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爺的劍》是古龍最成功的的晚期作品之一,這部作品以劍神謝曉峰的內心掙扎為主線索,記敘一場悽美、精彩的江湖故事。《三少爺的劍》是《江湖人》系列的第一部,反映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個主題。
這部作品故事精彩、人物形象深刻、文筆優美。整體來看,《三少爺的劍》水準很高。
可能是太過於精彩,後面的作品難以超過此部小說,也可能是古龍認為,這部小說已經完成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個主題。所以,後面的《江湖人》系列,古龍沒再動筆。
(一)《三少爺的劍》並不是個悲劇故事
完整地看,《三少爺的劍》並不是個悲劇故事。但是,如果只看謝曉峰變身為「阿吉」的部分,可能會比較傷感。
這部小說的主人公是天下第一劍客,神劍山莊的三少爺劍神謝曉峰。
他厭倦江湖。
他拋棄生來就有的地位和財富。
假裝去世後,他化名阿吉,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為生計忙碌。
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不得不重現江湖。
重現江湖的謝曉峰,就成了一個瀟灑豪邁、無人能敵的大英雄。
最後,謝曉峰削斷了自己雙手的拇指,決心不再用劍。
(二)謝曉峰的瀟灑:如果生命只有三天
這本書最精彩的部分,我認為,並不是最後謝曉峰與燕十三的決戰。而是,謝曉峰知道自己只有三天生命之後的態度。
如果生命只有三天,謝曉峰選擇了縱酒狂歌,以及幫助別人實現心願。
沒有一點的害怕。
多麼瀟灑。
在知道自己只有三天生命之後,應醫生們的要求,他使出了三少爺的劍:
劍一出鞘,就化做一道光華,一道弧形的光華、燦爛、輝煌、美麗。
光華在閃動、變幻高高在上,輕雲飄忽,每個人都覺得這道光華仿佛就在自己眉睫間,卻又沒有人能確實知道它在哪裡。它的變化,幾乎已超越了人類能力的極限,幾乎已令人無法置信。
可是它確實在那裡,而且無處不在。可是就在每個人都已確定它存在時,已忽然又不見了。
(三)與慕容秋荻的感情糾葛是主線
《三少爺的劍》是以謝曉峰與慕容秋荻的感情,以及謝曉峰與他們的孩子謝小荻的感情為主線。
謝曉峰與燕十三的決戰只不過副產品。
謝曉峰年少時風流倜儻,在慕容秋荻訂親後帶她私奔,又將她拋棄。
慕容秋荻恨她,又愛他。
誰也說不清他們兩人之間究竟是愛是恨。
在感情方面,謝曉峰可以說是玩世不恭的。
他的一生有無數個女人,可是他真心愛的,即使他傷害了她,他也還是不能忘記的人只有慕容秋荻一個。
他為了逃避,化名阿吉隱身市井,黑暗的市井生活又逼他重新拔劍。
當他知道謝小荻是他的兒子後,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救小荻。
這是謝曉峰彌補自己過錯的方式,更是父子間血濃於水的天性。
慕容秋荻三番兩次想殺謝曉峰,但謝曉峰從未想殺慕容秋荻。
古龍在江湖人系列的前言裡面,重點強調要寫江湖人「痛苦的一面」。
這部小說,也確實體現了謝曉峰「痛苦的一面」。
(四)燕十三的第十五劍
燕十三,古龍筆下的絕世劍客,自創了代表死亡的第十五劍。
他使用一柄綴著十三顆明珠的寶劍。
他生平願望,是與天下第一神劍謝曉峰一決高下。
最後,自己的魔劍復甦,他原本可以殺死謝曉峰。
可是,燕十三放棄了。
他因為救過謝曉峰的命而放棄。
這時候,在不完善的「十五劍」之下,魔劍無法掌控,必須取人性命,因此燕十三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讓這套死亡劍法消失。
這一戰,燕十三死了,謝曉峰敗了……
(五)江湖人「痛苦的一面」
古龍先生在「江湖人」系列的前言裡面,強調要寫江湖人「痛苦的一面」。
但是,寫來寫去,還是回到了他一貫的理念:人生中不如意、不快樂的事已夠多,已不需要我們再去增加。
從結局來看,謝曉峰旁邊站著一位好朋友鐵開誠。
兒子謝小荻也很關心他。
燕十三救過他,而且在比武時,寧願自已死,也不願意殺他。
所以,他最後已不再握劍,到了「淡泊名利」的境界。
淡泊名利,這不正是他所追求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