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餘皚磊刪減戲份曝光,「洛陽鏟」這個人物終於完整了

2020-11-02 山鬼光影

作為2020第一部「王炸」,《八佰》目前的票房已超30.9億,某瓣評分也停留在7.7。

概括來說,就是雖有爭議,但依然是票房、口碑雙贏。

與影片中的戰鬥場面相比,以「群像」模式出現的眾多角色,雖然分攤到每個人身上的戲份都不算多,卻依然塑造了多個骨肉豐滿,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比如張譯的「老算盤」、王千源的「羊拐」、李九宵的「小刀」、魏晨的「朱勝忠」……等等。

這些角色被觀眾喜歡,或是因為呈現出了普通人對於戰爭最直接的恐懼,如「老算盤」;或是展現出了人物被激發出的血性和孤勇,如「羊拐」和「小刀」;或是足夠「蘇」,如「朱勝忠」。

導演在有限的戲份內,儘可能地給人物加了「弧光」或「高光」,讓他們或者有成長轉變的過程,或者有吸引觀眾的亮點。

餘皚磊飾演的「洛陽鏟」,卻是其中一個例外。

片中他僅有一句臺詞,幾個鏡頭,但即便戲份已經少到如此程度,卻依然能夠被記得。有觀眾便說「就那麼幾秒,戲爆發了」。

這個人物從第一次出場,端著噴火器及時擋住了破窗而入的日軍時,身上就透著一股狠勁兒。但他這股狠勁兒從何而來,片中沒有鋪墊。也是因為這樣,不少看過影片的觀眾,都覺得「洛陽鏟」的戲份應該被刪了,認為他原本該是個「很有故事」的人。

事實,也的確如此。

在《八佰》的刪減戲份中,有「洛陽鏟」被刪掉的兩場戲。

一場交代了「洛陽鏟」的來歷,一場鋪墊了他身上狠勁兒的原因。

「洛陽鏟」的身份不難猜,這個名字以及那句「本來學鬼谷子術是為了盜墓,結果卻跑到這裡來挖墳」,已經說明他是個盜墓的。

但他怎麼來到上海,又怎麼進了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的守軍,除了原有的國軍外,便是各處收攏來的雜牌軍,「洛陽鏟」也是如此。

結合刪減戲份看,「洛陽鏟」原本還有個同行的侄子。他們與「老算盤」一樣,都不想參入到這場戰鬥中,所以被當做了逃兵。

第一場被刪減的戲份中,就是「朱勝忠」和「羊拐」吵架互懟,「洛陽鏟」叔侄作為被抓回的逃兵,做了一回背景板。

既然不想打仗,「洛陽鏟」後來為什麼又主動參與戰鬥,並且甘願加入敢死隊?

第二場刪減戲份,解釋了這些疑問。

日軍之前趁夜搭梯子夜襲時,「洛陽鏟」叔侄原本想趁亂脫身,但侄子卻被一個日軍斬首,他目睹了這一幕卻來不及救助。

倒在血泊中的親人屍身,成了他轉變的原因。對親人慘死的滿腔悲痛,變成對日軍的刻骨仇恨。噴火器噴出的熊熊火焰,其實就是「洛陽鏟」的仇恨和怒火。

盜墓原本便是拿命去求財,做這行的不是為利相殺,便是可互託生死的過命交情。「洛陽鏟」和侄子之間,比後者還多了一份血緣親情。

再深入「腦補」一下,侄子還可能是他唯一的親人。

這種情況下,「洛陽鏟」之後不懼死亡的狠,就都說得通了。

但上映版為什麼要刪除「洛陽鏟」這些戲份呢?

我想有兩個原因:一是毛孩扮演的「侄子」被斬首的情景尺度過大,二是與其它情節設定重複。

影片中,「逃兵」的橋段已經有了「老葫蘆」和水道溺亡者等。

此外,也已經有了黃志忠扮演的「老葫蘆」被日軍殺害,促使歐豪扮演的「端午」去轉變;勤務兵「小七月」的死,讓「小湖北」一夕長大;兩個學生的死,讓另一個同伴變成了戰士。

這些復仇設定,已經包括了親情、友情,「洛陽鏟」叔侄的設定並沒有跳出這個範圍。為了不造成情節重複,只能犧牲「洛陽鏟」這個人物的前情。

但刪減的「侄子遇難」這場戲,影響到的不僅僅是「洛陽鏟」,還有姜武扮演的「老鐵」。

「老鐵」前期是個「瓜慫」,戰鬥時只會躲在角落的麻袋下。他原本有機會用鐵鍬拍死背對著自己的日軍,這樣一來,「洛陽鏟」的侄子也就不會被殺。

但用鐵鍬去對付手中有槍的日軍,即使是趁其不備,勝率也不是百分百。因為怯懦怕死,「老鐵」選擇了縮回去自保。

也是因為如此,侄子被殺後,「老鐵」才會心生愧疚,才會在那個防守位的戰士向他求助時動搖,才會從彈雨中向「老算盤」伸出援手。

也就是說,「侄子遇難」這場戲,是「洛陽鏟」和「老鐵」兩個人轉變的原因,雖然刪掉的理由足夠充足,但還是挺可惜的。

相關焦點

  • 《八佰》破16.5億,但餘皚磊的「洛陽鏟」,戲份少到可惜
    八佰》中除了少數幾個角色,即使是「大咖」,戲份也寥寥可數。餘皚磊出演過60多部影視劇,受外形所限,能擔任主角的時候極少。但他會在配角的戲份裡,最大可能地讓人物發光。」斷後的自我調侃,以及端著噴火器,迎著日軍的方向最終「退場」時的神情,都讓人覺得這個人物很有「戲」。
  • 《八佰》:人物動機成謎,細節大量消失,管虎這是把老本兒都丟了
    根據看過原片的博主透露,公映版本裡,導演對租界中人物的細節,進行了大量刪減。 結合影片中尚存幾個鏡頭的另一個角色洛陽鏟(餘皚磊 飾)看,可以猜想,耗子和洛陽鏟很有可能是一條故事線上的人物。
  • 《八佰》:人物動機成謎,細節大量消失,管虎這是把老本兒都丟了
    根據看過原片的博主透露,公映版本裡,導演對租界中人物的細節,進行了大量刪減。,耗子和洛陽鏟很有可能是一條故事線上的人物。確切地說,我認為,「耗子」和「洛陽鏟」,應該是像劇中的「端午」和「小湖北」一樣,是老鄉甚至是親戚關係。
  • 《八佰》被刪13分鐘,阮經天戲份慘遭「一剪沒」
    並且豆瓣開分8.3分,好多觀眾表示「《八佰》看哭了」。根據看過完整版的觀眾透露,影片刪減主要是砍掉一些情感戲、支線和片尾字幕,以及把對白改成方言等等。從人性角度上來講,阮經天這個角色被剪掉有點可惜,包括阮經天也是《八佰》拍攝時第一個被曝出演的演員。
  • 《八佰》中阮經天的戲份全部被刪,但仍是迄今最好的國產戰爭片
    (本文有輕度劇透,如介意,請先收藏)《八佰》原定去年7月上映,因為某些原因,一直拖到今年8月。電影中有一句臺詞:戰爭的背後就是政治。其實在中國,電影的背後也是政治。《八佰》是為了避諱什麼,不可說,也不敢說。
  • 戲份被刪減、拍攝受傷被疑整容,劉曉慶為《八佰》的付出值得嗎?
    「《八佰》裡面有劉曉慶?!」這個發現成為不少人重回影院二刷《八佰》的理由。8年籌拍、230天拍攝、4次撤檔,2020年國內院線回歸第一炮的《八佰》雖歷經磨難,但戰果斐然,上檔11天,票房突破20億。作為億萬平民百姓中的代表,劉曉慶飾演的蓉姐,註定不是電影的主角,實際上的戲份更是少得可憐,正面鏡頭被刪減得只剩下三分鐘
  • 苦等一年,被刪減與歷史觀沒有成為《八佰》的槽點
    《八佰》可洗刷爭議看完《八佰》的提前點映之後,記者的第一觀感是「遠超預期」,我們不妨先從一些觀眾可能擔心的「爭議點」切入:其一,是影片的刪減問題。更可貴的是,這些明星沒有走馬觀花一樣地安排戲份,而是每個角色都有合理的入場與退場,即便戲份不多的配角,也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刻畫地有血有肉。
  • 《八佰》後半部分劇情略顯「疲軟」,戲份「刪減」的鍋?
    》在近期終於上映了,這部電影由著名導演管虎執導,演員也是「大牌雲集」,從目前的票房來看,這電影穩賺不賠。最明顯的問題就《八佰》顯得有些「虎頭蛇尾」。第一點是《八佰》人物太過分散,沒有重點人物,觀眾不知道該把情感的中心傾注給誰。第二點是《八佰》的剪輯不太好,據說影院的版本比原版少了十幾分鐘,剪去了不少的戲份,因此可能會導致電影整體觀感不太好。
  • 《八佰》阮經天被刪戲份介紹,角色敏感一剪沒,有些可惜
    《八佰》如今上映的版本並非原版,而是經過刪減的,足足刪掉了10多分鐘劇情。  阮經天當初可是《八佰》曝光的第一位演員,想想真是唏噓。3月份時,《八佰》發布了預告片,導演管虎髮長文講述《八佰》背後的故事,阮經天還轉發微博替《八佰》做宣傳來著,沒想到最後演了個寂寞,宣傳了個寂寞。
  • 阮經天《八佰》戲份被刪是為何?阮經天在八佰中扮演的什麼角色?
    正在熱映中的電影《八佰》大家看了嗎?其中,在演員表中發現,阮經天也有出演的,然而正片中卻沒有看到阮經天。而據了解到,原來阮經天在《八佰》裡的戲份被刪了。那麼,阮經天在《八佰》裡演誰?為什麼被刪呢?根據網傳的原因,這鏡頭刪減與演員沒有關係,問題出在角色上。一起去看看吧!
  • 《八佰》阮經天戲份被刪光引爭議,醜化國民還是批判人性?
    管虎執導的戰爭大片《八佰》去年曾遭遇撤檔刪改,而刪改後的版本成為今年疫情過後第一部新鮮上映的大片。《八佰》以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阻擊敵軍的真實故事為背景,描繪戰爭中各個階層人物的命運
  • 《八佰》最大的輸家,在在劇中被暴打一頓,上映後戲份還被刪光了
    人啊,有些時候,出門都能下暴雨,要說最近什麼電影是最熱門的,想必我說是《八佰》,沒有人會去質疑吧!由於是最近為數不多上映的新片,《八佰》的關注度自然不用我過多去解釋,可大家知道嗎?有這麼一個人,絕對算得上是這部電影最大的輸家,本來戲份就不多,還拍了好幾天,結果上映後被刪得一乾二淨。
  • 他曾是著名影帝,如今卻被《八佰》刪光所有戲份,網友直呼太可惜
    不過近日電影院重新開放,很多喜歡看電影的朋友終於有了就精神寄託。要說近日熱度和口碑都比較不錯的電影,那麼《八佰》一定穩排第一。他曾經是著名的影帝,但是在《八佰》當中卻被刪光所有的戲份,一個鏡頭都沒有給到,讓網友直呼太可惜。
  • 阮經天《八佰》戲份慘遭「一剪沒」,管虎:角色敏感,與演技無關!
    近來最火的一部電影可以說非《八佰》莫屬了,當然這也不僅僅是因為疫情期間大家憋得太久,進行的「報復性消費」,而是這部電影真的是好看。自從8月14日,這部電影上映之後,口碑一直居高不下,戰爭題材的電影本就可以吸引人,但是這並單單不是一部商業片,更是警醒我們勿忘國恥的一部電影。
  • 阮經天《八佰》戲份慘遭「一剪沒」,管虎:角色敏感,與演技無關
    去年暑期檔期間,電影《八佰》就因種種原因未能按時上映,隨後便遇上百年難得一遇的疫情大潮,在國內環境的影響下,上映計劃不得不繼續推遲,好在上半年的疫情防疫工作有了明顯進展,各地影院陸續營業,8月14日,《八佰》終於在觀眾的千呼萬喚之下正式登陸大熒幕。
  • 錯過《八佰》的兩位演員,一個因檔期錯過,另一個戲份直接被刪光
    要說現在最火的電影當然是《八佰》了,除了是疫情過後的第一場電影,更重要的還是題材選得好,只要是看過的人沒有說他不好的,特別裡面的演員奉獻的精彩演技,直接將觀眾帶入戲,所以很多人看完都是哭著出來的。 《八佰》這部電影裡的每個角色都非常重要,有些演員雖然戲份不是特別多,但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好像鄭凱扮演的陳樹生
  • 《八佰》月末首映,張譯、杜淳、王千源,每個角色都震懾人心
    >、李晨、白恩、餘皚磊、俞灝明和鄭愷等諸多演技精湛的實力派影星共同參演。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該片中每一個人物角色都有其獨特的亮點所在。」;張譯飾演的「老算盤」;姜武飾演的「老鐵」;王千源飾演的「羊拐」;張俊一飾演的「小湖北」;李晨飾演的「山東兵」;餘皚磊飾演的「洛陽鏟」;俞灝明飾演的「上官志標」;魏晨飾演的「朱勝忠」等。
  • 《八佰》連續三周票房周冠 魏晨揭秘學陝西話幕後故事
    成為了代表「八百壯士」精神的口號,令觀眾感動不已,頻繁提及。作為一部聚焦小人物的群像電影,《八佰》沒有絕對的主角,每個人物都是面對戰爭和侵略者,絕不會退讓半步,沒有命令也絕不會退守,決意站著犧牲、絕不跪著求饒的士兵的縮影。每一個演員都努力地拋棄自我,力求貼近角色,減重、健身、研究資料、學習方言等等,用角色將觀眾帶入影片中,以最接近人眼的觀察方法,創造最沉浸式的觀感體驗。
  • 如果你喜歡神仙打架老戲骨飆戲,那麼《八佰》不容錯過
    戰爭場面宏大壯闊,人物情感細膩充沛,細節處理考究走心,演員表演紮實有力,主題主旨感人勵志,《八佰》應當是今夏最值得走進影院觀看的國產大片。群星璀璨、群戲精彩,當屬《八佰》的另一大看點。馬精武、劉曉慶、侯勇這樣的老戲骨儘管在片中戲份不多,但一出場渾身上下都是戲。
  • 阮經天出演電影《八佰》被「一剪沒」,原因曝光之後,實在可惜
    每個演員的戲份都有刪減,在這些演員當中修剪最慘的就是阮經天,可以說阮經天的戲份直接被「一剪沒」,只剩下一個模糊的影子,根本不會有人認出來這個是阮經天。》首位曝光的演員,如今想想真是令人唏噓。在3月份時,《八佰》就發布了預告片,本片導演管虎髮長文講述關於電影《八佰》背後的故事。當時,阮經天還轉發微博幫助電影《八佰》做宣傳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我們只能在劇照裡面看到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