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魔幻的2020年終於走完,期待已久的2021年如期而至。回顧2020,疫情深刻地影響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更加劇了國際形勢的複雜變遷,自主可控、貿易保護主義、去全球化成為關注焦點;與此同時,政策和資本持續加持,線上辦公/教育、新能源汽車等新興應用落地開花。在2021年到來之際,《集微網》特推出【2020-2021年度專題】,圍繞熱點話題、熱門技術和應用、重大事件等多維度梳理,為上下遊企業提供參考鏡鑑。
集微網報導,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民戰「疫」以外,在半導體領域,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國內半導體廠商也在為國產替代而奮戰。
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2020全年,超23個省市落地半導體項目超478個,僅統計披露投資額的項目,全年落地項目總投資額超5903億元。
(註:僅統計披露投資額項目情況)
從全年落地項目投資總額來看, 2020上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是籤約勢頭不減,其中,2月份籤約總額超738.3億元,以集中簽約為主,5月份則奪得全年桂冠,投資總額達756.25億元。在經歷了上半年投資熱之後,7月披露的籤約項目總額銳減,但8月過後開始回升,9月達到2020下半年的頂峰,總投資額超734.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9月,100億元的露笑科技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產業園項目在2020中國半導體材料創新發展大會上集中簽約,8月,露笑科技曾發布關於與合肥市長豐縣籤署建設第三代功率半導體(碳化矽)產業園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公告。因此,9月份籤約總額未將露笑科技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產業園項目投資額列入計算。
(註:僅統計披露投資額項目情況)
從落地項目分布來看,長三角地區投資總額皆位列前席,2020年,江蘇省落地項目拔得頭籌,超112個項目落地,總投資額超1239億元。
江蘇
2020年,江蘇超112個項目落地,佔全年落地總數23.4%,投資總額超1239億元,佔全年投資總額的21%。超3個百億元項目落地江蘇,包括150億元的無錫先導集成電路裝備與材料產業園、百億元的半導體蒸鍍設備及矽晶圓生產項目、30億美元的梧升半導體IDM項目。
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江蘇落地項目涵蓋晶片設計、製造、封測等產業上、中、下遊,涉及光刻機、第三代半導體、5G、傳感器、觸控、功率半導體、FPGA、集成電路材料等多個領域。
江蘇歷來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第一大省,南京、蘇州、無錫等集成電路產業帶建設正進一步加快。據中國江蘇網10月份報導,江蘇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秦表示,江蘇的集成電路佔到全國的28%。
據了解,2020年上半年,江蘇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871.29億元,同比增長35%。
12月23日,中國共產黨江蘇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江蘇省委關於制定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江蘇將以重大需求和重大任務為牽引,在高端裝備製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移動通信、量子科技、航空、軟體、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部署一批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關鍵零部件國產化替代。
江西
2020年,江西落地項目超17個,佔全年落地總數4%,投資總額超909億元,佔全年投資總額的15.4%。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兩大百億元產業園落地江西,包括260億元的中車產業園項目以及300億元的康佳半導體產業園暨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項目。兩大產業園投資總額達560億元,佔江西全年投資總額的61.6%。
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江西落地項目涵蓋晶片研發、電子元器件生產、封裝等,涉及觸控、第二代半導體、5G、第三代半導體等領域。
浙江
2020年,浙江落地項目超38個,佔全年落地總數8%,投資總額超792億元,佔全年投資總額13.4%。超5個百億元項目落地,包括127億元的甬矽電子(寧波)股份有限公司二期500畝項目、106億元的嘉興產城半導體產業園項目、100億元的創王光電uNEED總部基地項目、120億元的熙泰科技年產25萬片矽基OLED微型顯示器生產線項目、108億元的集成電路先進封測項目。
其中,甬矽電子(寧波)股份有限公司二期500畝項目籤約時顯示總投資額為100億元,但據最新消息透露,目前,該項目總投資額已達127億元。
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浙江落地項目涵蓋晶片設計、設備研發、晶片生產、先進封測、IDM等,涉及電子材料、觸控、AI、5G、射頻、通訊、傳感器、雷射、功率半導體、化合物半導體等領域。
浙江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起步較早,擁有一批在晶片設計、矽材料生產、特種工藝晶片製造、行業應用等領域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重點企業,並已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生態。
2020年8月,浙江省出臺了《浙江省實施製造業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行動方案(2020—2025年)》,在集成電路產業鏈方面,浙江突破第三代半導體晶片、專用設計軟體(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等)、專用設備與材料等技術,前瞻布局毫米波晶片、太赫茲晶片、雲端一體晶片,打造國內重要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到2025年,浙江集成電路產業鏈年產值突破2500億元。
11月19日,中國共產黨浙江省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浙江省委關於制定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浙江將超前布局發展人工智慧、生物工程、第三代半導體、類腦晶片、柔性電子、前沿新材料、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加快建設未來產業先導區。
安徽
2020年,安徽落地項目超30個,佔全年落地總數6.3%,投資總額超682億元,佔全年投資總額11.6%。超3個百億元項目落實安徽,包括100億元的TowerJazz12英寸模擬集成電路項目、100億元的露笑科技第三代功率半導體(碳化矽)產業園、180億元的合肥晶合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二期項目。
其中,對於TowerJazz 12英寸模擬集成電路項目落戶安徽合肥,集微網當時就此事詢問了Towerjazz內部相關人士,在回答集微網提問為什麼沒有見到作為上市公司的公告時,這位人士回應:「作為上市公司,我們發布的是實質性信息,是具有法律責任的。任何交易只有具有彼此間的法律約束才變得有實質性。目前階段,公司尚無任何信息公開發布。」
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安徽落地項目涵蓋晶圓代工、晶圓製造、柔性觸控螢幕生產、封測、精密加工、MEMS製造等,涉及觸控、存儲、5G、第三代半導體、功率半導體、光刻膠、人工智慧、材料等領域。
集成電路產業是數字經濟重要一環。通過積極布局顯示驅動、存儲晶片等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水平高、填補大陸地區空白的關鍵集成電路項目,安徽省集成電路產業鏈企業數增至300多家。隨著產學研資合作的不斷深入,安徽集成電路產業不斷湧現創新成果。
12月1日,中國共產黨安徽省第十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安徽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聚焦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先進結構材料等重點領域,瞄準工業「四基」瓶頸制約,實施省科技重大專項、省重大創新工程攻關等計劃,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
山東
2020年,山東落地項目超31個,佔全年落地總數6.5%,投資總額超625億元,佔全年投資總額10.6%。超2個百億元項目落地,包括111億元的中鴻新晶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集群項目、160億元的柔宇科技柔性屏生產基地。
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山東落地項目涵蓋研發生產、高端封測等,涉及傳感器、5G、觸控、射頻、人工智慧等領域。
12月2日,中國共產黨山東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山東將推動數字產業化,加快集成電路、光電子、高端軟體等關鍵基礎領域創新突破,打造先進計算、新型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信創等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上海
2020年,上海落地項目超46個,佔全年落地總數9.6%,投資總額超618億元,佔全年投資總額10.5%。超2個百億元項目籤約落地,包括22億美元的格科微電子12英寸項目以及120億元的12英寸車規級功率半導體自動化晶圓製造中心項目。
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上海落地項目涵蓋晶片研發生產、晶圓製造、先進封測、存儲器研製、設備製造,涉及光晶片、人工智慧、功率半導體、消費電子、第三代半導體、5G、射頻、光刻機等領域。
上海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集中度最高、產業鏈最完善、綜合技術能力最強的城市,重點打造了浦東張江集成電路設計園、嘉定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等特色園區,擁有大量優質的集成電路產業鏈上下遊項目。
12月10日,《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上海將加快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領域形成世界級產業集群,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
(校對/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