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主管
有學術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 ◆ ◆ ◆
人工智慧治理與區塊鏈革命
高奇綺|華東政法大學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指數研究院院長、政治學研究院院長、教授
人工智慧治理與區塊鏈革命
高奇琦等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作者簡介
高奇琦,華東政法大學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指數研究院院長、政治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首席專家。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專委會委員。主要社會職務包括:中國通信學會網絡空間安全戰略與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大數據社會科學應用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法學會人工智慧法治研究會副會長。創立和主持具有國內外聲譽的三大指數項目:全球治理指數(SPIGG)、國家治理指數(NGI)、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指數(CICSR)。
推薦語
人工智慧正在深刻地改變世界,而未來需要從全球治理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推動建設負責任的人工智慧。本書不僅從全球大變局的角度就未來智能革命對人類社會和全球治理的影響進行了整體性的分析,還從區塊鏈的技術角度為人工智慧治理的實施和落地提出了具體推進方案。該著作既有理論高度,也有實踐抓手,值得推薦。
——薛瀾(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教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專業委員會主任)
本書延續了高奇琦教授一貫的勤奮、執著與深邃思考。本書從區塊鏈的全新角度指出了人工智慧治理的重要推進路徑,並從智能社會科學的宏觀視角對未來智能革命背景下的學科建設提出了獨特見解。
——季衛東 上海交通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中國法與社會研究院院長
內容介紹
這是國內首本將人工智慧和區塊鏈放在一起討論的專業學術著作。人工智慧是一場生產力革命,其發展對全球大變局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響,但同時其發展也給人類社會帶來一系列的挑戰,諸如隱私、安全以及公平等問題,因此區塊鏈的意義就更加凸顯。區塊鏈是一場生產關係革命,其將對人工智慧發展後產生的隱私、安全以及公平等難題提出重要解決方案。該書不僅討論了目前人工智慧發展面臨的問題,以及人工智慧對未來全球治理帶來的新機遇和挑戰,並且從區塊鏈的角度對智能革命的進一步發展方向給予解釋。該書還討論了在區塊鏈技術背景下智能城市進一步的發展方向。在最後,作者還討論了算法政治學作為一個新興研究領域的可能。無論在學術貢獻還是對大眾的知識傳播方面,該書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將人工智慧和區塊鏈放在一起討論的學術成果幾乎為空白,而本書就填補了這一空白。
目錄
引言 人工智慧、區塊鏈與國家治理現代化
第一章 智能革命與全球大變局
前兩次工業革命與世界政治格局
第三次工業革命:美蘇冷戰與美日競爭
第四次工業革命與中美戰略衝突
智能革命背景下的全球大變局
全球大變局中的中國大戰略
中美在人工智慧領域優勢之比較
末世論與超人文化:美國的「阿喀琉斯之踵」
第二章 智能風險治理與智能社會建設
馴服人工智慧的「賽維坦」
人工智慧的風險治理及調控
自動駕駛技術的法律與倫理發展
智能社會的三大構成要件
智能社會建設對領導幹部執政能力的要求
第三章 人工智慧全球治理的未來
全球治理目前面臨的結構性困境
人工智慧是否能改變全球治理的兩大癥結邏輯
重塑還是消解?人工智慧對霸權邏輯的作用
緩和還是加重?人工智慧對衝突邏輯的作用
全球善智:消除霸權邏輯的努力
全球合智:消除衝突邏輯的努力
第四章 區塊鏈與全球經濟治理轉型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演變與美元霸權的擴張
轉型情境:傳統的中心化與現實的多中心化
區塊鏈的技術特徵及其對全球經濟治理轉型的意義
超主權貨幣的構想:SDR的局限與E-SDR的可能
E-SDR下的全球經濟治理新框架
第五章 區塊鏈、全球治理與城市治理
區塊鏈與智能革命的未來
區塊鏈對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革命性意義
全球數字貨幣競爭與中國大戰略
智能城市理念下的現實困境
智鏈城市:城市治理與區塊鏈的結合
智鏈城市面臨的新難點與困境
第六章 智能文明與智能社會科學
工業文明與代議制民主的歷史局限
信息文明與代議制民主的替代選擇
智能文明與全過程民主的中國優勢
智能社會科學的必要性、本體與方法
智能社會科學的學科構成、議題與構建路徑
新文科:新時代文科教育的新方向
後記
總序
區塊鏈革命:智能社會的生產關係基礎
高奇琦
非常高興能與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推出這一套「獨角獸·區塊鏈」書系。我在這裡對上海人民出版社領導和編輯老師的高瞻遠矚表示敬意,因為國內目前還沒有一套嚴謹的學術叢書就區塊鏈對人類社會影響進行整體討論。我們希望可以把這套書系打造成國內社會科學界第一套對區塊鏈的整體性影響進行討論並引領該領域學術研究的叢書。我在這裡主要討論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區塊鏈與其他相關技術在整個智能革命中的意義和關係。我習慣用「雲、大、物、智、鏈」五個詞來概括智能革命中最重要的五個相關技術。這五個詞分別代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和區塊鏈。除了區塊鏈之外,前四個技術都主要對整個智能革命發揮加速作用,而只有區塊鏈是智能革命這輛快速行進汽車中的制動系統。雲計算像是汽車的動力系統,大數據像是汽車的石油,物聯網像是汽車的感應裝置,人工智慧則像是汽車加速的油門。這四個技術聯合起來會對整個智能革命形成巨大的推動作用,共同構成智能革命的加速器。然而,高速前進的汽車如果沒有剎車,一旦方向錯誤就有可能會產生巨大的負面效應。因此,區塊鏈在中間承擔了控制節奏的功能,其更像是對整個智能革命調控方向、調節速度的中控系統。
第二個問題是區塊鏈對人類社會的巨大影響。我這裡用三個革命來概括。
第一,社會革命。人類社會一直面臨的合作難題是奧爾森所總結的「集體行動的困境」,即如何把各自獨立行動的個體聯合起來行動。區塊鏈發揮的重大意義,其可以通過智能合約把人類社會個體的力量加總起來,大大降低了人類社會的協作成本。從這個意義上講,區塊鏈是一個巨大的高效率協同系統,通過反覆地及時對帳和確認信息,從而推動人類社會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加協同效率。
第二,價值革命。之前人類社會一直面臨中心化機構過多攫取利潤的問題。一旦形成中心化,中心化機構便利用資源集聚優勢對人類成員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價值進行壟斷。而區塊鏈卻提供了一個新的空間,即由社會個體共同來組成一個多中心平臺。換言之,這裡的平臺本身就是分布式的,並以此來保證價值歸勞動者。這就產生了一次新的價值革命。這一種價值革命可以促進勞動者在這一分布式平臺上進行更加高效率的合作。
第三,治理革命。區塊鏈同樣可以被理解成一個多方協商的民主治理機制。治理與管理明顯不同。管理是工業化時代形成的自上而下的結構性約束模式,而治理則是信息社會和智能社會後逐步形成的、需要通過上下結合和充分發揮多方利益相關主體意願的多主體協同系統。治理是近二十年來社會科學研究的熱點概念,然而如何通過技術手段來推動治理目標的實現一直是難題。從這一意義上講,與智能革命的其他四大技術相比,區塊鏈對社會的整體影響會更大。從技術特徵上,區塊鏈最接近治理概念,因此,在區塊鏈的技術基礎之上,會產生人類社會一次新的治理革命。
我們這套書系採取了譯著和原創相結合的方式。目前中國社會科學正處在一個引進消化和自主創新的交匯點上。區塊鏈作為一個新興技術,對未來社會的巨大影響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中國首次與西方國家同步站在智能革命的門檻上,同時來觀察區塊鏈對人類社會的巨大影響,這就需要中國學者更多地從原創性的角度來思考這一問題。同時,西方學者由於其學術的敏銳性等原因已經在這一問題上有了一些研究成果。我們同樣需要把這些優秀成果翻譯進來,對其去偽存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因此,我們這套書系希望把兩者結合起來。一方面將國外的優秀成果引入進來,另一方面也把我們國內的優秀原創性成果展示出來,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系統疊加效應,這也恰恰是區塊鏈精神的一種體現。同時,上海人民出版社已經在與國外相關出版社進行聯繫,將來在時機成熟時把我們的原創作品翻譯出去,這也可以算作是中國的社會科學界對全球知識共同體的一種貢獻。
有學術的思想 有思想的學術
聚焦中國問題
秉持人文立場
人文社科學者的平臺
歡迎一起「探索與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