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模:讀吉狄馬加長詩《裂開的星球》

2020-12-28 國際漢詩研究

國際漢詩研究專刊

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 主辦

【(2020)第061期·001】

榮譽顧問張詩劍 蔡麗雙 峭巖桑恆昌 李發模 傅天虹 盼耕 非馬 薩仁圖婭 洪三泰 綠島 楊四平莊偉傑 陸萍 桂清揚 董培倫 蔡宗周 蔡旭 張立中 陶發美 藍海文 周榮 林峰 唐大進 施學概 許連進 林靜助 文愛藝 無名 陳麟 方明 黃熾華

文/李發模

吉狄馬加介紹

吉狄馬加,是中國當代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同時也是一位具有廣泛影響的國際性詩人,其詩歌已被翻譯成近四十種文字,在世界幾十個國家出版了八十餘種版本的翻譯詩集。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主要作品:詩集《初戀的歌》《鷹翅與太陽》《身份》《火焰與詞語》《我,雪豹……》《從雪豹到馬雅可夫斯基》《獻給媽媽的二十首十四行詩》《吉狄馬加的詩》《大河》(多語種長詩)等。曾獲中國第三屆新詩(詩集)獎、郭沫若文學獎榮譽獎、莊重文文學獎、肖洛霍夫文學紀念獎、柔剛詩歌榮譽獎、國際華人詩人筆會中國詩魂獎、南非姆基瓦人道主義獎、歐洲詩歌與藝術荷馬獎、羅馬尼亞《當代人》雜誌卓越詩歌獎、布加勒斯特城市詩歌獎、波蘭雅尼茨基文學獎、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銀柳葉詩歌終身成就獎、波蘭塔德烏什·米欽斯基表現主義鳳凰獎、齊格蒙特·克拉辛斯基獎章。創辦青海湖國際詩歌節、青海國際詩人帳篷圓桌會議、涼山西昌邛海國際詩歌周以及成都國際詩歌周。

讀長詩《裂開的星球》,多壯闊的立意和哲思啊!沒有一個廢字。都說「伴字如伴虎」,面對這長詩的中華虎——吉狄馬加,我願是虎的山高水遠!

這是一首充滿宇宙信息,覆蓋人類思索的長詩。字字句句事關人類靈魂,世界利益。長詩告訴我們,面對舉世疫情和政治割踞,人類只有攜手合作,否則是自殺!

在各民族多元文明中,我們都是精神的兄弟,相互援助的同志。

「文明與進步。發展與倒退。加法與減法/這是一個裂開的地球。」怎樣讓人心不再撕裂?長詩中獨特的論述,幾多奇思妙語讓我折服!(當然,其中也有拖沓,尚須打磨)

我一直認為,詩之傳承,除了線型伸延,更需輻射狀思考。詩不講理,卻又在情理之中。長詩不畏散文化,但內在音律千萬別忘了「綱舉目張」。詩行句式的長短,不忘最為「人道」的行進,方可打開讀者馳騁的空間。

是的,從該長詩中可看出:一人一家一國一世界,進出都要打開心門,否則,胸懷將成為墳墓。我們都在時空的籠中,若再互設圈套,只在「自以為是」中轉動一人一家一國乃至一世界,沒有出發的四面八方,怎跨出世紀的門檻?

長詩中,詩人的提問讓人沉思:「這個星球創造了我們/還是我們改變了這個星球?」、「當裂開的星球在意志的額頭旋轉輪子/……無處不在的光從天宇的子宮裡往返」……這些古賢與現代科教追問的思考,我們該怎樣回答?

我曾說過,人不怕你怕人,怕的是他人怕你。嘴給別一條路,行進會還你一雙腳。詩言志,情的提煉離不開語言,正如刀嘴在宰殺邪惡的過程中,誰不曾錯「殺」過人?作一個詩人要接地氣、天氣,升華人氣。尤其是寫長詩,更考人學識、閱歷和格局。悟知境界之上是素質,那才是真詩人。讀長詩《裂開的星球》,讓人隱隱撕心裂肺……又時時承受詩人哲思的重錘……該怎樣療治受傷的人文與自然,解開當今糾結,真是一道難題,真需要各民族各國共同合作,共贏發展。這東方給出的藥方,從該長詩透出的信息,詩人的所思,對於這個星球,也許有一定藥效。

馬加的寫作,總給人一種探秘時空的大思考,他真的像一匹馬,矢志負重超前著!

附:裂開的星球——獻給全人類和所有的生命(節選)

是這個星球創造了我們

還是我們改變了這個星球?

哦,老虎!波浪起伏的鎧甲

流淌著數字的光。唯一的意志。

就在此刻,它仍然在另一個維度的空間

以寂滅從容的步態踽踽獨行。

那永不疲倦的行走,隱晦的火。

讓旋轉的能量成為齒輪,時間的手柄,

錘擊著金黃皮毛的波浪。

老虎還在那裡。從來沒有離開我們。

在這星球的四個方位,腳趾踩踏著

即將消失的現在,眼球倒映創世的元素。

它並非只活在那部《查姆》典籍中,

它的雙眼一直在注視著善惡纏身的人類。

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明確的罪行,當天空變低,

鷹的飛翔再沒有足夠的高度。

天空一旦沒有了標高,精神和價值註定就會從高處滑落。

旁邊是受傷的鷹翅。

當智者的語言被金錢和物質的雙手弄髒,

我在20年前就看見過一隻鳥,

從城市聳立的

黑色煙囪上墜地而亡,這是應該原諒那隻鳥

還是原諒我們呢?天空的沉默回答了一切。

任何預兆的傳遞據說都會用不同的方式,

我們部族的畢摩就曾經告訴過我。

這場戰爭終於還是爆發了,以肉眼看不見的方式。

哦!古老的冤家。是誰闖入了你的家園,

用冒犯來比喻

似乎能減輕一點罪孽,但的確是人類驚醒了

你數萬年的睡眠。

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

它跨過傳統的邊界,那裡雖然有武裝

到牙齒的士兵,

它跨過有主權的領空,因為誰也無法阻擋自由的氣流,

那些最先進的探測器也沒有發現它詭異的行蹤。

這是一場特殊的戰爭,是死亡的另一種隱喻。

它當然不需要護照,可以到任何一個想去的地方,

你看見那隨季而飛的候鳥,崖壁上倒掛著的果蝠,

猩紅色屁股追逐異性的猩猩,跨物種跳躍的蟲族,

它們都會把生或死的骰子投向天堂和地獄的郵箱。

它到訪過教堂、清真寺、道觀、寺廟和世俗的學校,

還敲開了封閉的養老院以及戒備森嚴的監獄大門。

如果可能它將驚醒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政府,死神的面具

將會把黑色的恐慌釘入空間。紅色的矛將殺死黑色的盾。

當東方和西方再一次相遇在命運的出口

是走出絕境?還是自我毀滅?左手對右手的責怪,

並不能

製造出一艘新的挪亞方舟,逃離這千年的困境。

孤獨的星球還在旋轉,但雪族十二子總會出現醒來的先知。

那是因為《勒俄》告訴過我,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是兄弟。

儘管荷馬吟唱過的大海還在湧動著藍色的液體,

海豹的眼睛裡落滿了宇宙的訊息。

這或許不是最後的審判,但碗狀的蒼穹還是在獨角獸

出現之前覆蓋了人類的頭頂。

這不是傳統的戰爭,更不是一場核戰爭,

因為核戰爭沒有贏家。

居裡夫人為一個政權仗義執言,直到今天也無法判斷她的對錯。

但她對核武器所下的結論,謝天謝地沒有引來任何誹謗和爭議。

這是曾經出現過的戰爭的重現,只是更加的危險可怕。

那是因為今天的地球村,人類手中握的是一把雙刃劍。

多麼古老而又近在咫尺的戰爭,沒有人能置身於外。

它侵襲過強大的王朝,改寫過古代雅典帝國的歷史。

在中世紀,它輕鬆地消滅了歐洲三分之一還多的人口。

它還是殖民者的幫兇,殺死過千百萬的印第安土著。

這是一次屬於全人類的抗戰。不分地域。

如果讓我選擇,我會選擇保護每一個生命,

而不是用抽象的政治去詮釋所謂自由的含義。

我想阿多諾和詩人卡德納爾都會贊成,

因為即便

最卑微的生命任何時候都高於空洞的說教。

如果公眾的安全是由每一個人去構築,

那我會選擇對集體的服從而不是對抗。

從武漢到羅馬,從巴黎到倫敦,從馬德裡到紐約,

都能從每一家陽臺上看見熟悉但並不相識的目光。

我尊重個人的權利,是基於尊重全部的人權,

如果個人的權利,可以無端地傷害大眾的利益,

那我會毫不留情地從人權的法典中拿走這些詞,

但請相信,我會終其一生去捍衛真正的人權,

而個體的權利更是需要保護的最神聖的部分。

在此時,人類只有攜手合作

才能跨過這道最黑暗的峽谷。

作者簡介

李發模,生於1949年,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常務理事,貴州省詩人協會名譽主席,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顧問,一級作家,著名詩人。已出版詩集、散文集等共60餘部作品。長詩《呼聲》獲中國首屆詩歌獎,被前蘇聯作家葉甫圖申科譽為「中國新詩的裡程碑」,是當前中國最有詩人氣質和詩歌才情的作家之一。

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

《國際漢詩研究專刊》

社長:周瀚博士

總編輯:沙浪(香港)

名譽社長:何佳霖 陳美慧 林凱旋 黃元元

副社長:木子 路羽 文榕 冬雪驕陽

執行總編輯:無定河 邊小嶸 劉蕾

名譽編委:李遠榮 唐至量 張繼春 宋詒瑞 陳娟 徐國強 鴻碩 萬龍生 餘曉曲 芯尼 趙青山 周劍平 陳亞洲 馬彥 鄧瑛 陳華美 璐瑤 胡金全 知止 伊夫 曾經滄海 向雲 鍾晴 李育才 維港泊人 夏智定 山林 厲雄 吳燕青 陳利平 陳積民 陸千巧 陳君

主編:狂蜂

副主編:彭鳴 邊海雲

執行副主編:詹柳青 王廣田 茆春香

責任編輯:章誌文 關敏儀張秋玲 豐鈴 冰雨 慧聞香小象安之 陳如琹

團隊:

國際華文詩人筆會

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

中國蕭軍研究會

世界華文愛情詩學會

華夏新詩研究會

《伊甸園》詩刊社

《新國風》詩刊社

華美文學社

國際福林詩社

國際新行詩社

《國際漢詩探索》

《國際漢詩研究專刊》

《五洲華人文藝》

華語詩學會

《詩殿堂》(漢英雙語詩刊)

《藝文論壇》

《青溪新文藝》

中國先鋒作家詩人文化藝術創作聯盟

《國際詩歌文化傳媒詩詞方舟》

圖片除署名外 其它均來源於網絡

會員投稿郵箱:Guojishige168@163.com

轉載請註明「國際漢詩研究專刊

轉發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紅星詩評|讓人隱隱撕心裂肺的詩——讀吉狄馬加長詩《裂開的星球》
    怎樣品讀身邊好詩?今起,紅星新聞特別策劃推出「紅星詩評」系列,以饗廣大詩歌愛好者。要說最近最火的詩,無疑是著名詩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吉狄馬加的最新500行長詩《裂開的星球》。此詩,在老牌文學名刊《十月》以詩歌頭條發表,迅速引起敬文東、燎原等多位著名詩歌評論家的熱議。
  • 做一個遞光者——讀吉狄馬加《裂開的星球》兼談詩人的使命
    (林馥娜《曠野淘馥——詩論卷》)守護共同價值在這個文字信息爆炸的時代,中國詩人吉狄馬加的《裂開的星球》(《十月》2020年第4期)這首數百行的長詩是如何抓住讀者注意力的?作者顯然在作品結構上下了功夫。全詩以一句設問揭開帷幕——「是這個星球創造了我們/還是我們改變了這個星球?」
  • 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詩人不能在嚴峻...
    12月9日晚,「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式,在成都廣播電視臺順利舉行。參加本屆詩歌周的60多名中外詩人,一起見證了成都這個難忘的詩歌之夜。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著名詩人吉狄馬加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了詩意盎然的致辭。
  • 吉狄馬加:讓詩歌走向世界,我們該怎麼做?
    |成渝雙城 將舉辦中國詩歌節讓世界更加關注這一區域 紅星新聞: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您創作發表了抗疫長詩也正是在那個期間我創作了抗疫長詩《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這既是有感而發,同時也是我一貫堅守的詩人任何時候都不能脫離社會生活主張的具體體現,在這一點上,我與我尊敬的二十世紀那些大詩人的主張是一致的,馬雅可夫斯基、揚尼斯·裡佐斯、希特梅克、巴勃羅·聶魯達、帕索裡尼、艾青等人都是我的楷模和榜樣。
  • 李少君長詩獲獎,為何引起口誅筆伐?
    《詩刊》主編李少君的長詩《闖海歌》名列榜首。主辦單位沒有公布評委機構名單,只在活動報導中透露了本屆長詩獎評委會主任是葉延濱,評委會副主任有梁平、楊克。報導還自信地說:「本屆長詩獎由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作為學術指導單位,使得該獎項更有學術含金量,更具專業性、權威性和代表性。」     這次長詩獎的報導中有這樣一段有意思的話(截圖),請讀:
  • 讀首詩|吉狄馬加: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朗誦:狄菲菲、孫悅斌)
    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獻給抗擊2020新型冠狀病毒的所有人吉狄馬加死神的速度比我們更快,因為它出奇不意,它在槍響之前已經跑在了前面2020年2月1日—2日作者吉狄馬加,是中國當代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同時也是一位具有廣泛影響的國際性詩人,其詩歌已被翻譯成近四十種文字,在世界幾十個國家出版了八十餘種版本的翻譯詩集。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 徐濤激情朗誦吉狄馬加的詩《讓我們回去吧》
    讓我們回去吧作者:吉狄馬加 朗誦:徐濤徐濤激情朗誦吉狄馬加的詩《讓我們回去吧》03:18來自四季美文我依稀又夢見了 遷徙的部落和牛羊讓我們回去吧那些堅守至今的夢想和希望 都將變成現實讓我們回去吧 讓我們回去我們要在那裡再一次獲取 生命的力量【作者簡介】吉狄馬加
  • 吉狄馬加的詩與彝族傳統文化
    當現代文明的曙光來臨之時,終於在林立的高樓和低矮的瓦房木板間升起了一顆璀璨的星——吉狄馬加。他以深沉的飽含熱淚的愛唱出了那太陽底下亙古常新的彝魂。我們將踏著他詩歌的節奏去追尋其文化源流。彝人的夢想如果沒有大涼山和我的民族,就不會有我這個詩人。
  • 詩人吉狄馬加獲瓜亞基爾2020國際詩歌獎
    中國詩人吉狄馬加獲得厄瓜多瓜亞基爾2020國際詩歌獎,這是該獎首次頒給亞洲詩人,作為一項面向世界的國際性詩歌獎,該獎曾先後頒給過阿根廷詩人胡安·赫爾曼、美國塞爾維亞裔詩人查爾斯·西密克、美國猶太裔詩人傑克·赫希曼、智利詩人豪爾赫·愛德華茲等重要詩人。
  • 沿著他的想像去旅行|中國詩人吉狄馬加獲頒厄瓜多瓜亞基爾2020國際詩歌獎
    近日,中國詩人吉狄馬加獲得厄瓜多瓜亞基爾2020國際詩歌獎,這是該獎首次頒給亞洲詩人。
  • 朗誦作品徵集展播:今天隆重推出吉狄馬加詩歌《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上) 配樂詩朗誦:趙海陽、宮宇紅
    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上)——獻給抗擊2020新型冠狀病毒的所有人 作者  吉狄馬加朗誦  趙海洋  宮宇紅作者:吉狄馬加中國當代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同時也是一位具有廣泛影響的國際性詩人,其詩歌已被翻譯成近四十種文字,在世界幾十個國家出版了八十餘種版本的翻譯詩集。
  • 一個詩人與一段歷史的詩意相遇——趙曉夢長詩《釣魚城》的藝術表達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新詩的讀者和研究者,我讀過很多描寫釣魚城的詩文,有舊體詩詞,也有新詩,還有小說、散文、賦等等,但在此之前沒有讀到過關於釣魚城的厚重的長詩。但是,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詩歌如果只有短詩,那肯定是不行的,有些重大的歷史事件、重要的情感主題是需要篇幅更長的作品來表達的。
  • 名家專訪 | 吉狄馬加:國際詩酒文化大會已成為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
    吉狄馬加:作為一個國際性的詩歌和文化盛會,國際詩酒文化大會已經舉辦至第三屆。本屆國際詩酒文化大會在我眼中是成功的,標誌有兩點:一是作為一個公益性的詩歌文化活動,海外詩人報名踴躍,市民群眾參與熱情也極為高漲。
  • 民間長詩論綱-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各民族民間長詩豐富多彩,南北風格差異顯著。北方少數民族民間長詩多有英雄題材,風格豪放、粗獷。如蒙古族的《嘎達梅林》、維吾爾族的《艾裡甫與賽乃姆》、回族的《尕豆妹與馬五哥》等;南方少數民族民間長詩多取歷史現實生活故事,風格婉約、細膩。
  • 王蒙、莫言、吉狄馬加出席頒獎,第一屆《中國作家》陽翰笙劇本獎...
    「人民藝術家」、文化部原部長王蒙,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吉狄馬加,中國作協副主席、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等大家齊聚一堂,為獲獎者頒獎。本屆陽翰笙劇本獎共評選出年度劇本大獎5部和年度優秀劇本獎5部。吉狄馬加表示,陽翰笙劇本獎未來會繼續秉承權威性與大眾性相結合之原則,真正成為中國影視文學發展成果的展示平臺,促進提高影視文學原創水準,
  • 李少君「中國長詩獎」詩歌《創海歌》改編,環境戲劇《大海》跨年上演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12月31日,由海南大學教授、海南省人藝話劇院藝術總監鄧菡彬導演,改編自李少君長詩《闖海歌》的話劇《大海》,將在海南的天涯海角遊覽區上演。這首獲得「中國長詩獎」的詩歌將化成環境戲劇,從2020年演到2021年,舞臺從室內搬到在半露天外,觀眾能吹著海風,聆聽戲劇中大海的故事,一起跨年。
  • 《古路之路》記錄懸崖上的夢想起飛,獲吉狄馬加和阿來一致推薦
    陳果在懸崖村採訪這本書也得到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彝族詩人吉狄馬加和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作家阿來的推薦。吉狄馬加在推薦語中寫道,「當我們千百萬的同胞見證了一個民族在脫貧攻堅中的變化和由此帶來的自信,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時間的入口已經被真正打開,而我們對明天和未來的嚮往也都會最終在我們的奮鬥中變成現實。」
  • 李少君《闖海歌》獲 第四屆中國長詩獎
    本報7月22日訊(記者彭桐)由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為學術指導單位,廣東佛山市文聯、佛山市作家協會等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長詩獎頒獎典禮」日前在佛山舉行,曾在海南工作生活多年的著名詩人、《詩刊》主編李少君以長詩《闖海歌》,和其他6位國內詩人一同斬獲本屆長詩獎「最佳成就獎」。海南省人藝話劇院透露,擬將《闖海歌》搬上舞臺,劇名改為《我是有大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