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追看《獵場》的觀眾,相信在前兩天都體驗了一把「被耍」的感覺。
《獵場》播出之初,一直聲稱自己是52集。但在12月5日,觀眾全神貫注地等待大結局開播時,卻發現播出的根本就不是大結局。不知是在什麼時候,《獵場》變成了58集,比原來足足拉長了6集。
雖然有些驚訝,但細想之下,《獵場》被人為拉長的情況早就有跡可循。該劇每集的前六分鐘幾乎都是前情回顧,湊出6集劇情並非難事。這種湊劇情的剪輯方式,不禁讓人想到暑期檔播出的《楚喬傳》,同樣因為湊劇情的剪輯招致了吐槽。熱播劇的剪輯頻頻引發觀眾質疑,背後到底有哪些原因?製作方和電視臺,誰該為電視劇的「暴力」剪輯背鍋呢?
《獵場》自播出以來,引發了不少爭議,節奏、剪輯、服道化都遭到了觀眾的吐槽,口碑也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隨著劇情的深入,《獵場》的口碑略有回暖,但仍然有不少觀眾認為該劇的表現不及預期。截止到目前,該劇的豆瓣評分只有5.9分,尚未超過及格線。
細究之下,你會發現觀眾對《獵場》的不滿並非完全來自於劇情,混亂的剪輯也是引發觀眾不滿的重要原因。《獵場》的前幾集,可能是因為涉及到傳銷、監獄生活等敏感劇情,能明顯看出有「剪刀手」的痕跡。尤其是監獄裡的情節,很多情節都前後關聯不上,孫紅雷的表演也被剪掉了不少。
如果說前幾集的劇情刪減還是迫於無奈,後面的注水劇情就沒辦法向觀眾解釋了。從第九集開始,每集的時長從52分鐘變成了30-40分鐘。而且在這40分鐘裡,前六分鐘都是重複上一集的內容。這麼一算,每集的內容比前幾集足足縮水了將近20分鐘,活生生剪出了6集劇情!
遭遇「暴力剪輯」的電視劇不只《獵場》一部。剛剛收官的《我的!體育老師》也因為剪輯問題遭到了觀眾的吐槽。不少觀眾在追劇的過程中發現,電視播出的版本和網播版本不一樣,多出了不少注水情節。
回顧近些年播出的電視劇,像《獵場》和《我的!體育老師》一樣慘遭「剪刀手」亂剪的電視劇不在少數。有的電視劇播著播著就被拉長了,比如原本80集的《因為愛情有多美》最終變成了108集,《天天有喜》從70集變成了91集。有的電視劇則莫名其妙被「瘦身」了,比如原定40集的《特勤精英》,最終以32集匆匆完結,結局顯得十分突兀。
不管是給電視劇注水來「增肥」,還是通過刪減劇情來強行「瘦身」,最終受苦的都是觀眾。即使再喜歡某部「注水劇」,觀眾也不得不把進度條拖到幾分鐘之後,才能看到最新劇情。而在看「瘦身劇」時,銜接不上的劇情常常讓觀眾看得一頭霧水,只能通過腦補來理順劇情,嚴重影響了觀眾的追劇體驗。
同樣的一部電視劇,在網絡上播出並沒有出現注水現象,在電視臺播出卻「加戲」不斷。相信大家已經猜出「暴力剪輯」的幕後黑手是誰了。沒錯,就是電視臺。
既然經常遭遇觀眾「投訴」,為何電視臺還執意要給電視劇注水或者瘦身呢?答案很簡單,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就拿注水劇來說,被注水的一般都是熱播劇。電視臺通過重新剪輯來延長播出周期,廣告的曝光多了,商業利益也更有保障。比如,《獵場》和《我的!體育老師》,都是近期收視率和話題度雙高的熱播劇,電視臺自然不願意輕易放棄這兩塊「肥肉」。
另一方面,一部劇的「增肥」或者「瘦身」,也是為了配合接檔劇的檔期。湖南衛視讓《特勤精英》「瘦身」了8集,是為了給備受關注的《獵場》騰出檔期。而據業內人士爆料稱,《獵場》新增了6集,除了保證廣告的曝光之外,也是為了等待《遠大前程》接檔播出。
電視臺的「暴力剪輯」滿足了自身利益,卻讓電視劇的製作方叫苦不迭。劇情注水過多,觀眾首先怪罪的往往不是電視臺,而是會遷怒於製作方或導演。劇情縮水的電視劇,也常常因為劇情銜接不好、結尾倉促被觀眾詬病,引得觀眾對製片方大呼失望。最終,電視臺的「暴力剪輯」卻讓製作方背鍋,難免讓他們感到委屈。
為了爭取更多的盈利,電視臺炮製出一部部「注水劇」、「瘦身劇」,大大降低了電視劇的質量。這實際上是一種飲鴆止渴的做法,並不是長久之道。
對於遭遇「暴力剪輯」的電視劇來說,不連貫的劇情或者過多的注水情節,都足以拖垮電視劇的口碑。就拿今年暑期檔播出的《楚喬傳》來說,該劇播出後,雖然收視率一直穩中有升,但口碑卻一直在下滑。截止到發稿前,《楚喬傳》的豆瓣評分僅為5.0分。除了劇情本身存在的問題之外,播出後期每集重複上集劇情10分鐘,是引發觀眾怒火的重要原因。
對於電視臺來說,「暴力剪輯」做法雖然謀得了近期的利益,卻因此失去了觀眾的信任。尤其是精於此道的湖南衛視,先後在《天天有喜》、《因為愛情有多美》、《楚喬傳》、《獵場》等多部電視劇施展「注水大法」,無形之間損害了自身的聲譽。
從長遠來看,這些「暴力剪輯」的電視劇充斥螢屏,也會形成電視劇製作的不良風氣,讓電視劇整體收視狀況雪上加霜。近幾年,一些製片方迫於資本的壓力,在拍攝製作電視劇的過程中已經增加了注水劇情。如果電視臺再來個「二次注水」,只能讓電視劇的品質更加低劣,收視率也難以保證,最終陷入了惡性循環。
實際上,電視臺出於逐利的本性,通過重新剪輯的方式拉動收視率,這種做法並非不可理解。然而,電視劇的剪輯本身是一門藝術,如果為了一己私利拉低電視劇的質量,不但是對製片方的不尊重,也是對觀眾的不尊重。在爭取盈利的同時,電視臺也應守住底線,儘可能把電視劇的本真面目呈現在觀眾面前,這才是一個面向公眾的媒體機構負責任的表現。
除了行業自律以外,也應當寄希望於廣電總局的監管。目前,廣電總局還沒有針對電視劇注水現象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一集40-50分鐘的電視劇,能夠允許前情回顧的時長是多少,允許刪減劇情的時長是多少,目前都沒有人能夠明確的說明。這也是近兩年「暴力剪輯」現象愈發猖獗的重要原因。
對於製作方來說,在與電視臺籤訂合同時也要「硬氣」一些。畢竟,對製作方來說,交給電視臺的電視劇不僅僅是一件商品,也是精心炮製數年的一件藝術品,誰也不想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剪輯」得不成樣子。當然,為了能夠在強勢電視臺面前說話有底氣,製作方也必須堅持精品劇的創作,提高自己的業內地位,以便能夠以更高的姿態去跟電視臺協商。
新鮮文創資訊報導 深度文創政策解讀
精準文創趨勢分析 有趣文化創意分享
文化創意產業信息服務平臺
商務合作、採訪、投稿:wenchuangzixun(微信)2573818674(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