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詩評|讓人隱隱撕心裂肺的詩——讀吉狄馬加長詩《裂開的星球》

2020-12-28 紅星新聞

如何構建詩意生活?怎樣品讀身邊好詩?今起,紅星新聞特別策劃推出「紅星詩評」系列,以饗廣大詩歌愛好者。

要說最近最火的詩,無疑是著名詩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吉狄馬加的最新500行長詩《裂開的星球》。此詩,在老牌文學名刊《十月》以詩歌頭條發表,迅速引起敬文東、燎原等多位著名詩歌評論家的熱議。

吉狄馬加(工作照)

「當下這一場肆虐全球並還在蔓延的新冠病毒,已經從整體上改變了這個世界。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生活在這個地球不同地域的人們都真切地感受到了這種巨大的變化。這場疫情所帶來的國家間的關係、地緣政治的關係、不同族群的關係、不同價值體系的關係、不同經濟體的關係,實際上都已經被深刻的重塑。當下的病毒和這個正在被改變的世界,它們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我。你要問我這首詩是如何構思的,我只能告訴你,是今天人類所置身於的這個現實讓我必須寫出這樣一首詩。」吉狄馬加在談及創作初衷時說,寫下長詩《裂開的星球》,正是試圖來回答當下世界所面臨境遇的種種疑問。

在這首視域遼闊的長詩中,既有我們熟悉的黃河,也有遙遠的幼發拉底河、恆河、密西西比河,既有戰爭與和平的反思,也有對大自然的深情書寫。其中,老虎、豹、候鳥、猩猩等動物意象,天空、火、海洋等詞語,皆是高頻率閃現。作為從大涼山走出來的彝族詩人,吉狄馬加這首長詩也帶上了故鄉的基因,比如「老虎」的意象就來源於彝族的典籍《查姆》。按吉狄馬加所說,這個典籍告訴世界,這個星球的四個方位有四隻老虎在不停地走動,正是因為它們不斷邁動的腳步,才讓這個星球永遠沒有停止轉動。創作長詩《裂開的星球》,正是他要用詩歌去打破任何形式的壁壘和隔離。

《裂開的星球》——獻給全人類和所有的生命(節選)◎吉狄馬加是這個星球創造了我們還是我們改變了這個星球?哦,老虎!波浪起伏的鎧甲流淌著數字的光。唯一的意志。就在此刻,它仍然在另一個維度的空間以寂滅從容的步態踽踽獨行。那永不疲倦的行走,隱晦的火。讓旋轉的能量成為齒輪,時間的手柄,錘擊著金黃皮毛的波浪。老虎還在那裡。從來沒有離開我們。 在這星球的四個方位,腳趾踩踏著即將消失的現在,眼球倒映創世的元素。 它並非只活在那部《查姆》典籍中,它的雙眼一直在注視著善惡纏身的人類。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明確的罪行,當天空變低,鷹的飛翔再沒有足夠的高度。天空一旦沒有了標高,精神和價值註定就會從高處滑落。旁邊是受傷的鷹翅。這場戰爭終於還是爆發了,以肉眼看不見的方式。這是一場特殊的戰爭,是死亡的另一種隱喻。當東方和西方再一次相遇在命運的出口是走出絕境?還是自我毀滅?左手對右手的責怪,並不能製造出一艘新的挪亞方舟,逃離這千年的困境。孤獨的星球還在旋轉,但雪族十二子總會出現醒來的先知。那是因為《勒俄》告訴過我,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是兄弟。儘管荷馬吟唱過的大海還在湧動著藍色的液體,海豹的眼睛裡落滿了宇宙的訊息。這或許不是最後的審判,但碗狀的蒼穹還是在獨角獸出現之前覆蓋了人類的頭頂。這不是傳統的戰爭,更不是一場核戰爭,因為核戰爭沒有贏家。在此時,人類只有攜手合作才能跨過這道最黑暗的峽谷。

吉狄馬加(生活照)

作為讀者,如何品讀如此詞句浩瀚的長詩?北京大學作家班學員、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原貴州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李發模,給出了一種解讀:這是一首讓人隱隱撕心裂肺的詩,會給人一種探秘時空的大思考。

|紅星詩評|

讓人隱隱撕心裂肺的詩

◎李發模

讀長詩《裂開的星球》,給我的直感是:立意壯闊,引人哲思,沒有一個廢字,讓人隱隱撕心裂肺。都說「伴字如伴虎」,面對這首長詩的中華虎——吉狄馬加,我願是虎的山高水遠之山之水!

這是一首充滿宇宙信息,覆蓋人類思索的長詩。字字句句事關人類靈魂,以及世界利益。長詩告訴我們,面對舉世疫情,人類只有攜手合作,否則就是自殺!

在各民族多元文明中,我們都是精神的兄弟,相互援助的同志。

「文明與進步。發展與倒退。加法與減法/這是一個裂開的地球。」怎樣讓人心不再撕裂?長詩中獨特的論述,幾多奇思妙語讓我折服!我一直認為,詩之傳承,除了線型伸延,更需輻射狀思考。詩不講理,卻又在情理之中。長詩不畏散文化,但內在音律千萬別忘了「綱舉目張」。詩行句式的長短,不忘最為「人道」的行進,方可打開讀者馳騁的空間。

是的,從該長詩中可看出:一人一家一國一世界,進出都要打開心門,否則,胸懷將成為墳墓。我們都在時空的籠中,若再互設圈套,只在「自以為是」中轉動一人一家一國乃至一世界,沒有出發的四面八方,怎跨出世紀的門檻?

長詩中,詩人的提問讓人沉思:「這個星球創造了我們/還是我們改變了這個星球?」「當裂開的星球在意志的額頭旋轉輪子/……無處不在的光從天宇的子宮裡往返」……這些古賢與現代科教追問的思考,我們該怎樣回答?

我曾說過,人不怕你怕人,怕的是他人怕你。嘴給別一條路,行進會還你一雙腳。詩言志,情的提煉離不開語言,正如刀嘴在宰殺邪惡的過程中,誰不曾錯「殺」過人?作一個詩人要接地氣、天氣,升華人氣。尤其是寫長詩,更考人學識、閱歷和格局。悟知境界之上是素質,那才是真詩人。讀長詩《裂開的星球》,讓人隱隱撕心裂肺……又時時承受詩人哲思的重錘……該怎樣療治受傷的人文與自然,解開當今糾結,真是一道難題,真需要各民族各國共同合作,共贏發展。這東方給出的藥方,從該長詩透出的信息,詩人的所思,對於這個星球,也許有一定藥效。

吉狄馬加的寫作,總給人一種探秘時空的大思考,他真的像一匹馬,矢志負重超前著!

|名家品讀|

作為聲音性嘆息的視覺性記號,「唉」乃是古代漢語的根本之所在。《裂開的星球》因忠實於這種氣質,既沒有走向無情和抽象,也將長舌婦的身份拋到九霄雲外,還因其誠懇和誠實不忍心輕薄地消費災難。很容易看出來,在《裂開的星球》中,「唉」對被裂開的星球有深深的擔憂,對可能到來的去全球化,則有難以言說的遺憾。儘管如此,面對古代漢語獨有的悲憫情懷,「唉」的態度是對之自覺地繼承,有意識地守先待後。吉狄馬加是一位用漢語寫作的彝族詩人,其詩作中的悲憫情懷很有可能不僅僅源自古代漢語,還有可能部分性地出自彝族典籍;珍貴的彝族典籍和古代漢語兩相交匯,也許才是他悲憫情懷的真正來源。——文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 敬文東

《裂開的星球》是作者基於眼下全球性的流行病毒,關於人類與星球、人類與星球上的整個物種系統、以及人類與自身,總體關係和終極命運的追問與思考,並以一位現代詩人的全球性視野和萬物平等價值觀,給出自己的答案。它是一首焦慮的當下之詩,又是一首冷峻的拷問之詩,一首站在諸如彝族的《查姆》等古老創世史詩和中外文化典籍中,帶有神喻意味的勸誡之詩。——當代詩歌批評家、威海職業學院教授 燎原

紅星新聞首席記者 彭志強

編輯 李潔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李發模:讀吉狄馬加長詩《裂開的星球》
    主要作品:詩集《初戀的歌》《鷹翅與太陽》《身份》《火焰與詞語》《我,雪豹……》《從雪豹到馬雅可夫斯基》《獻給媽媽的二十首十四行詩》《吉狄馬加的詩》《大河》(多語種長詩)等。讀長詩《裂開的星球》,多壯闊的立意和哲思啊!沒有一個廢字。都說「伴字如伴虎」,面對這長詩的中華虎——吉狄馬加,我願是虎的山高水遠!這是一首充滿宇宙信息,覆蓋人類思索的長詩。字字句句事關人類靈魂,世界利益。長詩告訴我們,面對舉世疫情和政治割踞,人類只有攜手合作,否則是自殺!在各民族多元文明中,我們都是精神的兄弟,相互援助的同志。
  • 做一個遞光者——讀吉狄馬加《裂開的星球》兼談詩人的使命
    (林馥娜《曠野淘馥——詩論卷》)守護共同價值在這個文字信息爆炸的時代,中國詩人吉狄馬加的《裂開的星球》(《十月》2020年第4期)這首數百行的長詩是如何抓住讀者注意力的?作者顯然在作品結構上下了功夫。全詩以一句設問揭開帷幕——「是這個星球創造了我們/還是我們改變了這個星球?」
  • 大詩的復歸與人類的希望
    大詩,往往是一個詩人一生凝思,並通過相當大的篇幅,來呈現生命狀態和語言瞬間碰撞出的火山噴發般的巔峰表現,有時候,大詩傑作的出現,甚至是靈感乍現、是失不再來的。  《裂開的星球》是吉狄馬加的一首近作,是一首可遇不可求的大詩。它發表在《十月》雜誌2020年第4期上。
  • 吉狄馬加:讓詩歌走向世界,我們該怎麼做?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您創作發表了抗疫長詩《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到底是普希金的什麼詩,觸動您開啟詩歌的密碼而立志成為詩人? 吉狄馬加:俄羅斯詩人普希金對我的影響,可以說是促成我寫詩的重要的一個媒介,我讀到的詩集是戈寶權先生翻譯的,當時給我印象最深的詩歌就是普希金的《致大海》以及那些寫給十二月黨人的詩。
  • 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詩人不能在嚴峻...
    12月9日晚,「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式,在成都廣播電視臺順利舉行。參加本屆詩歌周的60多名中外詩人,一起見證了成都這個難忘的詩歌之夜。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著名詩人吉狄馬加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了詩意盎然的致辭。
  • 吉狄馬加的詩與彝族傳統文化
    ——吉狄馬加《致自己》 最近出版的吉狄馬加的第二本詩集《一個彝人的夢想》的序言中,著名詩評家孫靜軒寫道:一個彝人,一個有文化有知識覺醒了的彝人,而且是一個具有現代意識的民族詩人,以他獨特的感覺,以他富有音樂美和繪畫美的筆調,寫出了他的夢想和他那個古老而神秘,痛苦而倔強的民族的夢想,這本身就具有極大的魅力
  • 徐濤激情朗誦吉狄馬加的詩《讓我們回去吧》
    讓我們回去吧作者:吉狄馬加 朗誦:徐濤徐濤激情朗誦吉狄馬加的詩《讓我們回去吧》03:18來自四季美文我依稀又夢見了 遷徙的部落和牛羊讓我們回去吧那些堅守至今的夢想和希望 都將變成現實讓我們回去吧 讓我們回去我們要在那裡再一次獲取 生命的力量【作者簡介】吉狄馬加
  • 名家專訪 | 吉狄馬加:國際詩酒文化大會已成為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
    吉狄馬加:作為一個國際性的詩歌和文化盛會,國際詩酒文化大會已經舉辦至第三屆。本屆國際詩酒文化大會在我眼中是成功的,標誌有兩點:一是作為一個公益性的詩歌文化活動,海外詩人報名踴躍,市民群眾參與熱情也極為高漲。
  • 李少君長詩獲獎,為何引起口誅筆伐?
    你看,「前三屆長詩獎頒給了吉狄馬加、葉延濱、北島、楊煉、洛夫、歐陽江河等」。詩人都知道,從詩歌文本評價角度講,吉狄馬加、葉延濱和北島、楊煉、洛夫、歐陽江河是一個檔次嗎?但他倆必須列於北島、楊煉、洛夫、歐陽江河之前,這是官員與非官員之別;吉狄馬加、葉延濱為何不能寫成「葉延濱、吉狄馬加」?這是因為,大官在前,小官在後。我們的中國詩歌,已被「官本位」潛規則全副武裝。
  • 讀首詩|吉狄馬加: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朗誦:狄菲菲、孫悅斌)
    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獻給抗擊2020新型冠狀病毒的所有人吉狄馬加死神的速度比我們更快,因為它出奇不意,它在槍響之前已經跑在了前面那些塔吊或許就不是鋼鐵的面具,而是人的脊柱它將渴望的釘子牢牢地置入鉛色的虛空。
  • 「英子評詩」創刊一周年特輯||英子評詩微刊第159期
    浣溪沙·「英子評詩」創刊一周年有作風清      點翠評紅墨色香。靈襟霞佩玉琳琅。吟風直入白雲鄉。      水樣光陰俱作釀,者般世味要親嘗。會心文字列成行。  鷓鴣天·賀《英子評詩一周年》(外一首)程菊仙      國粹弘揚雅興馳,佳評萬象覓真詩。含虯琢句童心灼,吐鳳求珠韻律齊。      歌漫漫,夢依依,讀之每似品珍奇。才情常令人陶醉,謝爾源源不竭璣。
  • 【詩渡口】眾人評詩|荒原是車輪一生的必經之路
    還鄉I南島 雪 替代了兩鬢群山在笑問提起年少 列車疾兩旁的樹 掃開一條路進站時 吐出的旅客是它的咳嗽我是最重的一聲以致 人潮人海走成一個人以致 回到故鄉還在打聽故鄉以琳首評:一個人的旅程,經歷風霜雨雪的孤獨,既是歸鄉人,
  • 迴文詩巔峰之作:841個字組成7958首詩,正反橫豎斜怎麼讀都成詩
    迴文詩,又稱迴環詩,顧名思義就是指能夠迴環往復一文多讀的詩。迴文詩分為多種形式,比如通體回文、就句回文、雙句回文、本篇回文、環復回文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可以正反兩讀的迴文詩,比如著名的《兩相思》,正著讀是《思妻詩》,反著讀就變成了《思夫詩》。(李禺《兩相思》)一般情況下,迴文詩的字數越多,結構越複雜,寫作難度也就越大。
  • 天天讀詩 |《寄揚州韓綽判官》唐·杜牧
    這首詩當作與他離開揚州之後。「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青山隱隱綠水千裡迢迢,秋時已盡江南草木還未枯凋。此詩首句從大處落墨,化出遠景:青山逶迤,隱於天際;綠水如帶,迢遞不斷。「隱隱」和「迢迢」這一對疊字,不但畫出了山清水秀、綽約多姿的揚州風貌,而且隱約暗示出詩人與友人之間山遙水長的空間距離,那抑揚的聲調中仿佛還蕩漾著詩人思念舊遊之地的似水柔情。
  • 讀首詩再睡覺|飄下來的月光
    我提一壺月光在手,先你一步觸摸新年最後的寒冷劈材打水,期待邂逅 月牙處走來一個本真的人雪地的月光像十萬片雪花的燈盞我想卸下心口沉積的石塊再不用做塗脂抹粉的偽藏忽略不計 那塊隱隱發冷的疤《迷茫》11時44分 驚蟄白天的手指一點點拉長雨水依舊擋不住夜晚的風寒
  • 天天讀詩 |《錦瑟》唐·李商隱
    劉攽《中山詩話》:李商隱有《錦瑟》詩,人莫曉其意,或謂是令狐楚家青衣名也。黃朝英《緗素雜記》:東坡云:此出《古今樂志》,云:「錦瑟之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聲也適、怨、清、和。」案李詩,「莊生曉夢迷蝴蝶」,適也;「望帝春心託杜鵑」,怨也;「滄海月明珠有淚」,清也;「藍田日暖玉生煙」,和也。一篇之中,曲盡其意。
  • 中國詩歌報四川工作室詩評會第105期合集
    詩評顧問:林克強詩評指導:帶刺的玫瑰執行組長:韋璁詩評作品:精華選評( 15首)詩評編輯人員:雨荷  樂天柯兒     李昊,帶刺的玫瑰,塵世飄雲        大凡含蓄而唯美的文字,總能讓人深深地沉醉其間,去體會「月白風清」的清簡意境。在冬夜的安靜裡,悉心品讀或細膩,或委婉的筆墨佳作,真的是讓人心神安寧,如沐清暉般的陶然。
  • 圓桌詩刊:【一桌詩話】十二位詩評家的評論專號(61)
    [一桌詩話]十二位詩評家的評論專號
  • 讀詩的日子
    千鋒用疊翠換了幽明俯仰間,南國已經如畫,即使有點斑駁眺望中,我相識了永恆相識了超美入雲的年齡可年華的暗傷從來都如龍煙樹,多情而孤獨我愛上飄渺,卻又幽咽無言我喜歡讀詩,讀著生命一樣我和你一起讀這首詩我手中的小茶壺還是溫熱的讀著讀著,就涼了倒不出一縷茶香那年,我和你讀著北島《履歷》讀著讀著,眼前出現那些我敬畏過,稱呼過,甚至可憐過的人兒
  • 伊甸:她的詩,從不作繭自縛,從不顧影自憐……
    她的詩讓人放心,但有時,它們會突然一把把你揪住。」梅爾在江蘇、北京、貴州等許多地方創業,她所從事的事業讓她廣泛接觸社會各階層人士,她又喜歡在世界各地遊走,加上她酷愛閱讀,生活經歷的複雜和靈魂的修煉結合在一起,就有了她的詩歌境界的開闊和深邃,詩歌內涵的豐沛與凝重。