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深圳樓市眾生相:業主憑空漲價,千萬「剛需」打新,剛改無辜躺槍

2021-01-18 房天下

作者: 說房聊地

對深圳樓市來說,2020是跌宕起伏的一年。

這一年,深圳樓市經歷了一枝獨秀的高光時刻,亦在過熱之後面臨調控之手的「靈魂拷打」;屬於二手房的主場在715新政之後被極速冷凍,打新成為下半場響亮的主旋律。

於購房者來說,「假離婚」漏洞被堵死,「無房剛需」成為樓市的「寵兒」,但在打新利誘面前,剛需之中亦夾雜著「千萬級」的代持買家;

抱團漲價的二手房業主們被予以黃牌警告,卻在後半場成交遇冷之際表現出其強大的看漲情緒,掛牌價「不降反升」,再一次彰顯了「深圳業主」的魄力。

陪跑剛需的焦慮,「千萬豪剛」的盛宴,以及被無辜中傷的「剛改」中產,惜售加價的業主...共同演繹2020年深圳樓市眾生相。

有人起早貪黑打新

有人睡過頭錯失百萬

深圳有錢人的卑微,是從買房開始的。

上一秒穩坐豪華轎車,下一秒就只能蹲在開盤現場門口。在深圳,即使手握重金,都要起早貪黑憑運氣實力搶房。

陳芸是2020年較早的一批「打新者」,被疫情困頓在出租屋裡近兩個月的時間裡,讓她產生了咬牙買房的衝動。

光明金融街便是她2020年打新之路接觸的第一個新盤,8997人搶394套房,與周邊價差近2w/平,引得無數人趨之若鶩;陳芸記得很清楚,自己和老公在燥熱擁擠的人群中汗流浹背苦等認籌的場景。

6月盛夏,光明金融街一期認籌前夜,買房人已經做好連夜通宵排隊的準備,最後引來警察清場;項目開盤當日,買房人仍要頂著32度高溫排隊選房。在這場煎熬的打新戰中,陳芸最終不過充當了一個陪跑者的角色,而市場這種瘋狂打新套利的氛圍早已擾亂其初心——儘快上車買一套房子。就在不斷觀望和陪跑中,陳芸終於在715新政之後失去了購房資格,買房計劃不得不延遲一年。與一般剛需樓盤不同的是,潤四的開盤吸納的是手握千萬的「豪剛」們,一票難得之下代持橫生,中籤如同中彩票;戲劇性的是,有一位女士因為睡過頭最後失去購房機會,損失上百萬。

11月份,華潤城四開盤現場,早晨6點多天微亮就有不少「千萬豪剛」前來排隊進場,有一90購房者選完一套上千萬房源之後表示,著急趕回去上班。(圖源智訊財經)

2020年,深圳樓市最痛苦的群體當屬剛需改善的購房者了。

諸多剛需改善家庭只能望著別人吃「肥肉」,在一眾網紅盤的「無房優先」面前基本只能吃閉門羹或充當絕對陪跑;更慘的是,有一些剛改人群賣了房發現自己沒了資格,房價漲了買不起回不去了,這樣的案例大有人在。

深圳樓市的故事總帶著一點魔幻現實色彩,而這些事例又不過是其中一個真實又渺小的縮影。

2020年是深圳樓市幾乎瘋狂的一年,這一年深圳日光碟頻出,最瘋狂的一周有6盤開售即被秒空,有開發商兩日收金196億。

新政的「風起」攪不動市場「雲湧」——2020年深圳賣了45384套新房住宅,創下五年新高;成交金額創達7952億,創歷史新高。

加大的供應量是基礎,而黑天鵝之下的不確定性,大水漫灌的世界經濟,讓全國甚至全球的資金都在尋求安全的避風港,一線城市特別是深圳,成為富人資產配置的重要選擇。

拼命的深圳業主:沒有理由也能漲價

相較於拼命搞錢的「深圳女孩」,「深圳業主」在房價這件事情上更是不留餘力,一度還成為了隔壁廣州業主學習的對象。

年初復工之際,當有業主還在擔憂經濟不景氣是否會導致二手房價格下跌之時,現實告訴他們多慮了。

李姐是寶安一小區的業主,年初四月中旬她想要出售自己現住的89平小三房,出價750萬讓中介幫忙掛牌,不料一周之內就有三組意向客戶,更甚者,有一外地的業主在看了全景視頻之後跟中介表示如果可以馬上就能定下來。

在這種不愁買家的火熱競爭之下,李姐生怕自己定價定低了,硬是無理由地加價20萬,最終還是以765萬的價格成功出售。

福田一不具名中介表示,業主反價、抱團漲價的現象,在強流動性的深圳市場已是常態,買家雖然心裡不爽,但最後總有人買單,業主心態就是你愛買不買。

2020上半年,深圳二手房交易如火如荼,6月份單月成交破萬,創下四年月度新高;下半年在715新政以及新房供應大潮影響之下遇冷,但始終無法動搖二手房業主的看漲心態。

數據寶追蹤的《2020年316個城市房價排行榜》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底深圳二手房均價同比上漲超34%,站穩8萬大關,其中有小區漲幅超50%。而上半年深圳二手房均價還在「6字頭」。

7月中旬,福田八卦嶺一小區業主房源掛牌價還是500萬,到11月下旬便改價699萬,上漲近200萬。

一業內人士表示,掛牌價並不等於實際成交價,特別是715新政之後,業主惜售心理明顯,不急著出售的業主有意虛高報價,抬高小區房價。

分化:「西邊日頭東邊雨」

相對於諸如光明、沙井、寶安等西部熱盤,東部稍顯冷清。

2020年絕大多數「日光碟」都誕生在西部熱點片區。金融街、華強城、領航城、潤四等都是2020的當紅「辣盤」;而龍崗、坪山雖是供應大戶,網紅日光碟卻屈指可數。

據統計,2020年深圳共有29個「日光碟」,其中西部的寶安南山和光明共佔據16盤,東部的龍崗坪山加起來僅有4盤,福田1盤,龍華1盤。

業內資深人士、房產大象創始人王波認為,2020年全國房地產的關鍵詞是「分化」,而對於深圳樓市來說這種分化表現得更為明顯,呈現出了「西邊日頭東邊雨」的勢頭,但接下來熱點板塊也逐漸有東移的趨勢。

在2019年光明大熱之際,李明以4.9萬左右的單價買下某網紅盤70平的房源,總價約350萬,那個時候「破5」的光明還在被眾人質疑,但2020年光明已經有個盤「破7」,李明雖還沒交房但預計收益已相當可觀;

相對於買龍崗的阿芹,相對就比較平穩了。2019年末阿芹以總價近200萬買下61平龍崗兩房,經過2020一年的時間發酵,小區周邊房價上漲了約5000元/平,相當於這一年小賺30萬左右。

這樣的收益阿芹還是很滿意的,由於是真剛需只能在考量自身實力之後儘早上車,說實話不羨慕西部大漲的光明是假的,但對於她來說能夠上車已足夠幸運,她相信未來的東部會有一輪新的補漲。

小結:

2020年深圳樓市經歷了疫情影響,嚴厲新政,但依舊仍在「野蠻」生長:限價之下的打新之戰如火如荼,「無房剛需」備受爭議,房價仍在持續上漲;一邊是充滿不確定性的行情,一邊是「買到即賺到」的利誘,資本的逐利性體現得淋漓盡致。隨著2021年更大供應的到來,市場之火能否逐漸平息,趨於理性,還需進一步觀察。

相關焦點

  • 深圳樓市大逆轉:30%購房者沒了資格 有業主當天降價60萬
    深圳樓市大逆轉:30%購房者沒了資格,有業主當天降價60萬!中央最新定調也來了 摘要 【降了!深圳樓市大逆轉:30%購房者沒了資格 有業主當天降價60萬】3年落戶+社保,令大約30%的購房者失去了資格,市場帶訪和成交明顯下滑,更關鍵的是,房價上漲的預期被扭轉,樓市運行的邏輯被改變,不少炒房客被新政堵在了門外,拿著房票的人有底氣了,樓市進入了買方市場,從狂熱走向平靜。
  • 樓市關鍵詞|打新熱、萬人搖:買房成為套利現場 普通剛需怎麼辦
    樓市關鍵詞|打新熱、萬人搖:買房成為套利現場 普通剛需怎麼辦 11月底央媒一篇《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火爆各大社交媒體,「眾籌打新」、「打新熱」等紛紛引發熱議,但其中一個關鍵詞再今年出現了不止一次,那就是「萬人搶房」。
  • 深圳二手房業主漲價預期最強 上海熱門老破小最短成交周期31天
    貝殼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20樓市榜單盤點:二手房小區榜單》顯示,北上深等一線城市在需求支撐下二手房成交度度明顯高於二、三線城市;西部省會城市諸如成都和西安,二手購房需求也較為活躍。最短成交時間31天房屋成交周期越短,代表小區流動性越高,去化越快。
  • 中國樓市「天花板」又被打破:深圳二手房均價,破8萬了
    深圳鳳凰裡的業主,還寫出一封抱團漲價倡議書——「告鳳凰裡全體業主書」,一度把抱團漲價推向高潮: 時值2019年,年青的深圳利好不斷,二月份粵港澳大灣區規劃重磅發布,給橫盤幾年的房地產市場起到了推波助瀾之作用,接著放開港澳人士置業,被豪宅稅的去除,給暗流湧動的二手房市場掀起追高浪潮,目前深圳各小區微信群捷報頻傳,掛盤價一浪高過一浪
  • 疫情之下 深圳樓市3大面孔
    鳳凰網房產特別策劃《地產戰「疫」·樓市面孔》,記錄非常時期下,房地產市場不一樣的面貌。出品:深莞惠內容中心今年節前,可能很多人還在憧憬著2019年開春的那輪股市、樓市的「小陽春」行情,能在今年重演。沒想到2020年的這個冬天,比以往要寒冷一些。
  • 魔幻的深圳樓市:一邊哀嘆失業 一邊討論房價大漲
    在深圳各小區的業主群裡,不時能刷到這樣的消息。而與此同時,有關房價上漲的消息,也在業主群裡刷屏。「哈哈,一覺醒來,每平方又漲了一萬嗎?」「我們小區也漲到8萬了嗎?前段時間才6萬多啊?」「光明都7萬了,我們這西鄉的小區9萬,妥妥的價格窪地。」此外,還有千萬豪宅「秒光」、樓盤半天吸金23億、「百萬喝茶費」重出江湖等新聞,流傳甚廣。
  • 「715新政」首周樓市涼了嗎?深圳豪宅業主直接加價130萬成交
    這一場樓市的「cosplay」,在深圳的二手房市場可能還要繼續上演。你以為是業主降價求售?降價250萬甩賣? 今天說的這個例子裡,不存在!
  • 深圳二手房連漲17個月,業主「抱團漲價」難禁
    機構數據顯示,與去年相比,深圳市二手房均價已經達到7萬元/平,比去年的均價高1萬元左右,深圳房價再上一臺階。在深圳市住宅供不應求的環境下,對於深圳二手房市場存在「抱團漲價」「房價虛高」的現象,有專家表示,解決此類亂象的根本應該是加大深圳住房供給,在當下深圳市住宅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此類亂象暫時無解。
  • 今年樓市降溫,炒房者「抱團漲價」破10萬,困獸之鬥
    樓盤網原創/胡二手房業主們「抱團」漲價,房價直接上10萬,異想天開今年一二月份樓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冰封狀況,就拿2月份來說吧,70個城市中有19個城市出現了商品房零成交,24個城市二手房市場零成交但在這個冰點的樓市環境下,對於炒房者來說,他們真的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因為他們手裡購買的房子可能還有不菲的貸款需要還,現在新房市場都不景氣,那麼其次將影響到二手房市場,要知道這些年很長時間裡二手房價格都比新房價格高,所以炒房者才有利可圖,現在新房價格下跌,他們的二手房也要下跌,他們肯定是一萬個不願意,所以現在市場上就出現了二手房業主抱團漲價的情況。
  • 「香」了新房,「高」了二手,深圳年末進入淘筍模式?
    短短一個多月,深圳創造的日光碟數量就已遠超2019年全年。讓全國網友驚嘆的不僅是深圳接二連三的「日光碟」,更是深圳人的購買力。那句「打新嗎?賺500萬的那種。」正是當下深圳樓市陷入打新癲狂的真實寫照。當街邊老太太都開始對深圳樓市侃侃而談之時,深圳也迎來了官媒的震怒。
  • 深圳樓市現狀:上車盤房價越來越貴,剛需客何去何從?
    一個舊改項目,從立項到舊改完成新房交付,快則七八年,慢則無限期,誰敢保證你買的舊改房要等待多久呢,全款砸進去,然後就是賭人品了。 還是那句話,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便宜一定有便宜的道理。 回遷房的優勢是價格會低於市場價,劣勢是需要一次性付款,現在很多回遷房的業主已經醒悟過來了,很少有大便宜可以佔。 首付150萬,西部有回報率更大的產品,建議多關注西鄉和沙井。
  • 2020年深圳樓市八項政策回顧,事關2021年買房!
    一直以來,深圳樓市都是關注的焦點。 2020年的深圳樓市,更是魔幻般的存在,成為老百姓茶餘飯後永不改變的話題! 在715、731兩大調控政策嚴控下,不少人失去購買住宅資格。潤璽一期「代持」風險四伏,「眾籌買房」被嚴厲禁止。
  • 中一套暴賺500萬 總價2000萬竟成「剛需房」
    中一套暴賺500萬,深圳豪宅「打新」遭萬人哄搶,總價2000萬竟成「剛需房」!新華社重磅發聲  中國基金報記者吳羽深圳土豪的購買力和執行力著實驚人。近期,南山區網紅盤華潤城潤璽一期開盤,最低價格1000萬起步的房子,獲得有效誠意登記號達到9687個,凍結資金高達339.05億元!
  • 這次打新的要「撐死」了!
    不少網民調侃「這種兩千萬剛需,買一套就獲利500萬,用盡心機搶購的魔幻事,也只有深圳樓市才會出現。」是什麼讓深圳新房市場演變到如此扭曲,以聞名全國的!一對廣州來的夫婦,這次搖號排到1000名之外,打新潤璽是因為丈夫隨公司總部搬來深圳,如今已經繳滿了5年社保。「交房即出租」,對於並不打算來深圳居住的這對夫婦來說,選擇潤璽,看中的就是升值空間,才讓這對夫婦從千裡迢迢來深打新。
  • 網傳深圳元旦將出臺新的樓市調控政策,看上去真的好兇哦!
    2020年可以說是深圳樓市的一個「全勝之年」。房價的增長,二手房的倒掛,打新熱的掀起,金融資金的頻頻流入,讓深圳的樓市一次次站在了話題輿論的最高點之上。官媒批評、地方反省、自媒體聲討,多種多樣的聲音當中深圳的樓市似乎該有一個了斷了。
  • 抱團漲價、年底翹尾?今年廣州二手市場其實沒那麼瘋狂!
    近兩天,廣州部分二手小區業主抱團漲價的消息火了。 網傳某小區業主抱團漲價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廣州業主現在的心態跟當初的深圳業主一樣膨脹。 那麼,是什麼給了這些業主漲價的勇氣?
  • 深圳打新「無房優先」公平?市民:首套房不一定是真剛需
    而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則認為,無房先選房,有房靠後的方式更符合當前深圳樓市的現實情況。 在深圳市民張先生看來,不論有房無房,都不能直接與需求掛鈎。當前購買首套房的置業者不一定是真剛需,因為能一次拿出幾百萬現金,和無房有名額本身就是矛盾的。這種前提之下,標的越高,首套無房為了套利而購房的可能性就越大。
  • 深圳住建局發布2020樓市總結!
    重磅通知近期,深圳「十四五」規劃細則重磅出爐,深圳都市圈要來了!臨深的機遇該如何把握?過去一年,深莞限購加碼,南沙成為灣區樓市贏家!2021南沙熱度會持續嗎?在全球貨幣持續放水的大背景下,手握資金的置業者又該如何進行配置,打贏新一輪的資產保衛戰?
  • 深圳只漲西部?房價數據可不是這麼說的
    圖片來源:界面樓談剛進入2021年僅僅數天,但深圳的樓市似乎卻未曾休眠。圖片來源:深圳樓市情報在這期間,剛需、改善的購房者都非常煎熬,業主惜售不賣、臨時反價都是常事。界面樓談粉絲反映,龍華中心區的房子掛牌單價6萬元/平方米,等看房時業主卻要價9萬元/平方米以上。
  • 「漲」聲四起、剛需不「剛」,南京房價扶搖直上買不起……
    金三已過半,天氣逐漸升溫,如同躁動的南京樓市。純新盤陸續公布案名,大造聲勢。而動作更快的項目已經領到銷許,意在搶收一茬今春最旺盛的韭菜。實際上,作為樓市最重要的客群,越來越高的房價和越來越偏遠的位置,使得剛需群體的話語權逐漸被消解。韭菜年年有,今年特別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