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拍飛機來說,我是挺陌生的,拍美國空軍基地,更是從沒設想過。但對於200-600這個焦段的變焦鏡頭來說,我算是比較熟悉的。因為從騰龍發布第一代150-600開始,到適馬的C\S兩版150-600,以及去年60-600,我都曾經頻繁使用過。因為這個焦段對於我這種業餘喜歡拍拍演唱會、賽事的人來說,實在是再方便不過了。對於機身的選擇來說,當然不是佳能就是尼康了,因為索尼並沒有這個焦段的原生鏡頭。
然而就在6月12號上周三,索尼發布了兩支長焦鏡頭,其中包括一支我期待已久的FE 200-600mm F5.6-6.3 G OSS。到底有多期待呢?以至於上周五當我收到這支鏡頭的時候,做了一個衝動的決定,訂了當天晚上飛衝繩的機票,打算利用周末的時間深入的試一下這支鏡頭,同時了卻我從沒有拍過飛機的心願。
上:騰龍150-600一代;左下:適馬150-600 S;右下:適馬60-600 S
之所以會選擇去衝繩,一是有籤證比較方便,二是因為衝繩有兩個可以拍攝的機場:嘉手納美國空軍基地和那霸機場。 嘉手納是美國在遠東地區最大的空軍基地,面積19.95平方公裡,有兩條3700米長的跑道,和近100架軍用飛機。而那霸機場是軍、民兩用的機場,有日本自衛隊的軍機駐紮,也會有美國的飛機起降。同時這兩個機場都專門設立有觀景臺,供航空愛好者、攝影師觀賞和拍攝。所以,即便是嘉手納美國空軍基地,也是可以正大光明的拍攝軍機起降的,絲毫不用擔心安全性和法律風險。下面所有照片都是使用索尼A9+FE 200-600mm F5.6-6.3 G OSS拍攝的。這裡要特別感謝 @愛看飛機的WallE 幫我這個飛機小白標註了本篇文章中所有飛機的型號信息。
首先跟大家分享下那霸機場的情況,那霸機場分國內和國際航站樓,分別都設有觀景臺,其中國際航站樓的觀景臺位置不是很理想,且四周有鐵絲網,觀賞沒問題,使用大口徑的長焦鏡頭拍攝不是很方便。而國內航站樓設有兩個觀景臺,在國內出發層3樓的兩側。根據我的實際觀察,南側的觀景臺位置相對最好。
先分享一條國內航站樓拍攝的延時視頻,給大家感受一下那霸機場的忙碌景象。
Piper PA-28
先從這架經典小飛機開始吧,一看它的外形就不屬於這個時代,百度了一下PA-28「切諾基」是PA-22系列飛機的替代機型,下單翼、金屬結構,於1960年1月14日首飛,後來出現了大量的改型,分別裝載更大功率的發動機並作了性能改進。PA-28「切諾基」自1961年開始交付使用以來,共交付了超過30000架。
E-2C預警機 日本航空自衛隊
E-2C預警機 日本航空自衛隊
作為一名拍飛機的小白,剛開始拍沒經驗,看到這架帶螺旋槳的預警機起飛,我分別嘗試了慢速和快速快門,事實證明,還是應該用1/150s以下的慢速快門拍出來的效果更好。但這時候,需要用高速連拍(連拍速度可以自己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和開啟防抖來保證成功率,尤其是在使用600mm焦段的時候。
P-3C 反潛機 日本航空自衛隊
因為現在是夏季,日照下的地表溫度極高,熱浪現象很明顯,所以所有停在地面上的飛機,在拍攝時都會受高溫的影響。
F-15J 戰鬥機 日本航空自衛隊
F-15J 戰鬥機 日本航空自衛隊
而在拍攝F-15這樣的戰鬥機時,因為飛行速度很快,我一般都是用F8-9,1/1000s的快門速度來連拍的,而A9則選擇連續跟蹤對焦的模式。
F-15J 戰鬥機 日本航空自衛隊
F-15J 戰鬥機 日本航空自衛隊
F-15J 戰鬥機 日本航空自衛隊
F-15J 戰鬥機 日本航空自衛隊
那霸機場的F-15J基本上全天都按照一定的頻率在起降,每個批次都是兩架,一天下來可以看到至少20架次以上,只要天氣ok,想要出片還是比較容易的。
C-5B 銀河戰略運輸機 美國空軍
C-5B 銀河戰略運輸機 美國空軍
這架C-5B銀河戰略運輸機是在拍攝間隙在頭頂上看到的,沒有看到起降過程,可能是從嘉手納起飛路過而已。
法國達索 Falcon 900 日本海上保安廳
法國達索 Falcon 900 日本海上保安廳
在拍攝了一段時間以後,逐漸有了經驗,我將A9手動設置了C1、C2兩個自定義模式,其中C1是M檔、光圈F9、快門1/1000s、ISO自動、EV-0.7,C2是S檔、光圈自動、快門1/100s、ISO自動、EV-0.7。兩種設置都是用連續跟蹤對焦,連拍(HML可選)模式,RAW+JPG。這樣不同的飛機,可以很方便的調整不同的參數組合來拍攝想要的效果。由於那霸機場並不是一個大機場,所以並沒有很多大型民航飛機在這裡起降,所以更多還是看看五花八門的塗裝吧。
龐巴迪 Dash-8 日航
龐巴迪 Dash-8 日航
龐巴迪 Dash-8 日航
龐巴迪 Dash-8 日航
Airbus 321 長榮航空
Airbus 321 長榮航空
Airbus 321 長榮航空
Boeing 747-400 中華航空
Boeing 747-400 中華航空
Boeing 747-400 中華航空
Airbus 320 桃子航空
Airbus 320 桃子航空
Airbus 320 桃子航空
Boeing 737 日航
Airbus 320 Jetstar
Boeing 737 日航
Boeing 737
Boeing 737 Solaseed Air
Airbus 320 韓亞航空
Boeing 777 全日空
Boeing 737 日航
Boeing 737 日航
因為那霸機場是南北向的跑道,觀景臺在跑道的東側,所以我們自東向西拍攝,上午是順光,下午是逆光,所以最佳的拍攝時間是上午。但同時那霸機場也是觀看日落的好地方,跑道後方就是海平面,遇到晴朗的天氣,落日的晚霞是非常美的。因為夏天的日落時間一般在19點以後,但機場的觀景臺19點就關閉了,這時候可以來到上一層的國內出發4層,有一整面乾淨的落地玻璃窗可以拍攝。下面這三張照片就是隔著玻璃拍攝的。
Boeing 737 日航
那霸機場的晚霞(A9+24-70GM)
那霸機場的日落
下面再看看嘉手納美國空軍基地能拍到什麼樣的飛機吧
嘉手納空軍基地最繁忙的時間是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9點到下午3點之間。周六日和其它時間,軍機起降的頻率都要低很多。我周六中午抵達衝繩,下午直奔嘉手納就沒拍到幾架飛機,第二天周日果斷前往那霸機場拍了一整天,周一早上退了房扛著行李8點抵達嘉手納觀景臺,下圖的老哥已經就位了,看情況應該是某電視臺的攝像,看見他在我想今天應該不虛此行了,果然一上午拍到了很多軍機的起降,僅F-15C就至少有30架次以上。中午12點扛著行李去機場回北京,算是圓滿完成任務。
目測是當地電視臺的攝像人員
EP-3E 電子偵察機 美國海軍
EP-3E 電子偵察機 美國海軍
EP-3E 電子偵察機 美國海軍
EP-3E 電子偵察機 美國海軍
KC-135 空中加油機 美國空軍
上面五張照片是周六下午在嘉手納僅有的收穫了,百無聊賴之中看到不遠處的陽臺上停了一隻好看的鳥,沒有飛機打,打打鳥也不錯。不得不說索尼200-600G這支頭在600mm端的銳度和焦外真的讓我很驚喜。對於我這樣的一個非職業攝影人來說,這個200-600G這個焦段輕便、好用,畫質也足夠了。
據網友說是藍磯鶇
據網友說是藍磯鶇
周一上午是個陰天,等我中午12點離開的時候,已經下起了傾盆大雨,真的是好驚險。陰天的好處是不會有逆光問題,但空氣中的通透度就不會很好,只能在後期儘可能的做一些調整。8點抵達觀景臺,便看見一排F-15C戰鬥機正整裝待發。
F-15C 戰鬥機 美國空軍
賽斯納 Citation 560
賽斯納 Citation 560
Beechcraft 空中國王 350
Beechcraft 空中國王 350
嘉手納空軍基地觀景臺就在基地的北側,隔著一條馬路,是一棟四層的建築,有餐廳、紀念品商店、小型空軍博物館等設施。觀景臺完全是免費的,時不常也會有旅行團來參觀,但絲毫不影響拍攝,視野情況也非常理想。
F-15C 戰鬥機 美國空軍
F-15C 戰鬥機 美國空軍
F-15C 戰鬥機 美國空軍
F-15C 戰鬥機 美國空軍
F-15C 戰鬥機 美國空軍
P-3C 反潛機 美國海軍
P-3C 反潛機 美國海軍
P-3C 反潛機 美國海軍
P-3C 反潛機 美國海軍
P-3C 反潛機 美國海軍
RC-135 電子偵察機 美國空軍
RC-135 電子偵察機 美國空軍
RC-135 電子偵察機 美國空軍
RC-135 電子偵察機 美國空軍
P-8A 波塞冬反潛機 美國海軍
P-8A 波塞冬反潛機 美國海軍
P-8A 波塞冬反潛機 美國海軍
P-8A 波塞冬反潛機 美國海軍
賽斯納 172P
賽斯納 172P
P-8A 波塞冬反潛機 美國海軍
P-8A 波塞冬反潛機 美國海軍
P-8A 波塞冬反潛機 美國海軍
三架F-15C 戰鬥機 同框
最後拍到了三家F-15C戰鬥機的同框,在空中聚齊的時間也有2-3秒,不是通過連拍加高速的跟蹤對焦真的是不容易拍到。
最後說點自己第一次拍飛機的感受,首先,衝繩這個地方還是非常適合拍飛機的,當然日本很多地方的機場都設有觀景臺,例如大阪。但衝繩除了那霸機場以外,還有少見的嘉手納美國空軍基地。這次去因為時間比較趕,經驗也不是很足,嘉手納只拍了兩個半天,如果有時間能夠連續拍幾天的話,我相信可以把整個空軍基地的飛機都拍一遍,那就相當震撼了。
其次,之前我用150-600或者60-600焦段拍演唱會、體育賽事的時候,對機身的要求更多是來自像素、高ISO下的畫質。然而這次用200-600G拍飛機,更多需要的是對焦速度、連拍速度,索尼A9最高支持20張每秒的高速連拍,5.0版本的固件升級以後,連續自動跟蹤對焦是非常好用的。這個時候只要卡足夠大、足夠快,拍飛機的過程是非常享受的。這次拍攝,我帶了兩張95m/s的128G SD卡,一張280m/s的64G SD卡,事實證明,速度真的是越快越好,280m/s的卡,用RAW+JPG記錄,幾乎感受不到什麼緩存的時間,95m/s的卡,拍一梭子下來,可能顯示緩存30+都是正常的。
再次,拍飛機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早出晚歸不說,每天要端著相機鏡頭在室外站立7-8個小時,且大多數觀景臺都不允許使用三腳架的。當然,從實際拍攝的情況看,用架子反而不如手持方便。所以無論是從重量考慮還是焦段的靈活度考慮,對於一般愛好者來說(職業攝影師除外),拍飛機更適合用變焦頭而不是定焦頭,除非你是多機+助理的組合。
總之,兩個整天的拍攝,雖然短暫而辛苦,但真的是一段難忘的體驗,回京以後,我在網上買了一本《簡氏飛機鑑賞指南》,我感覺我好像喜歡上拍飛機這件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