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曉君 殷維(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院長,講師)
當地時間4月14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暫停對世界衛生組織撥款。指責世衛組織沒有及時分享疫情信息,沒有及時提供防疫政策建議,沒有及時宣布「全球大流行」等,並聲稱美國是世衛組織的主要贊助方,有責任對其在疫情中的行為問責。值此全球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正是最需要世界衛生組織發揮重要作用之際,美國不僅未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未切實履行作為世衛組織成員的職責和義務,反而指責、質疑世衛組織,妨礙世衛組織的運轉。此種行徑,嚴重違反國際法,試圖將單邊主義凌駕於多邊主義,有悖時代價值和精神,註定得不償失。
疫情全球暴發,關乎各國人民的安危。美國政府將矛頭指向世界衛生組織,試圖打擊、削弱和抹滅世衛組織在全球公共衛生治理與疫情防控中的權威與作用,將極大損害疫情聯防聯控國際合作和國際戰疫行動。
世界衛生組織作為聯合國框架下負責公共衛生事務的專門機構,全球衛生治理的多邊平臺,是衛生問題指導和協調的權威機構。世衛組織共有194個成員國,在全球設立有150多個辦事處。自其成立以來,就以「使全世界人民獲得儘可能高水平的健康」為宗旨,致力於與各國合作,防治疾病、發展公共衛生體系、幫助各國應對公共衛生安全挑戰。世界衛生組織在關注人類健康,防治疾病以及歷次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從1947年赴埃及協助遏制霍亂流行,到1974年發起意在保護兒童不受疾病侵襲的擴大免疫計劃;從1979年全世界根除天花,到1987年關注愛滋病流行,發起有關愛滋病的全球計劃;從應對SARS、H1N1到抗擊伊波拉疫情,世界衛生組織從未缺席。各國多次防控傳染病的成功,不可否認世界衛生組織始終發揮著領導和統籌的關鍵作用。
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世界衛生組織依舊展現了其專業性和領導力。從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到宣布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至今,世衛組織向各成員國持續通報疫情進展,發布應對疫情的建議與計劃,派出專家團隊,對有關國家進行指導,在統籌和運用醫療資源和疫苗研發等多個方面積極發揮其協調、合作、援助等職能和專業作用。
《國際衛生條例》作為有約束力的、衛生健康領域的國際條約,各成員方都應予以遵守。該條例第十三條、四十四條規定有「在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下,締約國應該盡最大可能對世界衛生組織協調的應對活動提供支持」「締約國應根據條例規定,在發現和評估事件並採取應對措施方面相互合作」。可見,締約國與世界衛生組織之間、締約國之間的相互合作是締約國應盡的國際法義務。
在當前全球疫情形勢嚴峻之際,美國執意奉行其狹隘短視的單邊主義,不僅指責世界衛生組織,還企圖進一步削弱世衛組織的能力,這既損害了國際防疫合作,也影響了包括其本國民眾在內的利益,特別是那些公共衛生能力脆弱的國家。中國1月3日即向美國通報了新冠肺炎疫情,直至3月13日,川普政府才宣布「國家緊急狀態」,以應對美國新冠肺炎疫情,使美國錯失了最佳防控時間以致美國成為疫情「震中」。本國疫情日趨嚴重,理應加強國際合作專心抗疫,但美國一再地質疑、挑戰世界衛生組織的權威,破壞全球合作戰疫。
美國的指責與質疑並不能掩蓋國際社會對於戰疫中世界衛生組織的行動的普遍認可和高度讚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世衛組織必須得到支持,該組織對世界為贏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進行的戰鬥所做的努力至關重要。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特別峰會聲明強調,要完全支持並承諾進一步增強世界衛生組織在協調國際抗疫行動方面的職責。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重申對世衛組織的信任和支持;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期待世衛組織繼續發揮領導作用,有效協調全球。無論是從目前全球抗疫的短期實際角度,還是從全球衛生治理的長遠發展角度,世界衛生組織的專業性和權威都應被尊重和維護,其作用的發揮應得到強化。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一重大全球公共健康挑戰,以世界衛生組織為核心、國際衛生條例為主要載體的國際衛生法體系,為協調和處理全球衛生問題提供了治理機制和多邊合作的關鍵平臺。面對當前這一全球性的公共衛生挑戰,世界各國比以往更加需要一個強大而有效的世界衛生組織。「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各國應當支持聯合國及世衛組織在完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中發揮核心作用,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對此缺乏重視、奉行單邊主義或採取政治攻擊的做法都會侵蝕國際合作的基礎,損害人類的公共健康安全。
維護世界衛生組織的權威,支持該組織發揮專業力和領導力,是國際抗疫合作的重要基石,是全球衛生治理、國際合作與協調機製得以繼續有效運作的堅實保障。「各民族之健康為獲致和平與安全之基本,須賴個人間與國家間之通力合作。」《世界衛生組織組織法》序言中的這句話,正是對於國際社會守望相助、同舟共濟之倡導。國際抗疫合作是行動要求,「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指導理念,而世界衛生組織就是引領者。作為世衛組織的成員、《國際衛生條例》的締約方,各成員方應切實履行國際法義務,尊重和維護世衛組織領導國際抗疫行動的權威性,共同推動國際公共衛生事業,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團結合作是最有力武器。「唯有團結協作,攜手應對,國際社會才能戰勝疫情,維護人類共同家園」。
《光明日報》( 2020年04月21日 16版)
[ 責編:李伯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