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是如何一步步失去口碑的?

2020-11-21 文匯網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開播以來,爭議與爆點橫飛,然而話題熱度與創作好評度並未呈正向呼應關係,究其原因,主要與該節目編劇團隊在節目內在邏輯運作上的操控偏差有關。尤其是近期深度參與該節目的選手與嘉賓因對賽制和執行不滿而宣布退賽,表面看似是選手對遊戲規則生成出的結果的「力不從心」,抑或是嘉賓「商務合同」的終結,深層的原因卻是深度參與節目的選手和嘉賓對內圍綜藝編劇組織的節目內容和外圍宣傳傳遞出的核心理念的質疑,是對節目底層敘事機制運作生成出的節目價值的「否定」。

「退賽秀」的相關「熱點」和「話題」被大眾廣泛消費的背後,其實蘊含著豐富的綜藝劇作倫理問題。

賽制設置的結構性缺陷與競技真人秀底層邏輯衝突引起的價值認同危機

區別於其他類型的真人秀節目,競技類真人秀綜藝節目在賽制設計上呈現出對賽制公平性的強依賴氣質,尤其在以演技比拼為核心的《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當中,競演選手對有相對統一判別標準的公平性的訴求相對較高。然而《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當中,編劇團隊模擬顯失公平的演藝行業生態,不論演技高下,單憑混亂無序、缺乏理性的演藝市場逐利品性主導的商業邏輯所形成的「市場定級」。

作為《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賽程起點,「遊戲機制」模仿現實演藝生態,看似酷烈且公平,但排布結果和呈現形式卻暴露出諸多有失公平的「劇作痕跡」,不得不讓觀眾和選手質疑所謂的知名製片人根據市場情況對選手進行的排位,是否是編劇團隊根據後續節目話題生成可能,蓄意編纂的一場「敘事陰謀」:第一,從排序結果上看,雙料影后馬蘇只因近年參與播出的影視作品少就被定位為演藝市場的末端,敢問近年來陳道明、唐國強等影人的影視作品數量也不多,如若參與市場定級,也會被置放於評級末端嗎?第二,市場評級是否有相關的量化指標?第三,參與市場評級打分的「製片人」是否對參賽選手的市場信息進行過相關調研?第四,參與評級的製片人是否具有評級打分的權威性?節目組未在節目中對上述問題做出任何解釋。假設上述評級權威且合理,接下來的問題是一檔以競技表演實力為核心運作邏輯的真人秀節目,不考慮演員的實際表演能力,單純以「亂象叢生」的演藝市場對選手加以定位是否妥帖?雖說演藝生態行業的確酷烈,生態運行的基礎邏輯大多時候不遵從演員個人「實力」 與「能力」,但這樣的賽制設置儼然違背了「拼演技比實力」的節目運行邏輯的初衷,相伴而來的是,演藝生態的失公和逐利本性,也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節目運作過程中暴露無遺。

再者,第一賽程飽受爭議的細節處置無疑是導演郭敬明毫不顧忌相關選手實際表演能力和他人的審美判斷,將S卡發給根本不具備表演潛質的何昶希,以至於點評嘉賓李誠儒毫不掩飾地表達自己的反對態度。作為觀眾,我們很難從節目內容中析得郭敬明的選擇是本意所為,還是受編劇團隊授意的無奈選擇?即使是郭敬明本意使然,編劇團隊緣何邀約一個根本沒有表演潛質和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何昶希參加《演員請就位》?演技競演節目與女團真人秀節目不同,何昶希成為不了演技競技裡的「楊超越」。

在上述顯失公允的結構性賽制缺陷的強推下,第一輪競賽結束,選手唐一菲只能扮演自己完全無法從情感、道德、心理上認同的《回家的誘惑》中的艾麗,最終 「無力」退賽。第二輪競賽結束,點評嘉賓李誠儒退賽,雖然李誠儒在節目中與郭敬明看似已「握手言和」,但在退賽後諸多場合的採訪中均透露出對節目公平性的質疑。

一檔真正尊重表演實力的真人秀節目,本該以「演技」為名,替有實力無際遇的選手,向缺乏公平和公正的演藝市場中的怪誕運行邏輯宣戰,然而《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前兩輪賽程結束,參與節目的嘉賓和選手多對選手的表演技能和實力「敷衍」處置,很多情況下,賽點的結果、導演的選擇和發聲都基於如何在外圍關係中獲得彼此的認可,以至於讓觀眾感到,節目中嘉賓點評走過場、導演選擇走流程。真人秀綜藝節目核心審美價值——「真」失卻之後,編劇團隊自然很難讓觀眾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自發地提煉和挖掘觀看一個節目應該獲得的價值啟迪。

綜上,《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所謂模擬行業生態的初始邏輯設計,以及節目組給予導演的基於演技之外的過大的闡釋空間和選擇權力等有違「公平」的敘事機制的設定,與該節目以演技實力比拼這一底層運行邏輯衝突,給選手、嘉賓和觀眾均帶來「顯失公平」的審美判定,必定導致受眾對該節目的價值判定產生認同危機和審美質疑。

審美「真」標準被商業「熱」邏輯削弱,節目的美學品質和審美效能由此大打折扣

區別於影視劇的編劇工作的方法,真人秀的綜藝編劇需要尊重競技選手和相關嘉賓的日常人格和屬性,在對選手和嘉賓加以了解的基礎上,並在對賽制情境激發下選手的行為反應進行適度引導和放大的前提下,完成真人秀敘事所需的選手人設的塑形,再以此人設為基礎,進一步調整真人秀競技中的角色關係布局,挖掘、編排和呈現衝突序列。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囿於郭敬明、陳凱歌、趙薇已經在第一季節目中獲得了相對和諧的關係基礎,導師團隊內部已不具備生成實質衝突的動力機制,只能更多的從點評嘉賓以及競技選手兩個「關係對」著手開掘「矛盾」和話題,在作為編創者代言人的主持人大鵬的引導下,強化李誠儒和不同導演之間的矛盾,在後期剪輯師的操作下,強化競技演員與競技演員之間的衝突,繼而炮製出李誠儒與郭敬明的「S卡何昶希」之爭、李誠儒與陳凱歌的《無極》之爭、楊志剛與郭曉婷的「排練」之爭、唐一菲與新演員的「不服氣」之爭等話題「爆點」。

然而,上述「爆點」不僅沒能增加觀眾對其價值態度的認同性,反而容易導致觀眾對節目「守正」態度的否定。以郭曉婷詬病楊志剛「不排練」為例,有影視從業經驗的人大都知道,為避免因反覆排練導致演員在正式表演時的興奮度降低,很多專業導演都會拒絕讓演員反覆排演影視劇中激情重場戲場面。楊志剛作為有經驗的老戲骨,對劇組安排的重場戲激情場面,採取了簡單完成調度、降低排練次數的方案,以保證其與郭曉婷在未來的正式表演中能保持充沛的情緒。正常情況下,有常識的演員也應該明白楊志剛行為的用意,不料選手郭曉婷在與楊志剛完成表演後,當眾拆臺並埋怨楊志剛「不排練」。觀眾無從判斷是郭曉婷本人缺乏基本的從業常識,還是編導授意而為?節目播出後不久,「楊志剛耍大牌不排練」相關話題成為熱搜,節目組在此前與此後均未站在楊志剛的立場上幫其做任何解釋,以至於眾多不明就裡的觀眾瘋狂在網絡平臺對楊進行「口誅筆伐」。

一個有擔當的媒體平臺或編劇團隊,有責任澄清流弊並提升觀眾的審美認知。然而,話題和熱度是以流量高低判定經濟價值的真人秀節目的基礎指標,《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編劇團隊在炮製熱點的過程中「惡意」炮製誤解的操作方法,儼然有違真人秀節目本該堅守的綜藝倫理,也有失成熟的網綜節目該具備的價值擔當。一檔競技類真人秀節目,競技的審美「真」標準被商業的「熱」邏輯削弱之後,深度參與節目的選手或嘉賓必然對此呈現以自我保護為目標的 「機制適應」,基於表演能力好壞的「真知灼見」的爭論感的削弱和基於表演技藝高下的「針鋒相對」的點評的鋒利感的降低,必然導致真人秀節目的衝突生成機制和戲劇動力結構受到損傷,節目的美學品質和審美效能的生成也必將大打折扣。

作為國內土生土長的原創性真人秀節目,《演員請就位》能獲得受眾的持續關注和討論,一方面明證了國內綜藝「工業」的日臻成熟和製作團隊的用心良苦,另一方面節目當中呈現的諸多負面話題,也顯示出當前國內網綜節目的綜藝創作倫理亟待優化和完善。值得節目製作者尤其是編創團隊反思的是,如何在日後的創作中悉心呵護這一原創性品牌資源,如何通過具有編創智力的劇作手段對《演員請就位》進行品牌維護。避免流量奪位、避免熱點越位、避免邏輯錯位、避免價值缺位、避免為單純的追求熱度而喪失中國綜藝節目價值堅守的底線,讓節目和賽程在價值在位的跑道上奔騰出綜藝熱度,方為中國綜藝節目品牌構建與品牌維護的正確路徑。

作者:韓佳政 崔剛(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副教授、講師)

編輯:郭超

相關焦點

  • 《演員請就位》是如何一步步變味的?
    隨著國慶假期的到來,《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也正式開播。目前,該節目在播出半個月的情況下,位於貓眼綜藝熱度榜單第一,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一檔節目受觀眾的喜好與追捧。但同時我們也發現,似乎這檔「競演類綜藝」正朝著與其本意相背離的方向發展下去,慢慢的「演員」成了眾多話題背後的附屬品。
  • 《演員請就位》,導演就位了嗎?
    豆瓣評分也從第一季的6.8分滑至6.7分的第二季《演員請就位》,激起了網友對於演員「就位」的激烈討論。「味同嚼蠟,味如雞肋,如此乏味。」這是李誠儒在《演員請就位》中說出的點評。李誠儒與郭敬明的針鋒相對,爾冬陞的辛辣點評,以及趙薇的反矯說辭,都讓《演員請就位》頻上熱搜。
  • 從演員拼演技奪卡,到S成為鼓勵卡,《演員請就位》的初心在哪?
    綜藝《演員請就位》從開播以來就一直熱度不斷,這部綜藝的熱度並不在於「演員」、「演技」,更多時候網友們都被「退賽」、「不合理」等一些花式的話題所充斥著,一開始的市場評級決定著演員是否能夠得到「S」級卡,這就意味著演員正在被市場所挑選。
  • 《演員請就位2》,資本已就位
    李誠儒退出了,《演員請就位2》終於失去了最後一個說真話的人。但即便沒有李誠儒的退出,這檔綜藝也早已撕下「演員」的假面,露出中國影視圈的殘酷現實——演員能不能就位,要看資本夠不夠位。熱搜KPI拉滿的《演員請就位2》早已偏離軌道沒有選秀綜藝霸屏,各大嘻哈綜藝接近尾聲,Q3的綜藝市場略顯蕭條,於是幾乎每集都有「扯頭花」劇情上演的《演員請就位2》殺出重圍,成為今秋爆款之一。
  • 口碑不要了?《演員請就位2》名單曝光,選秀愛豆佔據半壁江山
    每當有新人演員出來,都要討論一下演技如何。從章子怡坐鎮的《演員的誕生》,到後來有四位知名導演參與的《演員請就位》都贏得了很大的討論度。如今這檔節目即將開始錄製第二季,四位導演名單也發生了變化,不過依舊水平超高,只不過這份參加選手的名單引起了爭議。
  • 黃渤談《演員請就位》:口碑暴跌只怪節目過於看中流量,忘記了初心
    近日備受大家關注的《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也終於落下了帷幕,對於這一季節目說實話真心令觀眾失望,完全淪為一檔資本圈錢工具的節目,看看隔壁的《我就是演員》為何剛播兩期口碑爆棚?就是因為能讓有潛力的演員在舞臺上發光,而不是像《演員請就位》口碑這麼爛,節目也沒有任何的看點,尤其是李誠儒走後,讓《演員請就位》徹底變成無聊的商業互吹節目~那麼究其原因同是演技PK類節目, 《演員請就位》為何口碑不敵《我就是演員》?其實在小編我看來都是節目組請來的流量惹的禍,看看現在電影市場單凡以流量為主打牌的,全部失敗,無一成功!
  • 演員請就位:失去了李誠儒的點評,《演員》還是《演員》嗎?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剛推出便頻繁登上熱搜榜,去年看李誠儒和郭敬明唇槍舌劍,你來我往沒有看過癮,今年果然又沒有讓人失望。>演員在舞臺上的辛苦演繹,他們的努力和付出值得被尊敬和認可,但是展示給大眾的節目就應該能夠經得起批判,也只有被直言,被批評了才能夠觸碰到很多演員敏感的神經,才能夠刺激他們更好的探討和鑽研演技,才能給我們帶來更好的作品。
  • 《演員請就位》播出,張大大看似被罵輸掉口碑,其實是他「贏」了
    《演員請就位》播出,張大大看似被罵輸掉口碑,其實是他「贏」了對於娛樂圈中的明星們,一般吃瓜網友都是喜歡、討厭或者路人的態度,但是提到「張大大」這個名字,卻幾乎一面倒地討厭他,張大大被爾冬陞狂批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節目上,我們看到了許多在近幾年有很大爭議和負面新聞的明星。有像馬蘇這樣的老演員,也有像張銘恩這樣的新晉「渣男」,還有一個人的出現,讓人止不住地質疑和討厭:演員的舞臺,他一個主持人來湊什麼熱鬧?
  • 綜藝《演員請就位》,就位的何止是演員
    #演員請就位《演員請就位》熱度如此之高更多是因為有爭議,很多節目沒有收穫口碑但收穫了熱度對於節目導演來說這個節目就是成功了的,所以現在很多綜藝節目為了製造爭議點,刻意激發節目人員的矛盾,以此來獲取更高的熱度。
  • 《演員請就位2》如何讓演員成了「配角」?
    再加上S卡發放的標準、演員市場定級的合理性等爭議性話題,《演員請就位2》儼然已經是爆款綜藝的品相,整個節目有話題、有流量、有熱搜,只可惜所有的焦點和爭議都沒有瞄準演員最核心的東西——演技。在《演員請就位2》中,李誠儒跟郭敬明果然不負眾望,「對抗」進一步加劇,並成了整個節目的流量和話題擔當。很明顯,這樣的吵架,比看那幫子演員演戲更有意思。
  • 最後一張「S卡」給了溫崢嶸,《演員請就位》就做對了嗎?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賽制為了折射現實中的演員生態,首先邀請了製作人們進行市場定級,把40位演員劃分為S、A、B三個級別。第一輪表演完畢,則由導演進行評級,「S卡」的獲得者有優先挑選角色的權利,B級只能被其他等級的演員指定角色。
  • 演員請就位被嘲是資本請就位
    網上曝光了一張《演員請就位》的關係圖,沒想到這檔節目背後居然有69家影視公司投資,而這些公司跟參與比賽的演員有著某種不言而喻的關係。有些演員甚至還是公公司的股東,面對這樣交錯雜亂的「關係網」,不少網友感慨演員請就位是資本請就位吧?前幾期演員請就位都有各種爭議,李誠儒跟郭敬明的battle,甚至還有導師跟學員的矛盾,郭敬明還在節目中大罵孟子義的網紅臉。
  • 《演員請就位》:導演battle扛起KPI
    摘要:節目營銷做得是真好,但口碑卻越來越差。一個集齊陳凱歌、李少紅、趙薇、郭敬明四位不同風格導演的演員選秀節目,話題性簡直強到爆。目前看起來,《演員請就位》並沒有滿足觀眾對於在演技類綜藝裡看「神仙打架」的期待。相反,「趙薇太有梗了」、「想看郭敬明上奇葩說」、「陳凱歌沒選明道」……節目裡的導演上了一串兒熱搜,對演員演技的探討並不熱鬧。
  • 陳宥維晉級,何昶希S卡,《演員請就位》賺了熱度失了口碑
    最近《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熱播,節目的話題是一期期的提升,熱度也是不斷地增長,不過節目進行到現在卻是爭議不斷,但總體來看節目還是朝著在選拔優秀演員的路線走的。因此陳凱歌這次的決定可以說連累到了自己長久以來的口碑和名導身份,甚至很多人覺得陳凱歌的架子實在是太大了,不管是懟李誠儒還是指點演員,基本都要自己是一言堂的狀態。
  • 《我就是演員》口碑爆棚吊打《演員請就位》,網友:這才是真正演技pk
    上周備受大家關注的《我就是演員》第三季也終於開播,對這一季也期待很久了,首期節目就給大家帶來了五組精彩的表演,節目開播後更是備受好評,口碑爆棚的背後其實在我看來也正是因為節目的用心,不像隔壁的競品節目完全淪為資本和拼流量的節目,這一季《我就是演員》在選手和導師陣容方面都是很棒,也都請來了專業導師做點評,看得出節目組依舊初心不變
  • 馬蘇挑戰埃及豔后造型,眼神都是戲,參加演員請就位重新出發
    她這位中間人,的確有苦說不出,但是她的這件事也的確讓她的口碑變差了,更是間接的影響到了她的事業,雖然本人沒有任何的汙點,可導演們還是喜歡用觀眾喜歡的演員,一旦失去了觀眾緣,也就間接失去了拍戲的好資源,就要不斷的去挑戰,所以她參加了新一季的《演員請就位》,以老人的身份來參加新人的比賽,重新出發,定妝照就是埃及豔后的造型
  • 這一次,《演員請就位》終於請對人了
    文/小七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舞臺上,陳宥維和王楚然剛剛結束《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素素失去雙眼的片段。爾冬陞的這段話,其實就在說,要想做偶像,就不要當演員了,既想當偶像,又想當演員,如何權衡。看完爾冬陞的這段點評,不得不說,這一次節目組真的請對人了!他真的太敢說了。
  • 演員請就位:胡杏兒
    《演員請就位》中胡杏兒的表演簡直就是神仙演技,她真的演得太好了,當然,她的實力也得到了導演一致的肯定,她直接拿到了陳凱歌的S卡,說明在陳凱歌的心中,胡杏兒的表現值得他給出一張S卡!而不得不承認,在看胡杏兒在《演員請就位》表演前,我也不曾正視過她的演技,總覺得胡杏兒長得不好看,直接拒絕看她演的電視劇,從而對她印象不深,只知道她是TVB演員長得不夠漂亮,完全沒有過她的演技。
  • 《演員請就位2》, 看郭敬明「選妃」?
    而昨天刷抖音被一段郭敬明與李誠儒battle的視頻吸引住了,然後又入了《演員請就位2》的坑,熬夜把前幾期都看了,今天就來聊聊它。《演員請就位2》類型 : 真人秀》到《我就是演員》,再從《演員請就位》到2020年第二季開播,這檔節目也來到了第四個年頭。
  • 演員請就位?應該是撕B請就位吧
    因為《演員請就位2》,爾冬陞火了。本質上來說,《演員請就位》就是一個無比彆扭的節目。甫一開場,幾位製作人就用手裡「市場」的大旗把幾十位演員挨個評了級:有國民度的演員和突然爆紅的新人共享S級的沙發;被遺忘的中年女演員和還沒紅起來的小生一同坐在B級冷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