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熱的話題,一定就是六小齡童上春晚了。
但有另一件事仿佛也值得擔心一下:春晚主持人,在已經過去的龍、蛇、馬、羊這些年裡,養成了張嘴就來吉祥話兒的習慣。
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突然有點擔心主持人被慣壞了,猴年說吉祥話環節的質量會不佳。
猴子的吉祥話,到底好不好說?
我們幫你梳理來龍去脈我們的目標是
這個腔務必幫你裝到滿分
網紅、歷史愛好者、作家@馬伯庸 曾說:
撰寫新春祝詞,以龍、虎年最易,本喻俱佳,美詞豐沛,筆下騰挪無不自如;馬、兔、猴、雞次之,形容多褒意,駿也、玉也、金也;牛年字意昂揚、豬年引申上佳,再次之。羊、狗年平平,總算形象討喜。惟蛇鼠一窩,最難發揮。然則鼠尚可賣萌,只有蛇年,除了金蛇狂舞以外一無是處,堪稱生肖寂寞之王者。
在這裡,我們有理由認為他作為圍觀群眾不清楚事情的真相。
除了誇六小齡童扮成的孫大聖扮相俊朗之外,普羅大眾常用的語言庫裡,很難找到與猴有關的好話。
成語:
尖嘴猴腮:形容人相貌醜陋粗俗。
土龍沐猴: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
沐猴而冠: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歇後語:
猴子學走路——假惺惺(猩猩)
猴子戴禮帽——假充文明人
猴子偷桃——毛手毛腳
猴子好說吉祥話???
但是到底為什麼,
人類在形容猴子的時候,這麼不願意說好話?
我先起個範兒:
好像是因為猴與人太相似
所以人類在形容他們的時候
總是忍不住要說點壞話
就像說單位的Lucy,隔壁的Henry,老家的Phoebe
「那個鄉裡別,哦該浪討嫌咯?」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但是古代人,好像就沒有這麼異怪,
他們還挺願意給猴子安上一些高大上的寓意的,
但大多都與加官進爵有關係。
在古代,猴子討喜,還與「猴」「侯」諧音有關。古人繪畫,猴常以吉祥符號的角色入圖,例如大猴背個小猴,象徵「輩輩封侯」,若猴子背個布袋則是「代代封侯」;「馬上封侯」表現的則是在馬背上坐著猴子;畫一棵樹,猴子爬到樹上,旁邊加一隻蜜蜂,樹下是一頭跪著的象,取「封侯拜相」之意……所有這些,都表達了人們的美好願望。
古人誠不欺我
果然畫風清奇
到了網絡時代
跟猴子有關係的熱門語言裡
有這幾句可以追根溯源
出自:央視86版西遊記中紅孩兒對觀世音菩薩說的一句話。現已成為網絡流行語,被改為「你是猴子請來的逗比嗎」。
出自:微博上「關愛八卦成長協會」有一期節目請的爆料人爆料吳彥祖。那個姑娘十分仰慕吳彥祖,最後會長問她還有沒有什麼關於吳彥祖想說的,她就大喊:吳彥祖我要給你生孩子。因為聲音經過處理,聽起來很像吳彥祖我要給你生猴子。
出自:猴塞雷與廣東話「好厲害」同音,是指猴年春晚吉祥物康康,腮幫子兩旁有兩坨不明物體。網友們都搞不清這兩坨肉到底是幹嘛的。
而原作者、國家一級美術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韓美林,每次畫猴子,都有這兩個球。春晚節目組也曾經質疑過,然而他堅持保留。韓美林解釋說,小猴子吃東西吃到很多的時候,腮幫子就會呈現出鼓鼓的樣子,而這兩個球就為了體現這種效果。
但網友覺得,「猴塞雷」這個解釋更加令人信服,萬一吉祥物與吉祥物之間一言不合,還可以扔出去打一架嘛。
(文|阿bia 編輯|meatball)
歡迎給我們的後臺留言
我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萬一你問到了我們不知道的知識
沒關係,我們會假裝沒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