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歷時4年拍攝
攝製組走遍全球四大洋,經歷125次探險
探訪39個國家,深入水下長達6000多小時
終於將深藏在海底的美麗世界一網打盡!
邂逅在南冰洋深處神出鬼沒的奇怪章魚
觀賞巨大的鰺魚跳出水面,飛躍到半空中捕魚
騎在虎鯨的背上,同它一起衝向魚群
這就是《藍色星球2》
這部紀錄片,被譽為全世界最高水準的自然地理紀錄片,也被網友稱為迄今最美的紀錄片。甚至有人說,才看15秒,就給100分!
海洋是美麗神秘又令人生畏的。地球表面大約70%的面積全部被海洋覆蓋,然而人類對海洋仍舊知之甚少。若沒有關於海洋的紀錄片,我們對海洋的科學認知可能還停留在冰冷數字圖表以及死氣沉沉的插畫中。
如果你對海洋望穿秋水,卻狹路相逢這部紀錄片,那一定能體會什麼是三生有幸!
這部紀錄片,場景壯闊,奪人眼球。極有質感的4K畫面,鮮豔通透、唯美,震撼場景如同身臨其境,觀感炸裂!每一幀畫面都可以拿來做屏保!一共有7集,目前剛播出第一集,豆瓣評分就高達9.9分!
但凡看過的人,內心都洶湧澎湃,甚至激動得熱淚盈眶,哪怕跪著看完你都會驚呼這是一部神作,「沒想到海洋原來這麼美」「視覺太震撼」「看呆了」!如果拿科幻電影裡的特效與之相比,都未必有這般震撼、美麗!
當看到那些震撼的畫面,很難想像紀錄片拍攝背後的艱辛。這部紀錄片全部採用4K超高清攝像機水下拍攝,還首次將攝影機固定在鯨鯊和虎鯨背後,完全可以近距離超高清觀看海洋生物!
在紀錄片中,許多海洋生物的真實生活行為,令人大開眼界!
譬如,寬吻海豚會用身體去蹭擦一種珊瑚,這種珊瑚可能有抗炎的藥效讓海豚感到舒服,一隻小海豚跟著父母也學會了「珊瑚按摩」。這也啟發人類在海洋中有能夠治療疾病的藥物。
豬齒魚翻開珊瑚堆,吹開細沙,四處尋找它心愛的食物:一種蛤蜊,然後豬齒魚叼起蛤蜊搬運到「廚房」,用嘴叼著它一次兩次…砸向珊瑚礁,直到蛤蜊的外殼破砸碎,這時豬齒魚才得以享用美食!
這簡直挑戰著人類對魚的智商的想像,而為了拍攝到這完整的一幕,據說攝製組花費了兩年時間,最後剪輯成這寶貴的三分鐘。
再來到塞席爾的平靜海面,突然,海水下的一條珍鰺躍出水面,吃掉了飛在海面上的烏燕鷗,接著更多的烏燕鷗也被珍鰺吃掉,而一隻小燕鷗在父母的催促下,順利逃開珍鰺的大嘴,虎口脫險。
墨西哥附近的科爾特斯海,大量蝠鱝拍打翅膀在這裡聚集,夜光藻在烏漆麻黑的水底下閃閃發光,這個場景如夢如幻,就像電影裡的魔法世界。當蝠鱝轉身遊走,身後瞬間一片璀璨的光亮!而攝像師為了拍下這一幕,使用超高清低光攝像機在全黑的海裡長時間等候。
在日本海,有一種雌性金黃突額隆頭魚,當年齡和身體達到一定條件時,就很快會變成雄性。之前還和另外一隻雄性的隆頭魚親蜜,一轉身彼此就變成了「情敵」。
在挪威北部的峽灣,虎鯨將鯡魚群趕往海岸的淺水區,然後它們用「迴旋踢」的技能打暈鯡魚,這樣才順利吃到這些美味的鯡魚。眼前如此壯觀的場景,令人嘆為觀止,嗔目結舌!
在北極,由於全球氣候變暖,這裡的海象被北極熊驅趕到海裡,可成塊的海冰越來越少。而海象媽媽不得不抱著海象寶寶尋找海冰落腳,於是它們總是四處碰壁,這一幕令人疼惜。
對於總是流離失所的海象,紀錄片中的旁白這樣說道:媽媽終於找到能夠棲身的地方,她得以跟她的寶寶待在一起享受母子間的愛意,但,沒人知道它們的未來將會怎樣。
每天在城市生活的我們,或許只聽說全球氣候變暖,或許不曾深刻體會它帶來的直接影響。卻很少感受到,南北極海冰融化,海平面上升,珊瑚白化,垃圾遍布海洋。我們甚至不知道,海洋的未來會怎麼樣。
總之,這部紀錄片,無論從欣賞自然景觀的角度,還是了解海洋生物的角度,還是思考世界生態的角度,都值得至少認真去看三遍。
從墨西哥灣的海底火山爆發,到南極洲冰層下1000米……這部紀錄片只為記錄我們未曾見過的最震撼的海洋世界。可你知道嗎?海洋類紀錄片的拍攝難度,是陸地上拍攝的5倍!
為了拍攝到海豚衝浪的畫面,攝影師右手扛著高速攝像機,左手駕駛噴氣式海撬,在海面上狂奔。身後是不斷逼近的兇猛海浪……
為了拍攝到這些震撼鏡頭,攝製組不僅克服各種困難險境,還使用了許多黑科技,包括4K超高清和高感光攝像機,4K超高清的探測相機、超高清無人機等,這才得以實現各角度、各角落和縫隙的鏡頭畫面。
在紀錄片的音樂方面,《藍色星球2》邀請漢斯·季默配樂,邀請搖滾樂隊電臺司令(Radiohead)演唱,這也使得這部震撼的紀錄片更加震撼人心!
而旁白由大衛·愛登堡爵士擔任,這位91歲的老爺爺,是和《動物世界》裡趙忠祥老師一樣的存在,聲音伴隨了幾代人對大自然和未知的探索。他擔任製作的自然紀錄片不計其數,並且「霸佔」了這個崗位60多年。
《藍色星球II》第二集:
▼
《藍色星球II》第三集:
▼
看完這部紀錄片
才知道什麼叫海洋的震撼
《藍色星球2》證明了:
我們對海洋,真的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