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之「爵」之禮制

2020-12-27 立哥聊遊戲

「爵」之禮制

《禮記·表記》中記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代統治者遇事抉擇的時候,就會利用龜甲獸骨,進行吉兇佔卜,感應上天的指示,從大量出土的甲骨文祭祀卜辭中我們可以得到證實殷代統治者祭祀之頻繁;

除此之外還需要祭祀各種鬼神、自熱神祇以及先王祖先之主神。殷人在祭祀過程中,演化出一套嚴格、複雜、嚴密的祭祀程序,這既是對於禮儀的要求,同時也是對祭祀對象的尊重,以祈求鬼神、祖先保佑自己及其統治。

殷人的宗教觀念以及繁複的祭祀活動成為了殷王及其奴隸主貴族有力的統治工具。祭祀過程中酒變成為了不可缺少的神聖之物。

殷商時期關於酒的定義,筆者在第一節裡面對於「爵」會意解釋發現「鬯」,這個「鬯」即稱呼為酒。在許慎《說文解字》中對「鬯」的解釋為:「鬯,以秬釀鬱草,芬芳攸服,以降神也」。鬯在甲骨文中字形類似於上部分為過濾酒糟的器皿,下面則為盛接酒的器皿,再加入香草,就是人們飲用的酒,也經常作為殷商統治者作為祭祀之物。

「秬」是一種黑黍,是一種糧食作為,可以體現酒作為祭祀之物的寶貴。那麼盛酒的器物自然也是受到嚴格挑選,殷商時期曾將鼎作為食器,但是到了殷商末期,特別是西周初年鼎已經衍生為身份等級權力的象徵,那麼此時的鼎作為食器已經完全不符合時宜,需要祭祀的時候需要新的青銅器作為替代,「爵」的實用效果既可以做溫酒器又可以做飲酒器,同時還符合正式場合莊嚴隆重的場景。

「爵」 為何能表示等級秩序,筆者認為出於以下兩個方面原因:一是「爵」作為飲酒的器物為貴族所有,而且「爵」的多寡也是反映著貴族身份等級的差別。

《禮器》有云:「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尊者舉觶,卑者舉角」,從《禮器》中可以得知此時社會已經有了等級制度,通過不同的青銅器皿區分等級,能夠擁有爵者身份必定是尊崇的,此時的爵已經成為了身份等級的象徵;

二是「爵」作為行屍禮的酒器而言,周天子關於行屍禮的記載:「屍飲五,君洗玉爵獻卿;屍飲七,以瑤爵獻大夫;屍飲九,以散爵獻士及群有司。皆以齒,明尊卑之等也。」

可見西周時期周天子用「爵」在行屍禮過程中獻酒,根據卿、大夫、士不同等級由高到低逐次獻酒,獻酒過程井然有序,體現了行屍禮過程中繁複的禮節,當這種儀式形成固定的制度時,便能顯示爵作為等級身份的象徵。

傳世文獻《宣和博古圖錄》中也有「爵」作為禮器的記載:「蓋爵於飲器為特小,然主飲必自爵始,故曰在禮實大。爵於彝器是為至微,然而禮天地、交鬼神、和賓客以及冠、昏、喪、祭、朝聘、鄉射,無所不用,則其為設施也至廣矣。」

殷商時期統治者注重祭祀天地、鬼神等重大的活動,當然還包括平常禮儀活動「和賓客」及「冠、昏、喪、祭、朝聘、鄉射」等日常禮儀活動,「爵」在這些祭祀和日常禮儀活動中受到了統治者的重視,根據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禮儀,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這也體現爵作為禮器的重要作用。

《說文解字》中關於「禮」的解釋為:「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禮」的解釋來看,我們可以知道「禮」暗含著「祭祀的含義」。

中國的禮器在古代以玉器為主到以青銅器為主的禮器時代,因此《左傳·成公二年》中就有:「器以藏禮」記載,可見古代禮器最初從器物中演化出來,器物中使用功能退而求其次,此時的器物更加重視其內涵的象徵意義和禮儀上的功能。

此時的「爵」作為禮器重要之一,「爵」所蘊含著等級、尊卑、貴賤的象徵意義,遂從器物轉化為禮器,成為禮制的象徵。《史記·秦本紀第五》:「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這是秦人祖先大費在舜、禹時期與禹一起治理水患,「大費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實鳥俗氏;二曰若木,實費氏。

其玄孫曰費昌,子孫或在中國,或在夷狄。費昌當夏桀之時,去夏歸商,為湯御,以敗桀於鳴條。」此條文獻則記載的是秦人祖先在夏和夏末商初的活動歷史,此時的秦人處於邦國時期,秦宗族作為夏王朝的附庸小邦。

《史記·秦本紀》中關於秦人始祖大業的記載為:「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

但是傳世文獻恰恰很巧的是殷人始祖也曾這樣描述:「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引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關於遠古氏族的傳說能夠如此相似唯有殷人和秦人的祖先,秦人和殷人都將玄鳥作為自己祖先,不僅體現了原始社會時期氏族的圖騰崇拜,也體現了秦人和殷人宗族觀念相似。

有些學者認為秦人祖先來自於東方,是逐漸遷徙才到了西邊,這也切合了秦人和殷人宗族觀念相似,以玄鳥作為圖騰崇拜。從費昌去夏歸商到「蜚廉生惡來。

惡來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紂。周武王之伐紂,並殺惡來。是時蜚廉為紂石北方,還,無所報,為壇霍太山而報,得石棺。」

此段材料則記載的是秦人在殷商時期的活動,秦人祖先蜚廉、惡來父子都輔助商紂王。秦人的祖先屬於對殷商奴隸主統治馴服的氏族部落,祖先蜚廉、惡來作為商紂王時期的寵臣,殷人完成了「爵」從器物轉化為禮制的過程,形成了相應的制度。

而秦人祖先蜚廉惡來在此時處於商王朝中樞系統便能夠很好地學習借鑑殷商時期的制度,便有助於完善秦氏族部落的文明發展,特別是處於「爵」從器物轉化為禮制的過程,秦邦國必定也會在國內實行相應的制度,加強秦氏族部落的統治。

相關焦點

  • 《大秦賦之天下》終於來了!今晚首播,演員陣容堪稱豪華
    《大秦賦之天下》終於來了!今晚首播,演員陣容堪稱豪華 文/呱呱熱劇講述大遼王朝歷史的《燕雲臺》收官了,講述清朝康熙年間擒鰲拜,平定三藩之亂的《鹿鼎記》也結束了。如今即將登場的超豪華演員陣容歷史劇《大秦賦之天下》終於定檔了!
  • 在「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封建禮制下,古代人是如何理髮的?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這句話就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句話的本意該是什麼?就是說自己的皮膚和頭髮都是父母給予的,要好好地愛惜,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不尊重自己的父母還會讓自己的父母感到傷心。
  • 爵,酒器,說的還是一種古代喝酒的杯子。青銅酒具,屬貴族階層使用,在結盟、會盟、出師、凱旋、慶功、宴會時,貴族階層用來喝酒的。爵的造型像一隻雀鳥,造型舒展空靈,紋飾精美,給人以高雅、華貴、穩重的感覺,所以爵看起來更像是工藝品。整體上有20多公分高。裝酒的部分不大,下面有三個足比較長。杯體的沿口象船一樣。前面寬,叫流,是往爵裡倒酒的。
  • 據「易」釋器之爵:處處提醒要節飲的飲酒器
    《周易·中孚卦》九二爻辭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鶴在山的背陰處(山之北)鳴喚,他的兒子附和著來到了身邊;我有好酒,我來與你共同分享。這裡提到了「爵」,「爵」本是一種用以飲酒的器具,這裡用來借代酒。古人為什麼要用「爵」來飲酒呢?
  • 朱天文:有風的禮制
    不怕說笑,產值龐大到嚇人的化妝保養品工業美容健體瘦身業,做的不就是極盡抵抗地心引力之能事。班雅明有書,《發達資本主義時代裡的抒情詩人》,此抒情詩人無他,矢志於抵抗地心引力,呃,抵抗常識。身為現代文學裡的一分子小說書寫者,基本天職,抵抗常識而已。
  • 觚彝卣角爵觥罍瓿卮尊盉斝觶都幹嘛的?
    當時,青銅器是禮制的象徵,而青銅酒器則是禮器的一個大門類。既然是禮器,那用法一定是很講究的。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飲酒器,如《禮記·禮器》篇明文規定:"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  溫酒器有:爵、角、斝。爵  爵是最常見的一種酒器,也是目前所知最早出現的青銅酒器。一般形狀是前有流,後有尖銳狀尾,中為杯,一側有鋬(pàn),下有三足,流與杯口之際有柱,多為青銅所制,初為典禮時所用。
  • 孫機:到底什麼是爵?
    「唯酒須清熱飲之,不爾,即百病生焉。」其後飲溫酒者始漸多。這一點清代的經學家已然悉知。皮錫瑞《經學通論》卷二《論古宮室衣冠飲食不與今同》一文中說古「酒新釀冷飲」,自是其讀書有得之見。故上古時之飲酒器上無須安排加熱的設施。假若不是這樣,古人真的用爵煮酒。那麼不僅一爵一爵地燒起來太麻煩,而且燒過之後,爵的金屬殼滾燙,亦礙難接唇就飲。
  • 電影《不朽的古代建築》第三集「含蓄與禮制」
    《不朽的古代建築》完成於1992年,共四集,分別是第一集《穩定與變異》,第二集《豐富與融合》,第三集《含蓄與禮制》,第四集《自然與意境》。透過建築領悟文化,中西方文化「精神」的不同。因為原始膠片照片還未整理成電子文件,此處所用圖片為網際網路下載或者該影片截圖。)
  • 從受笞不醫看《紅樓夢》中的禮制觀念
    通過對受笞不醫原因的探究,能夠更為深刻地理解《紅樓夢》所展現的時人的禮制觀念。也只有在特定的禮制環境中解讀《紅樓夢》,才能夠更為準確地透析各色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一、寶玉之依禮當笞中國古代素有笞子的傳統,這一傳統集中體現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和家國觀念。
  • 《大秦賦之天下》嬴柱歷史原型:只在位三天,留下5個死因猜想
    熱播劇《大秦賦之天下》算是2020年末最受歡迎的作品了,該劇開播後就受到了觀眾們很高的評價,就算是戲份很少,下線又快的配角都可以贏得觀看者的眼淚。因為演技精湛,角色深入人心,就好像真正的歷史在觀眾眼前上演,讓人頗為震撼與欣喜。在如今的劇情裡,主角「嬴政」已經成為新一任「秦王」。僅12集內容,秦王朝就更替了四個國君。
  • 爵美之夜 | 《2019赤峰新年音樂會》圓滿成功
    在2019新年前夕,芒樂演藝靜下心做不同,攜手「美客音樂教育」,首次將Fusion爵士樂呈現在赤峰觀眾面前,巨獻一次「爵美」藝術體驗。這場「百年爵士」與「千年赤峰」的初見,堪稱「世紀之約」也不為過。現場,藍色舞檯燈光營造出浪漫的氛圍,猶如草原星空之夜。從旋律一響起,樂迷們便沉浸在主唱Cindy Lee靈動的歌聲,以及樂手們如幻的樂音之中。
  • 古往今來,酒為什麼被稱為百禮之首?
    禮坐之法為兩膝著席,屁股坐在兩腳的後跟上,禁止「箕踞」(席地兩腿八字分開),並坐不橫肱(胳膊由肘到肩部分),「食坐盡前,坐必安」。古人入座,在列位上也有主賓之說,講究與天地合其德。據《禮記·鄉飲酒義》記載:「天地嚴凝之氣,始於西南,而盛於西北,此天地之尊嚴氣也。天地溫厚之氣,始於東北,而盛於東南,此天地之盛德氣也。主人者尊賓,故坐賓於西北,而坐介於西南以輔賓。
  • 古代守孝的禮制有多嚴苛?現代人大呼:一樣也受不了!
    孔子主張對父母「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因此,在古代人們極為重視父母亡後的守孝制度。在古代,父、母去世後,兒子在守孝期間必須遵守儒家的禮制,這種守喪制度叫「守制」,俗話說就是「守孝」。一般期限為三年(準確說是二十七個月),而在這段守孝期間,有一系列相當嚴苛的生活方面要求,我們現代人回過頭看看,估計一樣也接受不了。
  • 古代禮制中,守喪為什麼要三年
    《中庸》裡說:「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古代禮制中的守喪三年,即便是天子也要遵循,而且在給父母辦喪禮這件事上,不存在貴賤之說,都要竭盡所能地讓自己的父母安樂長眠。為什麼要這樣?
  • 《知否知否》宋代女性的內宅鬥爭,呈現了禮制家族的真實面貌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因其引人入勝的劇情,十分考究的古典文化,及演員精湛的演技而深受好評,是一部極其耐人尋味的精良之作此劇以家族制度為立意,講述盛家庶女盛明蘭從小被冷落,步步為營,最終一步步走向家族中心地位,最終成為當家主母,與丈夫和睦相處的勵志故事這部劇雖是一部閨閣女子的家宅內鬥劇,卻有著非常複雜的眾生相和及其考究的家族禮制
  • 打開眼界丨尊、爵、角、盉、彝、觥、觶、觚,這些都和古人喝酒有關...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這些詩詞中,詩人提到的酒器是「爵」「樽」,樽與尊是同一酒器。無論曹植、柳宗元,還是李白、蘇東坡,這些文人騷客的詩句都十分的陽春白雪,下面我們來句接地氣的:「小二,打四角酒來」(《水滸傳》)這裡的「角」也是一種酒器。尊、爵、角是什麼樣的酒器呢,它們都長啥樣?
  • 看觚彝卣角爵觥罍瓿卮尊盉斝觶…當浮一大白!
    當時,青銅器是禮制的象徵,而青銅酒器則是禮器的一個大門類。既然是禮器,那用法一定是很講究的。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飲酒器,如《禮記·禮器》篇明文規定:"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溫酒器有:爵、角、斝。爵爵是最常見的一種酒器,也是目前所知最早出現的青銅酒器。一般形狀是前有流,後有尖銳狀尾,中為杯,一側有鋬(pàn),下有三足,流與杯口之際有柱,多為青銅所制,初為典禮時所用。
  • 爵杯 匠心獨運 藏禮於器
    評比金獎作品2018中國工合一帶一路藝術文化節暨工藝大師精品展「工合杯」 金獎作品2019年中國玉石雕刻華表獎評選中斬獲金獎    《說文·鬯部》:「 爵,禮器也,象爵之形又,持之也,所以飲器象爵者,取其鳴節節足足也」爵是古代中國酒器和禮器之一,成為帝王貴族彰顯權利和財富的象徵。
  • 2020年電視劇收官之作來了!《大秦賦》
    最近,由張魯一飾演嬴政,段奕宏飾演呂不韋,朱珠飾演趙姬,李乃文飾演李斯,尤勇飾演王翦等主演的《大秦賦》官宣定檔,將於12月1日登陸央視八套黃金檔,每晚3集連播!並同時登陸騰訊視頻網絡平臺。該劇原名為《大秦帝國之天下》,講述的正是秦始皇嬴政從出生到統一六國,四十餘年的傳奇故事。
  • 2020年電視劇收官之作來了!《大秦賦》
    最近,由張魯一飾演嬴政,段奕宏飾演呂不韋,朱珠飾演趙姬,李乃文飾演李斯,尤勇飾演王翦等主演的《大秦賦》官宣定檔,將於12月1日登陸央視八套黃金檔,每晚3集聯播!並同時登陸騰訊視頻網絡平臺。該劇原名為《大秦帝國之天下》,講述的正是秦始皇嬴政從出生到統一六國,四十餘年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