鄉飛來「金鳳凰」 農民土地入股種藥材
    「引入夢達公司這隻金鳳凰,村裡的土地大部分種上了中藥材,大家既當工人又當股民,日子越過越紅火。」望著漫山遍野的中藥材,村黨支部書記張文強說。以前,塘下村有400餘戶村民,以前主要靠種花生、水稻為生,年人均收入只有3000餘元,經濟狀況相對落後。
  • 北漂工程師回農村種水果 又以第一名考上博士 | 中國人的一天
    大部分人可能適應不了,而北漂工程師覃貞旺回家鄉海南種起水果,事業有成的他秉燭夜讀考上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博士。年底了,你在考慮新一輪逃離嗎?阿旺,全名叫覃貞旺。他現在有兩個身份,一個身份是三亞優山農場的一名果農,另一個身份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裡的全日制博士生。阿旺是當年逃離北上廣返鄉創業的海南青年。
  • 朱坤明:影視劇不僅需要靚男美女,還要禿頭、光頭等熒幕形象
    電影電視劇也是如此,看慣了靚男美女等偶像劇,也還需要一些其他的熒幕形象,比如說吳京的《戰狼》,李連杰的功夫片《獅王爭霸》、《方世玉》,成龍和李小龍的武俠,外國的《速度與激情》,保羅·沃克、道恩·強森、範·迪塞爾等硬漢角色。看了下最近的電影和電視劇的消息,張震、張嘉譯、黃曉明都有新的突破,大家選擇的餘地更多。電視劇《山海情》裡看到了張嘉譯的身影,不久前的報導《裝臺》收視率和評價也挺好。
  • 農民夏田忙農耕,冬天做這4種生意,讓農民冬天也能賺錢
    農民在夏田的時候忙著農耕,一般到了冬季就會比較清閒一點,而對於農村而言,一到冬季,年越來越近,陸續回家的年前人就會不斷增加,農村就會越來越熱鬧,這個時候冬季的農村適合做點什麼小生意呢?其實冬季的農村許多小生意都是蠻有市場的,如若能夠抓住機遇,寒冷季節也可以進帳。
  • 【悅讀】故鄉的山櫻桃
    中午,打櫻桃的人們累了,也餓了,開始吃乾糧。他們互相品嘗分享,其樂融融。似乎把上午的勞累忘得一乾二淨……太陽落山了,該收工了。打櫻桃的人們陸續走下山坡,把自己的戰利品背在背上。有條件的地方,專門有接送的三輪車、四輪車在山下等著。他們裝好車,坐著拉櫻桃的車好像打了勝仗的戰士,凱旋而歸。
  • 【百靈·靚】渭南澄城櫻桃 甜蜜蜜
    渭南市澄城縣位於北緯35°屬沿隴海線大櫻桃生長黃金帶,國家級櫻桃試驗站、專業化櫻桃交易市場相繼落戶建成,自然與專業雙重保障下的「澄城櫻桃」,果個、肉質無一不是上上之選,通過「國家地理標誌商標」認證,榮獲亞果會「金櫻獎」榮譽,9萬畝的種植面積,3萬畝的掛果面積,充分反映了「澄城櫻桃」的品牌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
  • 農村俗語「農民住高樓,好日子到了頭」,你知道這句話是啥意思嗎
    而筆者家鄉這裡,基本上每一個城鎮都蓋了一些新的住宅小區,像城內的一樣,但想要去買來住的並不是很多,許多 房屋到現在還空著。之前也說過不許群眾自身建房,說很有可能要合拼,但之後就已不提了。如今臨省合村並居搞得熱火朝天,讓全村人惦記著,是否大家這兒之後也會一樣?許多全村人立即便說,毫無疑問還是住自身院子好,不願意住高樓。為什麼會出現那樣的念頭呢?從院子裡搬至住宅小區的房子,生活並不是更強了沒有?
  • 煙臺遊記:櫻桃自由和海鮮燒烤的天堂
    早市上不僅有瓜果蔬菜,還有各種煙臺當地的麵食,各種海鮮乾貨,甚至還有人在兜售娃娃魚!娃娃魚居然還是個肉食動物,不知道攤主哪裡來的勇氣,公然把國家保護動物拿出來販賣?一陣鹹腥的海風裡,我們看到了心心念念的櫻桃大軍!許多櫻桃都是清晨剛從樹上摘下來的,一個個鮮翠欲滴,極具視覺衝擊力,對於我們這些吃個櫻桃都要付出高昂代價的南方人來說,無異於老鼠掉進了米缸!
  • 此樹是農民的「搖錢樹」,種起來簡單好養活,果實酸甜好吃
    此樹是農民的「搖錢樹」,種起來簡單好養活,果實酸甜好吃近年來,種植業很受歡迎,不僅是水果種植者,而且許多人會在家裡種一些果樹,這樣不僅能欣賞,還能吃到不要錢的水果了。我家的院子裡就種了很多種果樹,葡萄啊、石榴啊,還種了很多軟棗獼猴桃,這個果樹可以盆栽,種陽臺上也很方便。軟棗獼猴桃易種植,易管理,在零下30度也不會凍死,東北地區也可以正常栽培。果實外皮無毛,有光澤,果肉呈棗紅色,酸酸甜甜的,特別好吃。含糖量高達24%,維生素C含量比一般獼猴桃高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