礪石導語:樂視是這些年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的最大驚喜,但由於其商業模式的複雜性,外界看樂視多少有些霧裡看花。在其成長過程中一直伴隨著很多爭議,樂視的真實模樣到底是什麼?它是否像外界眼中的妖魔鬼怪與洪水猛獸?
文|劉學輝 編輯|付迎爽
成長與質疑從來都是如影隨形,這一點在樂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樂視是這些年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的最大驚喜,也是被行業專家與媒體批評、質疑最多的企業之一。
剛有樂視離職高管張思宏對樂視價值觀極盡指責,最近又有一篇很久之前的文章《樂視控股是一個龐氏騙局嗎?》在網絡上廣泛傳播。最著名的當屬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劉姝威曾於2015年6月在新浪微博上發布系列文章質疑樂視模式,引起巨大波瀾。其他各大財經媒體與各自媒體對樂視批評與質疑的文章更是絡繹不絕。
樂視的成長史,也是一部被行業專家與媒體批評、質疑的歷史。
有人批評樂視業務不專注,也有人覺得樂視在講故事圈股市錢,還有些財務專家質疑樂視虧損帶來的財務風險。
樂視的真實模樣到底是怎樣?它是否真像外界眼中的妖魔鬼怪與洪水猛獸?
真實的樂視
樂視並不神秘。
樂視本質上還是一家企業,與其他成功企業一樣,有一個遠見卓識的創始人,有一支凝聚力極強的高管團隊,有成千上萬普通而又勤奮的員工。它也有生存壓力與盈利訴求,它也存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的混沌與無序,它每天也在處理著產研、供應鏈、營銷與服務等諸多繁雜的業務細節。樂視與一般企業並無太大不同。
與其他多數知名網際網路企業紮根中關村不同,樂視總部坐落在朝陽公園橋東的一棟17層辦公樓,之前叫宏城鑫泰大廈,後來更名為樂視大廈。
在這棟17層的辦公樓,匯聚了樂視集團最核心的業務單元與總部職能中樞。樂視大廈裡每天都是熱火朝天,晚上12點,整個樂視大廈仍燈火通明。而旁邊的一家國企,則顯得寂靜冷清。
樂視最早作為一家視頻網站被大家認識,後來因為樂視超級電視而被熟知。但樂視現在已經不止於一家視頻網站和一家電視公司。
在官方介紹中,樂視生態包括七大子生態:網際網路及雲生態、內容生態、大屏生態、手機生態、體育生態、汽車生態及網際網路金融生態。這七大子生態合到一起匯成樂視的完整生態。關於七大子生態的表述,多少會讓外界有些費解。因為「什麼是生態」的解釋成本已經很高,何為「樂視生態下的七個子生態」更是在短時間難以解釋清楚。
所以我們暫不提生態,而是換另一種表述,可能會有助於大家更好了解樂視業務全貌。
樂視業務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一)內容業務
樂視的內容業務主要包括樂視網、樂視影業、花兒影視、樂視體育、樂視音樂與樂視網絡自製。
樂視網,中國最大的視頻網站之一,它是樂視內容布局的原點,也是整個樂視生態的核心。樂視影業、花兒影視、樂視體育、樂視音樂、樂視網絡自製都可以理解為樂視網向上遊內容生產領域的業務延伸。
電影、電視劇、體育、音樂、綜藝、動漫是樂視網流量最大的幾個核心頻道。樂視影業、花兒影視、樂視體育、樂視音樂這些業務正是將樂視網的核心頻道進行公司化與產業化經營。它們所遵循的邏輯基本一致。
公司化即將上述各頻道成立獨立公司來獨立融資與獨立經營。產業化即各公司不再單純定位為樂視網的一個頻道,而是在各細分產業進行深耕,在上下遊及相關領域進行業務延伸。以樂視體育為例,其除了通過採購版權、售賣廣告之外,還圍繞大體育產業,在賽事運營、體育智能硬體領域進行全產業布局。
順著這種邏輯,樂視動漫、樂視綜藝、樂視兒童、樂視財經等頻道未來也極有可能走向公司化與產業化經營的道路。
樂視體育定位為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體育產業公司,在樂視官方表述中作為「七大子生態」之一出現,但筆者還是更習慣於把其作為樂視內容業務中的關鍵一環。
(二)智能硬體業務
樂視智能硬體業務主要包括樂視智能電視、樂視智慧型手機、智能電動汽車與周邊智能硬體(路由器、音箱等等).
樂視智能硬體業務的布局源於最早的樂視雲視頻高清播放機,也就是樂視盒子的前身。樂視盒子是樂視在智能硬體領域的首次試水,樂視超級電視則是樂視盒子的升級,樂視超級手機只是樂視超級電視模式在智慧型手機領域的複製。
從某種意義上講,樂視智能電動汽車可以看作與超級手機、超級電視並列的一個終端,只是樂視「生態硬體」模式在汽車領域的複製。但由於汽車較電視、手機更為複雜,樂視的內容優勢也無法在汽車業務上發揮出像在電視與手機業務上的價值。所以我們把樂視汽車作為智能硬體之外的業務單列。
(三)平臺業務
樂視的平臺業務主要包括了樂視雲、樂視商城、Lepar、生態營銷中心、EUI、Lestore與大數據平臺等。
平臺,顧名思義,其不是服務於單個業務,而是服務於整個樂視生態的公共平臺。樂視云為各業務提供雲視頻服務,樂視商城為各業務提供線上營銷與銷售,Lepar為各業務提供線下銷售通路,生態營銷中心則為樂視網、樂視影業、樂視體育、樂視電視與樂視手機提供廣告售賣支持。
(四)汽車業務
由於影音娛樂不是汽車的最核心應用,樂視的內容優勢無法在汽車業務上發揮出像在電視與手機業務上的價值。所以樂視汽車圍繞「電動化、智能化、網際網路化、社會化」構建了自己的業務布局。除了樂視智能電動汽車整車製造外,樂視汽車相繼布局了易到、零派樂享與電樁(公司)等汽車相關業務。
(五)金融業務
樂視金融目前的業務進展主要表現在樂視小貸、樂視支付、樂視財富管理與樂視財訊。
賈躍亭曾在2016年樂視年會談到樂視金融時用了一個詞「不鳴則已」,隱含的意思是樂視金融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由此可見其對樂視金融業務寄予厚望。
筆者也判斷,樂視金融有可能是樂視體系內超越電視、手機、汽車等最具盈利潛力的業務。首先,樂視核心業務與生態合作夥伴未來將創造數千億元的交易額與供應鏈採購,單消費金融與供應鏈金融兩項業務就能創造不菲的收入與利潤。當然樂視金融的未來不止於此,中國企業未來將會逐漸走向「金融+實業」雙輪驅動的財團模式,其在樂視未來成長過程中將發揮更大作用。
在這裡暫不再詳細贅述樂視各個業務板塊。理解樂視,需要將樂視先解構,再重構。解構完樂視的業務布局,我們回過來再看樂視的七大子生態。
樂視每個子生態不是單獨的一個子業務,而是多個子業務的集合,這一點常存在誤解解。
比如大屏生態、手機生態、汽車生態都不只是硬體業務本身,而是「內容+硬體+平臺+應用」多個元素的組合。大屏生態的硬體載體是超級電視,手機生態的硬體載體是智慧型手機,汽車生態的硬體載體是汽車,除了硬體之外,這些子生態同時融合了樂視網、樂視體育、樂視影業等各業務單元,也融合了樂視雲、樂視商城、Lepar、EUI、生態營銷等平臺業務。
樂視的核心業務都是採用生態模式,將多個業務元素進行垂直整合形成子生態。生態模式是樂視各個核心業務的差異化競爭力所在。設想一下,如果沒有樂視生態,手機、電視、汽車只作為一個獨立硬體,在市場上是很難獲得差異化無競爭力的。(關於生態模式在這裡不再過多贅述,後續專題為大家詳細闡釋)。
樂視成績
大樂視體系由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兩部分組成。這樣劃分的原因是A股上市公司有盈利要求,無法承受業績虧損,所以投資巨大、回報期長、短期虧損的業務都被放到樂視網上市公司體系外培育。
根據最新數據,樂視網上市公司的市值在900億人民幣左右,加上樂視手機、樂視汽車、樂視體育等非上市業務,其整體估值接近2000億人民幣。而僅僅在三、四年前,樂視還只是一個不知名的二線視頻網站。
樂視網07-15年業績增長
樂視網2016年上半年業績
雖然遭受諸多批評,但樂視這些年取得的成就毋容置疑。反觀樂視在視頻網站領域的競爭對手們,優酷土豆因股價低迷私有化退市,被阿里巴巴全資收購。愛奇藝因虧損嚴重,拖累百度業績導致欲被剝離。搜狐視頻在張朝陽放棄巨額投入後已經掉隊。騰訊視頻依賴騰訊大體系輸血一直保持巨額投入,但營收與利潤貢獻一般。
在競爭對手紛紛遭遇危機甚至喪失獨立時,樂視網不僅生存下來,還逆襲進入中國視頻網站的第一陣營,並構建起龐大的生態王國。
樂視不僅擁有樂視網、樂視電視、樂視體育、樂視影業、樂視手機等多項在行業領先的業務,並且每個業務都還在大踏步的前進過程中。擁有如此實實在在的業務,樂視又怎能被稱之為龐氏騙局?
結語有一個問題長期縈繞在筆者的腦海中,樂視從一個二線視頻網站逆襲成功,其背後的成長邏輯到底是什麼?這種邏輯是否具有普世性,能否供其他企業學習借鑑?
邏輯是一個歸納學科,探尋背後邏輯需要先了解樂視全貌。今天我們梳理了樂視的業務布局,明天將為讀者帶來《樂視的前世今生!它不是一蹴而就!》,與讀者一起去探尋樂視成長背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