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
穿山甲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及非洲的部分國家。短時間內,穿山甲急劇銳減的最主要原因是被大量捕殺。穿山甲的消費主要在食用和入藥兩個方面,其主治療效的方劑就多達489個,這也導致穿山甲成為比大熊貓更瀕危的動物。
中國犀牛
中國犀牛曾廣泛分布在大半個中國,主要棲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緣山地地區。在中國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記載,犀牛角是一種珍貴的清熱涼血中藥材,其皮和血也可以入藥,救人無數。在1922年,最後一頭小獨角犀(爪哇犀)被捕殺,標誌著中國犀牛已滅絕。
松江鱸魚
松江鱸魚原產於中國海岸線,名揚天下,歷史的資料記載較為廣泛。由於過度捕獵,洄遊被切斷,環境汙染等原因,到上世紀70年代基本上捕不到鱸魚了。現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中華鱟
中華鱟是一種古老的生物,早在3億多年前的泥盆紀就生活在地球上,至今仍保持其形態,堪稱海洋裡的遠古遺民,它與三葉蟲是同一個期紀的動物。由於中華鱟的自身價值不菲,近年來大量出現用它的殼做原料的甲殼素加工廠;同時,鱟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所以無法逃脫被濫捕濫殺的命運,面臨著滅絕性的災難。
黃胸鵐
黃胸鵐即是中國食客口中的「天上人參」。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即俗稱的禾花雀,由於人類捕殺,已經瀕臨滅絕,於1997年禁止獵捕黃胸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