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味辛辣,性溫熱。因是居家常備之食物,又可外用,故為原始點醫學所推薦的一種常用熱源。本文介紹乾薑片的製作及其應用。
首先澄清兩個觀念問題:
其一,有說「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認為姜皮、姜肉寒熱性不同。這是不對的,因為姜皮味辛辣,故性亦溫熱。
其二,有說「早吃薑勝參湯,晚吃薑賽砒霜」,這也是謬見。無論何時喝薑湯,出現不適,是因為有體傷,應先按推相應原始點,當體傷獲得適當處理後,薑湯就隨時都可以喝了。
(一)、濃薑湯
1、材料製備
(1).選姜材:一定要精選有機新鮮瘦小土姜或老薑,以確保品質。
(2).鮮薑片:生薑先去土、洗淨、切掉壞的。如用以制 作乾薑片,則切成3~4毫米的厚片(因薄片日曬或炒制時易碎裂);若直接用以熬薑湯,則可切得薄些。
(3).乾薑片:鮮薑片經曬乾(注意:若兩天內不能曬乾,很可能會發黴)或烘乾,再用小火炒約25分鐘,即製成乾薑片。視產地、品種不同,十斤鮮薑片可製成1.0~1.5 斤乾薑片。
2、熬煮方法
以鮮薑片或將鮮薑片加少許油,小火炒到金黃色,時間約20~25分鐘。用量至少為一斤(500克以上);如用乾薑片,則按 10:1 比例換算(即 50 克以上)。
(1).水量:以一升(1000 毫升,約5碗)水為基準量。若為了增加薑湯濃度而增加薑片用量,致使一升水不足以淹沒薑片,則須增加水量至薑片全部淹沒為止。(不論是用鮮薑片或乾薑片,熬煮第一遍或第二、第三遍,皆以此法定水量,但第三遍濃度已淡宜當保健用)。
(2).熬煮:關鍵在濃度,薑湯要濃縮到所加水量的三分之一(如加 5 碗水,則熬成約 1.7 碗)。用普通爐灶或瓦斯爐大火煮開後改小火,或用電藥壺熬煮,依不同器具約需2~ 4.5 小時不等,只要薑湯水量熬煮剩三分之一即可關火,期間儘量不要掀蓋。若水分太多對重病患者造成負擔,可以熬得更濃些。
(3).調味:如純薑湯太辣,不得已可加少許甘草、龍眼乾或黑糖調味。但此類調味物皆屬寒涼,切勿多加。
3、薑湯應用
(1).內熱源:
主要作為重病患者的內熱源,以補其日常飲食熱源攝入之不足。
(2).外熱源:
可用棉花棒蘸溫薑湯清洗或擦拭患處,尤宜於清洗大面積創口(一天可多達5、6次,且可不必再輔以其他外熱源)。
【感恩提示】
各位家人,本平臺定期發布最新的原始點課程和案例分享,歡迎關注隨喜轉發,讓更多的家人學習受益!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東莞市正能量原始點之家!關注原始點健康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