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時代》雜誌出版了一期疫情專刊並公布了眾多的《時代》雜誌封面人物。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中出現了一位中國外賣小哥的身影。
《時代》雜誌介紹的這位名叫高志曉(Gao Zhixiao,音譯)的美團外賣小哥來自北京,疫情爆發後不得不每天接受健康檢查並花20分鐘為自己的摩託車和衣服消毒然後再出發。
《時代》雜誌評價稱若沒有像高志笑這樣的外賣小哥,人們的生活將會出現諸多不便,好在他並未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據了解,《時代》雜誌這一期主要圍繞這新型冠狀病毒展開,此次上線了六種不同的封面,每種封面上都是收到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的人物肖像,範圍從華盛頓的生活護理中心,到德黑蘭的陽臺再到中國國內的街道。
以下為《時代》雜誌的報導全文:
高治曉是北京的一名騎手。距他上次平平常常地走出家門,騎上電動車,一頭扎進繁忙的都市,仿佛已有很長一段時間。新冠病毒疫情發生以來,高治曉每天早晨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再花20分鐘對電動車和衣服進行全面消毒,防止病毒傳播,然後才能開始工作。
中國大約有300萬外賣騎手,他們的生活因為疫情而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隨著大多數人因為疫情而宅家閉門不出,騎手們承擔了巨大的壓力。
為了對抗疫情,中國各地的辦公室、學校和工廠暫停運營,很多餐廳也僅取消了堂食,僅提供「外帶」服務。與之相反的是,宅在家中的人們開始網購從衛生紙到熱麵條等一切物品,然後靠美團的高治曉這群騎手,把商品送上門。
如果沒有這群「冒險工作」的騎手,很多家庭可能會彈盡糧絕,病人也得不到救命的補給。」人們選擇在網上訂購水果和蔬菜,然後自己在家做飯,「高治曉告訴記者說,「所以我接的訂單反而增加了。我送過的單子有一袋100磅的麵粉、一袋大米、一桶油。」
以前,騎手可以直接從餐廳廚房取了外賣後直接送到客戶家門口。但是在新的規定下,為了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騎手現在只能從商場外面和居民樓下的指定位置取餐送餐。
但是這樣的措施也有行不通的時候,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也並不意味著騎手們隨之變得冷漠。高治曉有一次幫一位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送胰島素。他說,他先拿了她的藥方,然後到醫院取藥,再把救命的胰島素送回老人家裡。
「把藥給她後,我又留下來陪她說了會話,」他說,「因為我也來自單親家庭,我知道孤寡老人此時此刻最需要什麼。她說,她還沒有吃飯,因為這陣子買菜不方便。所以我給她煮了一碗方便麵,加了兩個荷包蛋。最後,離開的時候順手幫她把垃圾也帶走。」
在疫情開始之前,外賣行業在中國已經是一個650億美元的龐大市場,消費群體多達5億人。美團每天平均有70萬名騎手穿梭在全國各地城市。除了美團之外,其他外賣平臺還有餓了麼等。
但是,配送服務只是中國龐大的電商網絡的一個方面。新冠病毒疫情,更是催生了所謂的「隔離經濟」。在某些城市,美團的在線雜貨銷售漲幅高達400%。在京東上,廚具、烘焙用品以及家庭健身器材等訂單,都在大幅增長。
在巨大的壓力下,中國的人工智慧支持的物流網絡展現出了驚人的適應能力,可以動態繞過封鎖地區,重新規劃運輸路線,來避免災難性的物資短缺。
「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私募股權投資人兼北京大學商務教授傑弗裡·託森(Jeffery Towson)說,「人們低估了中國的學習曲線。數字互聯和物流網絡確實幫了大忙。」
只是,騎手仍然是這些網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鑑於新冠病毒導致的旅行限制,有人甚至幫回不了家的人上門照顧家中滯留的寵物。高治曉有一次給一位住院的新冠病毒患者送智慧型手機充電線,儘管大多數其他騎手因為擔心傳染而不願接這個單子。他說,沒有手機解悶,病人肯定會非常無聊。
李峰傑(Li Fengjie,音譯)則做了更多。他也是美團的騎手,工作地點就在湖北武漢。1月23日,全城封鎖後,他便意識到,城裡的1100多人,可能會需要自己的服務。「我覺得自己責任重大,因為我手底下管著其他的騎手,他們有些仍然留在武漢工作,所以我必須幫助他們,」他說,「醫生和護士也都來武漢幫忙,那我們這些騎手,至少應該和他們一起抗疫在前線。」
曾經騎手們因為在大街小巷橫衝直撞而時常惹爭議,如今他們表現出來的這份使命感著實令人敬佩。騎手們每一單的收入僅70美分,如果是到或被投訴,卻要面臨巨額罰款。
即便如此,工作高效且願意接更多單子的騎手,收入也算得上可觀——有時比剛畢業的IT行業員工收入還高一點。經歷了這次的新冠病毒疫情,人們對騎手的態度也發生了好的變化。美團稱,疫情之後,用戶給騎手的小費比原來多了兩倍。一位用戶最近在微博上說:「困在家裡出不去,讓我倍感失落。但外邊的騎手,又讓我看到了一絲希望。」
國家對騎手的認可也沒有落下。2月25日,中國人力資源和設備保障部正式將外賣騎手(與其他15個新職業)收錄進「中國職業大典」,命名為「網約配送員」。這是自2015年以來,人社部第一次修訂這份職業列表。同時這也意味著未來,騎手們可以享受更好的培訓、工作條件、就業機會以及職業發展。
舉動雖小,但意義不凡。「說實話,我每天也很擔心,很害怕,」高治曉說,「如果我突然咳嗽或者覺得有點頭暈,我就會立即想懷疑自己是不是感染了,因為我每天都接觸那麼多人。但是知道自己每天也在幫助很多人,我就覺得很滿足了。」
來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