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的電視劇領域,單有一種類型,因為反映城牆根地下長起來的北京人的生活變遷,而形成了不少北方觀眾愛看的京味劇集,看著劇中人物開口閉口京腔京韻,甚至有幾分話劇般的感覺,也是一種享受。
剛剛上映的《幸福裡的故事》就是一部京味劇集,電視劇講述的是北京白塔寺附近一個四合院中的三戶人家之間悲歡離合的故事。雖然從目前上線的兩集內容,並未過多展開劇情和故事內容,反而是從老戲骨身上散發出來的那股子京腔京韻,讓很多觀眾看了之後感覺十分熨帖。
由秦焰、劉莉莉飾演的金大爺、金大媽,張大禮、楊蕾飾演的周大爺、周大媽,甚至方清平飾演的校長,話裡話外都透出幾分京味感覺,而第二集四合院三戶人家坐在一起吃飯拉家常,尤其是端著餃子送的畫面,再加上胡同裡的置景,很有幾分80年代北京的感覺在其中。
只是簡簡單單幾個場景,無論是從言談舉止,還是服裝造型,幾位老戲骨就已經把這部劇拉出了年代感,也樹立起了人物形象,讓這部描摹北京人時代 變遷的群像戲有了足夠的描摹空間。
雖然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年輕一代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奮鬥的故事,但無論是金大爺、金大媽,還是周大爺、周大媽,在前幾集的內容中,都要比作為主演的李晨、王曉晨,以及車曉、蘇青等表現得更加搶眼。
而作為主演的李晨和王曉晨,卻並未表現出太多能撐起這部劇的能力,甚至演員形象和劇中人物設定還有些許的不符,拖了這部劇的後腿。
首先是劇中王曉晨飾演的陳瓦兒,在前兩集的內容中,雖然在著力交代整個四合院的生活,但其實王曉晨飾演的陳瓦兒,在劇集一開始就已經開始埋鋪墊和渲染,劇中的第一場架的源起就是因為玉面狐狸,還有在年輕一代中口口相傳的玉面狐狸多麼漂亮,歌聲多麼好聽等一系列的說法,都讓觀眾對這個角色充滿了期待。
相信有不少觀眾期待過王曉晨如《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的寧靜,《獨自等待》中的李冰冰,以及《大話西遊》中的朱茵一般,能給人一種美豔不可方物的感覺。
然而這種期待卻並未持續過一集的時間,當王曉晨飾演的陳瓦兒從鏡頭中露面的那一刻,相信很多觀眾就已經心碎,甚至感受到了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王曉晨確實很美,在其他電視劇中也有著非常不錯的表現,但在《幸福裡的故事》這部劇中,她的形象,尤其是螢屏形象,並未表現出太多的驚豔感覺,尤其是沒有太多表現出前兩集鋪墊的那種驚豔的美貌,反而在剃去長發之後顯得有點直愣愣和幾分土氣。當然,這並不只是王曉晨的原因,板子更多應該還是要打在導演和電視劇的造型師的身上。
而李晨飾演的李牆和王曉晨飾演的陳瓦兒的感情緣起,就是因為陳瓦兒玉面狐狸的外貌,當王曉晨在這部劇中的顏值無法撐起玉面狐狸的外號和同學們的描述的時候,尤其是無法打動觀眾的時候,再看其他同學花痴一般迷戀陳瓦兒,就會產生一種讓人嗤之以鼻的違和感。
而李晨飾演的李牆,也並不太符合劇中設定的北京小青年的形象,他給人一張太過於憨厚和誠實的感覺,而典型的背景青年則是表面上看著混不吝,什麼都不在乎,但其實心裡有著一股子傲氣和不服輸的勁頭,貧嘴、局氣而且夠哥們義氣,但李晨在這方面的表現並不明顯。
這也讓這部劇雖然在老戲骨的鋪墊之下,打開了一個有著十分背景韻味的背景,但李晨和王曉晨在其中的表現,卻常會讓觀眾跳脫出來,產生一種違和的感覺。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電影熊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