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19樓林志玲來給大家發紅包啦!200元現金紅包等你來拿。
活動規則:2021年1月1日-3日3天,當天留言點讚最高的1人即可獲得200元現金紅包一個。3天共產生3名獲獎用戶(點讚截止時間:2021年1月4日9點)。
領取方式:2021年1月4日,截止點讚後,我們將留言回覆中獎用戶告知領取紅包方式。
上個星期志玲在網上衝浪時,發現#明星健康保照片洩露#事件引發了熱議。
在代拍群裡,花1元錢就可以購買一位明星的健康保照片,後來又出現了2元打包70位明星的健康保照片,1000多位明星的身份證號碼……網上的粉絲都十分憤慨,這是系統被入侵了,還是有內部人員在倒賣個人資料呢?
一些私生飯熱衷於獲知明星的行程與個人隱私,這一直是在粉絲圈內被抨擊的行為。那麼大多數粉絲追星的方式又是怎麼樣的呢?正好,杭州有一家明星周邊線下店,這種線上轉線下的追星模式十分新奇,志玲也去看了看。
志玲發現杭州就有一家追星線下店,國大城市廣場3樓的微店park,花了點時間才從繞繞彎彎的商場裡找到這家位於角落,但異常寬闊的店面。
聽說追星女孩們都會進行應援,粉絲也分成很多種類型,有媽媽粉、事業粉等,而這裡的應援柱則是為老婆粉而設立的。
志玲走近一看,柱子上的紙面被馬克筆寫得滿滿當當,幾乎看不清是寫給誰和誰的,志玲花了半分鐘才看清楚上面寫著的明星名。
來的時候還比較早,大多數顧客都是和小姐妹一起來逛街的,裡面賣的商品也比較齊全。
有追星的手幅和明信片。
店裡明星的明信片4元一張。志玲覺得質量還不錯。
作為周邊店,店內一定是會有明星的專輯,果然,志玲沒走幾步就看見了醒目的專輯區。
居然還有徽章,小小的一個,45元不算便宜,拿起來的時候沉甸甸的比較有分量。
除了為追星來看娃娃的,也有不追星,只是在店面門口感覺到好可愛所以進來看看的顧客。小張進店後,就停留在小衣架面前挪不動道,有些不好意思地向志玲承認,「我不追星,但是這個太可愛了!」
雖然志玲也覺得很可愛,但是怎麼也想不出來小衣架是怎麼用的……
果然,往前走了幾步就能夠發現這一座小山般的棉花娃娃,小衣架應該就是給它們用的吧?
娃娃被打扮的很精緻,擺在塑料盒裡,右側出售的可愛飾品則是給這些娃娃穿戴的「娃衣」。
志玲細細看了才知道,這居然是給娃娃戴的帽子,又小又可愛。
每一件娃衣的價格從四十到七十不等,也有更貴些的。
「好可愛啊,這是給娃娃穿用的小包嗎?」這時身邊的女孩小聲和她的同伴興奮交流著,拿著給娃娃戴的小包反覆端詳。
女孩說,之前聽說這家店很火爆,於是和她的朋友兼跑過來逛一逛這個追星線下店。
仔細詢問後才發現,女孩和她的朋友都已經研二了。她在家裡也有幾個羅雲熙的棉花娃娃,買來就是因為覺得很可愛,會放在床上,帶它一起去旅遊。「這可能就是媽粉的心態吧!」
女孩說:「線下店和線上店還是不一樣的,摸到手裡就知道質量怎麼樣了,有時候覺得線上看著就不如線下看著心動。如果這裡以後有羅雲熙的周邊,我以後應該會經常來吧。」
「在追星上花的錢也說不好,」另一個女孩子則在看時代少年團的手幅時向志玲分享道,她喜歡追養成系的明星,偶爾會追線下活動。「我屬於比較佛系的那種,感覺可愛的話可能就花個幾百,如果是很喜歡的話也就花個幾千的樣子。」
這裡的棉花娃娃應該是主打特色,志玲事先做了些功課,大部分的棉花娃娃不是由官方製作出售的。曾經有官方把棉花娃娃作為禮物,舉辦活動贈送過,現在價格炒到了接近上千元。
而微店park裡的娃娃,多數是由線上店入駐進行售賣,價格與線上售價相比基本不變。
有一件很火的娃衣,價格在網上炒得很高,而線下店卻以67元一套的原價售賣,每天都有人來排長隊搶。
有一位顧客整整排了五天!「還好最後還是搶到了。」店長笑著說。
棉花娃娃是如何製作的呢?志玲特地去百度了一下,棉花娃娃是指主體都用棉花製成的玩偶娃娃,最早源於飯圈文化盛行的韓國。經濟公司將娛樂明星的形象卡通化,並製成身高10-20釐米左右的棉花娃娃,以官方周邊的形式流通於粉絲群體。
但是,韓國最初的棉花娃娃卻沒有這麼多「玩法」。志玲也在店裡看到了韓國的棉花娃娃。
看得出來,棉花娃娃更加接近於一個「明星臉」的普通公仔,不能換衣服,也沒有店內那麼多裝飾品。
國內的娃娃,則是完全產生於粉絲群體的產物。當然,大部分明星都不會在意這些,畢竟它具有天然的宣傳屬性,對於明星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從玩法到更加卡通的外表,都是適應了國內粉絲的喜好的。
在店內,有一個櫃檯專門負責回收二手娃娃。這些二手娃娃的原主人按照閒魚上的市價出售,如果賣不出去,店家則把娃娃原路送返。店長介紹說,即使缺錢了,靠賣掉娃娃來回本也是可以的。
離開店後,志玲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發現有不少款以熱門明星的棉花娃娃。比如這一款,就是以朱一龍為原型的。
還有楊洋的。
店裡的追星女孩家的羅雲熙娃娃,就是這一款。
而以樸燦烈為原型的krrk被炒到1萬,就連娃衣都要幾百!
志玲身邊的朋友就有負責給棉花娃娃開團的團長。「棉花娃娃的生產流程基本就是娃媽(開團的團長)找畫手約稿圖,進行宣傳,再選定廠家打樣,繼續宣傳,最後成團後安排大貨,在廠家製作完後發貨。」
娃爸在圈內術語中,就是明星真人。朋友說,就是因為娃是娃爸的兒子所以才會買,對娃爸的愛傾注到了娃娃身上。
購買棉花娃娃的顧客,多是為了收藏愛豆的周邊或者覺得可愛。但如果自家愛豆是比較冷門的明星,生產娃娃的娃媽不僅沒有盈利,甚至需要倒貼。
單個的娃雖然原價才百元不到,但熱門款價格的一炒再炒,以及一些粉絲對於多種服飾、飾品的收集欲望,導致一部分人在「養娃」這方面的開支不少。
身邊追星的小學妹就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家娃廠的訂單量一直比較多,所以對待娃娃的打樣不夠認真。當時,學妹買的娃就在這個廠裡「翻車」了。娃媽很果斷,當即決定換廠打樣,在耽誤了一段時間後終於得到了滿意的結果。學妹覺得,娃媽多數是懷著為愛發電的精神在考慮粉絲們的感受。
「我會把娃娃放在書桌上,床上。有時候出去旅行也會帶著他。」學妹說,買它就是因為可愛,覺得拉近了和明星之間的距離。娃娃身上帶著家的熟悉感,就算出門在外也很安心。
學妹自己對在這方面的消費有一個大概的限度,如果一隻娃娃超過200塊錢的話,就會覺得它「不值這個價」。但她看過市價炒到原價十倍的娃娃,覺得很誇張。
「買娃娃嘛,和追星一樣,重要的是開心。如果非要當成收集或者投資的話我覺得就失去本來的意義了。」
你對棉花娃娃又是怎麼看的呢?
你覺得值得購買嗎?
歡迎在評論區參與討論哦!
回復【探店】,隨機得杭州特色小店攻略;
回復【浙A競價】,獲取杭州小客車競價攻略;
回復【淘衣服】,獲取杭州寶藏淘衣地點;
回復【5號線】,獲取5號線周邊美食攻略;
點亮說說的你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